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硯眉頭不著痕跡的蹙了一下。
第10章 鹿鳴宴詩
劉廣很高興,他清楚,寧硯在詩賦方麵不但沒有什麽七步成詩之才,反而數次被曹夫子說多有不足。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寧硯說出自己不善作詩還是硬著頭皮作,都會出醜,肯定會在學政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說不定一個不喜就將他的貢生名額給抹去了。
然後這隻是劉廣自己的臆想而已,不管是寧硯,還是主座的何才岩、章嚴維,真的會像他想的這樣?
正暗自得意的劉廣沒有看到,在他說出那句話後,章嚴維微微落下的嘴角。章嚴維是什麽人?
一個在官場權利傾軋之下浸淫了整整二十年,從一個正六品的翰林編修一路走到了正三品的禮部尚書,被排擠出上元府還依舊能得皇帝眷顧,下旨拜為內閣首輔的人。
什麽樣的事情他沒見過,沒經歷過,怎麽可能簡單。自以為算計了寧硯的劉廣在他眼中隻不過是一個班門弄斧的跳樑小醜罷了。
何才岩敏銳的抓住了章嚴維那細微的麵部變化,意味深長的看了正帶著得逞笑意的劉廣一眼。他知道,貢生名單裏,這個人的名字怕是要被除去了。
雖然知道寧硯是被算計的,但章嚴維卻並沒有駁迴劉廣的提議,反而同意了下來。“寧硯,既然如此,你就以鹿鳴宴為題,作賀詩一首。”
章嚴維既然開口了,就斷了寧硯拒絕的後路。應了一聲“是”後,便離席來到了中間的空地上,腦中思量萬千。
七步作詩,他作不出來。關於鹿鳴宴的詩,他的腦子裏有一首,但他卻不敢冒然念出來。作為案首,他院試的考卷章嚴維這個學政肯定看過,他詩賦的水平對方心裏肯定也有點底。
如果他冒然的七步做一首詩,不到不會贏得對方的賞識,反而會弄巧成拙,讓章嚴維覺得他提前背了一首別人的,他冒用來,為的是在小鹿鳴宴上出一迴風頭。
比起這點,寧硯情願自認短處。
隻見他麵相章嚴維,躬身行了一禮後,坦然說到:“稟學政大人,知府大人,劉兄曾在酒後玩笑說我有七步詩才,實在隻是玩笑而已,學生自認在詩賦方麵尚有不足,又怎麽可能比得上七步成詩曹子建。”
一番話,說的坦坦蕩蕩,沒有半點是說劉廣算計他之類的,卻讓明白人知道劉廣的意圖。
明明是劉廣你酒後胡言說人家有七步成詩之才,你卻說是你們的夫子說的,你是什麽居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劉廣嘴角的笑容一下就僵住了,正準備起身反駁寧硯兩句,何才岩一個冷眼掃過來,頓時讓他四肢無力,脊背生涼。
場中,寧硯繼續說著。
“所以學生不願以陋詩掃了大人的雅興。但學生這裏有一首他人所做的鹿鳴宴賀詩,可否準許學生誦來為今日宴會增彩?”
章嚴維審視的看了一眼場中這個雙眼清明,從容不迫的儒衫少年,微微頷首。“準了。”
“謝大人。”說完,寧硯略微側身,既不讓自己背對章嚴維,又能讓自己麵對宴席兩旁的人。
“諸君請聽:
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閑。”
清朗的聲音頓挫有致,話音落下之時,何才岩忍不住拍手道了一聲“好”,出聲問道:“寧硯,不知作這首詩的是何人?”
原詩為蘇軾所做,但在這個世界,歷史在三國時就拐了彎,沒有宋朝,就更不可能有蘇軾了,所以寧硯謊道:“這首詩是家爺所做。”
“能否告知姓名?”
寧硯迴道:“家爺諱伯生。”
已逝之人便不能再用“名”了,所以寧硯用了一個“諱”字。
章嚴維聽到寧硯的迴答,身體不自禁的向前傾了一下,眼神也閃爍了兩下,隻是沒人發現他的異常。
“寧伯生……為什麽這麽熟悉?”何才岩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而後腦中靈光一閃,拍案問道:“可是十年前辭官歸隱的寧翰林?”
“正是家爺。”
何才岩嘆了一口氣,感懷的說到:“原來是寧翰林所作,難怪能有如此文采。可惜他老人家已經仙逝,未能親自與他一見,真是一件憾事。”
沒等何才岩感懷完,就聽章嚴維出聲道:“你入座吧。”
“是。”應完,寧硯便走迴了他的位置,視線在劉廣身上掃過,扯了扯嘴角。劉廣一直低著頭,放在膝蓋上的右手微微顫抖著。
“今日本官和何知府在這裏設下小鹿鳴宴,為的是慶賀諸位得中生員。你們是同科秀才,也算是一種緣分,像今日這樣同席宴飲,齊聚一堂的場景他日難再,何該珍惜才是。”
劉廣聽到章嚴維的話,頭更加的低了,手也越發的抖起來。他知道,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章嚴維後半段話,幾乎全部都是對自己說的。
他現在無比後悔自己被嫉妒沖昏了頭腦,說出了那麽一番話,算計不成,反而讓自己留下了一個壞名聲。
“請諸生舉杯,本官藉此願你們在九月秋闈能夠得中舉人,為我大涼,為為聖上,為朝廷效力。”
</br>
第10章 鹿鳴宴詩
劉廣很高興,他清楚,寧硯在詩賦方麵不但沒有什麽七步成詩之才,反而數次被曹夫子說多有不足。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不管是寧硯說出自己不善作詩還是硬著頭皮作,都會出醜,肯定會在學政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說不定一個不喜就將他的貢生名額給抹去了。
然後這隻是劉廣自己的臆想而已,不管是寧硯,還是主座的何才岩、章嚴維,真的會像他想的這樣?
正暗自得意的劉廣沒有看到,在他說出那句話後,章嚴維微微落下的嘴角。章嚴維是什麽人?
一個在官場權利傾軋之下浸淫了整整二十年,從一個正六品的翰林編修一路走到了正三品的禮部尚書,被排擠出上元府還依舊能得皇帝眷顧,下旨拜為內閣首輔的人。
什麽樣的事情他沒見過,沒經歷過,怎麽可能簡單。自以為算計了寧硯的劉廣在他眼中隻不過是一個班門弄斧的跳樑小醜罷了。
何才岩敏銳的抓住了章嚴維那細微的麵部變化,意味深長的看了正帶著得逞笑意的劉廣一眼。他知道,貢生名單裏,這個人的名字怕是要被除去了。
雖然知道寧硯是被算計的,但章嚴維卻並沒有駁迴劉廣的提議,反而同意了下來。“寧硯,既然如此,你就以鹿鳴宴為題,作賀詩一首。”
章嚴維既然開口了,就斷了寧硯拒絕的後路。應了一聲“是”後,便離席來到了中間的空地上,腦中思量萬千。
七步作詩,他作不出來。關於鹿鳴宴的詩,他的腦子裏有一首,但他卻不敢冒然念出來。作為案首,他院試的考卷章嚴維這個學政肯定看過,他詩賦的水平對方心裏肯定也有點底。
如果他冒然的七步做一首詩,不到不會贏得對方的賞識,反而會弄巧成拙,讓章嚴維覺得他提前背了一首別人的,他冒用來,為的是在小鹿鳴宴上出一迴風頭。
比起這點,寧硯情願自認短處。
隻見他麵相章嚴維,躬身行了一禮後,坦然說到:“稟學政大人,知府大人,劉兄曾在酒後玩笑說我有七步詩才,實在隻是玩笑而已,學生自認在詩賦方麵尚有不足,又怎麽可能比得上七步成詩曹子建。”
一番話,說的坦坦蕩蕩,沒有半點是說劉廣算計他之類的,卻讓明白人知道劉廣的意圖。
明明是劉廣你酒後胡言說人家有七步成詩之才,你卻說是你們的夫子說的,你是什麽居心已經昭然若揭了。
劉廣嘴角的笑容一下就僵住了,正準備起身反駁寧硯兩句,何才岩一個冷眼掃過來,頓時讓他四肢無力,脊背生涼。
場中,寧硯繼續說著。
“所以學生不願以陋詩掃了大人的雅興。但學生這裏有一首他人所做的鹿鳴宴賀詩,可否準許學生誦來為今日宴會增彩?”
章嚴維審視的看了一眼場中這個雙眼清明,從容不迫的儒衫少年,微微頷首。“準了。”
“謝大人。”說完,寧硯略微側身,既不讓自己背對章嚴維,又能讓自己麵對宴席兩旁的人。
“諸君請聽:
連騎思思畫鼓喧,喜君新奪錦標還。
金罍浮菊催開宴,紅蕊將春待入關。
他日曾陪控禹穴,白頭重見賦南山。
何時共樂昇平事,風月笙簫坐夜閑。”
清朗的聲音頓挫有致,話音落下之時,何才岩忍不住拍手道了一聲“好”,出聲問道:“寧硯,不知作這首詩的是何人?”
原詩為蘇軾所做,但在這個世界,歷史在三國時就拐了彎,沒有宋朝,就更不可能有蘇軾了,所以寧硯謊道:“這首詩是家爺所做。”
“能否告知姓名?”
寧硯迴道:“家爺諱伯生。”
已逝之人便不能再用“名”了,所以寧硯用了一個“諱”字。
章嚴維聽到寧硯的迴答,身體不自禁的向前傾了一下,眼神也閃爍了兩下,隻是沒人發現他的異常。
“寧伯生……為什麽這麽熟悉?”何才岩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而後腦中靈光一閃,拍案問道:“可是十年前辭官歸隱的寧翰林?”
“正是家爺。”
何才岩嘆了一口氣,感懷的說到:“原來是寧翰林所作,難怪能有如此文采。可惜他老人家已經仙逝,未能親自與他一見,真是一件憾事。”
沒等何才岩感懷完,就聽章嚴維出聲道:“你入座吧。”
“是。”應完,寧硯便走迴了他的位置,視線在劉廣身上掃過,扯了扯嘴角。劉廣一直低著頭,放在膝蓋上的右手微微顫抖著。
“今日本官和何知府在這裏設下小鹿鳴宴,為的是慶賀諸位得中生員。你們是同科秀才,也算是一種緣分,像今日這樣同席宴飲,齊聚一堂的場景他日難再,何該珍惜才是。”
劉廣聽到章嚴維的話,頭更加的低了,手也越發的抖起來。他知道,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章嚴維後半段話,幾乎全部都是對自己說的。
他現在無比後悔自己被嫉妒沖昏了頭腦,說出了那麽一番話,算計不成,反而讓自己留下了一個壞名聲。
“請諸生舉杯,本官藉此願你們在九月秋闈能夠得中舉人,為我大涼,為為聖上,為朝廷效力。”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