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在渾義河休整了幾日的大隊人馬又開始向西遷徙了。
到了烏德鞬山附近後,風雪便多了起來,這樣的情形對於碎葉軍來說有利有弊,有利的自然是雪水一多,就不需要時時派出偵騎四處尋找水源了,將雪水燒開就行了。
不利的一麵則是積雪掩蓋了枯草,漠北隆冬氣溫極低,第一天落下大雪,第二日就會凍住,除了馬、牛等大牲畜能將雪層用嘴唇拱開,羊隻就有些勉強了,需要人類協助它們才行。
隨著大隊的西行,一個消息也在烏德鞬山附近傳播起來。
“迴鶻大汗派出的使者頓來到了碎葉軍首領孫秀榮大帳,言辭斥責了他,據說孫秀榮一言不發,接受了他的斥責”
當然了,兩人是單獨會麵的,到底說了些什麽,沒有外人知曉。
“言辭斥責”後,頓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跟著孫秀榮一起向西行進。
是孫秀榮受到了頓的言辭斥責而惱羞成怒進而扣下了他,或者是孫秀榮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扣住他,裹挾他一起西行。
這成了一個謎。
反正有兩個事實,一是迴鶻人的使者頓對孫秀榮進行了斥責,而孫秀榮也扣留了頓。
烏德鞬山東西長達千裏,在大雪覆蓋的季節,碎葉軍大隊人馬想要越過此地至少需要兩個月。
當然了,走到一半路程後會遇到烏德鞬山南部有名的渾河,也就是後世蒙古國的紮布汗河,眼下渾河凍得結實,大隊會直接在冰麵行走,或沿著渾河兩岸行走就是了,而渾河距離山南還有約莫百裏的距離,就算迴鶻人想要進攻,碎葉軍也能提前反應。
有了渾河,就有了大量幹枯的牧草,就有了水源,也不需要專門的向導引路了,直接沿著渾河向西行走便是。
幾十年前,大唐曾在渾河附近設置渾河州,安置一部分葛邏祿部落。
不過,在此之前,大隊人馬還是需要貼著烏德鞬山南麓行走一半路程才行。
這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時間太長,隨時可能有危險發生。
迴鶻人統治整個烏德鞬山區域後,將內八姓分置各處,其中山南就設置了兩部。
迴鶻汗國建立後,在安史之亂前沿用了突厥人的官製,可汗之下設置特勤(副汗)、葉護(總督),隻能由藥羅葛氏子弟充任,次一級者稱為“殺”(別部都督大將),與突厥汗國同樣由宗室子弟充任不同,骨力裴羅為了籠絡內九姓,讓部分內九姓迴鶻部落也有充任“殺”的資格。
除了特勤、葉護、殺之外,在中央還有阿波(統兵官)、閻洪達(評議國事官)、達幹(統兵馬官,比阿波次一級)、梅祿(汗庭總管)等官職,部落根據親疏以及重要性,分別賜予俟斤、啜、俟利發、頡利發等稱號。
對於藥羅葛氏來說,內九姓有兩個部落非常重要。
一個是葛薩部,其長期與藥羅葛氏聯姻,就如同阿史那氏與阿史德氏,迭剌部與乙室部一樣。
另一個則是貊歌息訖部,該部是從藥羅葛氏分出去的,實際上就是藥羅葛氏的別部,自然待遇又不同。
眼下,在烏德鞬山東南部,就是由葛薩部大酋擔任東南殺,而在西南部,則由貊歌息訖大酋擔任西南殺。
頓使者的消息一開始自然先是傳到了東南殺。
東南殺的大帳就設在烏德鞬山的中南部,後世蒙古國圖倫河中遊的巴彥洪戈爾一帶。
眼下此地自然改成了葛薩,一側的河流(圖倫河)也改成了葛薩河。
除了葛薩部、貊歌息訖部,還有六殺,分別位於烏德鞬山西部(烏裏雅蘇台)、北部(色楞格河一眾支流)、東部(土拉河流域),對於迴鶻人來說,北部、東部(除了克魯倫河流域的拔野古部落)都在控製中。
但南麵有葛邏祿人、拔悉密人,依舊不可小覷,故此骨力裴羅將最信任的兩部設置在那裏。
葛薩部,是內九姓迴鶻最奇特的一個部落。
以烏德鞬山為中心的遊牧部落,千百年來,從東邊過來的,西邊過來的,北麵過來的,絡繹不絕、層出不窮,人種也是深度混合,但迴鶻人的相貌大致還是以“高鼻深目”模樣,以來自西部草原的部落人為主。
但葛薩部卻是一個另類,他是鐵勒人與鮮卑人的混血種,長相有些與東胡部族趨同了,不過依舊混跡在迴鶻內九姓裏,還能與迴鶻巨姓藥羅葛氏長期聯姻,自然不太簡單。
據悉,葛薩部有一半血統來自拓跋鮮卑部,一半來自迴鶻的前身袁紇部,於是,他們既有能夠冶煉鐵器的能力,又有極善山地戰的特點。
“極善山地戰”,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大不簡單。
這句話的背後包含了幾個因素。
其一,作為漠北大部,他們自然善於騎射;
其二,作為烏德鞬山大部,他們自然善於山地戰,但若是“極善”,那自然是因為他們骨子裏就比其它部落強一些,也就是說有極強的體力和步軍作戰能力。
是的,他們身上另外一半實際上來自以前稱雄漠北的大部薛延陀部,不過是被袁紇部收留了罷了,那也是一個鐵勒超級大部,他們自然也會騎馬,不過用來騎乘多過作戰,作戰時則下馬以長槍陣以及有著重甲、拿著重武器的步軍開道。
就憑著這騎馬步兵,薛延陀人一度統一了漠北。
看到這一幕,你似乎想到了什麽,是的,他們有些類似後世建州女真,有著強悍山地、步軍作戰能力的努爾哈赤的部隊,後世在蒙古草原上,嶽托就能以五千實際上是騎馬步兵的滿洲八旗壓服林丹汗的幾萬精銳騎兵。
當然了,若是一支普通的騎馬步兵,自然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能夠做到這一點,需要:
會騎馬;
會射箭,還能開大弓;
力氣大,能使用重武器。
其中的射箭很關鍵,有了比騎弓強出一大截的強弓,就能保證騎馬步兵不會一直被動挨打。
而重武器則是破陣的關鍵。
這樣的葛薩部自然在內九姓中獨樹一幟,戰力也非常強,這才是藥羅葛氏長期與其聯姻,並讓他們鎮守烏德鞬山東南部的唯一原因。
說到這葛薩部,你等一定想到了萬裏之外的黑海北岸的科薩部,是的,他們同出一源,他們突然出現在那裏與如今出現在哈薩克大草原北部的基馬克部落同出一轍。
都是突厥汗國在建立後,為了開拓生存空間,突厥大汗便讓手下的常備軍將領(欽察基馬克,類似後世契丹人的皮室軍、蒙古人的怯薛軍,都是常備軍中的精銳)帶著某個蒼突厥或某幾個蒼突厥部落(對於飛藍貴族鐵勒部落或投靠突厥汗國的東胡部落的普遍稱唿)一起向西探查而已。
一開始,這些蒼突厥部落都是作為欽察基馬克的奴隸部落(為期飼養牛羊馬匹作為軍糧、軍用物資)存在的,後來處在突厥汗國腹心之外後,蒼突厥部眾越來越多,自然不甘心長期處於奴隸地位,隨著突厥汗國的覆滅,他們中的某些人也恢複了貴族身份。
當然了,他們在隋唐之際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強大壓力也是原因之一。
現在的科薩汗國,名義上的首領自然是以前的欽察將領,是藍突厥貴族,阿史那氏,但實權卻掌握在葛薩部裏,按照東羅馬曆史記載,為了共同抗衡異軍突起的阿拉伯人,東羅馬與科薩汗國聯姻普遍,科薩汗國曾將一個女兒嫁給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她的名字叫“琪琪格”,後來被君士坦丁五世改為“艾琳”。
這可是羅馬史書記載的,這個科薩汗國的成色就可想而知了。
科薩汗國,在本書中占據重要位置,此處隻是先引出來,就不再贅述了。
先透露一點,科薩汗國的騎兵對於此時已經滅國(波斯)並備受欺壓的祆教徒來說也是光明使者的選擇之一。
骨啜,一個古老的突厥語,一種活躍在烏德鞬山、薩彥嶺等地的猛獸,就是後世的雪豹,不過在烏德鞬山則特指一種渾身黑色的山豹,雪豹雖然兇猛,又能掩藏行蹤,但對於遊牧部落來說,一直以黑色麵目現世,在夜色裏隻露出兩隻明晃晃眼睛的黑豹更令人望而生畏。
故此,在烏德鞬山,骨啜是黑豹的意思,但在薩彥嶺的轄嘎斯人中則是雪豹的意思。
葛薩骨啜就是這樣的人。
他是葛薩部的大侍斤(大酋長),又是迴鶻汗國的東南殺,還娶了骨力裴羅的大女兒,麵目卻像一個東胡人。
當然了,他的高鼻深目也是稍微存在的,但皮膚黝黑,又喜歡穿一身黑衣,披頭散發,像極了高速奔跑中追捕獵物的黑豹,咳咳,也就是骨啜,他今年不到三十歲,身材並不高大,但卻極為精悍。
似乎他的身上再多一份肌肉,或者再少一份都不妥,他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旺盛的精力,當他那雙從黑皮膚中閃著微弱的藍光的眼睛投向某人時,那種擇人而噬的威力讓人不寒而栗。
作為西南殺,他的手下也有三千常備軍,當然了,在冬季他能夠出動的常備軍隻有一千,但在零下二十度的烏德鞬山南麓,他還是出動了三千騎!
顯然,他並不是違背了骨力裴羅的命令,私自用不知從那裏得來的糧食養活了三千匹戰馬,而是因為他這個部落特殊的背景。
葛薩部,既能在馬上作戰,也能下馬步戰!
戰馬,對他來說不過是代步工具而已,並不一定要用它來作戰!
但問題來了,大冬天的,葛薩部眼下並沒有其他敵人,除了碎葉軍,而碎葉軍任何一個方向都是由三千在隆冬時節能夠出戰的騎兵的。
葛薩骨啜真以為他是骨啜?
到了烏德鞬山附近後,風雪便多了起來,這樣的情形對於碎葉軍來說有利有弊,有利的自然是雪水一多,就不需要時時派出偵騎四處尋找水源了,將雪水燒開就行了。
不利的一麵則是積雪掩蓋了枯草,漠北隆冬氣溫極低,第一天落下大雪,第二日就會凍住,除了馬、牛等大牲畜能將雪層用嘴唇拱開,羊隻就有些勉強了,需要人類協助它們才行。
隨著大隊的西行,一個消息也在烏德鞬山附近傳播起來。
“迴鶻大汗派出的使者頓來到了碎葉軍首領孫秀榮大帳,言辭斥責了他,據說孫秀榮一言不發,接受了他的斥責”
當然了,兩人是單獨會麵的,到底說了些什麽,沒有外人知曉。
“言辭斥責”後,頓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跟著孫秀榮一起向西行進。
是孫秀榮受到了頓的言辭斥責而惱羞成怒進而扣下了他,或者是孫秀榮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威扣住他,裹挾他一起西行。
這成了一個謎。
反正有兩個事實,一是迴鶻人的使者頓對孫秀榮進行了斥責,而孫秀榮也扣留了頓。
烏德鞬山東西長達千裏,在大雪覆蓋的季節,碎葉軍大隊人馬想要越過此地至少需要兩個月。
當然了,走到一半路程後會遇到烏德鞬山南部有名的渾河,也就是後世蒙古國的紮布汗河,眼下渾河凍得結實,大隊會直接在冰麵行走,或沿著渾河兩岸行走就是了,而渾河距離山南還有約莫百裏的距離,就算迴鶻人想要進攻,碎葉軍也能提前反應。
有了渾河,就有了大量幹枯的牧草,就有了水源,也不需要專門的向導引路了,直接沿著渾河向西行走便是。
幾十年前,大唐曾在渾河附近設置渾河州,安置一部分葛邏祿部落。
不過,在此之前,大隊人馬還是需要貼著烏德鞬山南麓行走一半路程才行。
這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
一個月,時間太長,隨時可能有危險發生。
迴鶻人統治整個烏德鞬山區域後,將內八姓分置各處,其中山南就設置了兩部。
迴鶻汗國建立後,在安史之亂前沿用了突厥人的官製,可汗之下設置特勤(副汗)、葉護(總督),隻能由藥羅葛氏子弟充任,次一級者稱為“殺”(別部都督大將),與突厥汗國同樣由宗室子弟充任不同,骨力裴羅為了籠絡內九姓,讓部分內九姓迴鶻部落也有充任“殺”的資格。
除了特勤、葉護、殺之外,在中央還有阿波(統兵官)、閻洪達(評議國事官)、達幹(統兵馬官,比阿波次一級)、梅祿(汗庭總管)等官職,部落根據親疏以及重要性,分別賜予俟斤、啜、俟利發、頡利發等稱號。
對於藥羅葛氏來說,內九姓有兩個部落非常重要。
一個是葛薩部,其長期與藥羅葛氏聯姻,就如同阿史那氏與阿史德氏,迭剌部與乙室部一樣。
另一個則是貊歌息訖部,該部是從藥羅葛氏分出去的,實際上就是藥羅葛氏的別部,自然待遇又不同。
眼下,在烏德鞬山東南部,就是由葛薩部大酋擔任東南殺,而在西南部,則由貊歌息訖大酋擔任西南殺。
頓使者的消息一開始自然先是傳到了東南殺。
東南殺的大帳就設在烏德鞬山的中南部,後世蒙古國圖倫河中遊的巴彥洪戈爾一帶。
眼下此地自然改成了葛薩,一側的河流(圖倫河)也改成了葛薩河。
除了葛薩部、貊歌息訖部,還有六殺,分別位於烏德鞬山西部(烏裏雅蘇台)、北部(色楞格河一眾支流)、東部(土拉河流域),對於迴鶻人來說,北部、東部(除了克魯倫河流域的拔野古部落)都在控製中。
但南麵有葛邏祿人、拔悉密人,依舊不可小覷,故此骨力裴羅將最信任的兩部設置在那裏。
葛薩部,是內九姓迴鶻最奇特的一個部落。
以烏德鞬山為中心的遊牧部落,千百年來,從東邊過來的,西邊過來的,北麵過來的,絡繹不絕、層出不窮,人種也是深度混合,但迴鶻人的相貌大致還是以“高鼻深目”模樣,以來自西部草原的部落人為主。
但葛薩部卻是一個另類,他是鐵勒人與鮮卑人的混血種,長相有些與東胡部族趨同了,不過依舊混跡在迴鶻內九姓裏,還能與迴鶻巨姓藥羅葛氏長期聯姻,自然不太簡單。
據悉,葛薩部有一半血統來自拓跋鮮卑部,一半來自迴鶻的前身袁紇部,於是,他們既有能夠冶煉鐵器的能力,又有極善山地戰的特點。
“極善山地戰”,這句話看似簡單,實則大不簡單。
這句話的背後包含了幾個因素。
其一,作為漠北大部,他們自然善於騎射;
其二,作為烏德鞬山大部,他們自然善於山地戰,但若是“極善”,那自然是因為他們骨子裏就比其它部落強一些,也就是說有極強的體力和步軍作戰能力。
是的,他們身上另外一半實際上來自以前稱雄漠北的大部薛延陀部,不過是被袁紇部收留了罷了,那也是一個鐵勒超級大部,他們自然也會騎馬,不過用來騎乘多過作戰,作戰時則下馬以長槍陣以及有著重甲、拿著重武器的步軍開道。
就憑著這騎馬步兵,薛延陀人一度統一了漠北。
看到這一幕,你似乎想到了什麽,是的,他們有些類似後世建州女真,有著強悍山地、步軍作戰能力的努爾哈赤的部隊,後世在蒙古草原上,嶽托就能以五千實際上是騎馬步兵的滿洲八旗壓服林丹汗的幾萬精銳騎兵。
當然了,若是一支普通的騎馬步兵,自然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能夠做到這一點,需要:
會騎馬;
會射箭,還能開大弓;
力氣大,能使用重武器。
其中的射箭很關鍵,有了比騎弓強出一大截的強弓,就能保證騎馬步兵不會一直被動挨打。
而重武器則是破陣的關鍵。
這樣的葛薩部自然在內九姓中獨樹一幟,戰力也非常強,這才是藥羅葛氏長期與其聯姻,並讓他們鎮守烏德鞬山東南部的唯一原因。
說到這葛薩部,你等一定想到了萬裏之外的黑海北岸的科薩部,是的,他們同出一源,他們突然出現在那裏與如今出現在哈薩克大草原北部的基馬克部落同出一轍。
都是突厥汗國在建立後,為了開拓生存空間,突厥大汗便讓手下的常備軍將領(欽察基馬克,類似後世契丹人的皮室軍、蒙古人的怯薛軍,都是常備軍中的精銳)帶著某個蒼突厥或某幾個蒼突厥部落(對於飛藍貴族鐵勒部落或投靠突厥汗國的東胡部落的普遍稱唿)一起向西探查而已。
一開始,這些蒼突厥部落都是作為欽察基馬克的奴隸部落(為期飼養牛羊馬匹作為軍糧、軍用物資)存在的,後來處在突厥汗國腹心之外後,蒼突厥部眾越來越多,自然不甘心長期處於奴隸地位,隨著突厥汗國的覆滅,他們中的某些人也恢複了貴族身份。
當然了,他們在隋唐之際受到了中原王朝的強大壓力也是原因之一。
現在的科薩汗國,名義上的首領自然是以前的欽察將領,是藍突厥貴族,阿史那氏,但實權卻掌握在葛薩部裏,按照東羅馬曆史記載,為了共同抗衡異軍突起的阿拉伯人,東羅馬與科薩汗國聯姻普遍,科薩汗國曾將一個女兒嫁給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五世,她的名字叫“琪琪格”,後來被君士坦丁五世改為“艾琳”。
這可是羅馬史書記載的,這個科薩汗國的成色就可想而知了。
科薩汗國,在本書中占據重要位置,此處隻是先引出來,就不再贅述了。
先透露一點,科薩汗國的騎兵對於此時已經滅國(波斯)並備受欺壓的祆教徒來說也是光明使者的選擇之一。
骨啜,一個古老的突厥語,一種活躍在烏德鞬山、薩彥嶺等地的猛獸,就是後世的雪豹,不過在烏德鞬山則特指一種渾身黑色的山豹,雪豹雖然兇猛,又能掩藏行蹤,但對於遊牧部落來說,一直以黑色麵目現世,在夜色裏隻露出兩隻明晃晃眼睛的黑豹更令人望而生畏。
故此,在烏德鞬山,骨啜是黑豹的意思,但在薩彥嶺的轄嘎斯人中則是雪豹的意思。
葛薩骨啜就是這樣的人。
他是葛薩部的大侍斤(大酋長),又是迴鶻汗國的東南殺,還娶了骨力裴羅的大女兒,麵目卻像一個東胡人。
當然了,他的高鼻深目也是稍微存在的,但皮膚黝黑,又喜歡穿一身黑衣,披頭散發,像極了高速奔跑中追捕獵物的黑豹,咳咳,也就是骨啜,他今年不到三十歲,身材並不高大,但卻極為精悍。
似乎他的身上再多一份肌肉,或者再少一份都不妥,他渾身上下都散發著旺盛的精力,當他那雙從黑皮膚中閃著微弱的藍光的眼睛投向某人時,那種擇人而噬的威力讓人不寒而栗。
作為西南殺,他的手下也有三千常備軍,當然了,在冬季他能夠出動的常備軍隻有一千,但在零下二十度的烏德鞬山南麓,他還是出動了三千騎!
顯然,他並不是違背了骨力裴羅的命令,私自用不知從那裏得來的糧食養活了三千匹戰馬,而是因為他這個部落特殊的背景。
葛薩部,既能在馬上作戰,也能下馬步戰!
戰馬,對他來說不過是代步工具而已,並不一定要用它來作戰!
但問題來了,大冬天的,葛薩部眼下並沒有其他敵人,除了碎葉軍,而碎葉軍任何一個方向都是由三千在隆冬時節能夠出戰的騎兵的。
葛薩骨啜真以為他是骨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