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羅場,第四輪。


    一弓在手,秦戰戰力大增。


    “咻!”


    羽箭飛馳,正麵衝向秦戰的盾兵連忙縮身格擋,不料剛被盾牌遮住視線,第二聲弦鳴又起。


    “呃!”


    十米開外,背對秦戰的刀手發出悶哼,隨後便被對手一劍封喉。


    盾手一怔,旋即大怒!


    因為他在地上看到了一支沒有箭簇的箭,很顯然,他被騙了,秦戰根本就沒想射他,隻是借此延緩他的腳步。


    “咻!”


    就在分神瞬間,第三支箭矢劃破空氣,他連忙舉盾,可惜方向錯了,箭矢擦著盾牌下緣紮進了他的大腿。


    盾手委頓於地。


    秦戰笑笑,又從箭囊中取出三支,一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夾住,另兩支用拳輪——也就是小拇指一側握緊。


    這是跟丹麥箭神拉爾斯·安德森學的,一次三箭,連珠射擊,用拉力小、迴彈快的短弓,射頻能達到一秒兩箭!


    秦戰沒對盾手補射,而是張弓搭箭,虛瞄正與戰友廝殺的兩位敵人。


    而斬殺一人的戰友則順勢補位,直奔單腿蹦著還要衝向秦戰的盾手。


    “咻!”


    第四箭射出,兩位敵人皆是動作一僵,其中一位當即被對手尋到破綻,腹部血光一閃,露出冒著熱氣的腸子。


    但實際上箭矢並未射向其中任何一位,而是兜兜轉轉,又飛向了背對秦戰、苦苦支撐的盾手。


    這就是遠程支援的可怕之處!


    在小規模的冷兵器戰場上,弓手的作用不在於殺了多少人,而在於所有敵人都要提心吊膽,時刻提防不知何時射出、也不知是否射向自己的冷箭。


    冷兵器搏殺,生死隻在刹那,如果一方全力以赴、一方三心二意,結果可想而知。


    勝負已分。


    秦戰放下短弓,鬆開左臂綁帶,讓血液流通。這樣做雖然會流失血液,卻能避免長時間缺血導致的肌肉壞死。


    俄頃,綁帶紮緊。


    此時腸子外露的那位已經掛了,戰友們正在合力圍攻最後一位,一人擋,兩人攻,沒幾下便將之捅成了噴泉。


    秦戰看的津津有味。


    他被圍攻過不止一次,可不管是於蓓她哥、還是津門十三太保,又或者是法蒂娜的四位保鏢,都談不上配合。


    今晚不同。


    上一場,弓手和兩位盾手的配合便險些將他秒殺,這一場,三位戰友的拆擋配合又輕易擊殺了困獸猶鬥的敵人。


    這讓他意識到,為什麽道長會說陣、甲、盾、弩是古代朝廷鎮壓武者的國之重器。


    殺到現在,除了弓手的陷阱出乎預料外,其他的對手實力都很一般,若是一對一,不出三個照麵就會被他擊殺。


    可他們配合起來,卻能發揮出1+1遠大於2的效果,區區三人就能將他逼進險境,四個、五個、甚至更多呢?


    所以秦戰要觀察,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隻有知悉別人是怎麽配合的,才能思考如何破解。


    轉眼間,最後一位也掛了。


    戰友們來到秦戰身前,站成一列,重重捶胸,似感謝,似道別。


    秦戰起身捶胸,鄭重迴禮。


    雖然他自認要不是腳底受創、行動不便,外加左臂使不上力,他自己就能放風箏單刷四人副本,但這裏是戰場。


    戰場上沒有如果!


    戰友們身形淡去,秦戰看了眼倒計時,默默將屍體上的箭矢一一拔出,再撿起地上那支沒有箭簇的無頭箭。


    沒辦法,這次的四位都是刀盾手,沒有弓手,他的箭得不到補充,隻能在間歇時迴收,並在下一場湊合用。


    老實說,箭矢質量很差。


    在定製鎳鈦合金弓時店員曾介紹過,最好的箭是碳鋁箭,其次是鋁箭,再次是容易爆的玻璃鋼箭和碳素箭。


    木箭和竹箭是最差的那種,因為材質密度不均,導致重心不一致、影響精度,而且天氣潮濕時還容易變形。


    可還是那句話,這裏是戰場!


    有條件要打,沒條件也要打!


    秦戰隻能盡量放緩身形,邊休息邊舔包,看能不能摸出個98k啥的。


    可惜天不從人願,舔了一圈,隻發現了一支第二場留下的弩矢,以及遍地都是的彎刀和盾牌。


    他想了想,幹脆將屍體的衣服撕成布條,再將布條穿過盾牌握把,最後將幾麵盾牌背在身後。


    盾是臂盾,圓形。


    於是等他裝備完畢,走起路來叮叮咣咣響不說,形象上也慘不忍睹,遠遠看去,就像是成了精的癩蛤蟆……


    間歇時間到。


    秦戰吸了口氣,強打精神,靜靜等待。


    左臂的貫穿傷讓他失了太多血,他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他隻知道,隻要還剩一口氣,他就必須堅持!篳趣閣


    “簌簌。”


    摩擦聲再起,秦戰壓低身形,側耳傾聽。


    聲音忽止。


    下一秒,弓弦炸響,一支箭矢疾飛而至,速度比第三場的弓手快了不止一籌!


    硬弓?


    秦戰心下一凜,不過卻也不慌,隻一俯身,箭矢便被背上不知哪塊盾牌彈飛。


    四野又複寂然。


    對麵打死都沒想到有人會在身上背了足足六麵盾牌,一時難免有些不知所措。


    但沒過多久,三道身影便踏出草叢。


    一盾,一弩,一刀。


    盾兵手持臂盾彎刀,弩兵腰插短劍、平端勁弩,刀兵拖刀而行,刀身細長、略有弧度,寬兩指,長有一米四。


    “野太刀?”


    秦戰眯了眯眼,在倭刀中,刃長在30厘米以下的稱短刀,30到60稱肋差,60到80稱打刀,80到90稱太刀。


    刃長90厘米以上的才能稱為野太刀或大太刀,是衝鋒破陣的利器,也是普通盾手的克星。


    就你了!


    他張弓搭箭瞄準刀兵,在中國人麵前用倭刀,你不死誰死?


    然而不等撒放,盾兵便一個斜跨護住刀兵,弩兵又躲在刀兵身後忽左忽右的探身,勁弩也始終指向秦戰身周。


    秦戰頭疼。


    這是第五場,按規則敵方應該有五位。


    現在射手隱在暗處,坦克、刺客、狂戰正在接近,如果尚未露麵的第五位是奶媽,那就是標準的副本小隊了。


    “喵了個咪的,拿我當boss刷是吧?”


    他後悔不迭:“早知道會有今天,老子當初就練弧形箭了。”


    ——弧形箭會拐彎,最適合對付站成一條直線的對手。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麵對不斷逼近的對手,秦戰隻能連射兩箭,先上後下,打算趁坦克舉盾時攻其下盤。


    不料第二箭剛一認弦,對方的箭也到了,他來不及躲避,隻好揮弓將之打落,計劃中的第二箭也就此夭折。


    遇到高手了!


    秦戰後頸發涼,但就在對方以為他無計可施、隻能逃跑時,他忽然再次張弓!


    “嘣!”


    “嘣!”


    一秒之內,連發兩箭,手速快的幾乎拖出殘影!


    盾兵哪能想到他會有這麽快的射頻,左臂剛感受到箭矢射中盾牌的震感,大腿已然中箭。


    “唔!”


    他悶哼一聲,彎腰捂腿,身後刀手猝不及防,瞬間暴露。


    秦戰早有預謀,兩箭射完便立即棄弓,等到刀手露頭,原本掛在腿側的勁弩已然端平!


    “錚!”


    “咻!”


    弩矢和箭矢在空中交錯,卻是藏在暗處的弓手終於等到技能冷卻,含恨反擊。


    刀手一命嗚唿,秦戰仰天便倒。


    可躲過箭矢後他又翻身爬了起來,拾起短弓,一瘸一拐、叮了當啷的朝反方向跑去。


    “高手咋了?”


    他邊跑邊大聲嘲諷:“高手就能拿硬弓跟軟弓比射頻?找你師娘再練兩年吧!”


    說話間,三十秒已過,四位戰友刷新在身後。


    時機正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再證巔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黃粱夢莊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黃粱夢莊周並收藏再證巔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