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秦之始皇帝,漢之武帝,蜀之高祖能坐的事情,朕也能……”蕭旻喃喃自語的說著,眼中的光彩越來越盛。
“去傳禦史大夫齊心濤來見。”
“是。”
**
次日朝會。
將抗倭大捷的事情說了一遍後,看到當初那些反對他的朝臣紛紛低頭沉默,蕭旻的心裏舒暢不已。
“章愛卿,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壽遠郡公也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了,朕用他自然有用他的道理,你也該換換眼光看人了。”
麵對蕭旻的“敲打”,章嚴維躬身說到:“微臣受教。等壽遠郡公得勝歸來後,臣一定親自登門請當日輕視之罪。”
蕭旻擺手道:“請罪就免了,日後別再置疑朕的識人之能就是。”
殿中參與過跪請蕭旻收迴成命的人紛紛捏了一把汗,他們都清楚,皇帝這是借著敲打章嚴維來警告他們所有人呢。
章嚴維也明白蕭旻的意思,垂著僵硬不能動的左胳膊跪了下來。“微臣惶恐。”
蕭旻的氣也出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也念著章嚴維的功勞,看著那一頭白了大半的頭髮,心中也有不忍,便開口道:“章卿起來吧,朕沒有怪罪的意思。”
“臣,謝陛下。”
章嚴維起身時還有點費勁兒,寧硯心中擔憂,想上去攙扶,看到離得更近的聞輝風去攙了之後才收迴腳步。
等章嚴維歸位之後,蕭旻再次出聲:“眾卿可還有事要奏?”
“臣有事要奏。”禦史大夫齊心濤走了出來。
“準。”
齊心濤手執玉笏,揚聲說到:“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平匈奴,驅倭寇,揚大涼國威,定安泰幹坤,陛下之功,以不輸於秦皇漢武,是以臣請陛下,仿效先賢,封禪泰山,祭皇室祖宗;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蕭旻聽後,撫須緩緩說道:“封禪一事,牽扯良多,朕還需得好好思量忖度。”
話音才落,又是一人走了出來。“陛下,臣贊同齊大人所說,請陛下泰山封禪。”
接著是第二人,第三人。
“臣附議,請陛下泰山封禪!”
沒多久,滿朝大部分的人都站了出來請求蕭旻去泰山封禪。在見章嚴維也同意之後,剩下的人不管心中同意不同意,也都站出來跟著一同請求。
蕭旻這才順勢應下。“既然眾卿一致請求,朕也不好拂了你們的麵子,就應下封禪之時。等壽遠郡公班師迴朝之後,朕便啟程泰山,封禪!”
“鴻臚寺卿何在?”
一人走出。“臣在。”
“由你去和突厥真珠可汗以及高麗國國主交涉,封禪之時,兩國務必派遣使者,共同見證封禪之禮。”
“臣遵旨。”
“禮部尚書。”蕭旻又道。
“臣在。”
“封禪相關事宜由你先行準備,一切用度報於有司。”
“臣領旨。”
“退朝!”
一場近乎是自導自演的戲以“退朝”二字宣告終結,定下了“泰山封禪”之行,這個很多帝王想做但卻沒有資格做的事情。
從太極殿出來後,寧硯走向章嚴維,攙扶著他下台階。台階走到一半的時候,章嚴維才開口說話。
“也許真的是我們看走眼了,張雲高有能,隻是沒有外露罷了。”
“但願如此吧。”寧硯說到,但他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專門了解過張雲高,真的覺得他不是什麽有才能的人,甚至連平庸都算不上。
如果沒有一個榮得盛寵的女兒,這輩子可能都是城衛軍中的一個小頭領,然後等他兒子襲爵時再降一等,淪為平民。
如果說他藏拙的話,也說不通,因為他沒有什麽藏拙的理由。而且要是想藏拙,這次也不會主動請纓去帶兵抗倭。
難道真的是他們看走眼了?還是說這場勝仗隻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巧合而已?
這一切他都不得而知,隻能耐心的去等接下來的軍情。
兩天後,一封同樣來自泉州的書信送到了田賦寺,交到了溫梅芷的手中。溫梅芷看完後,眉頭緊緊的鎖了起來。“怎麽會這樣。”
將信折起收到袖口,溫梅芷起身吩咐道:“來人,備轎。”她得馬上進宮一趟。
※※※※※※※※※※※※※※※※※※※※
註: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白虎通義 》
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五經通義 》
第77章
泉州府, 光艮縣。
一身華服的中年男人被十數人簇擁著送出了酒樓。
“大人慢走。”
喝酒喝的臉與脖子都通紅的中年男人擺了擺手, 便昂首闊步的走向了早就候在一旁的轎子。
轎子離開酒樓後,穿過了兩條街, 進了光艮縣的縣衙。到了後院的官舍時轎子才放下。
</br>
“去傳禦史大夫齊心濤來見。”
“是。”
**
次日朝會。
將抗倭大捷的事情說了一遍後,看到當初那些反對他的朝臣紛紛低頭沉默,蕭旻的心裏舒暢不已。
“章愛卿,都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壽遠郡公也早已不是吳下阿蒙了,朕用他自然有用他的道理,你也該換換眼光看人了。”
麵對蕭旻的“敲打”,章嚴維躬身說到:“微臣受教。等壽遠郡公得勝歸來後,臣一定親自登門請當日輕視之罪。”
蕭旻擺手道:“請罪就免了,日後別再置疑朕的識人之能就是。”
殿中參與過跪請蕭旻收迴成命的人紛紛捏了一把汗,他們都清楚,皇帝這是借著敲打章嚴維來警告他們所有人呢。
章嚴維也明白蕭旻的意思,垂著僵硬不能動的左胳膊跪了下來。“微臣惶恐。”
蕭旻的氣也出的差不多了,再加上也念著章嚴維的功勞,看著那一頭白了大半的頭髮,心中也有不忍,便開口道:“章卿起來吧,朕沒有怪罪的意思。”
“臣,謝陛下。”
章嚴維起身時還有點費勁兒,寧硯心中擔憂,想上去攙扶,看到離得更近的聞輝風去攙了之後才收迴腳步。
等章嚴維歸位之後,蕭旻再次出聲:“眾卿可還有事要奏?”
“臣有事要奏。”禦史大夫齊心濤走了出來。
“準。”
齊心濤手執玉笏,揚聲說到:“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平匈奴,驅倭寇,揚大涼國威,定安泰幹坤,陛下之功,以不輸於秦皇漢武,是以臣請陛下,仿效先賢,封禪泰山,祭皇室祖宗;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
蕭旻聽後,撫須緩緩說道:“封禪一事,牽扯良多,朕還需得好好思量忖度。”
話音才落,又是一人走了出來。“陛下,臣贊同齊大人所說,請陛下泰山封禪。”
接著是第二人,第三人。
“臣附議,請陛下泰山封禪!”
沒多久,滿朝大部分的人都站了出來請求蕭旻去泰山封禪。在見章嚴維也同意之後,剩下的人不管心中同意不同意,也都站出來跟著一同請求。
蕭旻這才順勢應下。“既然眾卿一致請求,朕也不好拂了你們的麵子,就應下封禪之時。等壽遠郡公班師迴朝之後,朕便啟程泰山,封禪!”
“鴻臚寺卿何在?”
一人走出。“臣在。”
“由你去和突厥真珠可汗以及高麗國國主交涉,封禪之時,兩國務必派遣使者,共同見證封禪之禮。”
“臣遵旨。”
“禮部尚書。”蕭旻又道。
“臣在。”
“封禪相關事宜由你先行準備,一切用度報於有司。”
“臣領旨。”
“退朝!”
一場近乎是自導自演的戲以“退朝”二字宣告終結,定下了“泰山封禪”之行,這個很多帝王想做但卻沒有資格做的事情。
從太極殿出來後,寧硯走向章嚴維,攙扶著他下台階。台階走到一半的時候,章嚴維才開口說話。
“也許真的是我們看走眼了,張雲高有能,隻是沒有外露罷了。”
“但願如此吧。”寧硯說到,但他心裏卻還是有些不放心。他專門了解過張雲高,真的覺得他不是什麽有才能的人,甚至連平庸都算不上。
如果沒有一個榮得盛寵的女兒,這輩子可能都是城衛軍中的一個小頭領,然後等他兒子襲爵時再降一等,淪為平民。
如果說他藏拙的話,也說不通,因為他沒有什麽藏拙的理由。而且要是想藏拙,這次也不會主動請纓去帶兵抗倭。
難道真的是他們看走眼了?還是說這場勝仗隻是瞎貓碰上死耗子,巧合而已?
這一切他都不得而知,隻能耐心的去等接下來的軍情。
兩天後,一封同樣來自泉州的書信送到了田賦寺,交到了溫梅芷的手中。溫梅芷看完後,眉頭緊緊的鎖了起來。“怎麽會這樣。”
將信折起收到袖口,溫梅芷起身吩咐道:“來人,備轎。”她得馬上進宮一趟。
※※※※※※※※※※※※※※※※※※※※
註: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改製應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禪,以告太平也。——《 白虎通義 》
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五經通義 》
第77章
泉州府, 光艮縣。
一身華服的中年男人被十數人簇擁著送出了酒樓。
“大人慢走。”
喝酒喝的臉與脖子都通紅的中年男人擺了擺手, 便昂首闊步的走向了早就候在一旁的轎子。
轎子離開酒樓後,穿過了兩條街, 進了光艮縣的縣衙。到了後院的官舍時轎子才放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