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等寧硯迴到金陵的時候, 竇良鋒已經因為等不急他,兩天前就啟程入京了。新的太守和審判史也已經走馬上任了。
白淑蘭和陸秋歌也從原先的府邸搬了出來, 被寧遠誌接到了寧家, 住的是騰出來的當年屬於大房的院落。
這時,寧家的其他人才知道金陵的審判史是他們寧家的人, 而且他爺爺還是被他們寧家排擠出家族的。
在又喜又懼之下,愣是沒有人敢去拜訪一二。尤其是二房和四房的人,他們雖然沒參與當年的事, 但他們的父親(爺爺)卻是直接造成者, 他們生怕寧硯會記恨到他們。
寧遠誌估計這兩天寧硯就會迴來,就日日讓寧磊去候著。寧硯一行人剛進城門就被寧磊接到,帶到了寧家。
“娘, 秋歌, 我迴來了。”寧硯剛進院子就迫不及待的喊了起來。
正房的門被打開, 白淑蘭、抱著小寧悠的陸秋歌和小寧頌紛紛走了出來。小寧頌撒開腿兒就朝寧硯奔了過來。
“阿爹~”
寧硯連忙蹲下抱住了小寧頌。小寧頌環住寧硯的脖子, 奶聲奶氣的說到;“阿爹, 你怎麽才迴來啊, 頌哥兒都想你了。”
“我可是用了最快的速度了。”寧硯笑嗬嗬的解釋道。“阿爹賠罪,明天給你買糖葫蘆去。”
誰知小寧頌很是嫌棄的皺了皺鼻子。“買了糖葫蘆你肯定就給我吃一小小個, 其他的都是你吃,頌哥兒不笨,才不要糖葫蘆呢。”
“阿爹那是怕你吃壞了牙齒。”寧硯睜著眼睛說瞎話。白淑蘭和陸秋歌在一旁笑彎了腰。
“好了, 頌哥兒, 快別纏著你爹了, 他一身風塵僕僕的,要先去收拾一下。”陸秋歌出聲說到。
小寧頌乖乖的點頭。“頌兒聽阿娘的。”說完,就鬆開了寧硯的脖子。
寧硯站起身,揉了揉兒子頭頂的軟發,然後走到陸秋歌旁邊。“讓我看看小悠悠。”好好的過了一把眼癮,寧硯才心滿意足的去換洗。
**
寧伯生和寧遠平的棺槨在寧家停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已經提前安排一切的寧遠誌便來找寧硯,商議遷入祖墳的事情。
正如之前寧硯要求的那樣,寧遠誌將嫡係旁係的人全部召集了起來。大大小小加起來足足有三四百人。
一旁人浩浩湯湯的隨著兩尊棺槨進了墓地,又看著棺槨下葬。數百人跪拜、上香,給了兩位逝去之人充足的風光。
遷墳完成之後,便是牌位入宗祠,名姓重入族譜。祖祠大小畢竟有限,所以隻讓寧氏一族中名望高的人去見證。
“時維丁卯,四月既望,孝裔寧遠平昭告於列祖列宗之神曰:年華如駛,節序更新。椒花獻頌,柏葉製銘。音容雖遠,報本情殷。逢茲歲首,舊典宜遵……告於祖宗,重歸宗族!謹告——”
祝文之後,在一眾人的見證下,寧硯先後兩次將寧伯生和寧遠平的牌位放進了祖祠中。
最後,由寧遠誌這個族長動筆,將寧伯生到小寧頌四位男丁添在了族譜上。寧硯早已逝去的祖母,白淑蘭和陸秋歌,也都以嫡妻的身份被寫上了族譜。
至此,延續了三輩的結在這裏解開,寧硯對寧伯生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宗族的事情結束後,寧硯也知道再也耽誤不得了。
去了趟府衙和新任太守和審判史會了一麵後,就帶著一家五口離開金陵,踏上了迴上元府的路。
**
半個月後,上元府城池之外。
寧硯將小寧頌抱在懷裏,撩開車簾指著城牆上的三個大字問道:“認識那三個字嗎?”
小寧頌歪著腦袋想了想,然後迴答:“認識前麵兩個,第三個不認識。”說完,小寧頌低著頭小聲道:“阿爹,頌兒是不是很笨啊……”
寧硯笑道:“哪有這麽說自己的。第三個字你還沒學,不知道實屬正常。來,阿爹教給你,那個字讀作‘府’,上元府。你出生的地方叫‘應天府’,也是這個字。”
“頌兒會記住的。”
“好了,趁現在馬車停著,你去後麵的馬車陪著祖母去。”
“好啊好啊。”
等前麵的人走完就輪到寧硯他們,憑證、路引盤查過後,就放了他們入城。馬車正在街上走著呢,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駕車的郭全突然將馬勒住了。
馬車一個踉蹌,陸秋歌差點就沒抱住小寧悠。也還好小寧悠在睡覺,不然被這麽一嚇,非得嚎哭起來不可。
寧硯皺起眉頭,直接探身去掀開了馬車車簾,正準備問是怎麽迴事時,看到了正前放一個被圍在中間,被議論紛紛的人。寧硯看著還有幾分熟悉,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
那人一身狼狽,腳邊扔著一些零碎的東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被趕出家門的人。
“廖氏,你個無德的潑婦。你給我記住了,如今是我把你休了,是我不要你了!我孫思邦是堂堂的狀元郎,豈是你一個下作的商人女能配得上的!”
“你給我等著,等有一天我得到聖上的強勢,加官進爵了,我一定要讓你們一家好看!”
聽到這幾句氣憤的吶喊聲,寧硯這才記起這個人是誰。是與他一榜的進士,而且還是名列榜首的狀元孫思邦。
</br>
等寧硯迴到金陵的時候, 竇良鋒已經因為等不急他,兩天前就啟程入京了。新的太守和審判史也已經走馬上任了。
白淑蘭和陸秋歌也從原先的府邸搬了出來, 被寧遠誌接到了寧家, 住的是騰出來的當年屬於大房的院落。
這時,寧家的其他人才知道金陵的審判史是他們寧家的人, 而且他爺爺還是被他們寧家排擠出家族的。
在又喜又懼之下,愣是沒有人敢去拜訪一二。尤其是二房和四房的人,他們雖然沒參與當年的事, 但他們的父親(爺爺)卻是直接造成者, 他們生怕寧硯會記恨到他們。
寧遠誌估計這兩天寧硯就會迴來,就日日讓寧磊去候著。寧硯一行人剛進城門就被寧磊接到,帶到了寧家。
“娘, 秋歌, 我迴來了。”寧硯剛進院子就迫不及待的喊了起來。
正房的門被打開, 白淑蘭、抱著小寧悠的陸秋歌和小寧頌紛紛走了出來。小寧頌撒開腿兒就朝寧硯奔了過來。
“阿爹~”
寧硯連忙蹲下抱住了小寧頌。小寧頌環住寧硯的脖子, 奶聲奶氣的說到;“阿爹, 你怎麽才迴來啊, 頌哥兒都想你了。”
“我可是用了最快的速度了。”寧硯笑嗬嗬的解釋道。“阿爹賠罪,明天給你買糖葫蘆去。”
誰知小寧頌很是嫌棄的皺了皺鼻子。“買了糖葫蘆你肯定就給我吃一小小個, 其他的都是你吃,頌哥兒不笨,才不要糖葫蘆呢。”
“阿爹那是怕你吃壞了牙齒。”寧硯睜著眼睛說瞎話。白淑蘭和陸秋歌在一旁笑彎了腰。
“好了, 頌哥兒, 快別纏著你爹了, 他一身風塵僕僕的,要先去收拾一下。”陸秋歌出聲說到。
小寧頌乖乖的點頭。“頌兒聽阿娘的。”說完,就鬆開了寧硯的脖子。
寧硯站起身,揉了揉兒子頭頂的軟發,然後走到陸秋歌旁邊。“讓我看看小悠悠。”好好的過了一把眼癮,寧硯才心滿意足的去換洗。
**
寧伯生和寧遠平的棺槨在寧家停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已經提前安排一切的寧遠誌便來找寧硯,商議遷入祖墳的事情。
正如之前寧硯要求的那樣,寧遠誌將嫡係旁係的人全部召集了起來。大大小小加起來足足有三四百人。
一旁人浩浩湯湯的隨著兩尊棺槨進了墓地,又看著棺槨下葬。數百人跪拜、上香,給了兩位逝去之人充足的風光。
遷墳完成之後,便是牌位入宗祠,名姓重入族譜。祖祠大小畢竟有限,所以隻讓寧氏一族中名望高的人去見證。
“時維丁卯,四月既望,孝裔寧遠平昭告於列祖列宗之神曰:年華如駛,節序更新。椒花獻頌,柏葉製銘。音容雖遠,報本情殷。逢茲歲首,舊典宜遵……告於祖宗,重歸宗族!謹告——”
祝文之後,在一眾人的見證下,寧硯先後兩次將寧伯生和寧遠平的牌位放進了祖祠中。
最後,由寧遠誌這個族長動筆,將寧伯生到小寧頌四位男丁添在了族譜上。寧硯早已逝去的祖母,白淑蘭和陸秋歌,也都以嫡妻的身份被寫上了族譜。
至此,延續了三輩的結在這裏解開,寧硯對寧伯生也算是有了一個交待。宗族的事情結束後,寧硯也知道再也耽誤不得了。
去了趟府衙和新任太守和審判史會了一麵後,就帶著一家五口離開金陵,踏上了迴上元府的路。
**
半個月後,上元府城池之外。
寧硯將小寧頌抱在懷裏,撩開車簾指著城牆上的三個大字問道:“認識那三個字嗎?”
小寧頌歪著腦袋想了想,然後迴答:“認識前麵兩個,第三個不認識。”說完,小寧頌低著頭小聲道:“阿爹,頌兒是不是很笨啊……”
寧硯笑道:“哪有這麽說自己的。第三個字你還沒學,不知道實屬正常。來,阿爹教給你,那個字讀作‘府’,上元府。你出生的地方叫‘應天府’,也是這個字。”
“頌兒會記住的。”
“好了,趁現在馬車停著,你去後麵的馬車陪著祖母去。”
“好啊好啊。”
等前麵的人走完就輪到寧硯他們,憑證、路引盤查過後,就放了他們入城。馬車正在街上走著呢,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駕車的郭全突然將馬勒住了。
馬車一個踉蹌,陸秋歌差點就沒抱住小寧悠。也還好小寧悠在睡覺,不然被這麽一嚇,非得嚎哭起來不可。
寧硯皺起眉頭,直接探身去掀開了馬車車簾,正準備問是怎麽迴事時,看到了正前放一個被圍在中間,被議論紛紛的人。寧硯看著還有幾分熟悉,但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
那人一身狼狽,腳邊扔著一些零碎的東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被趕出家門的人。
“廖氏,你個無德的潑婦。你給我記住了,如今是我把你休了,是我不要你了!我孫思邦是堂堂的狀元郎,豈是你一個下作的商人女能配得上的!”
“你給我等著,等有一天我得到聖上的強勢,加官進爵了,我一定要讓你們一家好看!”
聽到這幾句氣憤的吶喊聲,寧硯這才記起這個人是誰。是與他一榜的進士,而且還是名列榜首的狀元孫思邦。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