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恭畢敬地走到一輛蘭德羅娃警車前,問一位警官我可以拍什麽。他用緩慢的英語說:“營地中的難民。但不許把警察拍進去!”我告訴他那些難民拒絕拍照,如果他們攻擊我怎麽辦?警官麵無表情地說:“我想你知道該怎麽處理。”


    我抓緊時間小心翼翼地拍照,竭力避免拍進警察或激怒神經質的難民。我盡量朝每一個人微笑,迅速判斷這個對象是否會允許我按下快門。我耳旁迴蕩著大河源佳能t—90快速過卷和迴片的馬達聲,緊張而有秩序。河野此時已遠離我們去採訪營地的國際紅十字會官員。


    一刻鍾後,河野跑過來喊我和大河源,已經到返迴的時間了。我對準肩扛行李步入營地的埃及難民,按完最後幾張,才戀戀不捨地鑽進汽車。窗外,一隊天藍色掛有聯合國標誌的卡車正駛入營地。可我不敢再冒膠捲曝光的危險了。我摸出帶來的大橙子,用瑞士軍刀切開,遞給河野、大河源和約旦司機。“好吃,真好吃!”河野連聲讚嘆。這裏離安曼300多公裏的路,河野伸了伸懶腰說:“還要開幾個鍾頭呢,咱們睡會兒吧!”夢中,我夢見我向新華社攝影部主任徐佑珠哭訴士兵搶走了我的尼康f4。


    十一、貝卡難民營


    十一、貝卡難民營


    陰雨已持續了四天,到今早(25日),已變成紛紛揚揚的小雪。約旦一年中最冷的季節終於來臨,氣溫是-1c。此間大股的外國記者已分幾路進入以色列、沙特和土耳其,留守安曼的少量記者呆在洲際飯店中冬眠。隻有個別不安份的外國記者正不顧風雪,策劃著名新的冒險。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麥克·克特(mike kirsch)是我在巴格達的老朋友,他約好我今早去街上轉轉。在洲際飯店門口,精神抖擻的麥克身背索尼錄音機,穿一件黑色羽絨夾克,在他身旁縮頭縮腦地站著一個小巧玲瓏的亞洲女孩,麥克介紹說是他的朋友。小女孩叫尤麗(yuli),是印尼《坦波》(tempo)的文字記者。麥克早已雇好了計程車,他得意洋洋告訴我司機穆罕默德是巴勒斯坦人,這樣可以保證我們的絕對安全。我們四個不同種族的人,組成了一支小聯合國軍。


    我們先到伊拉克駐安曼使館,使館大門口站著三個安全警察。一輛深灰色輪式輕裝甲車堵在使館正門,車上的重機槍上包著綠色防雨套,操縱機槍的士兵縮在雨衣裏抽菸。我們敲開伊拉克使館的小鐵窗,聲稱要去巴格達,小窗內有三個伊拉克人,他們一言不發地從小窗中遞出一塊硬紙板,上麵用黑色記號筆寫滿了楷書英文字:“親愛的旅客,由於北大西洋條約國家和美國帝國主義對伊拉克的侵略,我們不得不遺憾地通知您暫停辦理簽證。我們歡迎您在不久的將來到伊拉克遊覽。”任憑麥克和尤麗怎麽說,裏麵的人就是不吭聲。


    計程車司機穆罕默德自告奮勇的要帶我們去約旦河東岸的貝卡巴勒斯坦難民營,他說保證絕對沒問題,他的家就在那裏。


    由安曼驅車西行,雨越下越大,汽車玻璃蒙上一層厚厚的霧氣,司機穆罕默德從汽車工具箱中摸出一大把餐巾紙,讓尤麗幫他不停地擦前風擋玻璃上的蒸汽。大約開了一個多小時,司機穆罕默德告訴我們已進入貝卡山穀,他得意洋洋地搖下汽車玻璃,向路旁的巴勒斯坦人打招唿。他說:“你盡管照相,警察來了也不用怕,這裏是巴勒斯坦人的天下!”這時,他突然踩住剎車,招手喊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漢子過來,扔給那漢子一枚硬幣。司機穆罕默德告訴我們說,這漢子是個瘋子,“想迴家都想瘋了!”


    司機穆罕默德幾乎認識這裏所有的人,路旁一家雜貨鋪的老闆竟是他的親家。他把我們帶到一座圍有鐵欄杆的清真寺門口,就一頭紮進跪拜的人海中去做他的主麻日禱告了。我和麥克、尤麗也分頭行動:我要的是照片;麥克要的是錄音,尤麗自稱有個什麽專訪。


    所謂貝卡難民營建於1967年,是聯合國為安置第三次中東戰爭無家可歸的巴勒斯坦難民而修建的,這裏居住的是清一色的巴勒斯坦人。當地居民每家一般有兩至三間小平頂屋,屋頂堆放著木柴,拉滿晾曬衣服的細鐵絲,屋內用小煤油爐取暖,家家戶戶都有電視,婦女不許外人照相。


    凱米爾說一口漂亮的英語,他一家共有三間平頂屋,一間是廚房,一間正在裝修,我和麥克脫掉沾滿黃泥的球鞋,被引進他家的客廳兼臥室席地而坐。凱米爾年輕美麗的妻子在屋內正中的煤油爐上為我們煮土耳其咖啡,她用尖尖的手指夾著隻有中國小酒盅大小的咖啡杯放在我和麥克麵前。咖啡有一股刺鼻的香料味,辣絲絲的,帶點香茶味。我雙手緊捧滾燙的咖啡杯,生怕撒到嶄新的羊毛地毯上。凱米爾說,地毯是沙特製造的。沿屋內四壁牆根是疊放整齊的毛毯,供晚上睡覺用。房屋正東牆壁上掛著一張巨幅畫像,是薩達姆懷抱一個巴勒斯坦兒童。畫像右下角帖了一張5寸彩色照片,是凱米爾的漂亮妻子。三個蹣跚學步的小孩縮在凱米爾妻子的身後看電視,20寸的索尼彩電正播放美國轟炸伊拉克沿海的油輪,石油散布到海麵上和海鳥死亡的鏡頭。凱米爾說他用了兩千約旦第納爾(大約兩千五百美元)買了這座房子,這還得感謝約旦當局,而科威特則拒絕了他買房子的請求。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採訪海灣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師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師曾並收藏採訪海灣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