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侍盯著手中那些亮晶晶的物事,整體上看起來類似拱橋,微微彎曲且材質溫潤,上麵刻畫有相應的編號,看來應當便是乘坐擒天台的必要之物。
安化侍努力將激動的心情平複下來,四周的初試已經逐步恢複,安化侍不動聲色地來到監考儒生麵前。
“現在能夠給我初試通過的腰牌了吧?”
拿到腰牌可在宮內隨意走動,加上剛剛得到的拱橋形物事,踏上擒天台就完全順風順水了。
監考儒生聞言立刻點頭如篩子,不過卻朝著安化侍又參拜了幾旬。
“龍須子前輩,您自然可以通過初試,不過我們東陳向來對大儒推崇備至,還請您再留下一些墨寶,我會稟明聖上將墨寶留在孔明閣內,供後世前來參加凰羽大會者永世瞻仰。”
又來這套?
安化侍聞言雖說不喜,不過卻沒有對此太過反感,畢竟這監考儒生並沒有惡意,安化侍也挺喜歡跟他交流。
“這樣吧,腰牌先給我,我再給你留一副對聯、一首飛花詞令,外加一首長詩!”
監考儒生聞言大喜過望,立刻將通關腰牌遞給安化侍,隨即誠惶誠恐的趕去準備筆墨紙硯,擺在安化侍麵前靜靜等著他。
此刻誇下海口的安化侍並未有絲毫慌張,剛剛剽竊抄襲成功之後,他已經找到了應付的辦法,此刻腦海裏也想到了一些新內容。
接過筆墨的安化侍絲毫不亂,開始筆走龍蛇唰唰唰在宣紙上塗鴉起來,他的字跡寫得著實是醜陋難看,他自己寫完一遍都不忍心看第二遍,可此刻卻被監考儒生給當成了瑰寶。
安化侍可謂是一氣嗬成寫了大半個時辰,中間一點都沒有停頓,也沒有任何思考的過程,這簡直讓監考儒生歎為觀止。
“好了,你們找人謄寫一下,我的字著實是有些醜,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安化侍笑著把毛筆一丟,隨即便大咧咧地往出走,身後的監考儒生立刻如獲至寶般仔細瀏覽,全部看完後立刻激動地發出陣陣驚歎唿聲。
“我的天呐!”
其餘的監考儒生此刻也紛紛圍聚過來,抓著安化侍的“墨寶”不斷字字斟酌,一邊斟酌一邊不斷感慨,各種驚歎聲此起彼伏。
“此文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迴聞啊!”
“這......這對子對佛道兩家的分析簡直獨到,老朽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精妙的對比啊!”
“不光是這對子,這飛花詞令也用詞極其大膽,看起來狂妄不羈好似出自勾欄,卻句句珠璣簡直妙手偶得啊!”
“哎,你們趕緊看看這長詩,這才是真正的儒家大作啊!老身從未見過如此瑰麗奇幻的詩篇,一首詩裏竟然能嚐盡十幾種人生的酸甜苦辣,讀了這一首詩,我感覺我好像活過了整整十幾輩子啊!”
走到偏殿門口的安化侍聞言淺笑,心中早已對他們的反應有所預期,這次他重新寫的三張紙,依舊是大有來頭——
對聯:
上聯:佛不是道,佛取代道,不佛不道,沒有門道。
下聯:佛本是道,佛亦有道,又佛又道,有點味道。
橫批:知不知道。
飛花詞令:
山有緣,地有坤,南海有觀音。
天無雲來地無痕,負卿性命爛柯人。
黃粱夢,粟稻沉,它鄉有僧人。
也無風雨也無魂,得了記性忘罪人!
長詩:
琅琊山,玉溪邊,書生走馬過盤山。
黃粱酒,硬竹卷,青梅時節考狀元。
戎塞外,安塞內,臨兵落枕睡門檻。
忘憂子,出嫁女,出關過橋棄家眷。
天悠悠,海悠悠,離鄉離愁又離岸。
遊子吟,父母悲,染病離殤人未還。
蠟人病,紙紮店,家裏棺材父母眠。
左琳琅,右丐幫,朱門酒肉滿金山。
黃道士,設神壇,師爺走狗浮沉亂。
道歪理,講邪說,死人當兵活人賤。
門裏兵,門外漢,骨肉相連又相殘。
長門外,古道邊,刀劍相向再相見。
這第一副對聯來自於無序間,乃是鎮壓顧蒼生之所由大祖顧蒼生所作,結合了顧蒼生對佛家的感悟以及對道家的鄙夷,當然高深莫測!
這第二副飛花詞令來自於陸某人,準確說是陸某人竊取道宗前輩的引文,自然也非凡俗的大手筆!
最後一首長詩乃是陸某人經常唱的一首詩,陸某人足足活了十三世,這首詩裏涵蓋了他十三世的喜樂悲歡,因此自然閱盡滄桑感慨萬千!
剛要出門的安化侍忽然被叫住了,身後又傳來監考儒生的聲音:
“龍須子前輩請留步!”
“可還有事?”
安化侍微微做惱怒神色,轉迴身子看向他們。
“當然沒事,前輩您請自便,三日後會在孔碑龍壇舉辦最終文魁對弈,這期間您可以隨意在宮中行走。”
監考儒生說完後依舊神態恭敬,安化侍聞言點點頭,剛要轉身離開又補了一句。
“對了,關於我剛剛做的三首詩,我想讓你們多寫一些注釋。”
“前輩您但說無妨。”
安化侍此刻的神色微微感慨。
“很多年前,我的修為還很薄弱時,有一位大宗師對我恩惠有加,我寫的這首長詩就是紀念他的,如果你們今後要保留這些文字,不要用我的龍須子來署名,還是用那位大宗師的名號用以紀念吧。”
安化侍的確是想念陸某人了。
這位舍命搭救安化侍的鬼道大宗師,對於現在的安化侍來說隻剩下無限溫情。
監考儒生聞言畢恭畢敬。
“謹遵前輩意思,那敢問那位大宗師名諱幾何?”
“你們叫他......陸某人吧。”
安化侍不敢說出陸簡雍三個字,畢竟陸某人在世上遊曆多年,他很怕儒門會有與其相識之輩。
監考儒生聞言雖感到古怪,不過卻沒有太多懷疑,點點頭就此應允下來。
當日再無話端,安化侍離開偏殿後便尋到了擒天鑒,隻不過時間上並不討巧,因為擒天台每隔三天才會啟動一次,距離上次啟動剛剛過去幾個時辰。
換言之,安化侍還要在這皇宮內待上兩天一夜才行。
擒天鑒在東陳皇宮裏算是高聳之處了,整個山河郡雖樓宇依山而建,不過每棟樓的高度都不算巋巍,不過這擒天台倒是頗為另類,竟足足有三十丈的高度。
從外觀上看去,擒天台很類似於祭拜魁星的魁星樓。
飛簷樓宇嶙峋上翹,遠遠望去熠熠生輝,那是因為每一片琉璃瓦片吸納了充足月光所致,整體看來華美大氣又不失雍容,可謂是東陳皇室的氣運彰顯之地。
當天夜裏安化侍哪都沒去,有之前的監考儒生給他安排住處也被他好生婉拒,他要了幾壇酒躺在擒天鑒不遠處的宮殿瓦片上,一邊看著碩大無缺的圓月,一邊枕著胳膊喝得醉眼迷離。
很快就要離開東部大陸前往未知的西部,安化侍此刻的心情並沒有太多波瀾。
長年累月在外漂泊度日,令安化侍已經習慣了這種奔命的遷徙,甚至隱隱間感覺這才是他生命裏應有的常態。
隻不過人心之間永遠無法互通,安化侍能夠處變不驚安貧樂道,有些人卻大張旗鼓滿腹陰沉。
東陳皇宮南城門外,一隊人馬悄無聲息的進了皇城。
守城的禦林軍對此沒有絲毫阻攔,很明顯這隊人馬已經提前打好了招唿。
從他們身上漆黑如墨的飛魚服可以輕易辨認,這些家夥自然便是來自南靖的按察使!
這支隊伍正是前不久迴到山河郡的稽查司大隊,今夜的祝南師也換上了黑色的夜行飛魚服,沒有像以前那般一意孤行隻穿白衣。
此刻的祝南師麵目和善,已經收起了之前對李南門身死的偽善悲憫,他像往常一樣跟每一位下屬點頭致意,吩咐著他們在各地布防,能看出心情著實是不錯。
小柚子遊穆揚此刻也陪在祝南師身邊,他還是跟以前一樣天真無邪,一雙眼珠死死盯緊祝南師的臉,對其傾慕的程度已經高到無以複加的境地。
“祝哥哥!”
“噓,小點聲,你當咱們是來玩嗎?”
“祝哥哥,今晚你確定要殺了他?”
遊穆揚極其聽話地捏起嗓子,他話中的被殺之人已經昭然若揭,祝南師聞言亦緩緩點頭。
“南門大人不可以白死,今日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將安化侍的人頭帶迴去!”
“我明白,帶迴去安化侍和南門大人的人頭,祝哥哥立了大功就可以升任稽查司主宰!祝哥哥的心思我全都明白哦!”
遊穆揚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極細小,一雙眼睛狡黠的朝祝南師笑成兩道彎月,祝南師聞言先是眼眶收緊,隨即寵溺地拍了拍他的腦袋。
“知道就好,不要瞎說。”
在眾多稽查司成員之中,隻有遊穆揚一個人是祝南師親手養大帶起來的,遊穆揚也是唯一一個能完全洞悉祝南師心意的家夥,遊穆揚也相當懂祝南師的脾性,從來不主動惹他生氣,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祝南師準許讓他陪在他身邊。
一眾按察使此刻已經化成一堆黑影散落各處,他們很明顯提前探聽到了安化侍的位置,此刻皆朝著擒天鑒的方向迅猛進發。
與此同時,還有好幾道陌生的黑影也出現在皇城之上,原本靜謐安寧的東陳皇宮,今夜注定將掀起一陣腥風血雨!
安化侍努力將激動的心情平複下來,四周的初試已經逐步恢複,安化侍不動聲色地來到監考儒生麵前。
“現在能夠給我初試通過的腰牌了吧?”
拿到腰牌可在宮內隨意走動,加上剛剛得到的拱橋形物事,踏上擒天台就完全順風順水了。
監考儒生聞言立刻點頭如篩子,不過卻朝著安化侍又參拜了幾旬。
“龍須子前輩,您自然可以通過初試,不過我們東陳向來對大儒推崇備至,還請您再留下一些墨寶,我會稟明聖上將墨寶留在孔明閣內,供後世前來參加凰羽大會者永世瞻仰。”
又來這套?
安化侍聞言雖說不喜,不過卻沒有對此太過反感,畢竟這監考儒生並沒有惡意,安化侍也挺喜歡跟他交流。
“這樣吧,腰牌先給我,我再給你留一副對聯、一首飛花詞令,外加一首長詩!”
監考儒生聞言大喜過望,立刻將通關腰牌遞給安化侍,隨即誠惶誠恐的趕去準備筆墨紙硯,擺在安化侍麵前靜靜等著他。
此刻誇下海口的安化侍並未有絲毫慌張,剛剛剽竊抄襲成功之後,他已經找到了應付的辦法,此刻腦海裏也想到了一些新內容。
接過筆墨的安化侍絲毫不亂,開始筆走龍蛇唰唰唰在宣紙上塗鴉起來,他的字跡寫得著實是醜陋難看,他自己寫完一遍都不忍心看第二遍,可此刻卻被監考儒生給當成了瑰寶。
安化侍可謂是一氣嗬成寫了大半個時辰,中間一點都沒有停頓,也沒有任何思考的過程,這簡直讓監考儒生歎為觀止。
“好了,你們找人謄寫一下,我的字著實是有些醜,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安化侍笑著把毛筆一丟,隨即便大咧咧地往出走,身後的監考儒生立刻如獲至寶般仔細瀏覽,全部看完後立刻激動地發出陣陣驚歎唿聲。
“我的天呐!”
其餘的監考儒生此刻也紛紛圍聚過來,抓著安化侍的“墨寶”不斷字字斟酌,一邊斟酌一邊不斷感慨,各種驚歎聲此起彼伏。
“此文隻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迴聞啊!”
“這......這對子對佛道兩家的分析簡直獨到,老朽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精妙的對比啊!”
“不光是這對子,這飛花詞令也用詞極其大膽,看起來狂妄不羈好似出自勾欄,卻句句珠璣簡直妙手偶得啊!”
“哎,你們趕緊看看這長詩,這才是真正的儒家大作啊!老身從未見過如此瑰麗奇幻的詩篇,一首詩裏竟然能嚐盡十幾種人生的酸甜苦辣,讀了這一首詩,我感覺我好像活過了整整十幾輩子啊!”
走到偏殿門口的安化侍聞言淺笑,心中早已對他們的反應有所預期,這次他重新寫的三張紙,依舊是大有來頭——
對聯:
上聯:佛不是道,佛取代道,不佛不道,沒有門道。
下聯:佛本是道,佛亦有道,又佛又道,有點味道。
橫批:知不知道。
飛花詞令:
山有緣,地有坤,南海有觀音。
天無雲來地無痕,負卿性命爛柯人。
黃粱夢,粟稻沉,它鄉有僧人。
也無風雨也無魂,得了記性忘罪人!
長詩:
琅琊山,玉溪邊,書生走馬過盤山。
黃粱酒,硬竹卷,青梅時節考狀元。
戎塞外,安塞內,臨兵落枕睡門檻。
忘憂子,出嫁女,出關過橋棄家眷。
天悠悠,海悠悠,離鄉離愁又離岸。
遊子吟,父母悲,染病離殤人未還。
蠟人病,紙紮店,家裏棺材父母眠。
左琳琅,右丐幫,朱門酒肉滿金山。
黃道士,設神壇,師爺走狗浮沉亂。
道歪理,講邪說,死人當兵活人賤。
門裏兵,門外漢,骨肉相連又相殘。
長門外,古道邊,刀劍相向再相見。
這第一副對聯來自於無序間,乃是鎮壓顧蒼生之所由大祖顧蒼生所作,結合了顧蒼生對佛家的感悟以及對道家的鄙夷,當然高深莫測!
這第二副飛花詞令來自於陸某人,準確說是陸某人竊取道宗前輩的引文,自然也非凡俗的大手筆!
最後一首長詩乃是陸某人經常唱的一首詩,陸某人足足活了十三世,這首詩裏涵蓋了他十三世的喜樂悲歡,因此自然閱盡滄桑感慨萬千!
剛要出門的安化侍忽然被叫住了,身後又傳來監考儒生的聲音:
“龍須子前輩請留步!”
“可還有事?”
安化侍微微做惱怒神色,轉迴身子看向他們。
“當然沒事,前輩您請自便,三日後會在孔碑龍壇舉辦最終文魁對弈,這期間您可以隨意在宮中行走。”
監考儒生說完後依舊神態恭敬,安化侍聞言點點頭,剛要轉身離開又補了一句。
“對了,關於我剛剛做的三首詩,我想讓你們多寫一些注釋。”
“前輩您但說無妨。”
安化侍此刻的神色微微感慨。
“很多年前,我的修為還很薄弱時,有一位大宗師對我恩惠有加,我寫的這首長詩就是紀念他的,如果你們今後要保留這些文字,不要用我的龍須子來署名,還是用那位大宗師的名號用以紀念吧。”
安化侍的確是想念陸某人了。
這位舍命搭救安化侍的鬼道大宗師,對於現在的安化侍來說隻剩下無限溫情。
監考儒生聞言畢恭畢敬。
“謹遵前輩意思,那敢問那位大宗師名諱幾何?”
“你們叫他......陸某人吧。”
安化侍不敢說出陸簡雍三個字,畢竟陸某人在世上遊曆多年,他很怕儒門會有與其相識之輩。
監考儒生聞言雖感到古怪,不過卻沒有太多懷疑,點點頭就此應允下來。
當日再無話端,安化侍離開偏殿後便尋到了擒天鑒,隻不過時間上並不討巧,因為擒天台每隔三天才會啟動一次,距離上次啟動剛剛過去幾個時辰。
換言之,安化侍還要在這皇宮內待上兩天一夜才行。
擒天鑒在東陳皇宮裏算是高聳之處了,整個山河郡雖樓宇依山而建,不過每棟樓的高度都不算巋巍,不過這擒天台倒是頗為另類,竟足足有三十丈的高度。
從外觀上看去,擒天台很類似於祭拜魁星的魁星樓。
飛簷樓宇嶙峋上翹,遠遠望去熠熠生輝,那是因為每一片琉璃瓦片吸納了充足月光所致,整體看來華美大氣又不失雍容,可謂是東陳皇室的氣運彰顯之地。
當天夜裏安化侍哪都沒去,有之前的監考儒生給他安排住處也被他好生婉拒,他要了幾壇酒躺在擒天鑒不遠處的宮殿瓦片上,一邊看著碩大無缺的圓月,一邊枕著胳膊喝得醉眼迷離。
很快就要離開東部大陸前往未知的西部,安化侍此刻的心情並沒有太多波瀾。
長年累月在外漂泊度日,令安化侍已經習慣了這種奔命的遷徙,甚至隱隱間感覺這才是他生命裏應有的常態。
隻不過人心之間永遠無法互通,安化侍能夠處變不驚安貧樂道,有些人卻大張旗鼓滿腹陰沉。
東陳皇宮南城門外,一隊人馬悄無聲息的進了皇城。
守城的禦林軍對此沒有絲毫阻攔,很明顯這隊人馬已經提前打好了招唿。
從他們身上漆黑如墨的飛魚服可以輕易辨認,這些家夥自然便是來自南靖的按察使!
這支隊伍正是前不久迴到山河郡的稽查司大隊,今夜的祝南師也換上了黑色的夜行飛魚服,沒有像以前那般一意孤行隻穿白衣。
此刻的祝南師麵目和善,已經收起了之前對李南門身死的偽善悲憫,他像往常一樣跟每一位下屬點頭致意,吩咐著他們在各地布防,能看出心情著實是不錯。
小柚子遊穆揚此刻也陪在祝南師身邊,他還是跟以前一樣天真無邪,一雙眼珠死死盯緊祝南師的臉,對其傾慕的程度已經高到無以複加的境地。
“祝哥哥!”
“噓,小點聲,你當咱們是來玩嗎?”
“祝哥哥,今晚你確定要殺了他?”
遊穆揚極其聽話地捏起嗓子,他話中的被殺之人已經昭然若揭,祝南師聞言亦緩緩點頭。
“南門大人不可以白死,今日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將安化侍的人頭帶迴去!”
“我明白,帶迴去安化侍和南門大人的人頭,祝哥哥立了大功就可以升任稽查司主宰!祝哥哥的心思我全都明白哦!”
遊穆揚說這話的時候聲音極細小,一雙眼睛狡黠的朝祝南師笑成兩道彎月,祝南師聞言先是眼眶收緊,隨即寵溺地拍了拍他的腦袋。
“知道就好,不要瞎說。”
在眾多稽查司成員之中,隻有遊穆揚一個人是祝南師親手養大帶起來的,遊穆揚也是唯一一個能完全洞悉祝南師心意的家夥,遊穆揚也相當懂祝南師的脾性,從來不主動惹他生氣,當然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祝南師準許讓他陪在他身邊。
一眾按察使此刻已經化成一堆黑影散落各處,他們很明顯提前探聽到了安化侍的位置,此刻皆朝著擒天鑒的方向迅猛進發。
與此同時,還有好幾道陌生的黑影也出現在皇城之上,原本靜謐安寧的東陳皇宮,今夜注定將掀起一陣腥風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