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德麟指著邊上那幾個美婦人還有幾個小孩逐個地介紹道:「這幾個是你姨娘!這些個是你的弟弟妹妹!」馮庸逐個問候了遍,看他的介紹,這隊伍也是蠻厲害了,三個姨太太,四個兒子,一個女兒,一瞬間自己就有了這麽大個家庭勢力,好吧!這陣容在21世紀還真是少見!
馮庸又接著休息了會,可這也不能老呆在床上吧,這時代也沒啥電視電腦,想聽歌,那也得自己會用桌麵上那古老的留聲機,所以隻能無聊的在房間裏翻來覆去。
還好前身不是個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所以桌子上也有些書籍呀!像什麽英吉利帝國崛起之路什麽的,也許的這個時期的小孩早熟吧!
17歲的馮庸桌麵上竟然還有最新一期的《新青年》,這算是意外之喜,馮庸還在上麵找到了最重要的一個東西,那就是時間,現在竟然是1917年,幸好是《新青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創辦的雜誌,上麵才會有兩種紀年法。
那個民國多少年對於馮庸這種理科生簡直就是災難,完全理解不了。
果真是共產主義的早期萌芽呀!《新青年》上麵的文章那篇都是紅色主義,夾雜著「布爾什維克」、「馬克思」這種字眼,難怪後世的張學良對中共有好感了,看多了這個,看著看著,沒好感都怪了。
17歲的年紀正好是雨季,像花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本該是順順噹噹的,可是先知先覺的馮庸卻不能熟視無睹,按照原劇本發展下去,馮德麟一家妥妥的悲劇,好好的軍閥被張作霖幹趴下了,隻能做富家翁,馮德麟更是鬱鬱而終。
到後麵,東北事變,嗬嗬,連富家翁都沒得做了,馮庸自然不能甘心讓大好的東北被日本占領,所以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大中華發展騰飛。
作者 鐵帥 說:或許第一次看這章的朋友會覺得套路很老,可鐵帥想告訴你們,套路老可內容不老,情耐心看下去!下麵更精彩!
第二章 歷史的拐點
經過連日來的病態琢磨,雖然馮庸差不多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了:自己17歲,在奉天某個中學上課,邊上雖然一堆紈絝,比如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張作相的兒子張廷樞、張景惠的兒子張紹紀,但是出淤泥而不染,。
這讓他想起來自豪不已,難怪這廝以後會想著創辦鼎鼎有名的東北第一私立大學,也虧得他早早的上了新式學堂,不然馮庸還真不好解釋自己平時的這些習慣。
今天不知道咋的了,心裏有種不祥的預感,馮庸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也隻能自我安慰了,也許是重傷後遺症吧!
「漢卿!」突然走進來幾個人,看樣子也是16、7歲的樣子,叫著自己的小名,讓馮庸一陣迷惘,「你們是?」
中間一個長相清秀的,妥妥一個後世「小白臉」模樣的少年大大咧咧的笑道:「我說吧!馮三伯都說了漢卿傷到腦袋了,這不,連我都不認識了,你們看。」
「漢卿你真不認得我們了。」一旁那個微胖著的少年略帶狐疑,馮庸隻得續口接道:「確實如此,醫生說我大病初癒,傷到頭部,記憶缺失,平時認識的都不記得了,你們還是自我介紹一下吧!」
還是那個看樣子大大咧咧的少年說道:「我是張學良,你就叫我六子吧,這是張廷樞,張紹紀。」
我了個擦,馮庸的心頭像是無數草泥馬奔騰而過,麵前這個「小白臉」是那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東北少帥,倒是有那種資本。
可是他無法想像張學良是如何變成以後的「癮君子」「最大的敗家子」!
偌大一個東北呀!肥沃的黑土地,亞洲第一的瀋陽兵工廠,擁有中國僅有的兵工專用精密檢測儀器設備,年產各式步槍6萬多支,輕重機槍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槍彈1.8億發,以及大量的炸藥、航空炸彈等軍用物資,就是日本本土的兵工廠也稍遜一籌。
甚至於全國第一的空軍還有裝甲部隊,東北軍全盛時期(即張作霖統治時期)裝備飛機250-300架,共5個航空兵隊。東北兵工廠也沒有製造飛機的技術,飛機全為購買和列強贈送,或者是戰場上繳獲的。
東北易幟前,東北空軍估計還有200架左右,其中戰鬥機150架。東北軍的飛機主要從法國和捷克兩國購買,其中1929年因為中東路事件東北空軍損失慘重,因此張學良剛從法國進口大量新式飛機,9.18前東北空軍有100餘架飛機,基本是新式的。
日本《滿洲事變寫真大全集》中展示了其攻占北大營,占領瀋陽後繳獲武器的一些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的是日軍在北大營繳獲的東北軍坦克。這麽大一份家業活生生敗光了,嗬嗬噠!
「你們看,漢卿又傻了,這肯定是腦袋撞壞了,要不我們叫醫生!」張學良三人看著發呆中的馮庸一陣狐疑。
呃!馮庸這才迴過神來,不管怎麽樣,現在在自己麵前的這幾個少年還是懵懂無知的,尤其是自己穿越過來了,未來怎麽樣,誰又能說清楚呢!
「我沒事,你們不必幫我叫醫生了,對了,漢卿,你們怎麽來了!」馮庸這又不過年不過節的,張學良等人怎麽會貿然上門呢!
記得自己明明叫父親告誡大家沒事別來煩他,畢竟作為穿越眾的他,不想被別人看出馬腳。
張學良大大咧咧的說道:「我爹他們過來找馮三伯有事,我們幾個也跟著過來看看你。」
</br>
馮庸又接著休息了會,可這也不能老呆在床上吧,這時代也沒啥電視電腦,想聽歌,那也得自己會用桌麵上那古老的留聲機,所以隻能無聊的在房間裏翻來覆去。
還好前身不是個不學無術的富家公子,所以桌子上也有些書籍呀!像什麽英吉利帝國崛起之路什麽的,也許的這個時期的小孩早熟吧!
17歲的馮庸桌麵上竟然還有最新一期的《新青年》,這算是意外之喜,馮庸還在上麵找到了最重要的一個東西,那就是時間,現在竟然是1917年,幸好是《新青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創辦的雜誌,上麵才會有兩種紀年法。
那個民國多少年對於馮庸這種理科生簡直就是災難,完全理解不了。
果真是共產主義的早期萌芽呀!《新青年》上麵的文章那篇都是紅色主義,夾雜著「布爾什維克」、「馬克思」這種字眼,難怪後世的張學良對中共有好感了,看多了這個,看著看著,沒好感都怪了。
17歲的年紀正好是雨季,像花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本該是順順噹噹的,可是先知先覺的馮庸卻不能熟視無睹,按照原劇本發展下去,馮德麟一家妥妥的悲劇,好好的軍閥被張作霖幹趴下了,隻能做富家翁,馮德麟更是鬱鬱而終。
到後麵,東北事變,嗬嗬,連富家翁都沒得做了,馮庸自然不能甘心讓大好的東北被日本占領,所以必須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大中華發展騰飛。
作者 鐵帥 說:或許第一次看這章的朋友會覺得套路很老,可鐵帥想告訴你們,套路老可內容不老,情耐心看下去!下麵更精彩!
第二章 歷史的拐點
經過連日來的病態琢磨,雖然馮庸差不多明白自己現在的處境了:自己17歲,在奉天某個中學上課,邊上雖然一堆紈絝,比如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張作相的兒子張廷樞、張景惠的兒子張紹紀,但是出淤泥而不染,。
這讓他想起來自豪不已,難怪這廝以後會想著創辦鼎鼎有名的東北第一私立大學,也虧得他早早的上了新式學堂,不然馮庸還真不好解釋自己平時的這些習慣。
今天不知道咋的了,心裏有種不祥的預感,馮庸不知道是怎麽迴事,也隻能自我安慰了,也許是重傷後遺症吧!
「漢卿!」突然走進來幾個人,看樣子也是16、7歲的樣子,叫著自己的小名,讓馮庸一陣迷惘,「你們是?」
中間一個長相清秀的,妥妥一個後世「小白臉」模樣的少年大大咧咧的笑道:「我說吧!馮三伯都說了漢卿傷到腦袋了,這不,連我都不認識了,你們看。」
「漢卿你真不認得我們了。」一旁那個微胖著的少年略帶狐疑,馮庸隻得續口接道:「確實如此,醫生說我大病初癒,傷到頭部,記憶缺失,平時認識的都不記得了,你們還是自我介紹一下吧!」
還是那個看樣子大大咧咧的少年說道:「我是張學良,你就叫我六子吧,這是張廷樞,張紹紀。」
我了個擦,馮庸的心頭像是無數草泥馬奔騰而過,麵前這個「小白臉」是那個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東北少帥,倒是有那種資本。
可是他無法想像張學良是如何變成以後的「癮君子」「最大的敗家子」!
偌大一個東北呀!肥沃的黑土地,亞洲第一的瀋陽兵工廠,擁有中國僅有的兵工專用精密檢測儀器設備,年產各式步槍6萬多支,輕重機槍l000多挺,野炮、山炮、重炮等各型大炮150門,炮彈20餘萬發,槍彈1.8億發,以及大量的炸藥、航空炸彈等軍用物資,就是日本本土的兵工廠也稍遜一籌。
甚至於全國第一的空軍還有裝甲部隊,東北軍全盛時期(即張作霖統治時期)裝備飛機250-300架,共5個航空兵隊。東北兵工廠也沒有製造飛機的技術,飛機全為購買和列強贈送,或者是戰場上繳獲的。
東北易幟前,東北空軍估計還有200架左右,其中戰鬥機150架。東北軍的飛機主要從法國和捷克兩國購買,其中1929年因為中東路事件東北空軍損失慘重,因此張學良剛從法國進口大量新式飛機,9.18前東北空軍有100餘架飛機,基本是新式的。
日本《滿洲事變寫真大全集》中展示了其攻占北大營,占領瀋陽後繳獲武器的一些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的是日軍在北大營繳獲的東北軍坦克。這麽大一份家業活生生敗光了,嗬嗬噠!
「你們看,漢卿又傻了,這肯定是腦袋撞壞了,要不我們叫醫生!」張學良三人看著發呆中的馮庸一陣狐疑。
呃!馮庸這才迴過神來,不管怎麽樣,現在在自己麵前的這幾個少年還是懵懂無知的,尤其是自己穿越過來了,未來怎麽樣,誰又能說清楚呢!
「我沒事,你們不必幫我叫醫生了,對了,漢卿,你們怎麽來了!」馮庸這又不過年不過節的,張學良等人怎麽會貿然上門呢!
記得自己明明叫父親告誡大家沒事別來煩他,畢竟作為穿越眾的他,不想被別人看出馬腳。
張學良大大咧咧的說道:「我爹他們過來找馮三伯有事,我們幾個也跟著過來看看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