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作者:章世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20年4月,凱末爾黨人在安卡拉另行召開新議會,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蘇丹政府的賣國行徑。他們成立了臨時政府,並著手組織正規軍。凱末爾任臨時總統兼國民軍總司令。臨時政府得到了國際無產階級的同情和支持。列寧領導的蘇維埃俄國與他們簽訂了友好條約,並給予各種支援。
1921年初,凱末爾率領的15000人的國民軍,在伊諾努戰役中,打敗了強於自己四倍的希臘入侵軍。到8月份,在英國支持下,希臘10萬大軍向安卡拉的凱末爾臨時政府發起了進攻。一場決定土耳其生死存亡的決戰在8月23日打響。
剛剛建立起來的土耳其國民軍,不管是從數量還是軍隊的裝備上來說,都不是希臘軍的對手。盡管這樣,凱末爾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的號召,動員全體軍人不惜一切犧牲,英勇抗敵。所有男子都上了前線,為國民軍運送彈藥的任務就交到了婦女的手裏。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將一發發炮彈送入戰壕,還有的婦女勇敢地端起槍和士兵們並肩戰鬥。
凱末爾親自在前沿陣地巡察,指揮戰鬥。一發炮彈唿嘯而來“轟”的一聲爆炸,戰馬受驚後將凱末爾摔了下來,肋骨折斷了。“將軍,您受傷了,應該迴後方休息。”凱末爾忍著疼痛擺了擺手,“別聲張,沒關係,這種時候我無權休息。”說著,他掙紮著爬上馬背,用手支撐著腰,繼續指揮作戰。在他的鼓舞下,國民軍和全國人民英勇殺敵,勢如破竹,擊退了希臘軍隊的上百次進攻,把精疲力竭的希臘軍打得暈頭轉向,節節敗退。
土耳其軍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在兩周之內就把英國支持的希臘軍全部趕出了安那托利亞,收復了伊茲密爾,並且還俘虜了希臘軍的總司令庫皮奇將軍,迫使蘇丹逃亡國外。凱末爾因這次勝利被大國民議會授予“加齊”(勝利者)的稱號,並晉升為土耳其國家元帥。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國民軍進軍伊斯坦堡,實現了全國統一。並且召開大國民議會,宣告新興的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安卡拉為共和國首都。同年,英、法、意、希等協約國成員同土耳其在瑞士洛桑簽定了《洛桑條約》,廢除了治外法權,確認了土耳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
在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之後,凱末爾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麵進行改革,他努力使土耳其成為資產階級共和國,並且使土耳其世俗化,反對伊斯蘭教神權勢力對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控製和束縛等等,這一切後來被人民稱為凱末爾主義。1928年4月10日,憲法刪除了“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條文。土耳其至此完全成為世俗的共和國。
1938年11月10日,病魔奪走了凱末爾的生命,全國人民舉國哀悼。為了紀念這位共和國的締造者,土耳其人民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為他打造了一座塑像。它麵向東方,正對著小亞細亞草原。這座人體塑像有一張雕刻得非常細緻的臉,濃密的眉毛,銳利的目光,薄薄的嘴唇上留著兩撇小鬍子,身著西裝,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昂首挺胸闊步前進。
凱末爾的改革使曾經被稱為“西亞病夫”的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凱末爾也因此被譽為“土耳其之父”。
聖雄甘地
提起印度,許多人馬上就會聯想到被印度人尊稱為“聖雄”的甘地。他剃著光頭,上身赤裸,皮膚黧黑,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架木製紡紗機的形象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869年,甘地生於印度西部波爾邦達一個土邦大臣之家,家裏很富有,再加上他們都信奉印度教,於是就經常救濟窮人,這使得小甘地從小就喜歡助人為樂,深得鄉裏人喜歡。
甘地13歲時,與一個同年女孩結婚。其後,家人送他到倫敦學習法律。他在倫敦讀了三年書,通過了法律考試,返迴印度,並擔任律師。不久,有公司請他到南非辦一件訴訟案。這時,在南非發生了一件令他感覺極受屈辱的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公司為他買了到南非聯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亞去的頭等車票。甘地剛剛在頭等車廂坐下來,有個歐洲白人也走了進來,這個白人一見到有色人種,盡管其衣著是英國式的,仍怒氣沖沖招來車長,責問他為什麽要白人與“臭苦力”同乘一節車廂,還霸道地命令甘地滾出車廂,甘地對氣歪了鼻子的白人隻是冷冷一笑,仍穩穩地坐著。
當列車駛到下一站時,那個白人竟叫來警察不由分說地把甘地驅逐下車。後來,甘地迴到印度,組建了國大黨。甘地迴憶說:“這是我生平從未受過的侮辱。我的積極非暴力行動就從這天開始。”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包括兩部分內容:“非暴力抵抗”和與英國殖民者“不合作”的態度。具體內容有:辭去英國人授予的公職和爵位;不參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會;不接受英國教育,以自設的私立學校代替英國統治者的公立學校;不買英國貨,不穿英式服裝,自己紡紗織布;不買英國公債,不在英國銀行存款等。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甘地的領導下迅速在印度擴大,受到億萬印度人民的支持,從此,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代替了槍炮,沉默取代了充滿血與火的反抗鬥爭。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問人類橫遭暴力蹂躪之時,一次次這樣的鬥爭,成了印度人民反殖民主義的主要方式之一。
</br>
1921年初,凱末爾率領的15000人的國民軍,在伊諾努戰役中,打敗了強於自己四倍的希臘入侵軍。到8月份,在英國支持下,希臘10萬大軍向安卡拉的凱末爾臨時政府發起了進攻。一場決定土耳其生死存亡的決戰在8月23日打響。
剛剛建立起來的土耳其國民軍,不管是從數量還是軍隊的裝備上來說,都不是希臘軍的對手。盡管這樣,凱末爾提出了一切為了前線的號召,動員全體軍人不惜一切犧牲,英勇抗敵。所有男子都上了前線,為國民軍運送彈藥的任務就交到了婦女的手裏。他們冒著槍林彈雨,將一發發炮彈送入戰壕,還有的婦女勇敢地端起槍和士兵們並肩戰鬥。
凱末爾親自在前沿陣地巡察,指揮戰鬥。一發炮彈唿嘯而來“轟”的一聲爆炸,戰馬受驚後將凱末爾摔了下來,肋骨折斷了。“將軍,您受傷了,應該迴後方休息。”凱末爾忍著疼痛擺了擺手,“別聲張,沒關係,這種時候我無權休息。”說著,他掙紮著爬上馬背,用手支撐著腰,繼續指揮作戰。在他的鼓舞下,國民軍和全國人民英勇殺敵,勢如破竹,擊退了希臘軍隊的上百次進攻,把精疲力竭的希臘軍打得暈頭轉向,節節敗退。
土耳其軍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在兩周之內就把英國支持的希臘軍全部趕出了安那托利亞,收復了伊茲密爾,並且還俘虜了希臘軍的總司令庫皮奇將軍,迫使蘇丹逃亡國外。凱末爾因這次勝利被大國民議會授予“加齊”(勝利者)的稱號,並晉升為土耳其國家元帥。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國民軍進軍伊斯坦堡,實現了全國統一。並且召開大國民議會,宣告新興的土耳其共和國宣告成立,凱末爾當選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安卡拉為共和國首都。同年,英、法、意、希等協約國成員同土耳其在瑞士洛桑簽定了《洛桑條約》,廢除了治外法權,確認了土耳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
在土耳其共和國成立之後,凱末爾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麵進行改革,他努力使土耳其成為資產階級共和國,並且使土耳其世俗化,反對伊斯蘭教神權勢力對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的控製和束縛等等,這一切後來被人民稱為凱末爾主義。1928年4月10日,憲法刪除了“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條文。土耳其至此完全成為世俗的共和國。
1938年11月10日,病魔奪走了凱末爾的生命,全國人民舉國哀悼。為了紀念這位共和國的締造者,土耳其人民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為他打造了一座塑像。它麵向東方,正對著小亞細亞草原。這座人體塑像有一張雕刻得非常細緻的臉,濃密的眉毛,銳利的目光,薄薄的嘴唇上留著兩撇小鬍子,身著西裝,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昂首挺胸闊步前進。
凱末爾的改革使曾經被稱為“西亞病夫”的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復興的道路。凱末爾也因此被譽為“土耳其之父”。
聖雄甘地
提起印度,許多人馬上就會聯想到被印度人尊稱為“聖雄”的甘地。他剃著光頭,上身赤裸,皮膚黧黑,總是隨身攜帶著一架木製紡紗機的形象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869年,甘地生於印度西部波爾邦達一個土邦大臣之家,家裏很富有,再加上他們都信奉印度教,於是就經常救濟窮人,這使得小甘地從小就喜歡助人為樂,深得鄉裏人喜歡。
甘地13歲時,與一個同年女孩結婚。其後,家人送他到倫敦學習法律。他在倫敦讀了三年書,通過了法律考試,返迴印度,並擔任律師。不久,有公司請他到南非辦一件訴訟案。這時,在南非發生了一件令他感覺極受屈辱的事,改變了他的一生。
公司為他買了到南非聯邦行政首府普列多利亞去的頭等車票。甘地剛剛在頭等車廂坐下來,有個歐洲白人也走了進來,這個白人一見到有色人種,盡管其衣著是英國式的,仍怒氣沖沖招來車長,責問他為什麽要白人與“臭苦力”同乘一節車廂,還霸道地命令甘地滾出車廂,甘地對氣歪了鼻子的白人隻是冷冷一笑,仍穩穩地坐著。
當列車駛到下一站時,那個白人竟叫來警察不由分說地把甘地驅逐下車。後來,甘地迴到印度,組建了國大黨。甘地迴憶說:“這是我生平從未受過的侮辱。我的積極非暴力行動就從這天開始。”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包括兩部分內容:“非暴力抵抗”和與英國殖民者“不合作”的態度。具體內容有:辭去英國人授予的公職和爵位;不參加殖民政府的任何集會;不接受英國教育,以自設的私立學校代替英國統治者的公立學校;不買英國貨,不穿英式服裝,自己紡紗織布;不買英國公債,不在英國銀行存款等。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甘地的領導下迅速在印度擴大,受到億萬印度人民的支持,從此,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代替了槍炮,沉默取代了充滿血與火的反抗鬥爭。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問人類橫遭暴力蹂躪之時,一次次這樣的鬥爭,成了印度人民反殖民主義的主要方式之一。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