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你放著我來。”
陸秋歌轉著轆轤的手頓住,訝然道:“今天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
“辭書的編撰已經完成了,學士大人所幸就提前放我們迴來了。”
說著,將懷裏的書和大氅一併遞給陸秋歌,然後接過陸秋歌手中的轆轤一點點轉動著將水打出來。
等寧硯將水送進廚房後,陸秋歌將一個手爐塞進了他的手中。
“早上我少說了一句你就忘帶了。”
“下不為例,下不為例。來,一起暖。”寧硯笑著說到,然後拉過陸秋歌的一隻手按在暖爐上,兩人一同走向寢房。
“明天我就和你一起去清靈寺上香,免得娘再成天催促了。”
陸秋歌失笑的說到:“娘也是為我們兩個好啊。”
寧硯無辜道:“我知道啊,所以我這不就聽她老人家的,一休沐就準備和你去上香了嘛。”
“對了?娘呢?剛才那話你可別和娘說啊。”
陸秋歌笑著搖了搖頭。“娘去坊市買菜了。”
“娘要是還給你煎藥,你就趁她不注意偷偷的倒掉。看到那盆盆景了沒?我專門找來讓你倒藥的。”
寧硯有時候都有些懷疑,是不是因為他取代了原來的寧硯的緣故讓這具身體有了什麽變化,所以導致他和陸秋歌一直沒有孩子。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都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陸秋歌和白淑蘭了。他知道兩個女人對孩子有多渴望。
“你呀,就別出餿主意了。”陸秋歌說著說著,神色有些黯然了。她與寧硯成親近五年,膝下卻一兒半女都沒有。
白淑蘭待她好,不怪她,寧硯也總說是他的問題,但她怎麽可能不怪自己。她已經二十四了,真的不年輕了。
寧硯一看陸秋歌的這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了,當下故作心痛的說到:“秋歌,你居然說我出餿主意,太讓我傷心了。”
陸秋歌好笑道:“難不成我還得誇你兩句?”
寧硯一本正經的說:“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的。”
陸秋歌彎起眉眼笑了片刻,收斂後認真的說到:“硯哥兒,真的謝謝你。”
成親之時她也曾忐忑過,她怕換了一個身份後一切都變了。她甚至想就一直以半丫鬟半童養媳的身份一直在寧家生活下去。
但成親後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多想了。鄰裏幾位相識的婦人都羨慕她,說她的硯哥兒就跟話本裏寫出來的人一樣,她自己又何嚐不這麽覺得的。
她何其慶幸,有一個這個的丈夫,一個這樣的家。
“夫妻之間怎麽還用‘謝’字呢。好哇,秋歌,你是不是還拿為夫當外人呢!”
陸秋歌“噗嗤”笑了一聲,壓下寧硯指著她的手。“嗯,我不說了,不說了。”
“硯哥兒,你和秋歌說什麽呢?我剛進門就聽到她的笑了。”白淑蘭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寧硯的寢房在堂屋的左側,正對著院子和大門,兩人向外看去,白淑蘭挎著一個籃子走進了院子。
“我給秋歌說我今天在翰林院碰到的一件趣事呢,娘你要聽嗎?”寧硯扯起胡話來愣是麵不改色心不跳的。
白淑蘭笑著道:“我就算了,秋歌高興就行。”
“娘,你惦記著的《霍楊記》後麵兩冊我給買迴來了,等會兒我給你們讀。”
“你一個堂堂翰林院的從七品官兒,成天跟著我們婦道人家看話本像什麽迴事。”白淑蘭嗔到。
寧硯迴到:“老萊子還彩衣娛親呢,我這算什麽。況且,我也覺得這話本寫的挺好的。”
“娘說不過你,不說了。”
“娘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說完,寧硯自己都笑了起來。
**
次日一早,寧硯和陸秋歌起了個大早,在白淑蘭的叮嚀下,兩人雇了輛馬車就往郊外的清靈寺而去。
清靈寺在青秀山上,是上元府地界內有名的佛教聖地,每天來許願還願的人不計其數。
清靈寺的上任主持曾經還被大涼的一位先帝請到皇宮講授佛法。現在的皇帝蕭旻也曾兩次駕臨清靈寺聆聽佛音,大大的提升了清靈寺的名頭。
兩人在山腳下車,開始徒步登山。一路上碰到了不少同來上香的信徒。其中不乏有拖家帶口的男人,隻是大多數還是女人。
山路不陡,寧硯走起來閑庭信步的。每日經過諾大的皇宮去往翰林院,他的腳力早就鍛鍊出來了。
“這地方,倒是一個踏青的好去處,你看那迎春花多漂亮。”
陸秋歌嗔怪的看了寧硯一眼。“硯哥兒,走前娘還專門叮囑你要心誠,這還沒見到佛祖呢,你就先想踏青了。”
“呃……”寧硯一下噎住了。“秋歌,你別生氣,我知錯,我肯定不提踏青的事了。”
寧硯不信佛,隻是對佛教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態度很是推崇。所以讓他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一樣去吃齋念佛,誠心信奉是不可能的,隻能做做表麵功夫。
他肯來這裏,也隻是為了安白淑蘭和陸秋歌的心。
來到大雄寶殿內,寧硯先是捐了一筆香火錢,然後領了香,等陸秋歌跪拜許完願後,一同將香點燃插進巨大的香爐之中。
</br>
陸秋歌轉著轆轤的手頓住,訝然道:“今天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
“辭書的編撰已經完成了,學士大人所幸就提前放我們迴來了。”
說著,將懷裏的書和大氅一併遞給陸秋歌,然後接過陸秋歌手中的轆轤一點點轉動著將水打出來。
等寧硯將水送進廚房後,陸秋歌將一個手爐塞進了他的手中。
“早上我少說了一句你就忘帶了。”
“下不為例,下不為例。來,一起暖。”寧硯笑著說到,然後拉過陸秋歌的一隻手按在暖爐上,兩人一同走向寢房。
“明天我就和你一起去清靈寺上香,免得娘再成天催促了。”
陸秋歌失笑的說到:“娘也是為我們兩個好啊。”
寧硯無辜道:“我知道啊,所以我這不就聽她老人家的,一休沐就準備和你去上香了嘛。”
“對了?娘呢?剛才那話你可別和娘說啊。”
陸秋歌笑著搖了搖頭。“娘去坊市買菜了。”
“娘要是還給你煎藥,你就趁她不注意偷偷的倒掉。看到那盆盆景了沒?我專門找來讓你倒藥的。”
寧硯有時候都有些懷疑,是不是因為他取代了原來的寧硯的緣故讓這具身體有了什麽變化,所以導致他和陸秋歌一直沒有孩子。
如果真的是這樣,他都不知道該怎麽麵對陸秋歌和白淑蘭了。他知道兩個女人對孩子有多渴望。
“你呀,就別出餿主意了。”陸秋歌說著說著,神色有些黯然了。她與寧硯成親近五年,膝下卻一兒半女都沒有。
白淑蘭待她好,不怪她,寧硯也總說是他的問題,但她怎麽可能不怪自己。她已經二十四了,真的不年輕了。
寧硯一看陸秋歌的這神情就知道她在想什麽了,當下故作心痛的說到:“秋歌,你居然說我出餿主意,太讓我傷心了。”
陸秋歌好笑道:“難不成我還得誇你兩句?”
寧硯一本正經的說:“我覺得這個是可以的。”
陸秋歌彎起眉眼笑了片刻,收斂後認真的說到:“硯哥兒,真的謝謝你。”
成親之時她也曾忐忑過,她怕換了一個身份後一切都變了。她甚至想就一直以半丫鬟半童養媳的身份一直在寧家生活下去。
但成親後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多想了。鄰裏幾位相識的婦人都羨慕她,說她的硯哥兒就跟話本裏寫出來的人一樣,她自己又何嚐不這麽覺得的。
她何其慶幸,有一個這個的丈夫,一個這樣的家。
“夫妻之間怎麽還用‘謝’字呢。好哇,秋歌,你是不是還拿為夫當外人呢!”
陸秋歌“噗嗤”笑了一聲,壓下寧硯指著她的手。“嗯,我不說了,不說了。”
“硯哥兒,你和秋歌說什麽呢?我剛進門就聽到她的笑了。”白淑蘭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寧硯的寢房在堂屋的左側,正對著院子和大門,兩人向外看去,白淑蘭挎著一個籃子走進了院子。
“我給秋歌說我今天在翰林院碰到的一件趣事呢,娘你要聽嗎?”寧硯扯起胡話來愣是麵不改色心不跳的。
白淑蘭笑著道:“我就算了,秋歌高興就行。”
“娘,你惦記著的《霍楊記》後麵兩冊我給買迴來了,等會兒我給你們讀。”
“你一個堂堂翰林院的從七品官兒,成天跟著我們婦道人家看話本像什麽迴事。”白淑蘭嗔到。
寧硯迴到:“老萊子還彩衣娛親呢,我這算什麽。況且,我也覺得這話本寫的挺好的。”
“娘說不過你,不說了。”
“娘是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說完,寧硯自己都笑了起來。
**
次日一早,寧硯和陸秋歌起了個大早,在白淑蘭的叮嚀下,兩人雇了輛馬車就往郊外的清靈寺而去。
清靈寺在青秀山上,是上元府地界內有名的佛教聖地,每天來許願還願的人不計其數。
清靈寺的上任主持曾經還被大涼的一位先帝請到皇宮講授佛法。現在的皇帝蕭旻也曾兩次駕臨清靈寺聆聽佛音,大大的提升了清靈寺的名頭。
兩人在山腳下車,開始徒步登山。一路上碰到了不少同來上香的信徒。其中不乏有拖家帶口的男人,隻是大多數還是女人。
山路不陡,寧硯走起來閑庭信步的。每日經過諾大的皇宮去往翰林院,他的腳力早就鍛鍊出來了。
“這地方,倒是一個踏青的好去處,你看那迎春花多漂亮。”
陸秋歌嗔怪的看了寧硯一眼。“硯哥兒,走前娘還專門叮囑你要心誠,這還沒見到佛祖呢,你就先想踏青了。”
“呃……”寧硯一下噎住了。“秋歌,你別生氣,我知錯,我肯定不提踏青的事了。”
寧硯不信佛,隻是對佛教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態度很是推崇。所以讓他像一個虔誠的信徒一樣去吃齋念佛,誠心信奉是不可能的,隻能做做表麵功夫。
他肯來這裏,也隻是為了安白淑蘭和陸秋歌的心。
來到大雄寶殿內,寧硯先是捐了一筆香火錢,然後領了香,等陸秋歌跪拜許完願後,一同將香點燃插進巨大的香爐之中。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