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三平固執己見,這說明什麽,說明人隻相信自己看到的事情,而不相信未來可能會出現的事情,人性的固執讓許多偉大人物折戟沉沙,更不用說普通人了。
二零零一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大漢入世了,從此融入全球化,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漂亮國人的一次不小心,從此改寫了世界曆史的發展進程。
在入世之前,大漢經濟發展雖然快,但是畢竟隻是在自己家裏麵,把憋了幾十年的勁使出來,一心想辦法讓老百姓吃上飯,而隻有到了入世之後,大漢融入世界貿易體係之後,大漢工業化的進程才加快起來。
大量的資金湧入國內,西方的跨國企業紛紛將產能轉到大漢,大漢承接了世界上大多數的產業轉移,雖然之前就承接了,可是此時大漢承接的力度和深度都增加了。
漂亮國的金融資本為了攫取高額利潤,那是想著辦法壓縮成本,把大漢當成了賺錢的機器,大量低廉的產品被大漢的工人給造了出來,然後貼上他們的標簽,便可以賣個高價。
這種日子對於漂亮國的跨國資本來說,那真是太爽了,躺著也能賺錢,至於漂亮國那些原來依靠製造業生存的工人們,他們就管不了那麽多了,誰叫資本家眼裏頭隻有利潤而沒有其他呢,
大漢抓住了近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利用入世的機會充分發展自己,壯大了經濟實力,不用十年時間,便超越小桑國,直逼世界老大,漂亮國等到轉過身來時,已經傻了眼。
陳誌城就在二零零一年讓太多多可樂上了市,融資五億,上市之後,股價蹭蹭往上漲,最高市值達到了三十億,陳誌城股票身家十三億,再加太多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家二十二億,加起來這就是三十五億了。
漂亮國的投資人從中賺了不少錢,也不再提出退資的事了,而且還決定要加大在大漢的投資,要跟陳誌城合作。
陳誌城還是希望他們跟自己在手機領域進行合作,想了想,漂亮國的投資同意了,因為此時互聯網泡沫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情形在轉好,因而投資活動又開始活躍起來。
陳誌城名下有了兩家上市公司,這樣一來,他的財產就暴露了出來,福布斯排行榜便在今年給大漢的富豪們排了一個座次,雖然他公開的身家就達到了三十五億,但是福布斯無法估算出他沒有公開的身家,因此便覺得他的資產肯定沒有網姨的小丁多,便把以十億美金的身家將小丁排在了首富的位置。
而他呢則屈居第二名,其實這種排名對他來說無所謂,而且小丁也知道,他的錢一定要比他多,兩人之前在西湖論劍上見過麵,聽馬風講過他的事情,所以他的財富怎麽可能比他少?
福布斯這種排行榜並不能準確反映個人的財富情況,陳誌城絕對屬於那種隱形富豪,如果把他排在了首富位置,陳誌城一定是超首富,小丁的這種想法還是對的,陳誌城的財富現在絕對比他多。
陳誌城沒覺得這事有多重要,可是有一位大富豪不願意了,那就是周公子,周公子一看到這個福布斯排行榜立刻暴跳如雷,這他麽的是怎麽排的啊,他的財富居然沒有十億美金?
而且更讓他感到離譜的是,陳誌城的財富居然排在第二,還沒有那個什麽小丁多,這個小丁是何方神聖,居然能比他和陳誌城都有錢?
簡直是胡說八道。
周公子馬上打電話給他,跟他說起這個事情,很是為他鳴不平,明明這首富的位置一定是他的,為什麽會是那個小丁?什麽福布斯一定是吃了小丁的迴扣了,讓小丁當首富。
除了他能當首富外,別人根本沒有資本當首富,而他屈居於大哥之下,也是次首富吧?為什麽才將他排到第十一位?
實在是太瞧不起他了。
陳誌城聽了周公子的話,心裏笑了笑,什麽福布斯排行榜,就當是娛樂八卦是了,就是當了首富又有什麽用?除了有一點廣告效應外,其他真沒有什麽意思。
大漢人講究的是悶聲發大財,千萬不要四處張揚自己發了財,那樣的話很容易招來禍端。
結果周公子就是不聽,接著就對外麵媒體說,他現在的財富有四百億,說起來應當是首富,福布斯排行榜的排名不對。
他知道陳誌城不喜歡出風頭,就沒再提陳誌城是不是首富的事,就把這首富的頭銜安到了他自己的頭上,並吹噓自己有四百億。
如果他真有四百億,那還真是大漢首富,他現在也沒有四百億的財富啊,他以為吹牛筆不上稅,結果還真上稅了。
不久之後,他的吹噓行為讓稅務部門給注意上了,他的財富有這麽多,咋沒見他納這麽多的稅呢?
如此說來,他一定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一定要好好查一查他。
周公子說自己身家有四百億真的是嚇著許多人了,畢竟這時才是二零零一年,國內的富豪就有這麽多錢了嗎?
那個小丁是因為搞互聯網上了市,身家才有這麽多,這個周公子何德何能會有這麽多錢?而且超出小丁這麽多。
結果這麽一查,就查出問題來了,周公子不但涉及偷稅漏稅,而且還涉嫌虛報注冊資本,內幕交易,好幾個罪名,結果就被抓起來了。
周公子自作自受,就這樣被關進了監獄,陳誌城知道後,心說讓他不要裝筆,非要裝筆,這下裝進局子裏了吧?
悶聲發大財不好嗎?非得裝那個筆,當什麽首富?有個球用啊?
別說是這個時候,就是到了後世,凡是裝筆當大佬的,都摔了跟頭,誰當首富誰倒黴,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周公子永遠不懂。
不但此時不懂,他這一輩子都不懂,他就是一個為裝筆而生的人,永遠都改不掉炫富裝筆的毛病,可以說是沒治了。
周公子當裝筆犯進去了,但後來的裝筆犯還在成長,隻是時機未到,沒法裝筆,時間一到,裝筆的層次明顯要比周公子高出許多倍。
周公子總是跟別人講,我有多少多少錢,而高層次的裝筆犯會說,我對錢根本不感興趣,看看,這才是最高層次的裝筆,周公子的裝筆隻能屬於街頭巷閭,小商小販之間相互吹牛的一種裝筆。
您今年賺多少錢哪?我賺了十個w,您呢?我比您多多了,我賺了二十個w,水平就處於這種層次,咋能不出事呢?
如果自己不會教育自己,那麽時代就會出手,分分鍾教你怎麽做人,搞企業最後還是要拚的個人水平,而不是純粹的拉關係,倒買倒買搞投機,或者四處忽悠騙人,這種事情可以得逞於一時,但不可能長久存在。
陳誌城在二零零一年加大了對手機領域的投資,同時也在做好下一步浪酒公司上市的準備,齊東省的白酒企業基本上煙消雲散了,即使還在運營,也已經默默無聞。
不過,江臨的莽酒此時卻經營的還比較紅火,崔國慶穩打穩紮,讓他走到了現在,可是危機卻也是在演進,因為是人就有弱點,人性的弱點誰也無法逃脫。
崔國慶雖然把企業經營的很好,但是它是國企,作為總經理,他一年的待遇還是不高,雖然相對於其他人已經是很高了,一年幾十萬,國企的老總待遇提升了。
但是一與那些私企老板賺的錢相比,那不還是差遠了嗎?
且不說其他私企大老板,就是拿那些莽酒的經銷商來說,一年所賺的錢也不隻幾十萬吧?而他辛辛苦苦把企業經營好,最後卻是才賺那麽一點點,心理失衡不失衡?
肯定失衡,因為這種失衡,不是沒有前車之鑒,煙草大佬褚老總不就是因為這種情況而失了足嗎?
崔國慶又不是聖人,所以不可能完全超脫,看著私企老板賺錢,而他隻拿著幾十萬元的年薪,如此一來,他就開始動了歪心思。
怎麽動呢,那就是開始安排自己的親信了,讓他的這些親信霸占了酒廠的要害部門,與此同時一些七姑八大姨的親戚都招了過來,進了酒廠。
其中有一名親戚原來以修理鞋子為生,聽說其他親戚都被崔國慶調進酒廠發了財,他就找到崔國慶,要求也要給他安排個事情做做。
崔國慶便安排他去了某地當了辦事處主任,一當上主任就開始大肆貪汙,謀取不義之財,這樣下去,企業豈能經營的好。
但家業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敗壞的了的,此時的莽酒雖然比不上浪酒,可是在齊東省的白酒企業當中,屬於效益比較好的,出一星半點的問題,上麵的領導也關注不到,因而崔國慶在企業裏幹什麽,隻有內部人開始議論紛紛,但是外麵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陳誌城在籌備浪酒上市的同時,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手機生產上。
此時,手機開始流行起來,別說是大城市了,就是江臨這樣的三線小城買手機的人也多了起來,特別是年輕人,大哥大笨重又買不起,而手機輕巧,又不是太貴,好的三四千,差的一兩千都能買到,此時雖然沒有出現賣腎買手機的情況,但是要想買一部分手機,不花幾個月工資是不可能的,畢竟大家的工資還是很低,一個月也就是五六百塊錢,因而買部手機,真的需要花好幾個月工資。
所以做手機絕對是一個好商機,不說生產手機了,就是賣手機也能發財。
陳誌城就到了深江那邊,找到林誌明,跟他商量擴大手機產量的事情,經過林誌明所帶領的研發團隊的工作,以及外資方從國外引進的技術支持,生產出來的太多多手機,質量上差不多可以媲美國外品牌的手機了。
但是出於國人對外國品牌的迷信,大家買手機的時候,還是想買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牌子的手機,太多多手機的銷量還是比不上國外的品牌。
“陳總,我們的銷量快趕的上波導手機了。”林誌明見到他後十分高興地對他說。
陳誌城看了看他,說:“林總,成績我們幹的不錯,但是我們不要把目標盯在國產手機上,而要盯住國外牌子的手機,比如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想辦法超過他們才行。”
林誌明很懷疑地道:“陳總,讓我們想要超過他們,這不太可能吧?人家是老牌企業,技術實力雄厚,想超越他們真的很難。”
陳誌城道:“林總,知道什麽是彎道超車嗎?如果我們走直線,在後麵追他,那肯定是沒法超過他們的,但是我們可以彎道超車,不走尋常路,絕對是可以超過他們的,我們現在緊緊跟隨世界先進的手機生產技術,終有一天,會超越他們。”
陳誌城說的很鼓舞人心,但是麵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的老牌企業,他的信心真的不足。
“林總,再大規模的吸引技術人才到我們公司來,我再投入二十億的資金到手機研發上來,我前期根本不打算賺錢,隻要求一定要把握手機的先進生產技術,爭取在質量上追平那些老牌企業。”陳誌城把人才吸引的計劃向他講了講。
之前他已經吸引了不少人才,可是他覺得還不夠,他把在房地產上賺的錢全部用來投入到手機上,爭取在手機生產領域獨占鼇頭。
林誌明聽了他的話非常震驚,又投入二十億,這是什麽概念啊,陳誌城為了掌握手機生產技術那真是豁了出去了,如果他和他的團隊再做不出什麽成績,那就太辜負陳誌城對他們的信任了。
“如果以後資金還是不夠,我們就想辦法去漂亮國上市,用漂亮國人的錢來發展我們的技術,總之,我們在手機生產領域,一定要想辦法走在世界前列,我不管用什麽方法,都要達到這個目的。”陳誌城下決心地說道。
二零零一年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在這一年,大漢入世了,從此融入全球化,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漂亮國人的一次不小心,從此改寫了世界曆史的發展進程。
在入世之前,大漢經濟發展雖然快,但是畢竟隻是在自己家裏麵,把憋了幾十年的勁使出來,一心想辦法讓老百姓吃上飯,而隻有到了入世之後,大漢融入世界貿易體係之後,大漢工業化的進程才加快起來。
大量的資金湧入國內,西方的跨國企業紛紛將產能轉到大漢,大漢承接了世界上大多數的產業轉移,雖然之前就承接了,可是此時大漢承接的力度和深度都增加了。
漂亮國的金融資本為了攫取高額利潤,那是想著辦法壓縮成本,把大漢當成了賺錢的機器,大量低廉的產品被大漢的工人給造了出來,然後貼上他們的標簽,便可以賣個高價。
這種日子對於漂亮國的跨國資本來說,那真是太爽了,躺著也能賺錢,至於漂亮國那些原來依靠製造業生存的工人們,他們就管不了那麽多了,誰叫資本家眼裏頭隻有利潤而沒有其他呢,
大漢抓住了近二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利用入世的機會充分發展自己,壯大了經濟實力,不用十年時間,便超越小桑國,直逼世界老大,漂亮國等到轉過身來時,已經傻了眼。
陳誌城就在二零零一年讓太多多可樂上了市,融資五億,上市之後,股價蹭蹭往上漲,最高市值達到了三十億,陳誌城股票身家十三億,再加太多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家二十二億,加起來這就是三十五億了。
漂亮國的投資人從中賺了不少錢,也不再提出退資的事了,而且還決定要加大在大漢的投資,要跟陳誌城合作。
陳誌城還是希望他們跟自己在手機領域進行合作,想了想,漂亮國的投資同意了,因為此時互聯網泡沫已經過去了一段時間,情形在轉好,因而投資活動又開始活躍起來。
陳誌城名下有了兩家上市公司,這樣一來,他的財產就暴露了出來,福布斯排行榜便在今年給大漢的富豪們排了一個座次,雖然他公開的身家就達到了三十五億,但是福布斯無法估算出他沒有公開的身家,因此便覺得他的資產肯定沒有網姨的小丁多,便把以十億美金的身家將小丁排在了首富的位置。
而他呢則屈居第二名,其實這種排名對他來說無所謂,而且小丁也知道,他的錢一定要比他多,兩人之前在西湖論劍上見過麵,聽馬風講過他的事情,所以他的財富怎麽可能比他少?
福布斯這種排行榜並不能準確反映個人的財富情況,陳誌城絕對屬於那種隱形富豪,如果把他排在了首富位置,陳誌城一定是超首富,小丁的這種想法還是對的,陳誌城的財富現在絕對比他多。
陳誌城沒覺得這事有多重要,可是有一位大富豪不願意了,那就是周公子,周公子一看到這個福布斯排行榜立刻暴跳如雷,這他麽的是怎麽排的啊,他的財富居然沒有十億美金?
而且更讓他感到離譜的是,陳誌城的財富居然排在第二,還沒有那個什麽小丁多,這個小丁是何方神聖,居然能比他和陳誌城都有錢?
簡直是胡說八道。
周公子馬上打電話給他,跟他說起這個事情,很是為他鳴不平,明明這首富的位置一定是他的,為什麽會是那個小丁?什麽福布斯一定是吃了小丁的迴扣了,讓小丁當首富。
除了他能當首富外,別人根本沒有資本當首富,而他屈居於大哥之下,也是次首富吧?為什麽才將他排到第十一位?
實在是太瞧不起他了。
陳誌城聽了周公子的話,心裏笑了笑,什麽福布斯排行榜,就當是娛樂八卦是了,就是當了首富又有什麽用?除了有一點廣告效應外,其他真沒有什麽意思。
大漢人講究的是悶聲發大財,千萬不要四處張揚自己發了財,那樣的話很容易招來禍端。
結果周公子就是不聽,接著就對外麵媒體說,他現在的財富有四百億,說起來應當是首富,福布斯排行榜的排名不對。
他知道陳誌城不喜歡出風頭,就沒再提陳誌城是不是首富的事,就把這首富的頭銜安到了他自己的頭上,並吹噓自己有四百億。
如果他真有四百億,那還真是大漢首富,他現在也沒有四百億的財富啊,他以為吹牛筆不上稅,結果還真上稅了。
不久之後,他的吹噓行為讓稅務部門給注意上了,他的財富有這麽多,咋沒見他納這麽多的稅呢?
如此說來,他一定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一定要好好查一查他。
周公子說自己身家有四百億真的是嚇著許多人了,畢竟這時才是二零零一年,國內的富豪就有這麽多錢了嗎?
那個小丁是因為搞互聯網上了市,身家才有這麽多,這個周公子何德何能會有這麽多錢?而且超出小丁這麽多。
結果這麽一查,就查出問題來了,周公子不但涉及偷稅漏稅,而且還涉嫌虛報注冊資本,內幕交易,好幾個罪名,結果就被抓起來了。
周公子自作自受,就這樣被關進了監獄,陳誌城知道後,心說讓他不要裝筆,非要裝筆,這下裝進局子裏了吧?
悶聲發大財不好嗎?非得裝那個筆,當什麽首富?有個球用啊?
別說是這個時候,就是到了後世,凡是裝筆當大佬的,都摔了跟頭,誰當首富誰倒黴,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周公子永遠不懂。
不但此時不懂,他這一輩子都不懂,他就是一個為裝筆而生的人,永遠都改不掉炫富裝筆的毛病,可以說是沒治了。
周公子當裝筆犯進去了,但後來的裝筆犯還在成長,隻是時機未到,沒法裝筆,時間一到,裝筆的層次明顯要比周公子高出許多倍。
周公子總是跟別人講,我有多少多少錢,而高層次的裝筆犯會說,我對錢根本不感興趣,看看,這才是最高層次的裝筆,周公子的裝筆隻能屬於街頭巷閭,小商小販之間相互吹牛的一種裝筆。
您今年賺多少錢哪?我賺了十個w,您呢?我比您多多了,我賺了二十個w,水平就處於這種層次,咋能不出事呢?
如果自己不會教育自己,那麽時代就會出手,分分鍾教你怎麽做人,搞企業最後還是要拚的個人水平,而不是純粹的拉關係,倒買倒買搞投機,或者四處忽悠騙人,這種事情可以得逞於一時,但不可能長久存在。
陳誌城在二零零一年加大了對手機領域的投資,同時也在做好下一步浪酒公司上市的準備,齊東省的白酒企業基本上煙消雲散了,即使還在運營,也已經默默無聞。
不過,江臨的莽酒此時卻經營的還比較紅火,崔國慶穩打穩紮,讓他走到了現在,可是危機卻也是在演進,因為是人就有弱點,人性的弱點誰也無法逃脫。
崔國慶雖然把企業經營的很好,但是它是國企,作為總經理,他一年的待遇還是不高,雖然相對於其他人已經是很高了,一年幾十萬,國企的老總待遇提升了。
但是一與那些私企老板賺的錢相比,那不還是差遠了嗎?
且不說其他私企大老板,就是拿那些莽酒的經銷商來說,一年所賺的錢也不隻幾十萬吧?而他辛辛苦苦把企業經營好,最後卻是才賺那麽一點點,心理失衡不失衡?
肯定失衡,因為這種失衡,不是沒有前車之鑒,煙草大佬褚老總不就是因為這種情況而失了足嗎?
崔國慶又不是聖人,所以不可能完全超脫,看著私企老板賺錢,而他隻拿著幾十萬元的年薪,如此一來,他就開始動了歪心思。
怎麽動呢,那就是開始安排自己的親信了,讓他的這些親信霸占了酒廠的要害部門,與此同時一些七姑八大姨的親戚都招了過來,進了酒廠。
其中有一名親戚原來以修理鞋子為生,聽說其他親戚都被崔國慶調進酒廠發了財,他就找到崔國慶,要求也要給他安排個事情做做。
崔國慶便安排他去了某地當了辦事處主任,一當上主任就開始大肆貪汙,謀取不義之財,這樣下去,企業豈能經營的好。
但家業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敗壞的了的,此時的莽酒雖然比不上浪酒,可是在齊東省的白酒企業當中,屬於效益比較好的,出一星半點的問題,上麵的領導也關注不到,因而崔國慶在企業裏幹什麽,隻有內部人開始議論紛紛,但是外麵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陳誌城在籌備浪酒上市的同時,便把主要精力用在了手機生產上。
此時,手機開始流行起來,別說是大城市了,就是江臨這樣的三線小城買手機的人也多了起來,特別是年輕人,大哥大笨重又買不起,而手機輕巧,又不是太貴,好的三四千,差的一兩千都能買到,此時雖然沒有出現賣腎買手機的情況,但是要想買一部分手機,不花幾個月工資是不可能的,畢竟大家的工資還是很低,一個月也就是五六百塊錢,因而買部手機,真的需要花好幾個月工資。
所以做手機絕對是一個好商機,不說生產手機了,就是賣手機也能發財。
陳誌城就到了深江那邊,找到林誌明,跟他商量擴大手機產量的事情,經過林誌明所帶領的研發團隊的工作,以及外資方從國外引進的技術支持,生產出來的太多多手機,質量上差不多可以媲美國外品牌的手機了。
但是出於國人對外國品牌的迷信,大家買手機的時候,還是想買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牌子的手機,太多多手機的銷量還是比不上國外的品牌。
“陳總,我們的銷量快趕的上波導手機了。”林誌明見到他後十分高興地對他說。
陳誌城看了看他,說:“林總,成績我們幹的不錯,但是我們不要把目標盯在國產手機上,而要盯住國外牌子的手機,比如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想辦法超過他們才行。”
林誌明很懷疑地道:“陳總,讓我們想要超過他們,這不太可能吧?人家是老牌企業,技術實力雄厚,想超越他們真的很難。”
陳誌城道:“林總,知道什麽是彎道超車嗎?如果我們走直線,在後麵追他,那肯定是沒法超過他們的,但是我們可以彎道超車,不走尋常路,絕對是可以超過他們的,我們現在緊緊跟隨世界先進的手機生產技術,終有一天,會超越他們。”
陳誌城說的很鼓舞人心,但是麵對諾基亞和摩托羅拉這樣的老牌企業,他的信心真的不足。
“林總,再大規模的吸引技術人才到我們公司來,我再投入二十億的資金到手機研發上來,我前期根本不打算賺錢,隻要求一定要把握手機的先進生產技術,爭取在質量上追平那些老牌企業。”陳誌城把人才吸引的計劃向他講了講。
之前他已經吸引了不少人才,可是他覺得還不夠,他把在房地產上賺的錢全部用來投入到手機上,爭取在手機生產領域獨占鼇頭。
林誌明聽了他的話非常震驚,又投入二十億,這是什麽概念啊,陳誌城為了掌握手機生產技術那真是豁了出去了,如果他和他的團隊再做不出什麽成績,那就太辜負陳誌城對他們的信任了。
“如果以後資金還是不夠,我們就想辦法去漂亮國上市,用漂亮國人的錢來發展我們的技術,總之,我們在手機生產領域,一定要想辦法走在世界前列,我不管用什麽方法,都要達到這個目的。”陳誌城下決心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