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頁
武則天私密生活全記錄 作者:司馬路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女皇點點頭,說:“也隻能這樣了。”
不料左拾遺陳子昂卻跪奏道:“恩製免天下罪人及募諸色奴充兵討擊夷狄,此乃捷急之計,非天子之兵。且比來刑獄久清,罪人全少,奴多怯弱,不慣征行,縱其募集,未足可用。況今天下忠臣義士,萬分未用其一,突厥小孽,假命待誅,何勞免罪贖奴?損國大禮!臣恐此策不可威示天下。”
女皇不置可否,甩袖而去。
九月,除增兵邊關外,女皇下敕,改默啜的名字叫斬啜。但被禦筆改了名字的默啜並沒有被斬,其勢愈張,九月上旬,即兵歸趙州城下,把趙州城圍個水泄不通。
戊辰,突厥兵攻打趙州城甚急,趙州長史唐般若翻城投敵叛變。城遂陷。癸未,突厥默啜盡殺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餘人,自五迴道去,所過,殺掠不可勝紀。天兵西道總管沙吒忠義等但引兵躡之,不敢逼。
當是時,默啜還謨北,擁兵四十萬,據地萬裏,西北諸夷皆附之,甚有輕中國之心。
邊報傳至神都,舉朝震驚。禦前會議上,作為首輔之臣的狄仁傑,慷慨敷奏,言發涕流,向女皇苦諫道:“如今邊關十萬火急,陛下且請早下決心,迎還廬陵王,以絕夷狄窺我中華之心,不然,則天下勢必亂矣,戰爭一起,士民百姓必遭禍害。”
見狄仁傑一邊說一邊哭,女皇微微一笑,不發一言,隻對左右使個眼色。左右打開殿後的一個簾幕,武則天對狄仁傑說:“還卿儲君!”
此四字真如雷聲貫耳,狄仁傑立即抬起頭來,果見帳後立著一個身穿錦袍、外表老成又有些木訥的廬陵王。十四年的流放生涯,洗去了這位倒黴王子的嬌驕浮華;簇新的紫蟒錦袍掩蓋不了他的落魄形象。
這真是高宗大帝的親子?昔日的中宗皇帝?今日的廬陵王李顯?狄仁傑揉了揉眼睛,惟恐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人。
“殿下!”狄仁傑趨前一步,含淚問道:“果真是殿下嗎?” “是我。”李顯的聲音顯得遙遠而陌生。
原來一個月前,武則天聽了二張的枕頭風,又聽吉頊的俱陳利害後,決定召迴廬陵王。
九月壬申,則天大帝正式降詔,立廬陵王為皇太子,復名顯。為了讓侄子武承嗣和太子顯搞好關係,女皇特敕武承嗣為太子少保。李顯雖復為太子,但女皇卻把他當成擺設,不讓他臨朝視事,也不準他跨出東宮一步。四十多歲的李顯也表現得像一個聽話的孩子,老老實實地呆在東宮,十四年前,自己曾因一言而痛失寶位,如今怎能不牢記教訓!
北部邊疆,突厥人並沒有因李顯的復位而自動退兵,仍攻略地,劫掠男女。
聞鼙鼓而思良將,有人向女皇推薦藍田縣令薛訥,堪使軍前效力。薛訥乃“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之子。身為將門虎子,薛訥果受女皇的青睞,立即由一介縣令,擢升為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薛將軍走馬上任之際,特來宮中拜陛辭行。與女皇交談了一些用兵方略後,女皇說:“醜虜以復廬陵王為辭,犯我疆土。今廬陵已復位,醜虜何又相逼甚矣。”
薛將軍叩了一個頭,從容進言道:“醜虜憑淩,以廬陵為辭。今雖有製升儲,外議猶恐未定,若此命不易,則狂賊自然款伏。”
見女皇沉吟不語,薛訥又說:“若以皇太子為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則突厥不戰自潰。”
“太子不諳軍事,何以為帥?”女皇抬起眼皮問。
“陛下,”薛訥趨前半步說,“太子也隻是名義上為帥,但僅此就已經足夠了。”
“顯果有如此奇效?”武則天不相信地問。
“陛下但信臣言。”
武則天沉思了一下,說:“此事朕自有安排,你不要多說了。此次去邊關,你須向乃父看齊,盡心盡職,蕩平夷寇。”
薛訥知女皇出太子之心已動,於是唯唯應聲,叩頭而去。第二天早朝,內史、宰相王及善奏道:“太子雖立,然深居東宮,外議洶洶,請出太子赴外朝以慰人心。”
武則天正有此等心思,點點頭說:“太子年已不惑,是該讓他出去鍛鍊鍛鍊了,另外,朕還想讓他領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如何?”
見女皇能說出這等話來,朝臣驚喜萬分,急忙表示贊同。狄仁傑說:“太子剛剛迴京,隻可遙領元帥一職,不可親征。臣願為副元帥,領兵以擊突厥。”
武則天叫一聲“好”,說:“朕正有此意,就以卿為河北道行軍副元帥,知元帥事。以右丞宋元爽為長史,右台中丞崔獻為司馬,天官侍郎吉頊為監軍使。另外,朕再從揚州、豫州調三萬人馬,歸卿節製。”
仁傑揖手道:“揚、豫二州已調了不少兵馬,不可再調,依臣之見,還是在京都附近徵募義兵,以充後軍。”
“不是不好募人嗎?”武則天說。
狄仁傑胸有成竹地說:“如今太子為帥,臣估計募兵沒有問題。”
事實果如狄仁傑所言,第二天,以太子為河北道領兵大元帥的詔令一出,各個募兵站果然報名從軍者踴躍,三天的時間不到,竟有五萬餘人應募參軍。
聞聽此事,就連女皇也不由的對上官婉兒感嘆道:“前次吉頊募軍,月餘不足千人,及太子顯為元帥,未幾,竟數盈五萬,是顯的本領比吉頊高嗎?朕看未必,乃是顯的身份硬也。”
</br>
不料左拾遺陳子昂卻跪奏道:“恩製免天下罪人及募諸色奴充兵討擊夷狄,此乃捷急之計,非天子之兵。且比來刑獄久清,罪人全少,奴多怯弱,不慣征行,縱其募集,未足可用。況今天下忠臣義士,萬分未用其一,突厥小孽,假命待誅,何勞免罪贖奴?損國大禮!臣恐此策不可威示天下。”
女皇不置可否,甩袖而去。
九月,除增兵邊關外,女皇下敕,改默啜的名字叫斬啜。但被禦筆改了名字的默啜並沒有被斬,其勢愈張,九月上旬,即兵歸趙州城下,把趙州城圍個水泄不通。
戊辰,突厥兵攻打趙州城甚急,趙州長史唐般若翻城投敵叛變。城遂陷。癸未,突厥默啜盡殺所掠趙、定等州男女萬餘人,自五迴道去,所過,殺掠不可勝紀。天兵西道總管沙吒忠義等但引兵躡之,不敢逼。
當是時,默啜還謨北,擁兵四十萬,據地萬裏,西北諸夷皆附之,甚有輕中國之心。
邊報傳至神都,舉朝震驚。禦前會議上,作為首輔之臣的狄仁傑,慷慨敷奏,言發涕流,向女皇苦諫道:“如今邊關十萬火急,陛下且請早下決心,迎還廬陵王,以絕夷狄窺我中華之心,不然,則天下勢必亂矣,戰爭一起,士民百姓必遭禍害。”
見狄仁傑一邊說一邊哭,女皇微微一笑,不發一言,隻對左右使個眼色。左右打開殿後的一個簾幕,武則天對狄仁傑說:“還卿儲君!”
此四字真如雷聲貫耳,狄仁傑立即抬起頭來,果見帳後立著一個身穿錦袍、外表老成又有些木訥的廬陵王。十四年的流放生涯,洗去了這位倒黴王子的嬌驕浮華;簇新的紫蟒錦袍掩蓋不了他的落魄形象。
這真是高宗大帝的親子?昔日的中宗皇帝?今日的廬陵王李顯?狄仁傑揉了揉眼睛,惟恐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人。
“殿下!”狄仁傑趨前一步,含淚問道:“果真是殿下嗎?” “是我。”李顯的聲音顯得遙遠而陌生。
原來一個月前,武則天聽了二張的枕頭風,又聽吉頊的俱陳利害後,決定召迴廬陵王。
九月壬申,則天大帝正式降詔,立廬陵王為皇太子,復名顯。為了讓侄子武承嗣和太子顯搞好關係,女皇特敕武承嗣為太子少保。李顯雖復為太子,但女皇卻把他當成擺設,不讓他臨朝視事,也不準他跨出東宮一步。四十多歲的李顯也表現得像一個聽話的孩子,老老實實地呆在東宮,十四年前,自己曾因一言而痛失寶位,如今怎能不牢記教訓!
北部邊疆,突厥人並沒有因李顯的復位而自動退兵,仍攻略地,劫掠男女。
聞鼙鼓而思良將,有人向女皇推薦藍田縣令薛訥,堪使軍前效力。薛訥乃“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之子。身為將門虎子,薛訥果受女皇的青睞,立即由一介縣令,擢升為左威衛將軍,安東道經略。薛將軍走馬上任之際,特來宮中拜陛辭行。與女皇交談了一些用兵方略後,女皇說:“醜虜以復廬陵王為辭,犯我疆土。今廬陵已復位,醜虜何又相逼甚矣。”
薛將軍叩了一個頭,從容進言道:“醜虜憑淩,以廬陵為辭。今雖有製升儲,外議猶恐未定,若此命不易,則狂賊自然款伏。”
見女皇沉吟不語,薛訥又說:“若以皇太子為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則突厥不戰自潰。”
“太子不諳軍事,何以為帥?”女皇抬起眼皮問。
“陛下,”薛訥趨前半步說,“太子也隻是名義上為帥,但僅此就已經足夠了。”
“顯果有如此奇效?”武則天不相信地問。
“陛下但信臣言。”
武則天沉思了一下,說:“此事朕自有安排,你不要多說了。此次去邊關,你須向乃父看齊,盡心盡職,蕩平夷寇。”
薛訥知女皇出太子之心已動,於是唯唯應聲,叩頭而去。第二天早朝,內史、宰相王及善奏道:“太子雖立,然深居東宮,外議洶洶,請出太子赴外朝以慰人心。”
武則天正有此等心思,點點頭說:“太子年已不惑,是該讓他出去鍛鍊鍛鍊了,另外,朕還想讓他領河北道元帥,以討突厥,如何?”
見女皇能說出這等話來,朝臣驚喜萬分,急忙表示贊同。狄仁傑說:“太子剛剛迴京,隻可遙領元帥一職,不可親征。臣願為副元帥,領兵以擊突厥。”
武則天叫一聲“好”,說:“朕正有此意,就以卿為河北道行軍副元帥,知元帥事。以右丞宋元爽為長史,右台中丞崔獻為司馬,天官侍郎吉頊為監軍使。另外,朕再從揚州、豫州調三萬人馬,歸卿節製。”
仁傑揖手道:“揚、豫二州已調了不少兵馬,不可再調,依臣之見,還是在京都附近徵募義兵,以充後軍。”
“不是不好募人嗎?”武則天說。
狄仁傑胸有成竹地說:“如今太子為帥,臣估計募兵沒有問題。”
事實果如狄仁傑所言,第二天,以太子為河北道領兵大元帥的詔令一出,各個募兵站果然報名從軍者踴躍,三天的時間不到,竟有五萬餘人應募參軍。
聞聽此事,就連女皇也不由的對上官婉兒感嘆道:“前次吉頊募軍,月餘不足千人,及太子顯為元帥,未幾,竟數盈五萬,是顯的本領比吉頊高嗎?朕看未必,乃是顯的身份硬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