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能不能問您借點銀錢,硯哥兒就要上京趕考了,但盤纏還差一點。”陸秋歌平靜的和陸李氏說。
陸李氏還沒說話,她後麵的陸大山先嚷嚷了起來。“我們家可沒錢,你要借問別人借去!”
陸李氏狠狠的瞪了陸大山一眼,示意他閉嘴,然後“慈祥”的看向陸秋歌。“你們怎麽會沒錢呢?硯哥兒不是舉人老爺嗎?而且他不是還和縣裏的管家少爺認識嗎?”
“硯哥兒和管家少爺一起做了筆買賣,結果賠了太多,家裏現在的錢供他趕考都不夠。”
寧硯忙在一旁配合的嘆了一口氣。“唉~秋歌,都是我的錯。”
“這……”陸李氏一下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她來是想“借”錢呢,結果對方反過來問她借錢,她能給就怪了。
眼珠子咕嚕一轉,陸李氏嘆息道:“女兒,不瞞你說,娘手裏也是一點錢都沒,想給大山說門親事都不行。不過你放心,娘迴去和你商量商量,如果能從牙縫裏擠出來一點錢,娘馬上就給你送來。”
早就陸大山不耐煩的說到:“娘,和她說那麽多幹什麽,又拿不到錢。趕緊迴去了!”說完,陸大山拿起他們帶來的油紙傘就走了。
陸李氏連忙就跟了上去。這還是寧硯第一次見他們走的這麽快,這麽利落。
“汪汪~”
兩聲兇猛的犬吠上伴著一聲驚嚇的喊叫聲傳了迴來。
寧硯挑眉一笑。“今天我一定要給大黃吃點肉!”
**
卸下私塾夫子的差使後,寧硯就開始為會試做最後的準備。這一次他已經不像上次一般心裏沒底了,不說十拿九穩,但已經胸有溝壑了。
這天晚上。
陸秋歌剛和衣躺下就被寧硯攬在了懷裏,下巴在陸秋歌的肩窩處蹭了蹭,輕聲說到:“明天就要走了,捨不得你。”
“我也捨不得啊……”陸秋歌雙手反抱住了寧硯,然後在他背後輕輕的拍了兩下。“兩個月就迴來了,很快的。”
“兩個月,真長。”寧硯嘟囔了一句。“這次要再不中,我就不考了,舉人也挺好的。”
陸秋歌柔和說到:“別說胡話了,你肯定可以的。快睡吧。”
“嗯。”
第二天一早,陸秋歌送走了寧硯。寧硯第二次踏上了去上元府趕考的路。
第24章 捷報
再次坐到上元府貢院號房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過一次,寧硯幾乎沒有什麽緊張感。
在他的視線所及範圍內掃視一圈,大多數能看到的都是而立、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如他一般年齡的很少。兩鬢已經斑白的人也不缺,果真應了那句“五十少進士”。
考生到齊後不久,從貢院的後院便走出來一行人。為首的一身紫服,頭戴直腳襆頭的人。這人的身後並排跟著三位身著緋服的人。
大涼官服主要以顏色來區分品階。八、九品官員服青,六、七品官員服綠,四、五品官員服緋,佩銀魚袋,三品及以上服紫,佩金魚袋。而若入內閣,任首輔,佩的則是紫金魚袋。
而大涼歷來由禮部與禦史台協同主持。禮部尚書為主考官,禮部侍郎一名,禦史台副都禦史兩名為副考官,所以這三人的身份一目了然。
寧硯的號房比較靠前,能清楚的看到最前方的公堂。他看到四人在公堂交談了兩句後,一名下官得了吩咐後退出了公堂,四人在各自的位置落座。
沒過多久,伴隨著沉悶響亮的鼓聲,外簾官捧著托盤從後院而出,托盤裏盛的就是會試的考卷。
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製五、詔、誥、章、表內科各一;第三場試經、史、策各一。
上一次寧硯就是栽在了史論上,所以等他拿到考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看向了這次的史論題。
“蜀武帝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後晉連霍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這就是這次的史論題。
蜀武帝指的就是諸葛亮,連霍是大涼開國之前十國混戰之時,後晉的一代名相。“申商”指戰國時的申不害與商鞅,兩人都是變法的代表人物。
所以題目的大致意思就是諸葛亮和連霍都變法了,結果卻是一成一敗。
題目的意思寧硯明了,相關史事他也瞭然於胸。心底鬆了一口氣的他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層麵上。
當今那位變法革新的想法應該還一直堅持著。
這一點,不僅僅從考卷上能看出來,從他對寧武關之變以後的處理手段就能看出來。
他雖然革除了章嚴維的首輔之位,但卻將原次輔夏敬提為了首輔。而夏敬是誰,章嚴維變法的頭號擁護者。
從這裏就能看出皇帝的用意。暫時妥協,等寧武關風波過後便會尋機再次啟用章嚴維。
這對寧硯來說算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反正他已經被打上了章派的烙印,那章嚴維一旦重新掌權,對他來說雖然利害並存,但利絕對大於害。
思緒跑了一會兒後,寧硯迴神後便開始將注意力放到了書義與經義之上。這是第一場的內容,三天後就會有人來收卷。
第一場、第二場寧硯都完成的很順利,每次剩下的時間他便用來構思史論題與策論題。
</br>
陸李氏還沒說話,她後麵的陸大山先嚷嚷了起來。“我們家可沒錢,你要借問別人借去!”
陸李氏狠狠的瞪了陸大山一眼,示意他閉嘴,然後“慈祥”的看向陸秋歌。“你們怎麽會沒錢呢?硯哥兒不是舉人老爺嗎?而且他不是還和縣裏的管家少爺認識嗎?”
“硯哥兒和管家少爺一起做了筆買賣,結果賠了太多,家裏現在的錢供他趕考都不夠。”
寧硯忙在一旁配合的嘆了一口氣。“唉~秋歌,都是我的錯。”
“這……”陸李氏一下不知道該說什麽了。她來是想“借”錢呢,結果對方反過來問她借錢,她能給就怪了。
眼珠子咕嚕一轉,陸李氏嘆息道:“女兒,不瞞你說,娘手裏也是一點錢都沒,想給大山說門親事都不行。不過你放心,娘迴去和你商量商量,如果能從牙縫裏擠出來一點錢,娘馬上就給你送來。”
早就陸大山不耐煩的說到:“娘,和她說那麽多幹什麽,又拿不到錢。趕緊迴去了!”說完,陸大山拿起他們帶來的油紙傘就走了。
陸李氏連忙就跟了上去。這還是寧硯第一次見他們走的這麽快,這麽利落。
“汪汪~”
兩聲兇猛的犬吠上伴著一聲驚嚇的喊叫聲傳了迴來。
寧硯挑眉一笑。“今天我一定要給大黃吃點肉!”
**
卸下私塾夫子的差使後,寧硯就開始為會試做最後的準備。這一次他已經不像上次一般心裏沒底了,不說十拿九穩,但已經胸有溝壑了。
這天晚上。
陸秋歌剛和衣躺下就被寧硯攬在了懷裏,下巴在陸秋歌的肩窩處蹭了蹭,輕聲說到:“明天就要走了,捨不得你。”
“我也捨不得啊……”陸秋歌雙手反抱住了寧硯,然後在他背後輕輕的拍了兩下。“兩個月就迴來了,很快的。”
“兩個月,真長。”寧硯嘟囔了一句。“這次要再不中,我就不考了,舉人也挺好的。”
陸秋歌柔和說到:“別說胡話了,你肯定可以的。快睡吧。”
“嗯。”
第二天一早,陸秋歌送走了寧硯。寧硯第二次踏上了去上元府趕考的路。
第24章 捷報
再次坐到上元府貢院號房的時候,或許是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過一次,寧硯幾乎沒有什麽緊張感。
在他的視線所及範圍內掃視一圈,大多數能看到的都是而立、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如他一般年齡的很少。兩鬢已經斑白的人也不缺,果真應了那句“五十少進士”。
考生到齊後不久,從貢院的後院便走出來一行人。為首的一身紫服,頭戴直腳襆頭的人。這人的身後並排跟著三位身著緋服的人。
大涼官服主要以顏色來區分品階。八、九品官員服青,六、七品官員服綠,四、五品官員服緋,佩銀魚袋,三品及以上服紫,佩金魚袋。而若入內閣,任首輔,佩的則是紫金魚袋。
而大涼歷來由禮部與禦史台協同主持。禮部尚書為主考官,禮部侍郎一名,禦史台副都禦史兩名為副考官,所以這三人的身份一目了然。
寧硯的號房比較靠前,能清楚的看到最前方的公堂。他看到四人在公堂交談了兩句後,一名下官得了吩咐後退出了公堂,四人在各自的位置落座。
沒過多久,伴隨著沉悶響亮的鼓聲,外簾官捧著托盤從後院而出,托盤裏盛的就是會試的考卷。
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製五、詔、誥、章、表內科各一;第三場試經、史、策各一。
上一次寧硯就是栽在了史論上,所以等他拿到考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看向了這次的史論題。
“蜀武帝亮無申商之心而用其術,後晉連霍用申商之實而諱其名論”,這就是這次的史論題。
蜀武帝指的就是諸葛亮,連霍是大涼開國之前十國混戰之時,後晉的一代名相。“申商”指戰國時的申不害與商鞅,兩人都是變法的代表人物。
所以題目的大致意思就是諸葛亮和連霍都變法了,結果卻是一成一敗。
題目的意思寧硯明了,相關史事他也瞭然於胸。心底鬆了一口氣的他卻想到了另外一個層麵上。
當今那位變法革新的想法應該還一直堅持著。
這一點,不僅僅從考卷上能看出來,從他對寧武關之變以後的處理手段就能看出來。
他雖然革除了章嚴維的首輔之位,但卻將原次輔夏敬提為了首輔。而夏敬是誰,章嚴維變法的頭號擁護者。
從這裏就能看出皇帝的用意。暫時妥協,等寧武關風波過後便會尋機再次啟用章嚴維。
這對寧硯來說算是一個大大的好消息。反正他已經被打上了章派的烙印,那章嚴維一旦重新掌權,對他來說雖然利害並存,但利絕對大於害。
思緒跑了一會兒後,寧硯迴神後便開始將注意力放到了書義與經義之上。這是第一場的內容,三天後就會有人來收卷。
第一場、第二場寧硯都完成的很順利,每次剩下的時間他便用來構思史論題與策論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