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過高估計的自己的實力,也錯估了蘇俄,中國有句古話,困獸猶鬥。
殊不知狗急了還會跳牆呢!斯拉夫民族的血性不容小覷,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這麽堅挺的屹立在亞歐大陸上。
布爾什維克黨的號召力不弱,這種號召力更像是盲目的崇拜,在關鍵時刻也能夠變成戰鬥力。
整個俄國在布爾什維克的組織下,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力量,那些曾經想復員的沙俄士兵,搖身一變,成了蘇維埃紅軍戰士,他們的戰鬥力讓武裝到牙齒的德國士兵苦不堪言。
作者 鐵帥 說:經過上個禮拜的連續四更,本書增加了三百個收藏,不過成績依舊慘澹,希望各位看得爽的,輕輕的點一下訂閱,鐵帥在此謝謝大家了!
第兩百四十九章 腦子夾壞了
這種頑強抵抗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無數斯拉夫人的屍體留在了歐洲大地上,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被鮮血浸染。
這也就是為什麽,後來蘇聯會把建軍節定為2月23日,因為這一天,是新生的蘇維埃紅軍,正式開赴前線抗擊德軍的日子。
而這一天,德國人也大義淩然的告訴他們:『趕緊的,別折騰了,再折騰也是個死,乖乖把土地、財富獻上來,本大爺饒你一條小命!』。
不是殘酷,而是非常殘酷,德國新訂的協議,在第一次協議的基礎上,成功擴大了兩倍,這就意味著俄國人至少要付出60億馬克的賠款,以及不知道多大的領土。
斯拉夫人的骨子是堅毅的,他們的小孩自小就能在雪地打滾,或許在平時有些欺軟怕硬,但是在真正的危機麵前,他們會爆發出骨子裏的血性。
毋庸置疑,整個蘇俄中央委員會都炸鍋了,沒人會嚷嚷著投降,有得隻是群情激憤,誓死抵抗!
但這不現實,嘴炮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記得後世有句話叫做『能動手就別嗶嗶!』
現在也是如此,俄國人完全沒有戰爭準備,就連他們的莫辛納甘都不知道扔哪裏去了,相對於德國人而言,他們就是一群熊崽子。
在成年狼群麵前,他們就是一盤菜!
或許是列寧的前瞻遠囑,或許是他的膽怯如鼠,總之不管怎麽樣,他在蘇維埃大會上鄭重說道:同誌們,中國人有句話說得很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現在的形勢隻允許我們進行必要的退步,嘴炮打不死德國人,但是我相信德國人的克虜伯大炮,能夠將我們送去見上帝,不知道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並且這不是他的空話,因為列寧表態了,如果繼續盲目激憤,那麽他就會退出蘇維埃政府和中央委員會。
在這個時候,作為革命領袖的列寧,在廣大布爾什維克麵前,擁有絕大多數的信任,所以他們冷靜下來了,並且聽到了領袖的最後一句話『我相信,黨內的同誌們,黨會支持我,並且我向整個黨員全體唿籲,結束戰爭。』
此刻的列寧格勒,沒有所謂的群情激憤,那些嚷嚷著決一死戰的委員們,在日耳曼騎兵的長槍下無語了,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生存或者死亡!
1918年3月,第四次蘇維埃(非常)代表大會上,全員通過《布列斯特合約》,史無前例的整齊行動,這在斯拉夫的歷史上,也是頭一遭。
並且,會議做出了另一個決定,那就是把首都遷到莫斯科去,列寧格勒已經不再安全,德國人的尖銳兵鋒,給這群大老爺留下了一輩子的陰影。
甚至,他們在全國黨員麵前,不知廉恥的說,為了教訓,嗬嗬!其實就是怕死嘍!
不得不說。布列斯特合約很殘酷,斯拉夫人幾百年都沒有接受過這種恥辱,整整一百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和五千萬人口,這可不是遠東的凍土,而是歐洲伏爾加流域的肥沃土壤。
蘇俄辛辛苦苦接管了大批的戰略資源和基礎設施,在一夜之間淪為他國異域,為德國人做了嫁衣,何其可笑!
或許絕大多數人,在遭受這種的變故之後,都會縮起頭來做人,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但是斯拉夫人不會,蘇維埃革命政權是在烈火中奪下統治地位的,他們沒有沙俄那般無法釋懷。
因為這些東西在他們手上也沒有留多長時間,而且在他們心裏,這隻是走個過場,遲早也會迴來的。
相對於德國而言,這次合約的簽訂也給了蘇俄喘息的機會,因為他們無力堅持兩麵作戰,沒有了德國這個最大敵人,他們就可以放開手去收拾那些陰魂不散的白俄勢力。
在這段時間,蘇俄政府致力於恢復經濟,要知道他們占據的可是全俄國最好的地區,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這對於他們鞏固政權,具備極好的條件。
這也為後來蘇俄統一國內,反對外國武裝幹涉提供了基礎,不得不說一句,他們最後依舊拿迴了這些失去的東西。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對於德國人,並不是什麽好事,要那麽大的領土有什麽用?要那麽多戰略資源、基礎設施有什麽用?你有人去生產運作嗎?沒有,嗬嗬!白白浪費拉長戰線。
並且就連蘇俄允諾的60億金馬克,現在也拿不到,試問千瘡百孔的蘇俄,哪裏還能拿得出錢,所以,嗬嗬!
這場東線終結之戰最後換來的就是:德國耗盡東線部隊全部元氣,並且無力從東線調集部隊馳援西線。
</br>
殊不知狗急了還會跳牆呢!斯拉夫民族的血性不容小覷,要不然他們也不會這麽堅挺的屹立在亞歐大陸上。
布爾什維克黨的號召力不弱,這種號召力更像是盲目的崇拜,在關鍵時刻也能夠變成戰鬥力。
整個俄國在布爾什維克的組織下,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力量,那些曾經想復員的沙俄士兵,搖身一變,成了蘇維埃紅軍戰士,他們的戰鬥力讓武裝到牙齒的德國士兵苦不堪言。
作者 鐵帥 說:經過上個禮拜的連續四更,本書增加了三百個收藏,不過成績依舊慘澹,希望各位看得爽的,輕輕的點一下訂閱,鐵帥在此謝謝大家了!
第兩百四十九章 腦子夾壞了
這種頑強抵抗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無數斯拉夫人的屍體留在了歐洲大地上,歐洲第一長河——伏爾加河,被鮮血浸染。
這也就是為什麽,後來蘇聯會把建軍節定為2月23日,因為這一天,是新生的蘇維埃紅軍,正式開赴前線抗擊德軍的日子。
而這一天,德國人也大義淩然的告訴他們:『趕緊的,別折騰了,再折騰也是個死,乖乖把土地、財富獻上來,本大爺饒你一條小命!』。
不是殘酷,而是非常殘酷,德國新訂的協議,在第一次協議的基礎上,成功擴大了兩倍,這就意味著俄國人至少要付出60億馬克的賠款,以及不知道多大的領土。
斯拉夫人的骨子是堅毅的,他們的小孩自小就能在雪地打滾,或許在平時有些欺軟怕硬,但是在真正的危機麵前,他們會爆發出骨子裏的血性。
毋庸置疑,整個蘇俄中央委員會都炸鍋了,沒人會嚷嚷著投降,有得隻是群情激憤,誓死抵抗!
但這不現實,嘴炮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記得後世有句話叫做『能動手就別嗶嗶!』
現在也是如此,俄國人完全沒有戰爭準備,就連他們的莫辛納甘都不知道扔哪裏去了,相對於德國人而言,他們就是一群熊崽子。
在成年狼群麵前,他們就是一盤菜!
或許是列寧的前瞻遠囑,或許是他的膽怯如鼠,總之不管怎麽樣,他在蘇維埃大會上鄭重說道:同誌們,中國人有句話說得很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現在的形勢隻允許我們進行必要的退步,嘴炮打不死德國人,但是我相信德國人的克虜伯大炮,能夠將我們送去見上帝,不知道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並且這不是他的空話,因為列寧表態了,如果繼續盲目激憤,那麽他就會退出蘇維埃政府和中央委員會。
在這個時候,作為革命領袖的列寧,在廣大布爾什維克麵前,擁有絕大多數的信任,所以他們冷靜下來了,並且聽到了領袖的最後一句話『我相信,黨內的同誌們,黨會支持我,並且我向整個黨員全體唿籲,結束戰爭。』
此刻的列寧格勒,沒有所謂的群情激憤,那些嚷嚷著決一死戰的委員們,在日耳曼騎兵的長槍下無語了,因為他們沒有選擇,生存或者死亡!
1918年3月,第四次蘇維埃(非常)代表大會上,全員通過《布列斯特合約》,史無前例的整齊行動,這在斯拉夫的歷史上,也是頭一遭。
並且,會議做出了另一個決定,那就是把首都遷到莫斯科去,列寧格勒已經不再安全,德國人的尖銳兵鋒,給這群大老爺留下了一輩子的陰影。
甚至,他們在全國黨員麵前,不知廉恥的說,為了教訓,嗬嗬!其實就是怕死嘍!
不得不說。布列斯特合約很殘酷,斯拉夫人幾百年都沒有接受過這種恥辱,整整一百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和五千萬人口,這可不是遠東的凍土,而是歐洲伏爾加流域的肥沃土壤。
蘇俄辛辛苦苦接管了大批的戰略資源和基礎設施,在一夜之間淪為他國異域,為德國人做了嫁衣,何其可笑!
或許絕大多數人,在遭受這種的變故之後,都會縮起頭來做人,甚至有可能一蹶不振,但是斯拉夫人不會,蘇維埃革命政權是在烈火中奪下統治地位的,他們沒有沙俄那般無法釋懷。
因為這些東西在他們手上也沒有留多長時間,而且在他們心裏,這隻是走個過場,遲早也會迴來的。
相對於德國而言,這次合約的簽訂也給了蘇俄喘息的機會,因為他們無力堅持兩麵作戰,沒有了德國這個最大敵人,他們就可以放開手去收拾那些陰魂不散的白俄勢力。
在這段時間,蘇俄政府致力於恢復經濟,要知道他們占據的可是全俄國最好的地區,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這對於他們鞏固政權,具備極好的條件。
這也為後來蘇俄統一國內,反對外國武裝幹涉提供了基礎,不得不說一句,他們最後依舊拿迴了這些失去的東西。
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說,這對於德國人,並不是什麽好事,要那麽大的領土有什麽用?要那麽多戰略資源、基礎設施有什麽用?你有人去生產運作嗎?沒有,嗬嗬!白白浪費拉長戰線。
並且就連蘇俄允諾的60億金馬克,現在也拿不到,試問千瘡百孔的蘇俄,哪裏還能拿得出錢,所以,嗬嗬!
這場東線終結之戰最後換來的就是:德國耗盡東線部隊全部元氣,並且無力從東線調集部隊馳援西線。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