所以未受到大的傷害,而西南就不一樣了,哪個省份都連年戰爭,尤其是四川,大戰不止,小戰更是家常便飯,如此能比得了!
「咳!咳!咳!」這大菸鬥抽起來就是帶勁,比起軟趴趴的包裝香菸,別有一番滋味,
可抽的猛了,就像謝持一樣,嗆得臉都紅了。
石青陽說道:「依我看來,完全可以忽略這封不速之電!這封電報代表了什麽?大家都知道的,無疑是中華革命黨的垂死掙紮,在東南陸軍麵前,他們又什麽可以依仗的呢?
難道讓我們陪著孫大炮等人一同赴死?好不容易擁有的一塊地盤就這樣丟了?」
他的話可不隻是這點意思,不過深層次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本來以謝持為首的實業團,更偏向於實業興邦的理念,而不是空口白話、整天搞事!
與之相反的是,孫大炮等人一直堅持不懈革命鬥爭,絲毫不顧黎民百姓的生活。
如果說清末,百姓的生活是勉強果腹,那現在,即是餓殍遍野,不能說這些都是孫大炮的功勞,但至少有他一份,這是為實業團所不恥的。
就是因為這樣,謝持才會返迴川康地區,須知以前加入國民黨乃至中華革命黨都隻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可現實很殘酷,他在東南所見到除了無休止的戰爭,就是爭權奪利。
何以民主、何以自由?如果國民的民主開端是這樣,那倒不如繼續清朝統治?
至少在清朝統治下,他們過得再怎麽苦,總還能維持生計,不像現在,到處打仗,到處徵兵征糧,到處是餓死的人。嗬嗬!
原本實業團的勢力是在四川重慶,也就是川東一帶,因為整個四川,就川中、川東最繁華,九人團占成都,他們據重慶,如此才能分庭抗禮。
可天公不作美,他們一度被熊克武的『九人團』打得節節敗退,不是說軍事指揮方麵不如他們。雖然『九人團』都是日本留學歸來的,可『實業團』也不差,高層實力半斤八兩。
奇就奇在,本來略占上風的『實業團』,竟然在幾場突如其來的敗仗底下,一路蕭條。
軍隊是維持統治的根本,顯然,『九人團』的軍隊不知道受到誰的支持,實力暴漲。
為此,『實業團』從底下人手裏搞到了這方麵的消息,同時也有對策,試圖派人從東南方麵購買武器,抵抗『九人團』的進攻。
誰都沒想到,東南方麵一聽說『九人團』受到日本的支持,立馬跟打了雞血一樣,送了他們一批足夠武裝上萬人的武器,這讓謝持等人欣喜若狂。
他們都對東南產生了好感,而且不斷派人與之交往,在交流途中,他們發現,這個東南不像一個軍閥勢力,更像一個政府。
軍閥與政府的最大區別是,一個獨裁,一個民主,雖然東南最高統治者是馮家,可經過深入了解,無論是施政方略還是軍事謀劃,馮家父子都沒有插手,完全放給下麵人去做。
這難道不讓人驚訝嗎?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東南不隻是軍事出眾,更重要的是,他們打理發展工商業,就連武器裝備都是自產,這就讓『實業團』產生了巨大好感。
在不斷加深雙方的了解程度之下,『實業團』派出了代表團,對東南進行全方位的考查,而這番結果讓他們更加想同東南交好,。
東南方麵,馮庸也伸出了橄欖枝,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在參觀了東南陸軍的訓練之後,『實業團』更是向馮庸提出『求教』之意,希望東南派軍官去幫他們訓練部隊。
馮庸不隻同意了,還特地派出了東南『拳頭』——特種作戰旅戰狼大隊,前去幫場子,有了他們,『實業團』的部隊戰鬥力大大提升了。
而且在東南的勸說下,『實業團』為了麻痹熊克武,赫然放棄了川東的基業,奔向川西。
果不其然,熊克武對此很滿意,甚至派人『沿街歡送』,在他看來,用川西這塊不毛之地換川東,那是賺大了。
第兩百六十一章 投桃報李
可他沒想到,『實業團』很快就在川西站穩了腳跟,並且向西康伸出爪子。
須知,川康本是一體,以往,四川軍閥嫌棄西康苦寒,所以遲遲沒人前去,而西康也隻有原來那些個少數民族土司算得上一方小勢力。
在『實業團』的正規軍麵前,那些連軍人都算不上的部族武士怎麽能抵禦得住呢!
所以西康在短時間內,就被『實業團』占據了,依靠西康這個大省,『實業團』的勢力不斷從川西延伸,慢慢侵蝕川中,讓熊克武有苦說不出。
毫無疑問,東南提出的這個戰略獲得了成功,不但擺脫了『實業團』原有的困境,還使得他們獲得前所未有的地盤,成為一省主宰,所以他們對東南的好感不斷。
這也是為什麽,謝持等人不願意接納孫大炮一幹人等,因為在他們看來,隻有東南才是『實業團』的最佳歸屬。
雖然現在還沒加入,但那是遲早的事情。
之所以遲遲沒下決定,一方麵是他們還想再考察一番,另一方麵也想著再拿下熊克武,到時候在東南裏麵也能有立足之地。
「主席!我們不如把這封電報轉發給東南那邊吧!」
所有人都驚訝的看著夏之時,謝持卻是有些欣賞的點了點頭,果然不愧是『實業團』第二號人物,無論是政治智慧還是政治手腕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了的。
</br>
「咳!咳!咳!」這大菸鬥抽起來就是帶勁,比起軟趴趴的包裝香菸,別有一番滋味,
可抽的猛了,就像謝持一樣,嗆得臉都紅了。
石青陽說道:「依我看來,完全可以忽略這封不速之電!這封電報代表了什麽?大家都知道的,無疑是中華革命黨的垂死掙紮,在東南陸軍麵前,他們又什麽可以依仗的呢?
難道讓我們陪著孫大炮等人一同赴死?好不容易擁有的一塊地盤就這樣丟了?」
他的話可不隻是這點意思,不過深層次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本來以謝持為首的實業團,更偏向於實業興邦的理念,而不是空口白話、整天搞事!
與之相反的是,孫大炮等人一直堅持不懈革命鬥爭,絲毫不顧黎民百姓的生活。
如果說清末,百姓的生活是勉強果腹,那現在,即是餓殍遍野,不能說這些都是孫大炮的功勞,但至少有他一份,這是為實業團所不恥的。
就是因為這樣,謝持才會返迴川康地區,須知以前加入國民黨乃至中華革命黨都隻是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可現實很殘酷,他在東南所見到除了無休止的戰爭,就是爭權奪利。
何以民主、何以自由?如果國民的民主開端是這樣,那倒不如繼續清朝統治?
至少在清朝統治下,他們過得再怎麽苦,總還能維持生計,不像現在,到處打仗,到處徵兵征糧,到處是餓死的人。嗬嗬!
原本實業團的勢力是在四川重慶,也就是川東一帶,因為整個四川,就川中、川東最繁華,九人團占成都,他們據重慶,如此才能分庭抗禮。
可天公不作美,他們一度被熊克武的『九人團』打得節節敗退,不是說軍事指揮方麵不如他們。雖然『九人團』都是日本留學歸來的,可『實業團』也不差,高層實力半斤八兩。
奇就奇在,本來略占上風的『實業團』,竟然在幾場突如其來的敗仗底下,一路蕭條。
軍隊是維持統治的根本,顯然,『九人團』的軍隊不知道受到誰的支持,實力暴漲。
為此,『實業團』從底下人手裏搞到了這方麵的消息,同時也有對策,試圖派人從東南方麵購買武器,抵抗『九人團』的進攻。
誰都沒想到,東南方麵一聽說『九人團』受到日本的支持,立馬跟打了雞血一樣,送了他們一批足夠武裝上萬人的武器,這讓謝持等人欣喜若狂。
他們都對東南產生了好感,而且不斷派人與之交往,在交流途中,他們發現,這個東南不像一個軍閥勢力,更像一個政府。
軍閥與政府的最大區別是,一個獨裁,一個民主,雖然東南最高統治者是馮家,可經過深入了解,無論是施政方略還是軍事謀劃,馮家父子都沒有插手,完全放給下麵人去做。
這難道不讓人驚訝嗎?更讓他們驚訝的是,東南不隻是軍事出眾,更重要的是,他們打理發展工商業,就連武器裝備都是自產,這就讓『實業團』產生了巨大好感。
在不斷加深雙方的了解程度之下,『實業團』派出了代表團,對東南進行全方位的考查,而這番結果讓他們更加想同東南交好,。
東南方麵,馮庸也伸出了橄欖枝,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在參觀了東南陸軍的訓練之後,『實業團』更是向馮庸提出『求教』之意,希望東南派軍官去幫他們訓練部隊。
馮庸不隻同意了,還特地派出了東南『拳頭』——特種作戰旅戰狼大隊,前去幫場子,有了他們,『實業團』的部隊戰鬥力大大提升了。
而且在東南的勸說下,『實業團』為了麻痹熊克武,赫然放棄了川東的基業,奔向川西。
果不其然,熊克武對此很滿意,甚至派人『沿街歡送』,在他看來,用川西這塊不毛之地換川東,那是賺大了。
第兩百六十一章 投桃報李
可他沒想到,『實業團』很快就在川西站穩了腳跟,並且向西康伸出爪子。
須知,川康本是一體,以往,四川軍閥嫌棄西康苦寒,所以遲遲沒人前去,而西康也隻有原來那些個少數民族土司算得上一方小勢力。
在『實業團』的正規軍麵前,那些連軍人都算不上的部族武士怎麽能抵禦得住呢!
所以西康在短時間內,就被『實業團』占據了,依靠西康這個大省,『實業團』的勢力不斷從川西延伸,慢慢侵蝕川中,讓熊克武有苦說不出。
毫無疑問,東南提出的這個戰略獲得了成功,不但擺脫了『實業團』原有的困境,還使得他們獲得前所未有的地盤,成為一省主宰,所以他們對東南的好感不斷。
這也是為什麽,謝持等人不願意接納孫大炮一幹人等,因為在他們看來,隻有東南才是『實業團』的最佳歸屬。
雖然現在還沒加入,但那是遲早的事情。
之所以遲遲沒下決定,一方麵是他們還想再考察一番,另一方麵也想著再拿下熊克武,到時候在東南裏麵也能有立足之地。
「主席!我們不如把這封電報轉發給東南那邊吧!」
所有人都驚訝的看著夏之時,謝持卻是有些欣賞的點了點頭,果然不愧是『實業團』第二號人物,無論是政治智慧還是政治手腕都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了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