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世界上下五千年故事大全集 作者:章世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薄伽丘是第一個通曉希臘文的人文主義學者,對拉丁文和當時流行的俗語也掌握得爐火純青。早年在那不勒斯時,薄伽丘接觸過宮廷和貴族騎士生活,後來他迴到佛羅倫斯,擁護當地共和政權,積極參加反對封建貴族的鬥爭。1350年,他與彼特拉克交往,共同提倡古典文化。
《十日談》是薄伽丘最有名的作品。寫於1348年至1353年間。其題材主要來源於歷史事件,以及東方故事和已經流傳很久的逸聞趣事。
在史無前例的大瘟疫中,七位男青年和三位姑娘為避難躲到郊外的一座宛如世外桃源的別墅中。那裏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有翠綠的樹木環繞,還有曲折的走廊,精緻的壁畫、清澈的清泉和悅目的花草,地窖裏還藏著香味濃鬱的美酒。
為了使生活更有情趣,他們約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就這樣,他們住了10天,講了100個故事。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談》。
據薄伽丘講,《十日談》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據的。小說旨在抨擊禁欲主義,歌頌愛情。其中“揚諾勸教”更是意義深刻。
這個故事說的是巴黎住著一個富商,名叫揚諾。他有一個朋友亞伯拉罕,是一名教徒,篤信猶太教。揚諾認為天主教是正宗,希望自己的朋友改信天主教。在他的勸說之下,亞伯拉罕決定去羅馬考察一番,看一看天主派遣到人間來的代表——教皇的氣派到底怎麽樣。
他果真趕到了羅馬教廷,但是他卻看到羅馬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是寡廉鮮恥,犯著罪惡的人,連一點點顧忌、羞恥之心都不存在了,因此,竟至於妓女當道,有什麽事要向廷上請求,還要走後門……
繼續觀察的結果,使他看到更多的罪惡,貪得無厭,愛錢如命,買賣聖職。一幕幕驚心觸目的事實使亞伯拉罕得出結論:羅馬根本“不是一個神聖的京城,而是一個容納一切罪惡的大熔爐”!
教皇、紅衣主教這些人無惡不作,他們本應是天主教的支柱,但是卻成為天主教的蛀蟲,隻能讓天主教盡快垮台,迅速消失。
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作者似乎應該讓亞伯拉罕放棄天主教,離開羅馬。但是薄伽丘和通常的做法不一樣,這也正是他匠心獨運的地方,他讓亞伯拉罕這樣說:“可是不管他們怎樣拚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還是屹然不動……這麽說,你們的宗教確是比其他的宗教更正大神聖。”
結果,亞伯拉罕竟去教堂接受天主教洗禮去。
《十日談》的“揚諾勸教”,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天主教會的心髒,在薄伽丘的故事麵前,中世紀的教會成了滑稽的嘲諷對象。
《十日談》寫完後,薄伽丘受到封建勢力的迫害和打擊,時常被教會派來的人咒罵和威脅。他有一次憤怒之至,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談》全部燒毀,幸好他的好朋友彼特拉克苦苦相勸,《十日談》才得以留存至今。
1374年,彼特拉克病逝,薄伽丘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和知音,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翌年便在病痛和貧困中辭世於離佛羅倫斯20英裏的小鎮拆塔爾多。但教會仍然沒有放過他,挖掉了他的墳墓,砸毀了他的墓碑。可是,他已用《十日談》在讀者心中樹立了一座真正的紀念碑,這是任何勢力也無法損毀的。
天才達·芬奇
達·芬奇於1452年4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城附近的芬奇鎮上,父親是位有名的公證人,也是佛羅倫斯大行會的會員,母親是貧苦農家的少女。達·芬奇是一個私生子,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遺棄了母親,和一位有社會地位的女人結了婚。
達·芬奇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在那兒達·芬奇度過了6個年頭。
達·芬奇聰穎好學,對任何事都很感興趣,從不滿足於老師講授的課程。他對繪畫、數學、音樂、建築、機械、化學、生物解剖、天文、地理等幾乎各個領域都有相當的愛好。
第35章 文藝復興時期(3)
達·芬奇總是把他的筆記本係在腰帶上隨身攜帶。本子上畫滿了人們的麵孔和軀體、動植物的速寫,寫滿了寓言、格言、哲學和科學結論的文學劄記,圖畫、公式、建築的速記。這些筆記證明了天才的達·芬奇學識的淵博,他超出常人的工作能力,他探討宇宙的規律並使它們服務於人類的誌趣。
在達·芬奇的少年時代,繪畫還是一個比較低賤的職業,而他的父親卻是有名的望族,希望他繼承父業,學習法律,做一名公證人。達·芬奇非常希望父親能理解他熱愛繪畫的理想,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
那天,有位農民拿來一麵用無花果樹製作的盾牌,想在上麵畫一幅畫,於是請達·芬奇的父親帶到城裏去找畫師。但他的父親卻把農民帶到了達·芬奇那裏,想試試他的畫藝。達·芬奇決定畫一幅驚心動魄、令人望而生畏的麵畫。
為了畫這幅畫,達·芬奇首先讀了幾本有關妖魔鬼怪的書籍,然後開始構思。有一天,他想起了希臘神話中女妖麥杜薩的傳說,深受啟發。她是一個蛇髮女妖,麵貌兇醜,口噴火焰,頭髮都是由一條條毒蛇構成的,她的魔眼能將人化為石頭。於是達·芬奇不僅收集了關於女妖的資料,而且還找來了一些小動物,把它們藏在了一間從不準旁人進入的房間裏。他綜合了這些形象開始畫起來,由於不間斷地工作以致那些小動物的屍體都腐爛發臭了,他竟毫無察覺。
</br>
《十日談》是薄伽丘最有名的作品。寫於1348年至1353年間。其題材主要來源於歷史事件,以及東方故事和已經流傳很久的逸聞趣事。
在史無前例的大瘟疫中,七位男青年和三位姑娘為避難躲到郊外的一座宛如世外桃源的別墅中。那裏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有翠綠的樹木環繞,還有曲折的走廊,精緻的壁畫、清澈的清泉和悅目的花草,地窖裏還藏著香味濃鬱的美酒。
為了使生活更有情趣,他們約定,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就這樣,他們住了10天,講了100個故事。這些故事收集成集子就叫《十日談》。
據薄伽丘講,《十日談》中的故事都是有理有據的。小說旨在抨擊禁欲主義,歌頌愛情。其中“揚諾勸教”更是意義深刻。
這個故事說的是巴黎住著一個富商,名叫揚諾。他有一個朋友亞伯拉罕,是一名教徒,篤信猶太教。揚諾認為天主教是正宗,希望自己的朋友改信天主教。在他的勸說之下,亞伯拉罕決定去羅馬考察一番,看一看天主派遣到人間來的代表——教皇的氣派到底怎麽樣。
他果真趕到了羅馬教廷,但是他卻看到羅馬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是寡廉鮮恥,犯著罪惡的人,連一點點顧忌、羞恥之心都不存在了,因此,竟至於妓女當道,有什麽事要向廷上請求,還要走後門……
繼續觀察的結果,使他看到更多的罪惡,貪得無厭,愛錢如命,買賣聖職。一幕幕驚心觸目的事實使亞伯拉罕得出結論:羅馬根本“不是一個神聖的京城,而是一個容納一切罪惡的大熔爐”!
教皇、紅衣主教這些人無惡不作,他們本應是天主教的支柱,但是卻成為天主教的蛀蟲,隻能讓天主教盡快垮台,迅速消失。
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作者似乎應該讓亞伯拉罕放棄天主教,離開羅馬。但是薄伽丘和通常的做法不一樣,這也正是他匠心獨運的地方,他讓亞伯拉罕這樣說:“可是不管他們怎樣拚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還是屹然不動……這麽說,你們的宗教確是比其他的宗教更正大神聖。”
結果,亞伯拉罕竟去教堂接受天主教洗禮去。
《十日談》的“揚諾勸教”,就是一把鋒利的匕首,直刺天主教會的心髒,在薄伽丘的故事麵前,中世紀的教會成了滑稽的嘲諷對象。
《十日談》寫完後,薄伽丘受到封建勢力的迫害和打擊,時常被教會派來的人咒罵和威脅。他有一次憤怒之至,甚至想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談》全部燒毀,幸好他的好朋友彼特拉克苦苦相勸,《十日談》才得以留存至今。
1374年,彼特拉克病逝,薄伽丘失去了他最好的朋友和知音,精神上受到沉重打擊,翌年便在病痛和貧困中辭世於離佛羅倫斯20英裏的小鎮拆塔爾多。但教會仍然沒有放過他,挖掉了他的墳墓,砸毀了他的墓碑。可是,他已用《十日談》在讀者心中樹立了一座真正的紀念碑,這是任何勢力也無法損毀的。
天才達·芬奇
達·芬奇於1452年4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城附近的芬奇鎮上,父親是位有名的公證人,也是佛羅倫斯大行會的會員,母親是貧苦農家的少女。達·芬奇是一個私生子,他出生後不久,父親就遺棄了母親,和一位有社會地位的女人結了婚。
達·芬奇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在那兒達·芬奇度過了6個年頭。
達·芬奇聰穎好學,對任何事都很感興趣,從不滿足於老師講授的課程。他對繪畫、數學、音樂、建築、機械、化學、生物解剖、天文、地理等幾乎各個領域都有相當的愛好。
第35章 文藝復興時期(3)
達·芬奇總是把他的筆記本係在腰帶上隨身攜帶。本子上畫滿了人們的麵孔和軀體、動植物的速寫,寫滿了寓言、格言、哲學和科學結論的文學劄記,圖畫、公式、建築的速記。這些筆記證明了天才的達·芬奇學識的淵博,他超出常人的工作能力,他探討宇宙的規律並使它們服務於人類的誌趣。
在達·芬奇的少年時代,繪畫還是一個比較低賤的職業,而他的父親卻是有名的望族,希望他繼承父業,學習法律,做一名公證人。達·芬奇非常希望父親能理解他熱愛繪畫的理想,終於有一天,機會來了。
那天,有位農民拿來一麵用無花果樹製作的盾牌,想在上麵畫一幅畫,於是請達·芬奇的父親帶到城裏去找畫師。但他的父親卻把農民帶到了達·芬奇那裏,想試試他的畫藝。達·芬奇決定畫一幅驚心動魄、令人望而生畏的麵畫。
為了畫這幅畫,達·芬奇首先讀了幾本有關妖魔鬼怪的書籍,然後開始構思。有一天,他想起了希臘神話中女妖麥杜薩的傳說,深受啟發。她是一個蛇髮女妖,麵貌兇醜,口噴火焰,頭髮都是由一條條毒蛇構成的,她的魔眼能將人化為石頭。於是達·芬奇不僅收集了關於女妖的資料,而且還找來了一些小動物,把它們藏在了一間從不準旁人進入的房間裏。他綜合了這些形象開始畫起來,由於不間斷地工作以致那些小動物的屍體都腐爛發臭了,他竟毫無察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