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擴建了。每年春節剛過的時候,是縣裏鄉裏開始搞大建設的時候,當然,這裏所說的大建設遠沒有後世那麽大手筆。
主要是挖挖溝,修修路,栽栽樹,加強一下農田水利建設,農村老百姓每到這個時候還要出出義工,相當於收了人頭稅,沒辦法,各級政府沒錢,還是按照過去的辦法,讓老百姓免費出工出活搞建設。
二叔這個時候往往是最忙的時候,要按照鄉裏的要求,在大喇叭裏頭通知,每家每戶凡是有壯勞力的,都要去鄉裏頭挖溝挖渠,帶好幹糧什麽的,鄉裏頭也不管飯。
免費幫忙幹活,連飯都不管,這樣的工作誰願意幹?但不幹不行,鄉裏村裏有要求,老百姓的覺悟還是蠻高的。
村裏攢夠錢的老百姓也在這個時候翻蓋新屋,把原來的土坯房翻建成平房或者磚瓦房,陳誌城走在村裏頭,看著這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禁有幾分感慨,在互聯網裏頭賺錢都是虛擬的,而這才是實實在在地創造財富啊。
政府的工作一轉入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麵貌就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老百姓的手中仍然沒多少錢,但是卻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精神麵貌,整個社會像一個開始啟動的發條,沿著滾滾的曆史車輪不斷向前。
沒幾天,劉財運突然跑到肉聯廠大罵他。
“姓陳的,你憑什麽不賣我肉?”劉財運拍著桌子跟他耍橫。
陳誌城坐在一張簡陋的辦公桌後麵,兩眼盯著怒起來橫肉更加明顯的劉財運,唰的一下從下麵拿出一把殺豬刀,哢嚓一聲插在了桌子上,站起來說:“職工們沒有肉票吃不上肉,你私下倒買倒賣食品公司的肉票,你他麽的當我們眼瞎嗎?”
“我什麽時候倒買會賣肉票了?你姓陳的不要血口噴人!”劉財運給嚇的後退一步,色厲內荏地說道。
陳誌城眼睜著說道:“你有沒有倒買倒賣,你自己心裏清楚,我告訴你倒買倒賣國家票證是違法的,現在派出所就可以抓你,你跑我這裏橫什麽橫?你們食品站近水樓台先得月,別人買不到肉,你們可以隨便拿著肉票來買肉,你當我們傻嗎?”
“我……從來沒有倒買倒賣過肉票,我們手裏頭有肉票,你就要賣肉給我們,你不賣,就是搞對抗,我可以到縣裏告你,鄉裏包庇你,縣裏可不會包庇你!”劉財運氣急敗壞地看著他說。
“你隨便去哪兒告我們都行,到時候,讓縣裏派人來查查你的帳,看看你那些肉票都發哪兒去了,是怎麽發出去的,讓我們看看,你經不經得起查。”陳誌城淡淡地對他說。
“你……”劉財運有一種讓陳誌城給吃的死死的感覺。
“你什麽?你劉大頭在別的地方可以橫著走,到了我這裏就不行,老子不吃你這一套,我們鄉肉聯廠的肉就是不賣給你們食品站的人,我看你能怎麽的!”陳誌城鐵定心跟他杠上了。
劉財運的頭比較大,所以有人私下偷偷叫他劉大頭,劉大頭見陳誌城這麽硬,而且他現在是在陳誌城的辦公室,如果他真橫起來,陳誌城叫幾個屠宰手過來修理他,他準會又吃虧。
想到這裏,他指著陳誌城罵道:“姓陳的,你不過是陳莊村的一個小二流子,走了狗屎運才承包上肉聯廠,早晚有一天,你得滾蛋,到時,我看你還怎麽囂張!”
說完這話,劉大頭劉財運轉身走了。
陳誌城冷笑道:“老子就是二流子,囂張是老子的本性,有本事你來咬我啊!媽賣批的!”
八十年代的創業環境肯定沒法跟後世相比,政策大環境上是一方麵,人的思想觀念又是一方麵,還有不少消極因素存在,想創業成功,發展起來,真的是比較難,好在他搞承包,借著政府的平台,情況要好多了。
不然,像劉財運這種人,手中掌握著一點權力,行事作風霸道,如果不背靠鄉政府這棵大樹,他準會搞死你。
如果去南方發展是不是要好一些?那肯定是好一些的,但他去那兒無親無故,沒有背景,幹什麽呢?加入華為?不知任老先生可要他?小學沒畢業的二流子,配麽?
後世的時候閱盡世間繁華,現在留在這淳樸的農村,還別說,感覺倒挺好。
在一個創業條件比較困難的地方能創業成功,這種成就感是不同以往的,他要嚐試一下這種成功的快樂。
相比起資本市場上的波詭雲譎,劉財運這種大老粗的挑戰,簡直是太小兒科了,不值一提。
曆時兩個月,能容納萬頭豬規模的養豬場就建成了,養豬場門前的牌子變成陳莊村太多多養豬場,仍然作為鄉肉聯廠的養豬基地。
豬場不但要收養好的豬,而且也買來豬苗自己養,真正地變成了一個能夠帶動鄉村致富的養殖場。
養豬場的負責人變成了二叔,他一邊當著村裏書記,一邊負責著養豬場的事務。
由於二叔忙於村裏事務,養豬場的事情應付不過來,就讓他爹過去幫忙負責,這方麵他爹還是比較經驗的,畢竟幹過生產隊長,也養過豬。
他娘時不時地也過去,馬春燕想幫著他來著,但是他不讓她幫,還是讓好好學習,馬春燕都學的厭煩了。
但他就是如此要求,馬春燕隻好硬著頭皮去學。
陳福臣家裏頭養了兩頭豬,一頭是用來賣的,一頭是用來留到年底宰殺的,結果春節的時候,他沒宰殺,就想賣掉,結果這事就讓食品站知道了。
劉財運是與姓陳的結了仇,現在得知陳福臣跟陳誌城是本家叔侄,跟陳福軍是本家兄弟,忽然覺得找到了報仇的機會,帶著幾個人氣勢洶洶地就來到了陳福臣家。
陳福臣不知怎麽想的,或許覺得賣給鄉肉聯廠價格不太高吧,就賣給了一個二道販子,這個二道販子專門下鄉收豬,生豬屠宰市場不放開了麽,就有了二道販子的生存空間,這個二道販子就來到陳莊鄉來收豬,已經收了十來頭豬了,準備買完陳福臣家這一頭豬後,就離開,結果就出事了。
求票票,求打賞了
主要是挖挖溝,修修路,栽栽樹,加強一下農田水利建設,農村老百姓每到這個時候還要出出義工,相當於收了人頭稅,沒辦法,各級政府沒錢,還是按照過去的辦法,讓老百姓免費出工出活搞建設。
二叔這個時候往往是最忙的時候,要按照鄉裏的要求,在大喇叭裏頭通知,每家每戶凡是有壯勞力的,都要去鄉裏頭挖溝挖渠,帶好幹糧什麽的,鄉裏頭也不管飯。
免費幫忙幹活,連飯都不管,這樣的工作誰願意幹?但不幹不行,鄉裏村裏有要求,老百姓的覺悟還是蠻高的。
村裏攢夠錢的老百姓也在這個時候翻蓋新屋,把原來的土坯房翻建成平房或者磚瓦房,陳誌城走在村裏頭,看著這欣欣向榮的景象,不禁有幾分感慨,在互聯網裏頭賺錢都是虛擬的,而這才是實實在在地創造財富啊。
政府的工作一轉入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麵貌就開始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雖然老百姓的手中仍然沒多少錢,但是卻呈現出蒸蒸日上的精神麵貌,整個社會像一個開始啟動的發條,沿著滾滾的曆史車輪不斷向前。
沒幾天,劉財運突然跑到肉聯廠大罵他。
“姓陳的,你憑什麽不賣我肉?”劉財運拍著桌子跟他耍橫。
陳誌城坐在一張簡陋的辦公桌後麵,兩眼盯著怒起來橫肉更加明顯的劉財運,唰的一下從下麵拿出一把殺豬刀,哢嚓一聲插在了桌子上,站起來說:“職工們沒有肉票吃不上肉,你私下倒買倒賣食品公司的肉票,你他麽的當我們眼瞎嗎?”
“我什麽時候倒買會賣肉票了?你姓陳的不要血口噴人!”劉財運給嚇的後退一步,色厲內荏地說道。
陳誌城眼睜著說道:“你有沒有倒買倒賣,你自己心裏清楚,我告訴你倒買倒賣國家票證是違法的,現在派出所就可以抓你,你跑我這裏橫什麽橫?你們食品站近水樓台先得月,別人買不到肉,你們可以隨便拿著肉票來買肉,你當我們傻嗎?”
“我……從來沒有倒買倒賣過肉票,我們手裏頭有肉票,你就要賣肉給我們,你不賣,就是搞對抗,我可以到縣裏告你,鄉裏包庇你,縣裏可不會包庇你!”劉財運氣急敗壞地看著他說。
“你隨便去哪兒告我們都行,到時候,讓縣裏派人來查查你的帳,看看你那些肉票都發哪兒去了,是怎麽發出去的,讓我們看看,你經不經得起查。”陳誌城淡淡地對他說。
“你……”劉財運有一種讓陳誌城給吃的死死的感覺。
“你什麽?你劉大頭在別的地方可以橫著走,到了我這裏就不行,老子不吃你這一套,我們鄉肉聯廠的肉就是不賣給你們食品站的人,我看你能怎麽的!”陳誌城鐵定心跟他杠上了。
劉財運的頭比較大,所以有人私下偷偷叫他劉大頭,劉大頭見陳誌城這麽硬,而且他現在是在陳誌城的辦公室,如果他真橫起來,陳誌城叫幾個屠宰手過來修理他,他準會又吃虧。
想到這裏,他指著陳誌城罵道:“姓陳的,你不過是陳莊村的一個小二流子,走了狗屎運才承包上肉聯廠,早晚有一天,你得滾蛋,到時,我看你還怎麽囂張!”
說完這話,劉大頭劉財運轉身走了。
陳誌城冷笑道:“老子就是二流子,囂張是老子的本性,有本事你來咬我啊!媽賣批的!”
八十年代的創業環境肯定沒法跟後世相比,政策大環境上是一方麵,人的思想觀念又是一方麵,還有不少消極因素存在,想創業成功,發展起來,真的是比較難,好在他搞承包,借著政府的平台,情況要好多了。
不然,像劉財運這種人,手中掌握著一點權力,行事作風霸道,如果不背靠鄉政府這棵大樹,他準會搞死你。
如果去南方發展是不是要好一些?那肯定是好一些的,但他去那兒無親無故,沒有背景,幹什麽呢?加入華為?不知任老先生可要他?小學沒畢業的二流子,配麽?
後世的時候閱盡世間繁華,現在留在這淳樸的農村,還別說,感覺倒挺好。
在一個創業條件比較困難的地方能創業成功,這種成就感是不同以往的,他要嚐試一下這種成功的快樂。
相比起資本市場上的波詭雲譎,劉財運這種大老粗的挑戰,簡直是太小兒科了,不值一提。
曆時兩個月,能容納萬頭豬規模的養豬場就建成了,養豬場門前的牌子變成陳莊村太多多養豬場,仍然作為鄉肉聯廠的養豬基地。
豬場不但要收養好的豬,而且也買來豬苗自己養,真正地變成了一個能夠帶動鄉村致富的養殖場。
養豬場的負責人變成了二叔,他一邊當著村裏書記,一邊負責著養豬場的事務。
由於二叔忙於村裏事務,養豬場的事情應付不過來,就讓他爹過去幫忙負責,這方麵他爹還是比較經驗的,畢竟幹過生產隊長,也養過豬。
他娘時不時地也過去,馬春燕想幫著他來著,但是他不讓她幫,還是讓好好學習,馬春燕都學的厭煩了。
但他就是如此要求,馬春燕隻好硬著頭皮去學。
陳福臣家裏頭養了兩頭豬,一頭是用來賣的,一頭是用來留到年底宰殺的,結果春節的時候,他沒宰殺,就想賣掉,結果這事就讓食品站知道了。
劉財運是與姓陳的結了仇,現在得知陳福臣跟陳誌城是本家叔侄,跟陳福軍是本家兄弟,忽然覺得找到了報仇的機會,帶著幾個人氣勢洶洶地就來到了陳福臣家。
陳福臣不知怎麽想的,或許覺得賣給鄉肉聯廠價格不太高吧,就賣給了一個二道販子,這個二道販子專門下鄉收豬,生豬屠宰市場不放開了麽,就有了二道販子的生存空間,這個二道販子就來到陳莊鄉來收豬,已經收了十來頭豬了,準備買完陳福臣家這一頭豬後,就離開,結果就出事了。
求票票,求打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