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我們進入伊拉克境內,大路豁然開朗,又寬又平,與剛才約旦境內的公路形成天壤之別。這裏全是完好的高速公路,雙向車道至少有六條快速分道線,交通標誌醒目,路中央設有水泥隔離裝置和鋼板防護牆,路兩側是停車線和防護網。整齊的防護網將高速公路完好地封閉起來。公路上很清靜,看不到其他車輛,隻有我們的車隊風馳電掣,以一百公裏的時速飛馳。再向前,公路的中心隔離帶被拆掉扔在路北的沙丘上,形成八十多米寬的寬廣路麵,曹武官說這完全可以闢作臨時機場,供大型飛機起降。小李則提醒人們注意,這一帶常有人持槍搶劫。這條自約伊邊境開往巴格達的高速公路修得盡善盡美,每十公裏一座立交橋,象一條金線將沿途城鎮連接起來。完全不亞於我見過的波恩到科隆的西德公路。
曹彭齡武官是北大世家、俄語係主任曹靖華之子,文字造詣頗深,家學淵博,睹物言誌,不時大發感慨,動人心肺。武官助理小李在北大與我同年級,我在國際政治係,他在法律係,其連襟陳剛是冰心之外孫,亦是我的攝影朋友,侃起居京朋友,感嘆世界真小,海闊天空一通神侃,不知不覺出去幾百公裏。
車到rutba附近,立交橋下出現加偽裝網的雙聯37毫米高炮陣地,操炮的士兵頭頂鋼盔,懶洋洋地在陽光下打盹。公路兩側的高壓輸電線象被刀砍過一樣散亂一團,巨大的架線鐵塔被炸翻在地。路上被炸毀的四十噸油罐車和翻在路旁的巨型貨櫃卡車不時可見。公路上有美國空軍標準裝備20毫米火神機炮掃射的痕跡,一枚火箭命中路中央的隔離帶,鋼板斷裂,扭曲一團,一輛公共汽車斜在路基上,大火後風吹雨打,早已鏽跡斑斑,失去了本來顏色。我們的汽車躲閃著彈坑,不料軋在一塊炸彈皮上,右後胎爆裂,司機緊踩剎車,橫扭著衝出一百多米才停住。
鄭大使指著我鼻子說:“唐老鴨,出門前你胡說八道什麽來著,看你們車先撞壞門,再讓人走私麵粉,現在又放炮,全是你方的!”我朝他大喊:“我是福將。半個月前撞斷十二根隔離樁都沒事!這全賴你們小李昨夜看見黑貓方的!”
趁換車輪之機,大使、曹武官、小李和我跑到附近一個大彈坑旁,武官揀了一塊魚形彈片說要拿迴家做盆景。我拍了張負片對武官說:“我要把這張照片投給北大校刊,讓她看看她培養出的這幫東西!”
車到ramadi和haditha立交橋,突然拐下普通公路。司機說前方的路麵被徹底炸斷。武官告訴我,西方將haditha列為化學武器基地,屬重點轟炸目標。我們車隊沿一條鐵路緩行,前麵是一個小編組站,一列球型油罐車裝的不知是什麽寶貝液體,正靠在站台上。車站未遭襲擊,一群兒童赤著腳在站前沙地上踢足球。十字街頭,一輛大拖曳車正拉著兩輛輪式裝甲車向北開去,裝甲車上的加農炮直指藍天。在一幅巨型薩達姆像前,幾個共和國衛隊攔住我們的去路,問我們是幹什麽的。曹武官用阿拉伯語迴答說:“中國使館!”一位民兵竟用標準的英語說:“歡迎來巴格達!”曹武官說,這座城就是安巴爾。
16:48,我們緩緩駛上底格裏斯河上的一座舊橋,橋頭掩映在樹叢中的57毫米單聯高炮歷歷在目,我們已進入巴格達遠郊。成行的樹被攔腰斬斷,露著雪白的新茬,有人正用自行車馱著樹幹往家運。遍地是士兵,荷槍實彈,還有戴紅肩章的退伍軍人和持ak-47步槍的民兵。不斷有人檢查我們的證件,我們仿佛在千萬雙眼睛中行走。
城區一片漆黑,路口站崗的士兵問我們有沒有阿拉伯大餅。
使館內沒水、沒電、沒汽油。車庫中所有汽車的油箱全被撬開抽幹。我們摸黑卸完車上的二十噸貨物,每人泡了一包方便麵。武官助理小李和我兩個一米八幾的大個兒擠在一張雙人床上共度良宵。入夜,我不堪屈辱搬到地板上,一覺到天明。
睜眼一看,鄭大使司機老王和報務陳林已在使館上空升起一麵嶄新的五星紅旗,藍天白雲,分外鮮艷。晴空裏馬達轟鳴,例行偵察的美軍f-5戰鬥機正劃過巴格達上空,象一隻鉛灰色的蒼蠅。
二十六、我們的家
二十六、我們的家
我們一到巴格達,頭一件事是打掃衛生。由於戰爭停了兩個多月的電,我們新華社巴格達分社的四隻冰箱全臭了。魚肉化作濃血流得遍地都是,腐肉用手一觸,就化作一攤爛泥,蒼蠅成團地往臉上撞,有一隻竟飛進我嘴裏。清理足足用了一整天。
我們院子裏也落下過一枚“炸彈”。一個直徑三米多的土坑早已被人填上。可房東說這是一架無人駕駛的偵察機,憲兵在上麵發現了個高級照相機。
夜裏沒有電,房東送來兩包蠟燭,是伊拉克自己產的,長得象我的大拇指,忽粗忽細,蒼白無力,用火柴一點,劈啪亂響,黑煙騰騰,火苗忽大忽小。房東老太太笑著說她家裏還有中國臘燭,可捨不得用。她再三感謝1月14日淩晨撤離前我送給她的防化服和防毒麵具。
清理完我們分社,首席朱少華和我開車出去看看其他中國單位。市中心的解放廣場靜悄悄的,部分商店照常營業。人們在彈坑前做著各種交易,一架帶液晶後背的“佳能小霹靂”相機才30美元。
</br>
曹彭齡武官是北大世家、俄語係主任曹靖華之子,文字造詣頗深,家學淵博,睹物言誌,不時大發感慨,動人心肺。武官助理小李在北大與我同年級,我在國際政治係,他在法律係,其連襟陳剛是冰心之外孫,亦是我的攝影朋友,侃起居京朋友,感嘆世界真小,海闊天空一通神侃,不知不覺出去幾百公裏。
車到rutba附近,立交橋下出現加偽裝網的雙聯37毫米高炮陣地,操炮的士兵頭頂鋼盔,懶洋洋地在陽光下打盹。公路兩側的高壓輸電線象被刀砍過一樣散亂一團,巨大的架線鐵塔被炸翻在地。路上被炸毀的四十噸油罐車和翻在路旁的巨型貨櫃卡車不時可見。公路上有美國空軍標準裝備20毫米火神機炮掃射的痕跡,一枚火箭命中路中央的隔離帶,鋼板斷裂,扭曲一團,一輛公共汽車斜在路基上,大火後風吹雨打,早已鏽跡斑斑,失去了本來顏色。我們的汽車躲閃著彈坑,不料軋在一塊炸彈皮上,右後胎爆裂,司機緊踩剎車,橫扭著衝出一百多米才停住。
鄭大使指著我鼻子說:“唐老鴨,出門前你胡說八道什麽來著,看你們車先撞壞門,再讓人走私麵粉,現在又放炮,全是你方的!”我朝他大喊:“我是福將。半個月前撞斷十二根隔離樁都沒事!這全賴你們小李昨夜看見黑貓方的!”
趁換車輪之機,大使、曹武官、小李和我跑到附近一個大彈坑旁,武官揀了一塊魚形彈片說要拿迴家做盆景。我拍了張負片對武官說:“我要把這張照片投給北大校刊,讓她看看她培養出的這幫東西!”
車到ramadi和haditha立交橋,突然拐下普通公路。司機說前方的路麵被徹底炸斷。武官告訴我,西方將haditha列為化學武器基地,屬重點轟炸目標。我們車隊沿一條鐵路緩行,前麵是一個小編組站,一列球型油罐車裝的不知是什麽寶貝液體,正靠在站台上。車站未遭襲擊,一群兒童赤著腳在站前沙地上踢足球。十字街頭,一輛大拖曳車正拉著兩輛輪式裝甲車向北開去,裝甲車上的加農炮直指藍天。在一幅巨型薩達姆像前,幾個共和國衛隊攔住我們的去路,問我們是幹什麽的。曹武官用阿拉伯語迴答說:“中國使館!”一位民兵竟用標準的英語說:“歡迎來巴格達!”曹武官說,這座城就是安巴爾。
16:48,我們緩緩駛上底格裏斯河上的一座舊橋,橋頭掩映在樹叢中的57毫米單聯高炮歷歷在目,我們已進入巴格達遠郊。成行的樹被攔腰斬斷,露著雪白的新茬,有人正用自行車馱著樹幹往家運。遍地是士兵,荷槍實彈,還有戴紅肩章的退伍軍人和持ak-47步槍的民兵。不斷有人檢查我們的證件,我們仿佛在千萬雙眼睛中行走。
城區一片漆黑,路口站崗的士兵問我們有沒有阿拉伯大餅。
使館內沒水、沒電、沒汽油。車庫中所有汽車的油箱全被撬開抽幹。我們摸黑卸完車上的二十噸貨物,每人泡了一包方便麵。武官助理小李和我兩個一米八幾的大個兒擠在一張雙人床上共度良宵。入夜,我不堪屈辱搬到地板上,一覺到天明。
睜眼一看,鄭大使司機老王和報務陳林已在使館上空升起一麵嶄新的五星紅旗,藍天白雲,分外鮮艷。晴空裏馬達轟鳴,例行偵察的美軍f-5戰鬥機正劃過巴格達上空,象一隻鉛灰色的蒼蠅。
二十六、我們的家
二十六、我們的家
我們一到巴格達,頭一件事是打掃衛生。由於戰爭停了兩個多月的電,我們新華社巴格達分社的四隻冰箱全臭了。魚肉化作濃血流得遍地都是,腐肉用手一觸,就化作一攤爛泥,蒼蠅成團地往臉上撞,有一隻竟飛進我嘴裏。清理足足用了一整天。
我們院子裏也落下過一枚“炸彈”。一個直徑三米多的土坑早已被人填上。可房東說這是一架無人駕駛的偵察機,憲兵在上麵發現了個高級照相機。
夜裏沒有電,房東送來兩包蠟燭,是伊拉克自己產的,長得象我的大拇指,忽粗忽細,蒼白無力,用火柴一點,劈啪亂響,黑煙騰騰,火苗忽大忽小。房東老太太笑著說她家裏還有中國臘燭,可捨不得用。她再三感謝1月14日淩晨撤離前我送給她的防化服和防毒麵具。
清理完我們分社,首席朱少華和我開車出去看看其他中國單位。市中心的解放廣場靜悄悄的,部分商店照常營業。人們在彈坑前做著各種交易,一架帶液晶後背的“佳能小霹靂”相機才30美元。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