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作者:章世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858年3月,勒克瑙成了起義中心,集結起義軍20萬人。英軍獲得消息後,立即調集9萬大軍和180門大炮,向勒克瑙逼近。麵對槍炮裝備精良的敵人,以馬刀為主的起義軍不畏強敵,與敵人展開英勇的鬥爭。在敵人猛烈炮火下,起義軍堅守半月之久,終因傷亡慘重被迫放棄勒克瑙城。3月21日起義軍主力開始撤離,隨即英軍攻陷了勒克瑙城。
3月25日,在休·羅斯爵士的率領下,英軍開始了進攻另一個起義中心詹西城。當日,英軍對詹西城展開了激烈的炮轟。詹西女王是一位英勇而出色的指揮官,她親臨城頭,與起義軍並肩作戰。在她的影響下,起義軍更為頑強勇敢,英軍的進攻屢屢受挫。
4月1日,2萬起義軍在坦提亞·多比的率領下,趕往詹西支援解圍,但遭到英軍的截擊而潰敗。4日,詹西城內投降主義者叛變,引英軍從南門攻進城池。詹西女王大怒,遂親身揮動武器,帶領士兵一起衝鋒陷陣,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頑強的起義軍們殺死敵人無數,但終因寡不敵眾,大勢已去,女王趁夜突出重圍。
德裏、勒克瑙和詹西三大起義中心相繼淪陷,各地起義軍先後轉入遊擊戰。他們充分利用地形,機動靈活地與英軍周旋,尋找時機打擊敵人。但最後遊擊戰也告失敗,詹西女王、坦提亞·多比先後遇難,起義失敗。
轟轟烈烈的印度人民大起義雖然被英軍所鎮壓,但他使處於被英軍占領的各國起義軍受到鼓舞,激勵他們繼續反抗鬥爭,印度人民自己也會接著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祖魯戰爭
南非居住著許多民族,其中包括桑人、科伊·科伊人。班圖部落中還有祖魯人、科薩人、赫雷羅人、貝專納人、巴蘇陀人、馬達爾列人和馬紹納人。西方殖民者稱這些人為“卡弗爾人”,意思是“異教徒”或“不信教者”。他們對待黑人極其暴虐。因此激起了南非各族黑人的堅決反抗。
18世紀末,南非原始社會漸漸瓦解,部落聯盟興起。祖魯人作為南非土著居民的一支,在恰卡和丁幹的率領下,把3000多個分散部落統一起來,建立了祖魯王國。祖魯王國曾擁有一支10萬餘人的部隊。軍隊訓練有素,組織嚴密,有很強的戰鬥力。
恰卡出生於南非納塔爾地區姆利徹河畔的一個小村寨,他的部落本是一個小部落。父親康納是個有兩千人的氏族小酋長。童年時期的恰卡寄居在母親的氏族,牧童的生活和坎坷的境遇使他練就了堅強勇猛的性格。1803年,他離開本部落,投奔一個由丁吉斯瓦納領導的部落,丁吉斯瓦納是納塔爾地區最傑出的酋長,他聯合了附近各部落,組成一個部落聯盟。
1809年,恰卡應召入伍,他勇敢善戰,不久便擔任了指揮官。1816年,恰卡的父親死亡,他率領一支部隊殺迴本部落,奪迴了祖魯氏族酋長的寶座,然後以本氏族青年為主,建立一支很有威懾力的部隊。丁吉斯瓦納在一次征戰時被俘處死。恰卡重建了姆塞思瓦聯盟集團,自己充當聯盟首領,成為附近地區最大的盟主。
他經過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來發展本部落的經濟,並促進各部落之間貿易往來,穩定了各部落的聯繫,為南非祖魯人民反抗殖民侵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38年11月20日,荷蘭後裔布爾人組織一支500人、57輛牛車和2門火炮組成的軍隊,在比勒陀利烏斯的帶領下對祖魯人宣戰。布爾殖民者用猛烈的炮火擊敗了祖魯人的英勇抵抗,屠殺了大量祖魯人。祖魯人經過這次打擊,以及內部混亂,力量日益削弱,不得不退守納塔爾最北部地區。
1870年,祖魯人在開支瓦約的帶領下,再次進行武裝起義,重建一4萬人的精銳軍隊,並且加強了武器裝備。英國殖民者要求祖魯人解散軍隊接受英國總督的管理,但祖魯各部的酋長堅決反對,主張積極抵抗英軍的入侵。
1879年1月22日,開支瓦約率領部隊在夜色的掩護下,包圍了駐守在伊桑德爾瓦納山的殖民軍。祖魯人衝進敵營,展開肉搏戰。英軍因準備不足,人數處於劣勢而潰敗,祖魯人趁勢收復大片土地。
失利的英軍調集2萬人和大量槍炮支援,7月4日在烏隆迪附近與祖魯人展開決戰。這是一片開闊而平坦的戰場,殖民軍猛烈的炮火和彈雨使祖魯人無法形成衝鋒,一批批的士兵在槍林彈雨中倒在血泊裏,陣形被炮火轟得七零八落。英軍騎兵發動猛攻,祖魯人招架不住,慘敗而退,不久後,祖魯王國被英軍攻占。
祖魯王國被攻占後,英軍在祖魯部落地區進行更加殘酷的統治,各部落酋長被剝奪了權利。因此,各部落準備聯合起來,最後發動起義,企圖消滅英軍,恢復他們的統治權力。1906年3月起,他們在格雷敦、英姆峽穀等地同英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幾千名祖魯士兵死於英軍的屠刀下。從此,而祖魯部落一蹶不振,南非黑人部落起義也暫告結束。
姆克瓦瓦的頭顱
非洲西部有一個美麗的國家坦尚尼亞,它由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兩部分組成。19世紀下半葉,歐洲各殖民國家加緊了對非洲的占領,坦噶尼喀竟成為了德國覬覦的對象。
1884年底,一支德國遠征軍侵入坦噶尼喀。這些德軍在坦噶尼喀大肆燒殺搶掠,有時連手無寸鐵的兒童和婦女都不放過,坦噶尼喀人對這支德國遠征軍恨之入骨,稱他們為“雙手沾滿鮮血的人”。可德軍根本不管這些弱勢的非洲人,繼續在坦噶尼喀實施他們的罪惡行徑。
</br>
3月25日,在休·羅斯爵士的率領下,英軍開始了進攻另一個起義中心詹西城。當日,英軍對詹西城展開了激烈的炮轟。詹西女王是一位英勇而出色的指揮官,她親臨城頭,與起義軍並肩作戰。在她的影響下,起義軍更為頑強勇敢,英軍的進攻屢屢受挫。
4月1日,2萬起義軍在坦提亞·多比的率領下,趕往詹西支援解圍,但遭到英軍的截擊而潰敗。4日,詹西城內投降主義者叛變,引英軍從南門攻進城池。詹西女王大怒,遂親身揮動武器,帶領士兵一起衝鋒陷陣,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頑強的起義軍們殺死敵人無數,但終因寡不敵眾,大勢已去,女王趁夜突出重圍。
德裏、勒克瑙和詹西三大起義中心相繼淪陷,各地起義軍先後轉入遊擊戰。他們充分利用地形,機動靈活地與英軍周旋,尋找時機打擊敵人。但最後遊擊戰也告失敗,詹西女王、坦提亞·多比先後遇難,起義失敗。
轟轟烈烈的印度人民大起義雖然被英軍所鎮壓,但他使處於被英軍占領的各國起義軍受到鼓舞,激勵他們繼續反抗鬥爭,印度人民自己也會接著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
祖魯戰爭
南非居住著許多民族,其中包括桑人、科伊·科伊人。班圖部落中還有祖魯人、科薩人、赫雷羅人、貝專納人、巴蘇陀人、馬達爾列人和馬紹納人。西方殖民者稱這些人為“卡弗爾人”,意思是“異教徒”或“不信教者”。他們對待黑人極其暴虐。因此激起了南非各族黑人的堅決反抗。
18世紀末,南非原始社會漸漸瓦解,部落聯盟興起。祖魯人作為南非土著居民的一支,在恰卡和丁幹的率領下,把3000多個分散部落統一起來,建立了祖魯王國。祖魯王國曾擁有一支10萬餘人的部隊。軍隊訓練有素,組織嚴密,有很強的戰鬥力。
恰卡出生於南非納塔爾地區姆利徹河畔的一個小村寨,他的部落本是一個小部落。父親康納是個有兩千人的氏族小酋長。童年時期的恰卡寄居在母親的氏族,牧童的生活和坎坷的境遇使他練就了堅強勇猛的性格。1803年,他離開本部落,投奔一個由丁吉斯瓦納領導的部落,丁吉斯瓦納是納塔爾地區最傑出的酋長,他聯合了附近各部落,組成一個部落聯盟。
1809年,恰卡應召入伍,他勇敢善戰,不久便擔任了指揮官。1816年,恰卡的父親死亡,他率領一支部隊殺迴本部落,奪迴了祖魯氏族酋長的寶座,然後以本氏族青年為主,建立一支很有威懾力的部隊。丁吉斯瓦納在一次征戰時被俘處死。恰卡重建了姆塞思瓦聯盟集團,自己充當聯盟首領,成為附近地區最大的盟主。
他經過一係列的改革措施來發展本部落的經濟,並促進各部落之間貿易往來,穩定了各部落的聯繫,為南非祖魯人民反抗殖民侵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838年11月20日,荷蘭後裔布爾人組織一支500人、57輛牛車和2門火炮組成的軍隊,在比勒陀利烏斯的帶領下對祖魯人宣戰。布爾殖民者用猛烈的炮火擊敗了祖魯人的英勇抵抗,屠殺了大量祖魯人。祖魯人經過這次打擊,以及內部混亂,力量日益削弱,不得不退守納塔爾最北部地區。
1870年,祖魯人在開支瓦約的帶領下,再次進行武裝起義,重建一4萬人的精銳軍隊,並且加強了武器裝備。英國殖民者要求祖魯人解散軍隊接受英國總督的管理,但祖魯各部的酋長堅決反對,主張積極抵抗英軍的入侵。
1879年1月22日,開支瓦約率領部隊在夜色的掩護下,包圍了駐守在伊桑德爾瓦納山的殖民軍。祖魯人衝進敵營,展開肉搏戰。英軍因準備不足,人數處於劣勢而潰敗,祖魯人趁勢收復大片土地。
失利的英軍調集2萬人和大量槍炮支援,7月4日在烏隆迪附近與祖魯人展開決戰。這是一片開闊而平坦的戰場,殖民軍猛烈的炮火和彈雨使祖魯人無法形成衝鋒,一批批的士兵在槍林彈雨中倒在血泊裏,陣形被炮火轟得七零八落。英軍騎兵發動猛攻,祖魯人招架不住,慘敗而退,不久後,祖魯王國被英軍攻占。
祖魯王國被攻占後,英軍在祖魯部落地區進行更加殘酷的統治,各部落酋長被剝奪了權利。因此,各部落準備聯合起來,最後發動起義,企圖消滅英軍,恢復他們的統治權力。1906年3月起,他們在格雷敦、英姆峽穀等地同英軍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幾千名祖魯士兵死於英軍的屠刀下。從此,而祖魯部落一蹶不振,南非黑人部落起義也暫告結束。
姆克瓦瓦的頭顱
非洲西部有一個美麗的國家坦尚尼亞,它由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兩部分組成。19世紀下半葉,歐洲各殖民國家加緊了對非洲的占領,坦噶尼喀竟成為了德國覬覦的對象。
1884年底,一支德國遠征軍侵入坦噶尼喀。這些德軍在坦噶尼喀大肆燒殺搶掠,有時連手無寸鐵的兒童和婦女都不放過,坦噶尼喀人對這支德國遠征軍恨之入骨,稱他們為“雙手沾滿鮮血的人”。可德軍根本不管這些弱勢的非洲人,繼續在坦噶尼喀實施他們的罪惡行徑。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