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阿朱納,啊!財富的得主,如果你能夠將你的心意不偏離地固定於「我」,便追隨巴帝瑜珈的規限原則,這樣你便會培養一個達到「我」的願望。


    如果你不能夠修習巴帝瑜珈的規條,你便試試為「我」而工作,因為通過為「我」工作,你便會達到完整的階段。


    如果你不能夠在這個意識中工作,便試試去工作但是卻放棄你所有活動的結果和努力自處。


    如果你不能夠進行這修習,便應該從事於知識的培養,比知識的培養為佳的便是冥想,比冥想為佳的便是活動結果的遁棄,因為通過這樣的遁棄一個人便能夠得到平靜的心意。


    誰並不妒忌,對所有的生物體都很友善,並不以為自己是擁有者,免於虛假的自我,在快樂和在苦惱中穩定自處,經常地感覺到滿足,以堅定的信心從事於奉獻性服務,他們的心意和智慧集中固定於我,與「我」相符--這樣的一個人對「我」很親切。


    誰並不將任何人置於困境,並不為困難所打擾,穩定地處於快樂及苦惱中,這樣一個人對「我」很親切。


    一個並不依靠一般活動常規,純潔的,精練的、沒有顧慮的、免於所有痛苦的,和並不努力於一些結果的奉獻者,對「我」很親切。


    誰並不緊握歡樂或悲哀,誰不哀悼或想欲,及誰遁棄吉兆和不吉兆事物兩者,他便對「我」非常親切。


    誰平等地對待朋友及敵人,平衡穩當地處於名譽及不名譽、熱和冷、快樂和苦惱、名譽與毀謗,經常地免於沾染、經常地保持靜默及滿足於任何東西,不顧及任何居所,堅定於知識中及從事於奉獻性服務,這樣的一個人對「我」很親切。


    誰追隨這不能被毀滅奉獻性服務的路途和誰完全地以信心將自己從事於「我」,將「我」作為至尊的目的,這樣的一個人對「我」非常、非常地親切。


    這樣便結束了巴帝維丹達對史裏瑪博伽梵歌第十二有關於奉獻性服務各節的要旨。


    第十三章自然、享受者和知覺


    阿朱納說:「啊,親愛的基士拿,我想知道巴克蒂(自然),普努沙(享受者),場所及場所的知悉者,知識及知識的終極。」萬福的主跟著便說;「啊,昆提之子,這個身體稱為場所,而一個知道這身體的人變稱為場所的知悉者。」


    啊,伯拉達的俊傑,你應該知道「我」也是所有身體的知悉者,去了解這個身體和它的擁有者稱為知識。那是「我」的見解。


    現在請聽「我」簡潔地?述這活動場所與及它的組識怎樣,它的變更怎樣,它在何時產生,那場所的知悉者是誰,他的影響又是什麽?


    那活動場所及活動知悉者的知識在各吠陀著作(尤其是維丹達?樞查經)中有不同的聖賢描述,而且還完全顧及因果的推理。


    無個重要的元素。虛假自我、智慧、不展示、十個感官、心意、五個感官對象、欲望、憎恨、快樂、苦惱、結集、生命象徵,與及堅信--總括來說,這些都被認為活動場所及它的相互反應。


    謙卑、沒有驕傲、非暴力、容忍、簡樸、接近一個真正的靈魂導師、清潔、穩定、及自我控製;感官享受物件的遁棄、虛假自我的棄除、生、老、病、死災難的察覺;對兒女、妻子、家庭等的不依附;愉快及不愉快事件中的平衡心意;對「我」恆常及沒有混淆的奉獻,到幽靜的地方生活,不依附於一般大眾;接受自我覺悟的重要性,與及對絕對真理的哲學性探討--所有這些「我」都宣稱為知識,而違反這些的邊是愚昧。


    「我」現在將向你解釋可以認知的事物,知道了以後你便嚐到永恆的滋味。這是沒有開始的,而且它下屬於「我」。它被稱為婆羅門--精靈,它處於這個物質世界的因果和影響之外。


    每一處地方都是他的手和腿;他的眼睛和麵孔,他還聆聽一切東西。超靈便這樣的存在著。


    超靈是沒有感官的始源,但他是沒有感官的。雖然他是所有生物體的維繫者,但他卻是不依附的。他超越自然的形態,而同時他是所有物質自然形態的主人。


    至尊的真理內在地及外在地存在,存在於運動及不運動的事物中。他超然於物質感官看到和知到的能力之外。雖然處於很遙遠的地方,但是他也親近著所有的一切。


    雖然超靈看來是被分開的,其實他永不會被分開。他以一個整體居處,雖然他是每一個生物體的維繫者,可以理解的是他吞歿一切幾培養一切。


    他是所有發光物體的光源。他超然於物質的黑暗之外和是不`展示的。他是知識,他是知識的對象,他也是知識的目標。他處於每一個人的心中。


    因此活動的場所(身體)、知識、及可以被認知的已經由「我」概括的描述了。隻有「我」的奉獻者才能夠完全地知道和因此而得到「我」的本性。


    物質自然和生物體應該被了解為是沒有開始的。他們的轉變及物質形態都是物質自然的產物。


    據說自然是所有物質活動及影響的原因,而生物體則是這個世界中各樣痛苦及享樂的原由。


    因此在物質自然中的生物體便這樣地追隨生命的形式,享受著物質自然的三種形態。這是由於他與物質自然的聯繫。因此他便在個類型的種族中碰到好與壞。


    然而在這個身體中還有另外一個超然的享受者,他便是主,至尊的擁有人,他以監視者及允許者存在,他也以超靈而知名。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博伽梵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印度]維亞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印度]維亞薩並收藏博伽梵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