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相國的話讓樊家民聽進去了,迴去以後,他仔細思索一下這個事,還真是這樣的情況,他與陳誌城同樣搞企業經營,為什麽陳誌城經營的很好,而他則不行?陳誌城原來明明是一個二流子農村青年,為啥把企業經營的這麽好呢?
根子上的原因就找到了,陳誌城是一個二流子,不跟你講臉麵,講情麵,就是兩個字,賺錢!
為了賺錢,什麽招都可以用,都可以使,可說的上是不擇手段,你看他們廠專門選了十幾名穿著暴露的女職工出去給廠子搞宣傳,這要是縣食品廠,這事能幹嗎?鐵定不能幹啊,傷風敗俗,女職工也不願意幹。
但是陳誌城就是有招數讓她們願意幹,這就是他不如陳誌城的地方了。
說來說去,他這是被什麽東西束縛住了,放不開手腳,所以幹不過別人,讓別人給幹趴下了。
一想通這個事情,樊家民突然覺得必須要留在食品廠繼續幹,試著看轉變觀念之後,能不能將廠子經營好,可惜於相國不給他獨立經營食品廠的機會,隻能借著陳誌城這張皮來做一些事情了。
明著食品廠讓陳誌城接手了,但是隻要他還擔任廠長,這廠裏的事不還是他說了算嗎?他來一招借屍還魂怎麽樣?
這麽一想,他終於同意繼續留在食品廠擔任廠長,並且與太多多食品公司相互持股,共謀發展。
陳誌城得知他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心裏想了想,不管他出於什麽想法,隻要他願意當好這個廠長,他就不必分出太多的精力去管食品廠的事。
所謂相互持股,那就是先根據食品廠和太多多食品公司的資產狀況,確定各自的股份數額,然後相互出資持有對方的股份。
經過測算評估,食品廠的資產目前遠低於太多多食品廠公司,以太多多食品公司總數一萬股計算,食品廠頂多隻有二千股,這樣一來,如果太多多食品公司向縣食品廠出資二千股,那就占食品廠百分之百的股權,而如果食品廠向太多多食品公司出資二千股,不過隻占太多多食品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權。
在如何相互持股,雙方各持對方多少股份這個問題上,樊家民心裏當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肯定不想讓太多多食品公司完全控股食品廠,最多隻讓太多多食品公司控股百分之四十九。
而對於陳誌城來說,他想說了算,當然希望完全控股,至少要達到百分之五十一,可樊家民不幹,經於相國的協調,持股比例可讓食品廠占優,畢竟食品廠是國營廠子,如果讓太多多食品公司占據完全控股,那就相當於被吞並了,不太合適,但是在食品廠整體的經營規劃上,可以讓陳誌城說了算。
為此雙方還簽訂了協議,而陳誌城為了防止樊家民事後不認帳,他必須在協議中寫明,食品廠重大事項決策必須要報太多多食品公司董事會審批,縣裏其實是想讓他托管,而樊家民未必會認這個帳。
由於是相互持股,因此雙方並不實際上相互進行投資,相當於交換了股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如果食品廠經營好了,太多多食品公司可以獲得分紅,同理,如果太多多食品公司經營好了,食品廠也可以分紅,形成了共同體。
這樣一來,太多多食品公司有點吃虧,陳誌城向李文賢解釋了一下,雖然相互持股,到時候未必就會給縣食品廠分紅,隻是為了幫助食品廠一把,把廠子給經營好,如果經營好了,效益不比他們公司差。
李文賢聽了,不太願意,但縣裏和陳誌城都要求如此,而且縣食品廠隻持了太多多食品公司不到一千的股份,比例比較低,即使分紅也分不了多少,他最後才同意。
相互持股後,樊家民繼續擔任廠長,而他把楊在軍給安排過去擔任副廠長,廠長是樊家民,但副廠長要讓太多多食品公司安排。
楊在軍當然也樂意過去擔任副廠長一職,陳誌城讓他協助樊家民把廠子經營好。
相互持股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扭虧為贏,陳誌城在相互持股結束後,就去了食品廠,與樊家民等人見了麵,他第一句話就是:“今後食品廠生產的產品全部冠以太多多食品公司的品牌,生產出來的產品由太多多食品公司負責營銷,食品廠隻管負責生產就行了,這是於縣長的要求。”
樊家民聽了他的話,雖然心裏不太舒服,因為他想大幹一場的,可陳誌城拿著雞毛當令箭,他沒法拒絕,股份雖然還是食品廠占的多,但是整體經營規劃的權力還是在陳誌城手裏的,而且協議上也寫的明明白白。
“誌城廠長,以後那我隻管負責生產了?”樊家民問他。
陳誌城道:“樊廠長,隻要你把產品給生產好了,我保證不出一個月就能盈利,你想想,現在太多多的品牌這麽響,廠裏產品用了太多多的品牌,相當於搭了便車,而我們公司現在有著好多銷售渠道,怎麽可能競爭不過黃江食品廠?”
聞聽此言,樊家民一時無語,如果這樣,他這個廠長就相當於是車間主任了,隻能負責生產,這讓他感到很沒意思,可是此時形勢不容他跟陳誌城相爭,隻能暫且看陳誌城如何扭虧為贏。
說句實話,縣食品廠這樣的廠子根本用不了他費多少力氣,就能把虧損的局麵給改變了,產品質量不錯,工廠管理也可以,唯一的問題存在於樊家民不會搞營銷,他現在隻要把營銷工作給抓好,絕對可以與黃江食品廠一較高下。
陳誌城進行商業競爭,不是那麽的溫良恭儉讓,首先就讓縣裏的各大國營商店不要再進黃江食品廠的貨,來一點地方保護主義,雖然這招有點不正當,可此時哪裏顧得正當不正當,該當仁不讓時,就要當仁不讓,在東林縣境內,縣食品廠說了算,而在東林縣之外,他們就展開公平競爭。
黃江食品廠規模很大,競爭力很強,然而它並沒有去大範圍地做廣告,它隻所以能碾壓縣食品廠,是因為它是省裏扶持的企業,生產設備先進,產品質量上乘,相比起來,它確實比縣食品廠生產的產品好吃。
如果跟黃江食品廠硬碰硬,確實很難競爭過它,因而為了能讓食品廠起死迴生,隻能在營銷上做文章。
由於黃江食品廠在全省的市場占有率很高,因而雖然東林縣搞了地方保護主義,但並沒有讓他們感覺到疼,這麽一個蕞爾小縣,他們也不太重視,如果他們重視起來的話,向省裏一告狀,東林縣就沒法這麽辦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縣食品廠需要生存,無論如何,本縣的市場不能讓外人給占了,樊家民見他上來就用這一招,跟他不就不謀而合了嗎?如果他現在來負責市場開拓工作,也想這麽做,而之前,一方麵他沒敢,另一方麵他也是想當謙謙君子,不屑於這麽做。
市場競爭當謙謙君子怎麽行,誰都想賺錢,想等到別人把錢送上門來,那多幼稚啊。
現在陳誌城不管那一套,直接來個簡單粗暴,雖然吃相有點難看,可效果明顯,本地市場的占有率迅速上升。
而這隻並不能救活縣食品廠,小縣城市場太小了,要想真正扭轉局麵,必須要走出去。
但由於產品質量確實不如黃江食品廠,陳誌城隻好琢磨新主意,他讓太多多火腿腸跟縣食品廠生產的餅幹糖塊捆綁銷售,凡是來到太多多食品公司進貨的經銷商,都要買一部分縣食品廠生產的餅幹糖塊。
一開始經銷商不願意這麽做,但是由於太多多火腿腸實在是太火了,為了早拿到貨,隻好答應太多多食品公司的要求。
買迴去後,跟太多多火腿腸放在一起賣,然後按照太多多食品公司的要求,每買十根火腿腸贈送一包糖塊,每買二十根火腿腸就贈送一包餅幹,縣食品廠生產的餅幹和糖塊全部作為贈品賣出去,當然了,經銷商也可以單獨賣,就看哪種效果好。
結果經銷商發現,這種買一贈一的辦法,對火腿腸的銷售有較大促進作用,成本收益計算下來,並不比單獨賣火腿腸的利潤低,而隻要同時進餅幹糖塊火腿腸,可以優先發貨,而如果不進的話,就排的比較靠後了,此時,誰能進的到太多多火腿腸,誰就能賺到大錢,火腿腸現在變成了人們手中的搖錢樹。
這天,陳誌城正在辦公室裏頭緊皺眉頭考慮事情,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份,春江火腿腸的廣告終於在央視台播出,與此同時太多多火腿腸也正在做廣告,兩家企業直接在央視對起了壘,不知道情況的人還以為是不是央視特別喜歡做火腿腸的廣告,而明眼人則能看出,這兩家企業正在較著勁。
春江火腿腸雖然做廣告比太多多廣告晚,然而它的實力卻不弱,因為他知道任來風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大漢第一根火腿腸是他做出來的,這種首創之功可不簡單,而太多多火腿腸跟它相比就成了一種跟風,隻是由於任來風是摸索著前進,耽誤了它發展的時間,而等到他反應過來,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好在他已經在全國進行了布局,占據了先機,而春江火腿腸還局限在中原一域,但現在在央視做了廣告,任來風也馬上會在全國進行布局,到時候短兵相接是必然的了。
正在這樣想著,趙靜雅突然走進來向他報告,說門口有一位經銷商要自殺,如果再不給他發貨,他就死在公司門口。
陳誌城聽說此事給嚇了一跳,連忙走出辦公室來到公司門口,隻見一個操著東北口音的經銷商正站在門口拿著一把刀對自己進行比劃。
陳誌城忙走過去問怎麽迴事?
這名來自東北的經銷商就跟他講,他來到這邊已經半個月了,說好給他發貨的,結果到現在都不給發,家裏頭沒存貨了,都快急死了,但還是不給他發貨,他要求馬上給他發貨。
聞聽此言,陳誌城有幾分蹊蹺,因為公司給誰發貨不發貨,都會事先計劃好,一般不會發生答應給發貨,卻最後沒發貨的事情,這件事到底是怎麽迴事?
他馬上把這名經銷商給叫到他的辦公室,詳細向他了解情況。
這一問,問出事情來了,原來這名經銷商來到這邊後,沒有按正當程序去銷售部申請進貨,而是走了二姐夫的後門,二姐夫答應提前給他發貨,而他則答應給二姐夫一些提成。
本來說的好好的,依著二姐夫銷售部副經理的位子,這種事情應當能辦成,誰知到最後出岔子了,沒能搞成。
原因就在於他突然加強了銷售部的管理,因為有人向他反映,廠內有人與外部的經銷商進行勾結,暗中為外來的經銷商提供便利,讓他們提前拿到貨,而從中謀取個人的好處。
此事暫時還沒有查清,因而他便讓麻國建把對外發貨的權力全部收迴,每一筆出貨都要經他過目允許後才能發出去,如果他徇私情,為外來的經銷商提供方便,公司絕對嚴懲。
因為有了他這話,麻國建不敢怠慢,全麵加強管理,二姐夫雖然是副經理,可也要服從他的領導,這樣一來,二姐夫的權力就被暫時收迴,貨就發不成了。
發不成後,二姐夫想去找麻國建說說情,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誰知麻國建不敢答應他的要求,如果他真想不按程序發貨,就讓他直接去找陳誌城。
二姐夫哪敢去找他,這事就黃了,黃了後,那名經銷商就四處找他,他便躲起來了,結果等了十來天,這名經銷商實在是受不了了,當初還不如不找關係走後門呢,一時激動,便拿著刀在門口要自殺。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陳誌城震怒不已,立刻讓趙靜雅通知李文賢和王學忠李占軍等人開會,研究此事。
根子上的原因就找到了,陳誌城是一個二流子,不跟你講臉麵,講情麵,就是兩個字,賺錢!
為了賺錢,什麽招都可以用,都可以使,可說的上是不擇手段,你看他們廠專門選了十幾名穿著暴露的女職工出去給廠子搞宣傳,這要是縣食品廠,這事能幹嗎?鐵定不能幹啊,傷風敗俗,女職工也不願意幹。
但是陳誌城就是有招數讓她們願意幹,這就是他不如陳誌城的地方了。
說來說去,他這是被什麽東西束縛住了,放不開手腳,所以幹不過別人,讓別人給幹趴下了。
一想通這個事情,樊家民突然覺得必須要留在食品廠繼續幹,試著看轉變觀念之後,能不能將廠子經營好,可惜於相國不給他獨立經營食品廠的機會,隻能借著陳誌城這張皮來做一些事情了。
明著食品廠讓陳誌城接手了,但是隻要他還擔任廠長,這廠裏的事不還是他說了算嗎?他來一招借屍還魂怎麽樣?
這麽一想,他終於同意繼續留在食品廠擔任廠長,並且與太多多食品公司相互持股,共謀發展。
陳誌城得知他同意了自己的要求,心裏想了想,不管他出於什麽想法,隻要他願意當好這個廠長,他就不必分出太多的精力去管食品廠的事。
所謂相互持股,那就是先根據食品廠和太多多食品公司的資產狀況,確定各自的股份數額,然後相互出資持有對方的股份。
經過測算評估,食品廠的資產目前遠低於太多多食品廠公司,以太多多食品公司總數一萬股計算,食品廠頂多隻有二千股,這樣一來,如果太多多食品公司向縣食品廠出資二千股,那就占食品廠百分之百的股權,而如果食品廠向太多多食品公司出資二千股,不過隻占太多多食品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權。
在如何相互持股,雙方各持對方多少股份這個問題上,樊家民心裏當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他肯定不想讓太多多食品公司完全控股食品廠,最多隻讓太多多食品公司控股百分之四十九。
而對於陳誌城來說,他想說了算,當然希望完全控股,至少要達到百分之五十一,可樊家民不幹,經於相國的協調,持股比例可讓食品廠占優,畢竟食品廠是國營廠子,如果讓太多多食品公司占據完全控股,那就相當於被吞並了,不太合適,但是在食品廠整體的經營規劃上,可以讓陳誌城說了算。
為此雙方還簽訂了協議,而陳誌城為了防止樊家民事後不認帳,他必須在協議中寫明,食品廠重大事項決策必須要報太多多食品公司董事會審批,縣裏其實是想讓他托管,而樊家民未必會認這個帳。
由於是相互持股,因此雙方並不實際上相互進行投資,相當於交換了股份,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麵,如果食品廠經營好了,太多多食品公司可以獲得分紅,同理,如果太多多食品公司經營好了,食品廠也可以分紅,形成了共同體。
這樣一來,太多多食品公司有點吃虧,陳誌城向李文賢解釋了一下,雖然相互持股,到時候未必就會給縣食品廠分紅,隻是為了幫助食品廠一把,把廠子給經營好,如果經營好了,效益不比他們公司差。
李文賢聽了,不太願意,但縣裏和陳誌城都要求如此,而且縣食品廠隻持了太多多食品公司不到一千的股份,比例比較低,即使分紅也分不了多少,他最後才同意。
相互持股後,樊家民繼續擔任廠長,而他把楊在軍給安排過去擔任副廠長,廠長是樊家民,但副廠長要讓太多多食品公司安排。
楊在軍當然也樂意過去擔任副廠長一職,陳誌城讓他協助樊家民把廠子經營好。
相互持股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扭虧為贏,陳誌城在相互持股結束後,就去了食品廠,與樊家民等人見了麵,他第一句話就是:“今後食品廠生產的產品全部冠以太多多食品公司的品牌,生產出來的產品由太多多食品公司負責營銷,食品廠隻管負責生產就行了,這是於縣長的要求。”
樊家民聽了他的話,雖然心裏不太舒服,因為他想大幹一場的,可陳誌城拿著雞毛當令箭,他沒法拒絕,股份雖然還是食品廠占的多,但是整體經營規劃的權力還是在陳誌城手裏的,而且協議上也寫的明明白白。
“誌城廠長,以後那我隻管負責生產了?”樊家民問他。
陳誌城道:“樊廠長,隻要你把產品給生產好了,我保證不出一個月就能盈利,你想想,現在太多多的品牌這麽響,廠裏產品用了太多多的品牌,相當於搭了便車,而我們公司現在有著好多銷售渠道,怎麽可能競爭不過黃江食品廠?”
聞聽此言,樊家民一時無語,如果這樣,他這個廠長就相當於是車間主任了,隻能負責生產,這讓他感到很沒意思,可是此時形勢不容他跟陳誌城相爭,隻能暫且看陳誌城如何扭虧為贏。
說句實話,縣食品廠這樣的廠子根本用不了他費多少力氣,就能把虧損的局麵給改變了,產品質量不錯,工廠管理也可以,唯一的問題存在於樊家民不會搞營銷,他現在隻要把營銷工作給抓好,絕對可以與黃江食品廠一較高下。
陳誌城進行商業競爭,不是那麽的溫良恭儉讓,首先就讓縣裏的各大國營商店不要再進黃江食品廠的貨,來一點地方保護主義,雖然這招有點不正當,可此時哪裏顧得正當不正當,該當仁不讓時,就要當仁不讓,在東林縣境內,縣食品廠說了算,而在東林縣之外,他們就展開公平競爭。
黃江食品廠規模很大,競爭力很強,然而它並沒有去大範圍地做廣告,它隻所以能碾壓縣食品廠,是因為它是省裏扶持的企業,生產設備先進,產品質量上乘,相比起來,它確實比縣食品廠生產的產品好吃。
如果跟黃江食品廠硬碰硬,確實很難競爭過它,因而為了能讓食品廠起死迴生,隻能在營銷上做文章。
由於黃江食品廠在全省的市場占有率很高,因而雖然東林縣搞了地方保護主義,但並沒有讓他們感覺到疼,這麽一個蕞爾小縣,他們也不太重視,如果他們重視起來的話,向省裏一告狀,東林縣就沒法這麽辦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縣食品廠需要生存,無論如何,本縣的市場不能讓外人給占了,樊家民見他上來就用這一招,跟他不就不謀而合了嗎?如果他現在來負責市場開拓工作,也想這麽做,而之前,一方麵他沒敢,另一方麵他也是想當謙謙君子,不屑於這麽做。
市場競爭當謙謙君子怎麽行,誰都想賺錢,想等到別人把錢送上門來,那多幼稚啊。
現在陳誌城不管那一套,直接來個簡單粗暴,雖然吃相有點難看,可效果明顯,本地市場的占有率迅速上升。
而這隻並不能救活縣食品廠,小縣城市場太小了,要想真正扭轉局麵,必須要走出去。
但由於產品質量確實不如黃江食品廠,陳誌城隻好琢磨新主意,他讓太多多火腿腸跟縣食品廠生產的餅幹糖塊捆綁銷售,凡是來到太多多食品公司進貨的經銷商,都要買一部分縣食品廠生產的餅幹糖塊。
一開始經銷商不願意這麽做,但是由於太多多火腿腸實在是太火了,為了早拿到貨,隻好答應太多多食品公司的要求。
買迴去後,跟太多多火腿腸放在一起賣,然後按照太多多食品公司的要求,每買十根火腿腸贈送一包糖塊,每買二十根火腿腸就贈送一包餅幹,縣食品廠生產的餅幹和糖塊全部作為贈品賣出去,當然了,經銷商也可以單獨賣,就看哪種效果好。
結果經銷商發現,這種買一贈一的辦法,對火腿腸的銷售有較大促進作用,成本收益計算下來,並不比單獨賣火腿腸的利潤低,而隻要同時進餅幹糖塊火腿腸,可以優先發貨,而如果不進的話,就排的比較靠後了,此時,誰能進的到太多多火腿腸,誰就能賺到大錢,火腿腸現在變成了人們手中的搖錢樹。
這天,陳誌城正在辦公室裏頭緊皺眉頭考慮事情,時間已經到了十月份,春江火腿腸的廣告終於在央視台播出,與此同時太多多火腿腸也正在做廣告,兩家企業直接在央視對起了壘,不知道情況的人還以為是不是央視特別喜歡做火腿腸的廣告,而明眼人則能看出,這兩家企業正在較著勁。
春江火腿腸雖然做廣告比太多多廣告晚,然而它的實力卻不弱,因為他知道任來風是一個非常強悍的人,大漢第一根火腿腸是他做出來的,這種首創之功可不簡單,而太多多火腿腸跟它相比就成了一種跟風,隻是由於任來風是摸索著前進,耽誤了它發展的時間,而等到他反應過來,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
好在他已經在全國進行了布局,占據了先機,而春江火腿腸還局限在中原一域,但現在在央視做了廣告,任來風也馬上會在全國進行布局,到時候短兵相接是必然的了。
正在這樣想著,趙靜雅突然走進來向他報告,說門口有一位經銷商要自殺,如果再不給他發貨,他就死在公司門口。
陳誌城聽說此事給嚇了一跳,連忙走出辦公室來到公司門口,隻見一個操著東北口音的經銷商正站在門口拿著一把刀對自己進行比劃。
陳誌城忙走過去問怎麽迴事?
這名來自東北的經銷商就跟他講,他來到這邊已經半個月了,說好給他發貨的,結果到現在都不給發,家裏頭沒存貨了,都快急死了,但還是不給他發貨,他要求馬上給他發貨。
聞聽此言,陳誌城有幾分蹊蹺,因為公司給誰發貨不發貨,都會事先計劃好,一般不會發生答應給發貨,卻最後沒發貨的事情,這件事到底是怎麽迴事?
他馬上把這名經銷商給叫到他的辦公室,詳細向他了解情況。
這一問,問出事情來了,原來這名經銷商來到這邊後,沒有按正當程序去銷售部申請進貨,而是走了二姐夫的後門,二姐夫答應提前給他發貨,而他則答應給二姐夫一些提成。
本來說的好好的,依著二姐夫銷售部副經理的位子,這種事情應當能辦成,誰知到最後出岔子了,沒能搞成。
原因就在於他突然加強了銷售部的管理,因為有人向他反映,廠內有人與外部的經銷商進行勾結,暗中為外來的經銷商提供便利,讓他們提前拿到貨,而從中謀取個人的好處。
此事暫時還沒有查清,因而他便讓麻國建把對外發貨的權力全部收迴,每一筆出貨都要經他過目允許後才能發出去,如果他徇私情,為外來的經銷商提供方便,公司絕對嚴懲。
因為有了他這話,麻國建不敢怠慢,全麵加強管理,二姐夫雖然是副經理,可也要服從他的領導,這樣一來,二姐夫的權力就被暫時收迴,貨就發不成了。
發不成後,二姐夫想去找麻國建說說情,看能不能通融一下,誰知麻國建不敢答應他的要求,如果他真想不按程序發貨,就讓他直接去找陳誌城。
二姐夫哪敢去找他,這事就黃了,黃了後,那名經銷商就四處找他,他便躲起來了,結果等了十來天,這名經銷商實在是受不了了,當初還不如不找關係走後門呢,一時激動,便拿著刀在門口要自殺。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陳誌城震怒不已,立刻讓趙靜雅通知李文賢和王學忠李占軍等人開會,研究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