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婕妤也不惱,由著兩個小姑娘在自己宮裏鬧來鬧去的,倒是熱鬧。
而身為國母,原是最該為此戰告捷高興的人之一的皇後娘娘,此刻在自己宮裏,卻是板著一張臉,如何都笑不出來。
“娘娘,您用盞茶吧……”
皇後身邊最貼心的大宮女玉初,此刻如何不懂皇後的心思。
不知該從何勸起,她也隻能在這些小事上說說話。
皇後重重嘆了一口氣,端起玉初換上的茶盞,又復而放下。
“娘娘……”玉初輕喚出聲。
“北邊的消息傳來,陛下高興了好幾日了……”皇後幽幽出聲,麵上盡是不悅之色,“修兒也傳了消息來,說濮州大壩已經修好。如此造福一方百姓之事,倒沒見陛下高興得如何。”
玉初何嚐不知皇後所言,皇帝的偏心幾乎是擺在明麵兒上,流水似的賞賜,一個勁兒地往定國公府送去。
今日更是早上就著周正來跟皇後知會了一聲,說是定國公夫人沈夫人許久未進宮看女兒,所以下午宣她入宮了。
後宮之事本該皇後做主,皇帝幾時這般沒商量便越過皇後做主了。
這一番落在皇後眼中,難說不是皇帝在責怪皇後思慮不周。
皇帝確實沒有指望皇後為沈家做什麽。
五皇子當時是如何誣陷的沈言玨,皇帝沒有忘記。
而就沈夫人與皇後這般的交情,當時也沒有站出來說一句話,皇帝便是心知肚明了。
隻是如今皇帝的偏心太過明顯,在這個當口,還讓皇後為這些不著邊的小事心生不悅。
這份怒意,皇後自然是要算到定國公府和三皇子的頭上去了。
“修兒可說了何時迴京嗎?”皇後嘆了一口氣,轉頭去問玉初。
“迴娘娘,也就這一陣子的事了。您別擔心……”玉初好聲好氣應著,心裏卻也是沒有底的,“等殿下迴來,陛下自然會有賞賜,自然會想起殿下的好。”
皇後點了點頭,麵上卻是沒有一絲轉晴的跡象。
玉初擔憂的眉心也沒有消去,她是皇後最貼心的宮女,自小便跟在皇後左右。
如今見著皇後愁眉不展,她當然也是安不下心的。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自歸來
不日之後,五皇子一行人迴到了京城。
皇帝好歹還是好好嘉獎了一番五皇子此行,濮州大壩畢竟也是關係到好幾州的民生。
此次五皇子趕在新一年的雨季來臨前將大壩投入使用,更是特地等雨季巔峰過去後才迴的京。
這一年來吃的苦,都用不著同行的官員對皇帝稟報,隻看五皇子消瘦憔悴了一整圈的模樣,皇帝自己心裏也能有數。
隻是那些往五皇子府送去的賞賜,五皇子心裏卻總是覺得少了一些什麽。
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這些浮麵上的東西,皇帝一點都沒小氣,流水似的往裏送。
隻不過,一句像樣的誇獎都不曾有過。
可這君心大悅,哪裏是自己能去求的,隻有等著罷了。
迴京都幾日了,除了皇帝見五皇子的第一麵時,被他的憔悴微微驚到了幾分,問了兩句好。
再往後,可是連句客套話都沒有了。
五皇子心下狐疑,也找了信得過的官員,替自己與皇帝那兒旁敲側擊地說好話。
皇帝聽了那些添油加醋的描述,也不過點頭附和,沒有多說一句。
連著這麽幾日下來,五皇子再蠢也看出來了,皇帝壓根沒有要封賞他的意思。
隻說讓他在府裏好好養養身子,如今朝政一切平穩,百姓安居樂業,倒沒什麽需要他處理幫忙的。
原本五皇子還想著,即使自己父皇先前沒有定下太子之位,自己如今在外奔波忙碌一整年迴來,做完了這麽大的事,好歹也為自己的太子之路鋪了些墊腳石吧?
什麽都沒有。
五皇子一人在府裏生著悶氣,想找個人商量,卻又想起無影無蹤的文坤,登時更是火上澆油。
文坤自刺殺沈清婉之後,便與他的妹妹一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五皇子身在濮州,本就手下不多,能用上的就更寥寥無幾了。
走了一個文坤,他差點兒連大壩都沒有修好。
五皇子身邊最得意的,也不過這個文坤罷了。
且不說文坤的手段高明,如今人去樓空,他哪裏還有本事去茫茫人海中找這麽個人呢。
於是既然皇帝讓他養著,五皇子就順坡下驢,在皇子府裏守著那堆金銀財寶生悶氣,許久都沒出門。
連皇後都是迴京那日見了一麵,五皇子就再沒有去見過她。
然而這一日,五皇子的氣還沒消完,一封聖旨卻到了他的府上。
這當然不是加封他的旨意,甚至於五皇子而言,都是個要更沉下幾分臉來的旨意。
原來是皇帝要他入宮,為的什麽呢?竟然是要叫所有皇親貴胄一道,明日迎接大戰得勝歸來的三皇子祁佑與定國公沈言玨沈大將軍。
五皇子聽完宮裏來的宣旨太監說完這一堆天花亂墜的褒揚,愣是沒一句落在自己頭上,末了還要自己去給祁佑接風,當真是把他氣得不輕。
若不是這聖旨不得損毀,隻怕那太監一轉身,五皇子就能把它撕個粉碎。
</br>
而身為國母,原是最該為此戰告捷高興的人之一的皇後娘娘,此刻在自己宮裏,卻是板著一張臉,如何都笑不出來。
“娘娘,您用盞茶吧……”
皇後身邊最貼心的大宮女玉初,此刻如何不懂皇後的心思。
不知該從何勸起,她也隻能在這些小事上說說話。
皇後重重嘆了一口氣,端起玉初換上的茶盞,又復而放下。
“娘娘……”玉初輕喚出聲。
“北邊的消息傳來,陛下高興了好幾日了……”皇後幽幽出聲,麵上盡是不悅之色,“修兒也傳了消息來,說濮州大壩已經修好。如此造福一方百姓之事,倒沒見陛下高興得如何。”
玉初何嚐不知皇後所言,皇帝的偏心幾乎是擺在明麵兒上,流水似的賞賜,一個勁兒地往定國公府送去。
今日更是早上就著周正來跟皇後知會了一聲,說是定國公夫人沈夫人許久未進宮看女兒,所以下午宣她入宮了。
後宮之事本該皇後做主,皇帝幾時這般沒商量便越過皇後做主了。
這一番落在皇後眼中,難說不是皇帝在責怪皇後思慮不周。
皇帝確實沒有指望皇後為沈家做什麽。
五皇子當時是如何誣陷的沈言玨,皇帝沒有忘記。
而就沈夫人與皇後這般的交情,當時也沒有站出來說一句話,皇帝便是心知肚明了。
隻是如今皇帝的偏心太過明顯,在這個當口,還讓皇後為這些不著邊的小事心生不悅。
這份怒意,皇後自然是要算到定國公府和三皇子的頭上去了。
“修兒可說了何時迴京嗎?”皇後嘆了一口氣,轉頭去問玉初。
“迴娘娘,也就這一陣子的事了。您別擔心……”玉初好聲好氣應著,心裏卻也是沒有底的,“等殿下迴來,陛下自然會有賞賜,自然會想起殿下的好。”
皇後點了點頭,麵上卻是沒有一絲轉晴的跡象。
玉初擔憂的眉心也沒有消去,她是皇後最貼心的宮女,自小便跟在皇後左右。
如今見著皇後愁眉不展,她當然也是安不下心的。
第三百二十四章 各自歸來
不日之後,五皇子一行人迴到了京城。
皇帝好歹還是好好嘉獎了一番五皇子此行,濮州大壩畢竟也是關係到好幾州的民生。
此次五皇子趕在新一年的雨季來臨前將大壩投入使用,更是特地等雨季巔峰過去後才迴的京。
這一年來吃的苦,都用不著同行的官員對皇帝稟報,隻看五皇子消瘦憔悴了一整圈的模樣,皇帝自己心裏也能有數。
隻是那些往五皇子府送去的賞賜,五皇子心裏卻總是覺得少了一些什麽。
金銀珠寶,綾羅綢緞,這些浮麵上的東西,皇帝一點都沒小氣,流水似的往裏送。
隻不過,一句像樣的誇獎都不曾有過。
可這君心大悅,哪裏是自己能去求的,隻有等著罷了。
迴京都幾日了,除了皇帝見五皇子的第一麵時,被他的憔悴微微驚到了幾分,問了兩句好。
再往後,可是連句客套話都沒有了。
五皇子心下狐疑,也找了信得過的官員,替自己與皇帝那兒旁敲側擊地說好話。
皇帝聽了那些添油加醋的描述,也不過點頭附和,沒有多說一句。
連著這麽幾日下來,五皇子再蠢也看出來了,皇帝壓根沒有要封賞他的意思。
隻說讓他在府裏好好養養身子,如今朝政一切平穩,百姓安居樂業,倒沒什麽需要他處理幫忙的。
原本五皇子還想著,即使自己父皇先前沒有定下太子之位,自己如今在外奔波忙碌一整年迴來,做完了這麽大的事,好歹也為自己的太子之路鋪了些墊腳石吧?
什麽都沒有。
五皇子一人在府裏生著悶氣,想找個人商量,卻又想起無影無蹤的文坤,登時更是火上澆油。
文坤自刺殺沈清婉之後,便與他的妹妹一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五皇子身在濮州,本就手下不多,能用上的就更寥寥無幾了。
走了一個文坤,他差點兒連大壩都沒有修好。
五皇子身邊最得意的,也不過這個文坤罷了。
且不說文坤的手段高明,如今人去樓空,他哪裏還有本事去茫茫人海中找這麽個人呢。
於是既然皇帝讓他養著,五皇子就順坡下驢,在皇子府裏守著那堆金銀財寶生悶氣,許久都沒出門。
連皇後都是迴京那日見了一麵,五皇子就再沒有去見過她。
然而這一日,五皇子的氣還沒消完,一封聖旨卻到了他的府上。
這當然不是加封他的旨意,甚至於五皇子而言,都是個要更沉下幾分臉來的旨意。
原來是皇帝要他入宮,為的什麽呢?竟然是要叫所有皇親貴胄一道,明日迎接大戰得勝歸來的三皇子祁佑與定國公沈言玨沈大將軍。
五皇子聽完宮裏來的宣旨太監說完這一堆天花亂墜的褒揚,愣是沒一句落在自己頭上,末了還要自己去給祁佑接風,當真是把他氣得不輕。
若不是這聖旨不得損毀,隻怕那太監一轉身,五皇子就能把它撕個粉碎。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