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天上飄起了雪花,更兼北風唿嘯,黃沙漫漫,正是一年之中最難熬的時候。
碎葉軍大營,半夜。
除了值守的三千人,整座大營都沉浸在睡夢裏,對了在路上奔波了接近兩個月的碎葉軍來說,每天晚上的歇息太寶貴了。
大營以北,沙漠。
一支部隊在這樣的情形下竟然進入了大沙漠!
碎葉軍駐紮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後世的沙坡頭,其南麵是隴西高原,北麵就是後世的騰格裏沙漠,由於高原的阻擋,沙漠在此停住了腳步。
而通往白山堡(景泰縣)的驛道就是從沙坡頭出發,貼著沙漠邊緣徑直往西,百餘裏後再往南即可,當然了,你如果一直往西,則可直達涼州(武威)。
高庭暉比孫秀榮小年歲,今年三十六歲,正是一個武將在體力、經驗、反應上的巔峰期。
高句麗覆滅後,其貴族全部被大唐遷到內地,遠的還在江淮地區,而高庭暉就是從江淮地區來到幽州當府兵的農戶。
此時,這些高句麗人已經高度漢化了。
與安祿山、史思明一樣,高庭暉也是憑著“捉生”起家的,原本的曆史上,他與喻文景、奚日越三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但顯然也不是一味蠻幹之人,遇到李光弼這位工事高手後就一籌莫展,最後隻得投降了事。
那之後,這三位就消失在曆史長河,成為了臨淮郡王可悲的注腳。
但隨著碎葉軍的出現,曆史已經大變模樣,喻文景蟄伏幽州十餘年,最終還是加入到他的老相識孫秀榮的陣營,奚日越準備左右逢源,結果被殺。
隻有他高庭暉,一早就加入到碎葉軍來。
他本就是媯州刺史烏承恩手下的副都虞侯,在碎葉軍攻打邊牆要隘廣邊軍時曾帶著五百步軍一夜奔行一百裏,將占據廣邊軍的楊守忠擊敗,若不是孫秀榮趕到,碎葉軍那一次進攻媯州的戰事會發展到什麽程度實在不好說。
與喻文景相比,他沒有身後龐大的家室可依,與奚日越相比,他也沒有像怒皆部這樣的強部為助。
一個高句麗人,實際上早就是一個漢人了,不過祖上傳下來的武勇一直沒丟而已。
一般來說,高庭暉在一眾碎葉軍裏是少數能做到“不動如山,動如雷震”之人,除了他以外,自然還有荔非守瑜、白孝德、馬璘三人。
但他的名頭一直在這三人之下,也沒有別的,無非是加入碎葉軍較晚而已,不過孫秀榮對他的依仗卻絲毫不亞於其他三人,由於荔非守瑜、白孝德、馬璘現在經常獨當一麵,孫秀榮親自帶隊的時候,最喜歡帶上的就是高庭暉了。
終究是在曆史上留下名頭之人,還是比蘇哈、孫孝恪等人強一些。
這一點,高庭暉自己也清楚。
故此,這一次,孫秀榮讓他趁著雪夜帶著三千騎向北進入大沙漠,他也沒有怨言。
這三千人中,有六百重騎兵,有一千五百輕騎兵,還有八百強弩兵,經過了芮落塵犧牲的事件後,孫秀榮痛定思痛,將副尉以上將領的親衛增加到了一百人,於是現在高庭暉身邊還有一百親衛。
除了高庭暉,孫秀榮還將曹令忠撥給他當副尉兼都虞侯。
此時,距離這支部隊向北深入沙漠已經有半個時辰了,大漠茫茫,更兼風雪交加,若是直接深入到大漠深處,就算是駐牧在附近的渾部也隻能是死路一條。
但這支隊伍準備去哪裏,又準備幹什麽,隻有高庭暉一人知曉。
親衛裏,有帶著沙漏之人,抵達此處後,大雪已經停止了,但風勢依舊,不過由於大雪覆蓋了沙漠,沙塵倒是驟然減少起來。
塵埃落定之後,天空就變得清朗起來。
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
濃烈的寒意籠罩這支部隊——雖然他們在棉甲外還套了一件羊皮夾襖也禁不住打著哆嗦。
但他們座下的戰馬顯然比他們耐寒得多,用隨身攜帶的皮囊喂飲之後,很快就恢複了體力。
“向西!”
這就是碎葉軍了,看著月亮的方向,再看碎葉軍自己製作的指南針,加上一開始出發時的方向,在茫茫大漠裏就能辨別方向。
而眼下乃至以前的軍隊,除了向導就要提前探索好路線,否則必定迷路,霍去病能在穿越大漠幾千裏不迷路,那是因為攜帶著大量的向導,而李廣每一次都迷路,那也是因為缺少向導自己瞎闖所致。
對於碎葉軍來說,除了仁勇都、偵騎的情報,虞侯軍裏不乏經過孫秀榮親自訓練能夠利用簡易的圭表、星盤、指南針、日影、太陽、月亮的位置來確定方向和時間的人,這樣的人都是極為聰慧的,升遷也比其他人快得多。
曹令忠,這位曆史上在河西被吐蕃人占據後獨守北庭的粟特名將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了,他現在貴為副尉、都虞侯,真正在這支隊伍裏做這個事的是一位年輕人。
孫秀榮在霫部擔任大都督時收的義子,父親是霫部獨孤氏小貴族,加入碎葉軍後在檀石槐台之役中戰死,由於其在鬱雨陵就學時就表現得很是聰慧,又孤苦伶仃的,便收他為義子,並改名孫孝瑾。
孫孝瑾,今年才二十三歲,卻是極少數從天山大學畢業的人。
自從碎葉軍名聲大振以來,西域、漠北的胡人改姓孫的人如過江之鯽,不過孫秀榮認可的義子卻隻有四個,孫孝恪(出身於西突厥右廂胡祿居部的弓月部奴隸)是博格達營的都尉,孫孝恭(出身於怛邏斯附近的粟特農戶)是山地營的都尉,然後就是孫孝瑾、孫孝肅了。
孫孝肅,則是他收養的漢人老兵後裔,眼下還在西域。
孫秀榮也不是閑著無聊胡亂收養義子,這些人無一不是少年兵中的出類拔萃者,不能說是最勇猛的,但肯定是文武雙全者,眼下還在西域的孫孝肅,則是孫秀榮安排跟在仁勇都都尉、內務府大總管宇文邕奴身邊學習之人,顯然是用來隨時接替宇文邕奴“主內”的人選。
在此時的漠北,無論是奚人、霫人,還是契丹人,在勇武方麵出類拔萃者屢見不鮮,但在文的方麵也能脫穎而出者卻並不多見,孫孝肅就是其中之一,否則也不會被孫秀榮收養。
孫孝肅,身材中等,典型的霫人長相,寬臉細眼,若是再配上扁平的鼻子,自然就泯然眾人矣,但他卻有一個高挺的大鼻子,讓其看起來頗為不同。
以副都虞侯的職位臨時兼任高庭暉的親衛隊長,實際上就是高庭暉的參謀長兼政委。
大漠覆上一層積雪後,在夜裏更是茫茫一片了,此時就算有向導在,想要依著慣熟的沙丘以及沙丘之間的相對位置來辨別方向幾乎不可能。
但得到孫孝瑾的判斷後,高庭暉卻毫不猶豫地讓人馬朝西開去。
這樣的夜晚,距離黃河至少五十裏的地方,本就是荒無人煙之地,想要碰上人影難上加難。
但高庭暉依舊不敢大意,還是讓虞侯軍前出二十裏進行探查。
虞侯軍,本是大唐用來偵查、考功、考紀之人,時至今日,大部分已經被孫秀榮用學堂裏成績較為優異者代替了,除了基本的偵騎素質外,能夠熟練使用孫秀榮親自製作的用來校正時間、辨別方向的套件是基本的條件。
於是,不說戰力,碎葉軍的偵騎水準已經領先其它軍隊一大截了。
大漠沙如雪,落雪更晶瑩。
在一片白茫茫中,這支部隊在天亮前抵達了目的地。
按照計劃,這裏距離南麵的白山堡(景泰縣)約莫百裏,但計劃是計劃,想要確定這一點,還需要虞侯軍探查後確認。
孫孝瑾帶著十餘人離開了。
他們扮成此時這裏的南遷迴鶻牧戶模樣向南奔去。
......
中午時分,在白山堡北麵的荒山上,望遠鏡裏,白山堡一覽無餘。
作為扼控河西-朔方-隴右的要衝之地,白山堡的位置非常重要,由於其附近有較大麵積的綠洲,這裏一早是由遷徙到這裏屯田的府兵鎮守的,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人趁機侵入,但大唐始終沒有放棄該地。
方圓約莫四裏的完全由夯土壘成的城牆上,值守的士兵被孫孝瑾等人瞧得清清楚楚。
一般來說像這樣縣城規模的城牆,守城士兵平時會有三成的人馬在牆上,均以四座城門樓以及敵樓作為藏兵之地,但在孫孝瑾的眼裏,這城上的士兵著實太多了一些。
他們所在的地方正好對著北城門,一麵城牆大約一裏,但在每一個垛口後麵都有影影綽綽的人影!
“按照韋應物的說法,這白山堡也就一千五百人,平時安排五百人上城牆駐守也就是了,但眼下就這一麵城牆就有至少五百人!”
“難道他們發現了我軍的蹤跡?不可能,我軍藏在大漠深處,又是在天寒地凍、風沙彌漫的雪夜離開的,況且都是銜枚勒馬悄悄離開的,在那樣的境況下,不可能還有人偵查到”
“那麽,白山堡的唐軍防備的就不是我軍了,按照李輔國的說法,此地就是我軍與唐軍交接幾萬戶祆教徒的場所,此時,如果有暗處的敵人趁著交接的混亂殺出,我方還真有可能被其所趁”
“不過河西、隴右最強大的一股力量就是李嗣業部了,滿打滿算就是一萬步騎,還要遮護好幾個城堡,麵對著我部三個營頭,不可能還有力量再次設伏,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
碎葉軍大營,半夜。
除了值守的三千人,整座大營都沉浸在睡夢裏,對了在路上奔波了接近兩個月的碎葉軍來說,每天晚上的歇息太寶貴了。
大營以北,沙漠。
一支部隊在這樣的情形下竟然進入了大沙漠!
碎葉軍駐紮的地方實際上就是後世的沙坡頭,其南麵是隴西高原,北麵就是後世的騰格裏沙漠,由於高原的阻擋,沙漠在此停住了腳步。
而通往白山堡(景泰縣)的驛道就是從沙坡頭出發,貼著沙漠邊緣徑直往西,百餘裏後再往南即可,當然了,你如果一直往西,則可直達涼州(武威)。
高庭暉比孫秀榮小年歲,今年三十六歲,正是一個武將在體力、經驗、反應上的巔峰期。
高句麗覆滅後,其貴族全部被大唐遷到內地,遠的還在江淮地區,而高庭暉就是從江淮地區來到幽州當府兵的農戶。
此時,這些高句麗人已經高度漢化了。
與安祿山、史思明一樣,高庭暉也是憑著“捉生”起家的,原本的曆史上,他與喻文景、奚日越三人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但顯然也不是一味蠻幹之人,遇到李光弼這位工事高手後就一籌莫展,最後隻得投降了事。
那之後,這三位就消失在曆史長河,成為了臨淮郡王可悲的注腳。
但隨著碎葉軍的出現,曆史已經大變模樣,喻文景蟄伏幽州十餘年,最終還是加入到他的老相識孫秀榮的陣營,奚日越準備左右逢源,結果被殺。
隻有他高庭暉,一早就加入到碎葉軍來。
他本就是媯州刺史烏承恩手下的副都虞侯,在碎葉軍攻打邊牆要隘廣邊軍時曾帶著五百步軍一夜奔行一百裏,將占據廣邊軍的楊守忠擊敗,若不是孫秀榮趕到,碎葉軍那一次進攻媯州的戰事會發展到什麽程度實在不好說。
與喻文景相比,他沒有身後龐大的家室可依,與奚日越相比,他也沒有像怒皆部這樣的強部為助。
一個高句麗人,實際上早就是一個漢人了,不過祖上傳下來的武勇一直沒丟而已。
一般來說,高庭暉在一眾碎葉軍裏是少數能做到“不動如山,動如雷震”之人,除了他以外,自然還有荔非守瑜、白孝德、馬璘三人。
但他的名頭一直在這三人之下,也沒有別的,無非是加入碎葉軍較晚而已,不過孫秀榮對他的依仗卻絲毫不亞於其他三人,由於荔非守瑜、白孝德、馬璘現在經常獨當一麵,孫秀榮親自帶隊的時候,最喜歡帶上的就是高庭暉了。
終究是在曆史上留下名頭之人,還是比蘇哈、孫孝恪等人強一些。
這一點,高庭暉自己也清楚。
故此,這一次,孫秀榮讓他趁著雪夜帶著三千騎向北進入大沙漠,他也沒有怨言。
這三千人中,有六百重騎兵,有一千五百輕騎兵,還有八百強弩兵,經過了芮落塵犧牲的事件後,孫秀榮痛定思痛,將副尉以上將領的親衛增加到了一百人,於是現在高庭暉身邊還有一百親衛。
除了高庭暉,孫秀榮還將曹令忠撥給他當副尉兼都虞侯。
此時,距離這支部隊向北深入沙漠已經有半個時辰了,大漠茫茫,更兼風雪交加,若是直接深入到大漠深處,就算是駐牧在附近的渾部也隻能是死路一條。
但這支隊伍準備去哪裏,又準備幹什麽,隻有高庭暉一人知曉。
親衛裏,有帶著沙漏之人,抵達此處後,大雪已經停止了,但風勢依舊,不過由於大雪覆蓋了沙漠,沙塵倒是驟然減少起來。
塵埃落定之後,天空就變得清朗起來。
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
濃烈的寒意籠罩這支部隊——雖然他們在棉甲外還套了一件羊皮夾襖也禁不住打著哆嗦。
但他們座下的戰馬顯然比他們耐寒得多,用隨身攜帶的皮囊喂飲之後,很快就恢複了體力。
“向西!”
這就是碎葉軍了,看著月亮的方向,再看碎葉軍自己製作的指南針,加上一開始出發時的方向,在茫茫大漠裏就能辨別方向。
而眼下乃至以前的軍隊,除了向導就要提前探索好路線,否則必定迷路,霍去病能在穿越大漠幾千裏不迷路,那是因為攜帶著大量的向導,而李廣每一次都迷路,那也是因為缺少向導自己瞎闖所致。
對於碎葉軍來說,除了仁勇都、偵騎的情報,虞侯軍裏不乏經過孫秀榮親自訓練能夠利用簡易的圭表、星盤、指南針、日影、太陽、月亮的位置來確定方向和時間的人,這樣的人都是極為聰慧的,升遷也比其他人快得多。
曹令忠,這位曆史上在河西被吐蕃人占據後獨守北庭的粟特名將就是其中之一。
當然了,他現在貴為副尉、都虞侯,真正在這支隊伍裏做這個事的是一位年輕人。
孫秀榮在霫部擔任大都督時收的義子,父親是霫部獨孤氏小貴族,加入碎葉軍後在檀石槐台之役中戰死,由於其在鬱雨陵就學時就表現得很是聰慧,又孤苦伶仃的,便收他為義子,並改名孫孝瑾。
孫孝瑾,今年才二十三歲,卻是極少數從天山大學畢業的人。
自從碎葉軍名聲大振以來,西域、漠北的胡人改姓孫的人如過江之鯽,不過孫秀榮認可的義子卻隻有四個,孫孝恪(出身於西突厥右廂胡祿居部的弓月部奴隸)是博格達營的都尉,孫孝恭(出身於怛邏斯附近的粟特農戶)是山地營的都尉,然後就是孫孝瑾、孫孝肅了。
孫孝肅,則是他收養的漢人老兵後裔,眼下還在西域。
孫秀榮也不是閑著無聊胡亂收養義子,這些人無一不是少年兵中的出類拔萃者,不能說是最勇猛的,但肯定是文武雙全者,眼下還在西域的孫孝肅,則是孫秀榮安排跟在仁勇都都尉、內務府大總管宇文邕奴身邊學習之人,顯然是用來隨時接替宇文邕奴“主內”的人選。
在此時的漠北,無論是奚人、霫人,還是契丹人,在勇武方麵出類拔萃者屢見不鮮,但在文的方麵也能脫穎而出者卻並不多見,孫孝肅就是其中之一,否則也不會被孫秀榮收養。
孫孝肅,身材中等,典型的霫人長相,寬臉細眼,若是再配上扁平的鼻子,自然就泯然眾人矣,但他卻有一個高挺的大鼻子,讓其看起來頗為不同。
以副都虞侯的職位臨時兼任高庭暉的親衛隊長,實際上就是高庭暉的參謀長兼政委。
大漠覆上一層積雪後,在夜裏更是茫茫一片了,此時就算有向導在,想要依著慣熟的沙丘以及沙丘之間的相對位置來辨別方向幾乎不可能。
但得到孫孝瑾的判斷後,高庭暉卻毫不猶豫地讓人馬朝西開去。
這樣的夜晚,距離黃河至少五十裏的地方,本就是荒無人煙之地,想要碰上人影難上加難。
但高庭暉依舊不敢大意,還是讓虞侯軍前出二十裏進行探查。
虞侯軍,本是大唐用來偵查、考功、考紀之人,時至今日,大部分已經被孫秀榮用學堂裏成績較為優異者代替了,除了基本的偵騎素質外,能夠熟練使用孫秀榮親自製作的用來校正時間、辨別方向的套件是基本的條件。
於是,不說戰力,碎葉軍的偵騎水準已經領先其它軍隊一大截了。
大漠沙如雪,落雪更晶瑩。
在一片白茫茫中,這支部隊在天亮前抵達了目的地。
按照計劃,這裏距離南麵的白山堡(景泰縣)約莫百裏,但計劃是計劃,想要確定這一點,還需要虞侯軍探查後確認。
孫孝瑾帶著十餘人離開了。
他們扮成此時這裏的南遷迴鶻牧戶模樣向南奔去。
......
中午時分,在白山堡北麵的荒山上,望遠鏡裏,白山堡一覽無餘。
作為扼控河西-朔方-隴右的要衝之地,白山堡的位置非常重要,由於其附近有較大麵積的綠洲,這裏一早是由遷徙到這裏屯田的府兵鎮守的,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人趁機侵入,但大唐始終沒有放棄該地。
方圓約莫四裏的完全由夯土壘成的城牆上,值守的士兵被孫孝瑾等人瞧得清清楚楚。
一般來說像這樣縣城規模的城牆,守城士兵平時會有三成的人馬在牆上,均以四座城門樓以及敵樓作為藏兵之地,但在孫孝瑾的眼裏,這城上的士兵著實太多了一些。
他們所在的地方正好對著北城門,一麵城牆大約一裏,但在每一個垛口後麵都有影影綽綽的人影!
“按照韋應物的說法,這白山堡也就一千五百人,平時安排五百人上城牆駐守也就是了,但眼下就這一麵城牆就有至少五百人!”
“難道他們發現了我軍的蹤跡?不可能,我軍藏在大漠深處,又是在天寒地凍、風沙彌漫的雪夜離開的,況且都是銜枚勒馬悄悄離開的,在那樣的境況下,不可能還有人偵查到”
“那麽,白山堡的唐軍防備的就不是我軍了,按照李輔國的說法,此地就是我軍與唐軍交接幾萬戶祆教徒的場所,此時,如果有暗處的敵人趁著交接的混亂殺出,我方還真有可能被其所趁”
“不過河西、隴右最強大的一股力量就是李嗣業部了,滿打滿算就是一萬步騎,還要遮護好幾個城堡,麵對著我部三個營頭,不可能還有力量再次設伏,那麽,就隻有一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