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然後就是紡織業這種的輕工業,重工業那就不用說了,現在沒條件,就算有條件,那種國家命脈豈能控製在私人企業。他打算成立的這個「興華」公司,到時候利用職權之便,讓他在福建做大做強,到了一定時候改組成集團,幫助政府規劃好福建省內所有私人企業,成為名副其實的私企龍頭。當然這隻是在特殊時期的特計劃,一旦市場經濟成熟了,這種級別的完全幹預還是要撤出的,國家要做的就是宏觀調控。
這樣一個龐大的商業計劃展現在曹百萬眼前,突然他的心頭生起了一個念頭:「若是錯過這次機會,恐怕一輩子都會後悔。」轉瞬之間,他就成為了馮庸的忠實下屬。
次日,馮庸就帶著人去視察福州船政局了,福州船政局是晚清政府經營的製造兵船、炮艦的新式造船企業。也叫馬尾船政局。這是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用以製造和修理水師武器裝備,可以說他是當時乃至現在都首屈一指的造船企業。 是左宗棠1866年擔任擔任閩浙總督時創建的,稍後由沈葆楨主持日常工作,任用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總攬一切船政事務,當然這是最大的敗筆,國家企業怎麽能被外國人管理呢?也就滿清末期才會有如此滑稽之事。
看著眼前這個占地規模龐大的建築群,馮庸的心裏感慨萬千哪!從規模中可以看出,昔日福州船政局的輝煌,但是這遍地野草,建築隱隱約約看得見腐敗的痕跡讓在場的每個人都難過,這可是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造船工業,現在竟然落魄至此。
「少帥!這位就是船局主持人屢易!」副官引領著一名中年男子過來,馮庸看了看,這名鬍子拉碴,穿著一襲長袍的中年落魄大叔,頓時一頭黑線,這偌大一個船廠的管理者,就是這模樣呀!不禁有些失落。
屢易也是個明白人,當即見禮,「少帥!」正所謂伸頭不打笑臉人,馮庸雖然對他的感官不太好,但還是微笑的說道:「不必多禮!我這般來,主要是視察這船局的。」屢易聽見這話,當即眼冒精光,立馬說道:「那就少帥和諸位隨我來!」
漫步走著,屢易也邊給馮庸介紹這個福州船政局,「船政局主要由鐵廠、船廠和船政學堂三部分組成,原來船政局就有修繕海軍武器裝備的地方,後麵我為了開源節流,特地把這個修理廠變成兵工廠。」哦!這倒是稀奇!馮庸本來還以為福建這個地方沒有製造武器裝備的地方,畢竟整個中國現在也就那麽幾家,誰知這裏竟有個小型兵工廠,這倒是出人意料,不過轉頭一想,也對,偌大一個省份哪能沒有這種存在,這件事倒讓他對眼前這個落魄大叔產生了改觀。
接著他帶著我們來到一出黑煙繚繞的地方,說道:「鐵廠包括生鐵廠、鐵貨廠、熟鐵廠等三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有煉鐵爐2座,煉鋼爐3座,約年產生鐵3萬噸,鋼1萬噸。」馮庸聽到這不禁問道:「這鋼能用來做炮鋼用嗎?」屢易不禁盯著他看,迴答「這鋼都是軍艦上用的鋼!」馮庸這才知道自己搞笑了,軍艦用的鋼比起炮鋼來不遑多讓,不過這個倒是令他欣喜,有了這個鋼廠,就可以直接購買火炮生產線了,到時候就能自產火炮了。
然後他帶著大家來到一個略小的廠房麵前,說道:「這個就是我們的兵工廠,原來在我上任前就能夠修理步槍、火炮,我來到這裏之後就發現竟然有一座無煙火藥廠,後來便從德國引進了一條步槍生產線、兩條子彈生產線,現在廠裏就靠仿製步槍還有子彈來對外銷售,勉強可以維持日常運轉。」馮庸接著問道:「能夠仿製什麽步槍,產量多少?」屢易迴答道:「現在兵工廠月產毛瑟98步槍一千隻,子彈400萬發。」什麽?我說呢!李厚基哪來的那麽多毛瑟98步槍,原來是在你這買的呀!馮庸心中的疑惑總算解開了。
接著他又介紹造船廠,這個造船廠有三個五千噸船塢,五個三千噸船塢,令有十來個千噸船塢,能夠製造千噸左右的軍艦,民用商船更是不必說了。船政學堂也在這裏,可以培養一千名海軍,這個倒是頗受馮庸重視。
「這樣!屢易我現在任命你為福州造船廠的廠長,但是你得把原來的兵工廠、船政學堂獨立出來,現在你就專心給我管造船廠,另外我給你一千萬大洋用來購置機器以及維護造船廠的日常生產,等下我會安排興華公司的人跟你會麵,他們是主管海運這方麵的企業,這可是大客戶,你可得招待好他們!」馮庸開玩笑的說道。
今天這個行程還是很有收穫的,別的不說,就這個福州船政局就讓他大吃一驚,原來以為一切都得白手起家,沒想到福建還有這樣的底蘊,造船廠的存在他並不意外,意外的是造船廠能夠生產千噸以上的船隻,慢慢地練手,就能夠生產五千噸、乃至一萬噸的軍艦,這可是個好開頭。
還有那個兵工廠也不小,至少工人上百,這為他的裝備製造業提供了基礎,原來還打算連工人帶兵工廠都一起買的他,現在卻是隻要買生產線就夠了,這能省下好大一筆開銷。索性這個屢易也是個有能力的人,在這種運轉不濟的情況下,另闢捷徑,維持船廠運轉,真他娘的人才,於是他就順水推舟,將這個重要地方交給他了。
第三十六章
從進入福州,到現在已經十五天了,馮庸自從掌握大權之後,就一直雷厲風行的進行改革,改革政治、軍事,忙忙碌碌的不停,直到現在也沒有時間去幹多餘的事情,一大早就去了城外軍營,視察部隊擴編情況,雖然人是夠了,按照新改的訓練機製,所有的新兵統一分配到福州四大新兵基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強化適應訓練,訓練情況還是蠻好的,但是裝備問題仍然令他頭疼,雖然新兵集訓不需要多少裝備,但是訓練完呢?難道也不要呀!三個整編師足足七萬二的人,另外還有三個守備師,雖然是閹割版本,但是人數也有四萬五的人,不帶重武器,那也得人手一隻槍吧!唉!這個問題著實令他頭疼。
</br>
這樣一個龐大的商業計劃展現在曹百萬眼前,突然他的心頭生起了一個念頭:「若是錯過這次機會,恐怕一輩子都會後悔。」轉瞬之間,他就成為了馮庸的忠實下屬。
次日,馮庸就帶著人去視察福州船政局了,福州船政局是晚清政府經營的製造兵船、炮艦的新式造船企業。也叫馬尾船政局。這是當時遠東第一大船廠,用以製造和修理水師武器裝備,可以說他是當時乃至現在都首屈一指的造船企業。 是左宗棠1866年擔任擔任閩浙總督時創建的,稍後由沈葆楨主持日常工作,任用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為正副監督,總攬一切船政事務,當然這是最大的敗筆,國家企業怎麽能被外國人管理呢?也就滿清末期才會有如此滑稽之事。
看著眼前這個占地規模龐大的建築群,馮庸的心裏感慨萬千哪!從規模中可以看出,昔日福州船政局的輝煌,但是這遍地野草,建築隱隱約約看得見腐敗的痕跡讓在場的每個人都難過,這可是中國近代史上有著重要地位的造船工業,現在竟然落魄至此。
「少帥!這位就是船局主持人屢易!」副官引領著一名中年男子過來,馮庸看了看,這名鬍子拉碴,穿著一襲長袍的中年落魄大叔,頓時一頭黑線,這偌大一個船廠的管理者,就是這模樣呀!不禁有些失落。
屢易也是個明白人,當即見禮,「少帥!」正所謂伸頭不打笑臉人,馮庸雖然對他的感官不太好,但還是微笑的說道:「不必多禮!我這般來,主要是視察這船局的。」屢易聽見這話,當即眼冒精光,立馬說道:「那就少帥和諸位隨我來!」
漫步走著,屢易也邊給馮庸介紹這個福州船政局,「船政局主要由鐵廠、船廠和船政學堂三部分組成,原來船政局就有修繕海軍武器裝備的地方,後麵我為了開源節流,特地把這個修理廠變成兵工廠。」哦!這倒是稀奇!馮庸本來還以為福建這個地方沒有製造武器裝備的地方,畢竟整個中國現在也就那麽幾家,誰知這裏竟有個小型兵工廠,這倒是出人意料,不過轉頭一想,也對,偌大一個省份哪能沒有這種存在,這件事倒讓他對眼前這個落魄大叔產生了改觀。
接著他帶著我們來到一出黑煙繚繞的地方,說道:「鐵廠包括生鐵廠、鐵貨廠、熟鐵廠等三個大廠和機器廠、鑄鐵廠、打鐵廠、造魚片鉤釘廠等4個小廠,有煉鐵爐2座,煉鋼爐3座,約年產生鐵3萬噸,鋼1萬噸。」馮庸聽到這不禁問道:「這鋼能用來做炮鋼用嗎?」屢易不禁盯著他看,迴答「這鋼都是軍艦上用的鋼!」馮庸這才知道自己搞笑了,軍艦用的鋼比起炮鋼來不遑多讓,不過這個倒是令他欣喜,有了這個鋼廠,就可以直接購買火炮生產線了,到時候就能自產火炮了。
然後他帶著大家來到一個略小的廠房麵前,說道:「這個就是我們的兵工廠,原來在我上任前就能夠修理步槍、火炮,我來到這裏之後就發現竟然有一座無煙火藥廠,後來便從德國引進了一條步槍生產線、兩條子彈生產線,現在廠裏就靠仿製步槍還有子彈來對外銷售,勉強可以維持日常運轉。」馮庸接著問道:「能夠仿製什麽步槍,產量多少?」屢易迴答道:「現在兵工廠月產毛瑟98步槍一千隻,子彈400萬發。」什麽?我說呢!李厚基哪來的那麽多毛瑟98步槍,原來是在你這買的呀!馮庸心中的疑惑總算解開了。
接著他又介紹造船廠,這個造船廠有三個五千噸船塢,五個三千噸船塢,令有十來個千噸船塢,能夠製造千噸左右的軍艦,民用商船更是不必說了。船政學堂也在這裏,可以培養一千名海軍,這個倒是頗受馮庸重視。
「這樣!屢易我現在任命你為福州造船廠的廠長,但是你得把原來的兵工廠、船政學堂獨立出來,現在你就專心給我管造船廠,另外我給你一千萬大洋用來購置機器以及維護造船廠的日常生產,等下我會安排興華公司的人跟你會麵,他們是主管海運這方麵的企業,這可是大客戶,你可得招待好他們!」馮庸開玩笑的說道。
今天這個行程還是很有收穫的,別的不說,就這個福州船政局就讓他大吃一驚,原來以為一切都得白手起家,沒想到福建還有這樣的底蘊,造船廠的存在他並不意外,意外的是造船廠能夠生產千噸以上的船隻,慢慢地練手,就能夠生產五千噸、乃至一萬噸的軍艦,這可是個好開頭。
還有那個兵工廠也不小,至少工人上百,這為他的裝備製造業提供了基礎,原來還打算連工人帶兵工廠都一起買的他,現在卻是隻要買生產線就夠了,這能省下好大一筆開銷。索性這個屢易也是個有能力的人,在這種運轉不濟的情況下,另闢捷徑,維持船廠運轉,真他娘的人才,於是他就順水推舟,將這個重要地方交給他了。
第三十六章
從進入福州,到現在已經十五天了,馮庸自從掌握大權之後,就一直雷厲風行的進行改革,改革政治、軍事,忙忙碌碌的不停,直到現在也沒有時間去幹多餘的事情,一大早就去了城外軍營,視察部隊擴編情況,雖然人是夠了,按照新改的訓練機製,所有的新兵統一分配到福州四大新兵基地,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強化適應訓練,訓練情況還是蠻好的,但是裝備問題仍然令他頭疼,雖然新兵集訓不需要多少裝備,但是訓練完呢?難道也不要呀!三個整編師足足七萬二的人,另外還有三個守備師,雖然是閹割版本,但是人數也有四萬五的人,不帶重武器,那也得人手一隻槍吧!唉!這個問題著實令他頭疼。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