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溫梅芷的父親,曾經是大涼正二品的威國大將軍,所在的溫府是由皇帝禦賜的,和章嚴維的府邸在同一條街上。
溫大將軍一家盡數戰死疆場以後,皇帝也沒有收迴這座宅子,而是歸在了溫梅芷的名下。
溫梅芷輕笑道:“不是玄武街上的溫府,這座宅子你要我也不會給你的,溫家的祠堂尚在,溫府我會一直守著的。”
“呃……”寧硯訕訕的笑了笑。“我想錯了。”
“我說的是另外一座宅子。是我母親嫁到溫府時的嫁妝。她不在後,也就到了我的名下。那宅子平日裏也沒有人住,就一個老僕看門打掃。”
“那裏比你原先住的地方離皇宮、離戶部都近一些,以後上朝或是來官署都能近一些。放心,我不會多收你錢的。”
溫梅芷沒有說直接送的話,她清楚,即使這樣說了寧硯也不會接受的。所以才有了後麵那一句話。
寧硯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這樣正好省了他到處去找宅子的麻煩了,便道:“好,等今天放衙以後你領我去看一看。合適的話,我今天就買下來。”
“嗯。”
**
沒過多久的時間,戶部就派來了協同田賦司徵收夏稅的人。來人是戶部侍郎,曹輪。
“寧大人,溫大人。尚書大人今日派我來此,讓我帶著戶部的一幹人協同田賦司進行今年夏稅徵收。在下如今對這新的徵稅方法也僅有一知半解,所以還請兩位大人多多指教。”
曹輪的官階比寧硯和溫梅芷兩人都高,這番話說的可以算是謙遜極了。
“大人言過了。”說著,寧硯將早已準備好的幾本冊子呈給了曹輪。“這是田賦司早已結算好的徵稅名冊。”
待曹輪接過名冊後,寧硯解釋道:“大人請看,名冊上麵,何人交稅,應交多少,都記得清清楚楚。隻需要按照這個名冊去徵收即可。”
曹輪翻開名冊看了看,讚嘆道:“果真是一目了然,這樣的確能省不少的工作。”
田賦司因為設立的時間過短,人手並不多。這徵收夏稅的任務絕大部分其實還是由戶部負責。
以前的田賦就是由戶部徵收的,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反而對於田賦司來說新著手,處處都要學習請教。
“大部分的任務還要勞煩戶部,勞煩大人了。”
曹輪點頭道:“這樣,上元府東邊就交給田賦司,戶部派兩名主事協助你們。西、北、南三麵就由戶部來負責。”
“上元府周邊隸屬上元府的各縣戶部會下達手令,再由他們來徵收,徵收完畢後會上承戶部與田賦司。”
寧硯點頭。雖然戶部插手插的有點多,但以田賦司如今的狀況,也隻能接受。等以後田賦司漸漸成熟了,才能真正從戶部獨立出來。
“下官沒有異議。”
“我也沒有異議。”溫梅芷也在一旁附和到。
曹輪滿意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辦。”
**
徵稅的工作前前後後一共進行了半個月,各地的奏報開始陸續的往上元府送,但寧硯的手中隻是時間長短罷了。
上元府的情況如今已經清清楚楚了,比之上一年的夏稅整整增長了兩成還多。其中有近一成的增長得益於重新丈量土地後,查出的隱瞞的土地。
夏稅一上繳國庫,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很多。不僅田賦司和戶部上下都是笑容滿麵,皇帝更是為此龍顏大悅。大袖一揮,賞賜了寧硯不少的好東西。
金銀,玉器,布匹,良馬。
讓寧硯新家空蕩蕩的庫房一下就有了壓箱底的東西。
章嚴維也徹底放下了對累進徵稅的成見。他變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充盈國庫,寧硯的方法達到了,他自然也認同了。
就在寧硯以為終於忙完了,可以休息一段時間,準備在家裏弄個小慶功宴,邀請章鍾淩一家,再加一個溫梅芷的時候,他收到了戶部的調令。
調任他為金陵審判史,仍舊是正五品。
審判史是設置在州府、郡縣的官職,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又對州府太守有一定的監察權力。
是朝廷為了節製州府長官而設置的職位。有實權,而且還不小,在州府中,地位僅次於太守。
這調任還可以換成另外一個詞,叫“外放”。從京師被放到外地去做官,遠離天子,雖然官階沒變,但在很多人眼裏,這與貶謫無異。
所以不用細想,這應該是孔家對他的報復了。他還記得孔煜曾經說過,孔家在吏部有些關係。
而吏部對正四品及以下的官員有直接的任免、升遷以及貶謫的權力。他會收到現在的調令也不奇怪。
見寧硯一直盯著手中的調令看,溫梅芷以為他不願意,所以才會失落失神。猶豫了一下,開口道:“你要是不願意去金陵,我可以幫你去找陛下。”
寧硯迴過神,無所謂的說到:“沒有啊,外放金陵也沒有什麽不好的。你看在上元府,我就是一個正五品的小官。”
“我的上麵還有一堆的人。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有那麽多人壓在我的頭上呢,如果我去了金陵,我是審判史,我的上麵就太守一個人。沒有那麽多的管束,也沒有那麽多的擔驚受怕,這樣多好啊!”
</br>
溫大將軍一家盡數戰死疆場以後,皇帝也沒有收迴這座宅子,而是歸在了溫梅芷的名下。
溫梅芷輕笑道:“不是玄武街上的溫府,這座宅子你要我也不會給你的,溫家的祠堂尚在,溫府我會一直守著的。”
“呃……”寧硯訕訕的笑了笑。“我想錯了。”
“我說的是另外一座宅子。是我母親嫁到溫府時的嫁妝。她不在後,也就到了我的名下。那宅子平日裏也沒有人住,就一個老僕看門打掃。”
“那裏比你原先住的地方離皇宮、離戶部都近一些,以後上朝或是來官署都能近一些。放心,我不會多收你錢的。”
溫梅芷沒有說直接送的話,她清楚,即使這樣說了寧硯也不會接受的。所以才有了後麵那一句話。
寧硯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下來。這樣正好省了他到處去找宅子的麻煩了,便道:“好,等今天放衙以後你領我去看一看。合適的話,我今天就買下來。”
“嗯。”
**
沒過多久的時間,戶部就派來了協同田賦司徵收夏稅的人。來人是戶部侍郎,曹輪。
“寧大人,溫大人。尚書大人今日派我來此,讓我帶著戶部的一幹人協同田賦司進行今年夏稅徵收。在下如今對這新的徵稅方法也僅有一知半解,所以還請兩位大人多多指教。”
曹輪的官階比寧硯和溫梅芷兩人都高,這番話說的可以算是謙遜極了。
“大人言過了。”說著,寧硯將早已準備好的幾本冊子呈給了曹輪。“這是田賦司早已結算好的徵稅名冊。”
待曹輪接過名冊後,寧硯解釋道:“大人請看,名冊上麵,何人交稅,應交多少,都記得清清楚楚。隻需要按照這個名冊去徵收即可。”
曹輪翻開名冊看了看,讚嘆道:“果真是一目了然,這樣的確能省不少的工作。”
田賦司因為設立的時間過短,人手並不多。這徵收夏稅的任務絕大部分其實還是由戶部負責。
以前的田賦就是由戶部徵收的,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麽難事。反而對於田賦司來說新著手,處處都要學習請教。
“大部分的任務還要勞煩戶部,勞煩大人了。”
曹輪點頭道:“這樣,上元府東邊就交給田賦司,戶部派兩名主事協助你們。西、北、南三麵就由戶部來負責。”
“上元府周邊隸屬上元府的各縣戶部會下達手令,再由他們來徵收,徵收完畢後會上承戶部與田賦司。”
寧硯點頭。雖然戶部插手插的有點多,但以田賦司如今的狀況,也隻能接受。等以後田賦司漸漸成熟了,才能真正從戶部獨立出來。
“下官沒有異議。”
“我也沒有異議。”溫梅芷也在一旁附和到。
曹輪滿意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麽辦。”
**
徵稅的工作前前後後一共進行了半個月,各地的奏報開始陸續的往上元府送,但寧硯的手中隻是時間長短罷了。
上元府的情況如今已經清清楚楚了,比之上一年的夏稅整整增長了兩成還多。其中有近一成的增長得益於重新丈量土地後,查出的隱瞞的土地。
夏稅一上繳國庫,國庫一下子就充盈了很多。不僅田賦司和戶部上下都是笑容滿麵,皇帝更是為此龍顏大悅。大袖一揮,賞賜了寧硯不少的好東西。
金銀,玉器,布匹,良馬。
讓寧硯新家空蕩蕩的庫房一下就有了壓箱底的東西。
章嚴維也徹底放下了對累進徵稅的成見。他變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充盈國庫,寧硯的方法達到了,他自然也認同了。
就在寧硯以為終於忙完了,可以休息一段時間,準備在家裏弄個小慶功宴,邀請章鍾淩一家,再加一個溫梅芷的時候,他收到了戶部的調令。
調任他為金陵審判史,仍舊是正五品。
審判史是設置在州府、郡縣的官職,掌管糧運、家田、水利和訴訟等事項,又對州府太守有一定的監察權力。
是朝廷為了節製州府長官而設置的職位。有實權,而且還不小,在州府中,地位僅次於太守。
這調任還可以換成另外一個詞,叫“外放”。從京師被放到外地去做官,遠離天子,雖然官階沒變,但在很多人眼裏,這與貶謫無異。
所以不用細想,這應該是孔家對他的報復了。他還記得孔煜曾經說過,孔家在吏部有些關係。
而吏部對正四品及以下的官員有直接的任免、升遷以及貶謫的權力。他會收到現在的調令也不奇怪。
見寧硯一直盯著手中的調令看,溫梅芷以為他不願意,所以才會失落失神。猶豫了一下,開口道:“你要是不願意去金陵,我可以幫你去找陛下。”
寧硯迴過神,無所謂的說到:“沒有啊,外放金陵也沒有什麽不好的。你看在上元府,我就是一個正五品的小官。”
“我的上麵還有一堆的人。俗話說官大一級壓死人,有那麽多人壓在我的頭上呢,如果我去了金陵,我是審判史,我的上麵就太守一個人。沒有那麽多的管束,也沒有那麽多的擔驚受怕,這樣多好啊!”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