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廢除包括厘金及厘金變名之統稅、統捐、專稅、貨物稅、鐵路貨捐、郵包捐、落地稅等雜稅,重新審核製定稅收。


    其二,各地官員眾多,品行不端著不計其數,故此精簡人員,任免官員以考核為準,政績劣質,免職,政績優良者,升職。


    此電!


    東南政府於民國六年三日致!」


    第一封和第二封通電被稱作《東南新電》,同時也向舉國內外宣告一個新勢力的誕生。


    同時,借著東南自治政府成立這股東風,馮庸掀起了一場改革浪潮,首當其衝的就是地方上違法不尊、作惡多端的地主豪強、富商巨,當然還有官員。


    這也為東南自治政府的均田製奠定基礎,沿海省份大多數人靠海吃飯,對土地的熱衷沒有那麽強烈,加上政府用錢贖買土地,所以幾本都不會反對。


    但是內陸省份,尤其是湘鄂贛三省,歷來被稱作魚米之鄉,是中華大地上有名的『糧倉』,百姓對於土地的依賴程度遠超沿海,說句實話,要他們土地就等於要他們命一樣。


    這些地方的地主豪強也特別多,如果不藉助馮庸,光靠工作組,根本就不可能完成『人均有田』的任務。


    所以就讓東南陸軍幫忙,消滅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殺雞儆猴,剩下那些人都老老實實的聽從政府安排。


    於是分田工作進行的特別順利,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各省都完成了。


    其實東南自治政府的施政方略,跟福建是如出一轍,福建仁政之名在沿海一帶廣為人知,所以有很多人支持,加入馮家旗下的人更是數不勝數。


    這幾封電報可以說震驚世人,沒有人能想到,馮德麟並不是隻會治軍,在政務方麵也很有一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浸淫官場多年的老油條。


    其實不然,馮德麟隻是幕後人,真正掌權的是少帥馮庸,馮庸可以說,哪個方麵都不擅長,但是後世穿越而來的他知道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專門人幹專門事。


    將軍隊交給蔣百裏、張孝淮等軍人;將政務交給周世輔這種老官油子;將興華集團交給曹百萬這種商人,而他隻需要掌控發展方向,這恰恰也是他身為先知者的優勢。


    東南自治政府的成立可以說,在北洋政府臉上狠狠的扇了一巴掌,無論是直係還是皖係都把他當做眼中釘。


    至少礙於東南軍強大的軍事實力,所以遲遲沒敢動手,畢竟這個國家不是隻有他們三方勢力。


    但是以孫中山為首的民主人士,一派歡唿雀躍,不知道的還以為馮家父子是他們的人呢!


    孫中山更是親自在申報上發表文章,寫道:「東南自治政府之成立,無不昭顯以北洋為首的獨裁軍閥的失敗,馮德麟將軍必將成為我民主共和的先行者。」


    可惜沒人理他,試問一個隻會說大話的人,要他有何用,難道就為了閑暇時聽一聽笑話?


    伴隨著東南自治政府的成立,掌握東南實質軍權的少帥-馮庸,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個不足二十歲的青少年,用自己天生的軍事指揮天賦,一次次讓部隊化險為夷,連戰連捷,最後雄踞東南,這難道不是傳奇。


    大多數人在這個年紀,還是一副玩鬧姿態,家境富裕者,出國留學,但據不會有他這種成就。


    也正是因為這種不走尋常路的經歷,讓百姓將其奉若神明,什麽武曲星下凡哪,這種言論在民間比比皆是。


    其實不然,馮庸並不是所謂的天神下凡,福建陸軍之所以能夠連戰連勝,都是靠軍隊內部的團結一致,不是所謂自帶的無敵光環。


    不管是桂林之戰還是南雄第二戰,這些都不是馮庸能夠掌控的,他隻是充當一個戰略製定者的角色,具體實施還得看領軍將領。


    如果不是福建陸軍裝備精良,接受的軍事教育也超人一等,也不可能獲得這麽強的評價。


    正所謂凡事不預則立,馮庸雖然是先驅者,但是他不可能像開掛一樣,隨心所欲,想什麽就是什麽?


    相反,他走得每一步都是經過精確計算的,從東北開始,到參與『張勳復辟』,再到打下福建,這些都是有跡可循。


    假如沒有在東北和張作霖的交易,馮德麟的二十八師就不可能換裝,火力大增,那就不可能擊敗張勳,也沒能獲得北京城的大筆財富。


    正是從北京掠奪的大筆金錢,奠定了福建的基礎,使得福建能夠入得德國的眼,進而同德國交易,並結為合作夥伴,得到大筆低息貸款,用來購買各式工廠、武器彈藥,帶動福建的全麵發展。


    第兩百二十五章 『福州』-『福京』


    東南大戰結束了,而原本忙碌不堪的馮庸也清閑下來,這不,一大早拖著蔣百裏視察福州城。


    福州作為東南大城,一省中心,城市規劃本就不錯,城市麵積很大,能夠容納數十萬人。


    美中不足的是,作為農業國家的城市,相比於工業發達的歐洲城市,略顯不足,雖然天空依舊很藍,但是密密麻麻的街道,以及各處隨手可見的垃圾,這些都是問題。


    去過歐美的人都對這種環境感到不滿,更何況是馮庸這個現代人,雖然他不是正而八緊的環藝專業出身,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呀!


    相比於這個時代的人,他腦中裝載的那些二十一世紀理念,足以稱作大師級,說起來,那叫一個頭頭是道,幸好請來的都是當前建築業拔尖的人。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民國之鐵血少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鐵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鐵帥並收藏民國之鐵血少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