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的腦子都用在如何當村幹部上去了,哪裏懂得企業經營,投資人隻能投資,千萬別插手具體經營,否則最後什麽錢也賺不到。
陳福軍迴去跟陳福臣講了以後,陳福臣很失望,終究沒讓兒子過來幫他喂豬,錯失了入他原始股的機會。
又過了不到一個月,陳誌城突然接到鄉裏通知,說讓他呆在豬場裏麵等著,縣裏的領導要過來參觀豬場,讓豬場裏的豬到時出來活動一下,好讓大家參觀。
接到這個通知,陳誌城心裏一動,覺得機會來了,在他眼裏,所有的人都是投資人,要想取得投資人的信任,就要想辦法講好故事,故事講好了,創業才能成功。
既然縣裏的領導來了,那一定要好好準備準備,給他們講一個好故事。
縣領導還沒來之前,鄉長先來了,陳誌城第一次見到鄉長,先要給鄉長講一個好故事,他把剛剛寫好的一份材料遞給鄉長。
鄉長看完,心花怒放,說:“小陳,這材料是你寫的?”
陳誌城道:“是的,鄉長。”
鄉長道:“你什麽學曆?”
陳誌城想說我是研究生,可是說出來有人信麽?便說道:“報告鄉長,我小學沒畢業。”
鄉長不相信,說:“你至少上過高中吧。”
陳誌城心說鄉長你說的太對了,但他嘴上笑笑說:“鄉長,您說我什麽畢業,我就什麽畢業。”
鄉長道:“現在上麵要求搞活經濟,活躍市場,同時要想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你辦的這個養豬場很適合我們鄉的實際,以後可以擴大規模,變成養豬基地,不但要滿足本地供應,還要調撥外銷,爭取每年能增加農民收入三百元!”
陳誌城道:“鄉長,您這個小小的心願,我一定幫您實現,養豬場我下一步擴大到一百畝,存欄量達到十萬頭,號召本地的村民都來養豬致富,少生孩子多養豬,家家戶戶都幸福,爭取每年能增加收入五百元!”
鄉長聽了,滿麵紅光,很受鼓舞,說:“小陳,你誌氣很大,等會縣領導來了,你要講給縣領導聽聽,爭取縣裏對我們鄉的支持。”
陳誌城道:“我聽鄉長您的,不過,我把豬養出來了,如果賣不出去怎麽辦?現在市場放開,受供求調節,如果豬養多了,價格可能就會下跌了。”
鄉長聽了,眉頭一下就皺起來了,說:“我剛才不是說了嗎,調撥外銷,支援外地,還有縣裏的肉聯廠和食品公司呢。”
陳誌城道:“鄉長,市場是一個大循環,從投資到消費,這是一個生態鏈條,如果隻知道悶頭去投資生產,卻銷不出去,這鏈條就斷了,循環不下去了,所以要想實現市場循環,必須要實現上下遊產業的對接,我們養豬場把豬養出來,賣給肉聯廠加工,肉聯廠加工好了,賣給消費者,然後我們再養,肉聯廠再加工,如此循環往複才行,但現在鄉肉聯廠生產能力有限,產品單一,它消化不了太多的豬,這就影響到我們的養豬生產,影響到增加農民收入了。”
陳誌城這話,鄉長聽的似懂非懂,因而問:“小陳,那你說該怎麽辦?”
陳誌城道:“擴大肉聯廠的生產規模,年加工量從現在的一萬頭豬,增加到十萬頭豬,增加生產品種,比如增加生產香腸、火腿、灌腸、冷鮮肉、製藥等等,同時要擴大對外貿易,爭取每年出口一定的產品到國外,換取外匯,等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成立肉食品加工集團,到那個時候,不但會帶動本地老百姓致富,還能帶動全縣全市乃至全省人民致富,企業打出自己的品牌,成為著名企業,我敢保證,用不著五年,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鄉長傻了啊,陳誌城說的太專業,最近看了不少《養豬大全》、《殺豬指南》之類的書,而宋金柱擔任著肉聯廠的廠長,卻沒見他有什麽想法,廠子效益每況愈下,以前還能給鄉裏上繳一部分利潤,現在一毛錢的利潤也沒有了。
”小陳,現在肉聯廠沒錢,鄉裏也沒錢,沒法擴大生產規模了,效益也不太好。“鄉長一想到錢的事就頭疼,現在鄉裏過的可是窮日子。
陳誌城道:“鄉長,企業經營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要會融資,就是從銀行貸款,讓銀行花錢投資,你看我這豬場就是從銀行貸的款辦起來的,肉聯廠可以向銀行貸款投資,擴大生產規模。”
鄉長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說:“今年經濟過熱,上麵銀根收緊了,不願意再給鄉鎮企業貸款,現在通貨膨脹的厲害。”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全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比較嚴重,鄉長說的是實情。
“鄉長,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在肉聯廠呆了兩個多月,說實話……”陳誌城說到這兒,欲言又止。
鄉長見了,說:“小陳,你有什麽話就直說,我看你非常有頭腦,是個鄉村能人,有話就跟我說。”
陳誌城這才說道:“鄉長,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率,管理跟不上,企業會走下坡路的,肉聯廠的管理雖然也不錯,但是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比如人員管理,質量控製……”
鄉長聽了半天,說:“小陳,你講的很好,肉聯廠是要加強管理,再不加強管理,不出幾年,工人工資就發不上了。”
正說著,縣裏領導就來到了,陳誌城跟他講這麽多,那就是要先在他心裏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等到機會來臨,就會想到他了。
縣裏的領導前來視察,一方麵是想調研畜牧業生產,另一方麵則是要了解鄉鎮企業發展情況,陳誌城這個豬場是新建的,鄉裏頭就決定帶縣領導到這裏來參觀。
陳福軍此時比較緊張,上級領導來視察,他這個村幹部不能有任何差錯,好在陳誌城現在能說會道,倒不用他出麵接待,省了他的心了。
宋金柱作為鄉肉聯廠的廠長,也跟著過來,一時間,太多多養豬場,人聲鼎沸,豬聲高揚,熱鬧非凡。
簽約合同已寄,歡迎收藏推薦了。
陳福軍迴去跟陳福臣講了以後,陳福臣很失望,終究沒讓兒子過來幫他喂豬,錯失了入他原始股的機會。
又過了不到一個月,陳誌城突然接到鄉裏通知,說讓他呆在豬場裏麵等著,縣裏的領導要過來參觀豬場,讓豬場裏的豬到時出來活動一下,好讓大家參觀。
接到這個通知,陳誌城心裏一動,覺得機會來了,在他眼裏,所有的人都是投資人,要想取得投資人的信任,就要想辦法講好故事,故事講好了,創業才能成功。
既然縣裏的領導來了,那一定要好好準備準備,給他們講一個好故事。
縣領導還沒來之前,鄉長先來了,陳誌城第一次見到鄉長,先要給鄉長講一個好故事,他把剛剛寫好的一份材料遞給鄉長。
鄉長看完,心花怒放,說:“小陳,這材料是你寫的?”
陳誌城道:“是的,鄉長。”
鄉長道:“你什麽學曆?”
陳誌城想說我是研究生,可是說出來有人信麽?便說道:“報告鄉長,我小學沒畢業。”
鄉長不相信,說:“你至少上過高中吧。”
陳誌城心說鄉長你說的太對了,但他嘴上笑笑說:“鄉長,您說我什麽畢業,我就什麽畢業。”
鄉長道:“現在上麵要求搞活經濟,活躍市場,同時要想辦法增加農民收入,你辦的這個養豬場很適合我們鄉的實際,以後可以擴大規模,變成養豬基地,不但要滿足本地供應,還要調撥外銷,爭取每年能增加農民收入三百元!”
陳誌城道:“鄉長,您這個小小的心願,我一定幫您實現,養豬場我下一步擴大到一百畝,存欄量達到十萬頭,號召本地的村民都來養豬致富,少生孩子多養豬,家家戶戶都幸福,爭取每年能增加收入五百元!”
鄉長聽了,滿麵紅光,很受鼓舞,說:“小陳,你誌氣很大,等會縣領導來了,你要講給縣領導聽聽,爭取縣裏對我們鄉的支持。”
陳誌城道:“我聽鄉長您的,不過,我把豬養出來了,如果賣不出去怎麽辦?現在市場放開,受供求調節,如果豬養多了,價格可能就會下跌了。”
鄉長聽了,眉頭一下就皺起來了,說:“我剛才不是說了嗎,調撥外銷,支援外地,還有縣裏的肉聯廠和食品公司呢。”
陳誌城道:“鄉長,市場是一個大循環,從投資到消費,這是一個生態鏈條,如果隻知道悶頭去投資生產,卻銷不出去,這鏈條就斷了,循環不下去了,所以要想實現市場循環,必須要實現上下遊產業的對接,我們養豬場把豬養出來,賣給肉聯廠加工,肉聯廠加工好了,賣給消費者,然後我們再養,肉聯廠再加工,如此循環往複才行,但現在鄉肉聯廠生產能力有限,產品單一,它消化不了太多的豬,這就影響到我們的養豬生產,影響到增加農民收入了。”
陳誌城這話,鄉長聽的似懂非懂,因而問:“小陳,那你說該怎麽辦?”
陳誌城道:“擴大肉聯廠的生產規模,年加工量從現在的一萬頭豬,增加到十萬頭豬,增加生產品種,比如增加生產香腸、火腿、灌腸、冷鮮肉、製藥等等,同時要擴大對外貿易,爭取每年出口一定的產品到國外,換取外匯,等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成立肉食品加工集團,到那個時候,不但會帶動本地老百姓致富,還能帶動全縣全市乃至全省人民致富,企業打出自己的品牌,成為著名企業,我敢保證,用不著五年,就能實現這個目標。”
鄉長傻了啊,陳誌城說的太專業,最近看了不少《養豬大全》、《殺豬指南》之類的書,而宋金柱擔任著肉聯廠的廠長,卻沒見他有什麽想法,廠子效益每況愈下,以前還能給鄉裏上繳一部分利潤,現在一毛錢的利潤也沒有了。
”小陳,現在肉聯廠沒錢,鄉裏也沒錢,沒法擴大生產規模了,效益也不太好。“鄉長一想到錢的事就頭疼,現在鄉裏過的可是窮日子。
陳誌城道:“鄉長,企業經營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要會融資,就是從銀行貸款,讓銀行花錢投資,你看我這豬場就是從銀行貸的款辦起來的,肉聯廠可以向銀行貸款投資,擴大生產規模。”
鄉長看了他一眼,搖搖頭說:“今年經濟過熱,上麵銀根收緊了,不願意再給鄉鎮企業貸款,現在通貨膨脹的厲害。”
從一九八五年開始,全國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比較嚴重,鄉長說的是實情。
“鄉長,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在肉聯廠呆了兩個多月,說實話……”陳誌城說到這兒,欲言又止。
鄉長見了,說:“小陳,你有什麽話就直說,我看你非常有頭腦,是個鄉村能人,有話就跟我說。”
陳誌城這才說道:“鄉長,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管理,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效率,管理跟不上,企業會走下坡路的,肉聯廠的管理雖然也不錯,但是還有許多改進的空間,比如人員管理,質量控製……”
鄉長聽了半天,說:“小陳,你講的很好,肉聯廠是要加強管理,再不加強管理,不出幾年,工人工資就發不上了。”
正說著,縣裏領導就來到了,陳誌城跟他講這麽多,那就是要先在他心裏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等到機會來臨,就會想到他了。
縣裏的領導前來視察,一方麵是想調研畜牧業生產,另一方麵則是要了解鄉鎮企業發展情況,陳誌城這個豬場是新建的,鄉裏頭就決定帶縣領導到這裏來參觀。
陳福軍此時比較緊張,上級領導來視察,他這個村幹部不能有任何差錯,好在陳誌城現在能說會道,倒不用他出麵接待,省了他的心了。
宋金柱作為鄉肉聯廠的廠長,也跟著過來,一時間,太多多養豬場,人聲鼎沸,豬聲高揚,熱鬧非凡。
簽約合同已寄,歡迎收藏推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