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番外三再見故人,往事已成空(1)
他沒拔開遮住臉麵的亂發,透過亂發的縫隙,看到了祁煊,他眼睛瞬間瞪得老大。
老乞丐發出痛苦的嘶吼後,扶著牆緩緩站起來,跌跌撞撞地跑進巷子裏。
如孟茯苓和祁煊所料,這老乞丐確實是失蹤已久的祁佑銘。
當年祁佑銘瘋魔,跑出京都城後,淪為乞丐,顛沛流離。
雖然他的神智時清、時混亂,但他卻深刻地記著對祁煊的恨。
他半年前還在一個窮縣,不知為何就流落到岐山縣,也許是天意,讓他在有生之年,再次遇到祁煊。
可他再恨祁煊,也抵不過對祁煊、那份源自內心深處的恐懼,他隻能狼狽地躲開。
小蘋果看了祁佑銘離開的方向好一會,問祁煊,“爹爹,你認識那個老爺爺嗎?”
祁煊怔住了,從老乞丐的反應、與嘶吼聲,他已經確定老乞丐就是祁佑銘了。但,他總不能告訴小蘋果,說那是她的親爺爺。
孟茯苓了然,抱起小蘋果,笑道:“小蘋果,你覺得你爹爹會認識什麽乞丐嗎?”
小蘋果搖頭,她爹爹長得那麽好看,又有很多錢錢,怎麽可能會和乞丐沾上關係?
可她還是覺得奇怪,“那為什麽老爺爺認識爹爹?”
小蘋果過於聰明,不管什麽問題都要弄個清楚,不然,她會纏著人,一直問不停的。
所以,孟茯苓沒想含糊帶過這個問題,笑答:“你忘了?娘親說過,你爹爹以前是了不起的大將軍,整個大楚國沒有人不認識他。”
“可是老爺爺為什麽要罵爹爹?現在見了爹爹,又嚇跑了。”小蘋果歪著頭,不解道。
閨女太聰明也麻煩,孟茯苓暗暗搖頭,才繼續道:“可能他以前是惡人,被你爹爹教訓過。他懷恨在心,卻打不過你爹爹,隻能在背後罵,見了你爹爹就跑。”
呃?小冬瓜愕然,以眼神問祁煊:娘親真會瞎掰,這樣糊弄小蘋果,真的好嗎?
祁煊迴以一記不屑的眼神:有什麽不好的?如此一來,小蘋果會更加崇拜你們爹爹我!
真不要臉、真無恥!小冬瓜白了祁煊一眼。
祁煊卻不以為然,經孟茯苓和小蘋果的對話,心情又好了起來。
孟茯苓他們又玩了幾天,本打算迴忘憂島了,卻收到一則消息,下個月十五是敬國寺住持繼任大典。
敬國寺不單是大楚國最大的寺廟,因為空遠大師的緣故,聲名遠播於各國。
當年假圓淨製邪屍的事,皇上看在空遠的麵上,沒有泄露於外界知。
所以,百姓都不知道真相,在他們心裏,敬國寺依舊是神聖的存在。
此次,新住持繼任,許多善男信女都聞訊,趕往敬國寺觀禮。
“葫蘆,你可知新住持是何人?”孟茯苓問祁煊。
不知為何,孟茯苓聽到這消息,心頭突然沉重了起來,好像被大石壓住了一樣,壓得她幾乎要窒息。
“據說是空遠大師的關門弟子忘塵。”祁煊有些擔憂地抱住孟茯苓,輕撫著她的背。
祁煊手下的探子,每隔一段時間就向他稟報本朝發生的大小事件,加上聽到酒樓有食客在議論。
“忘塵、忘塵!”孟茯苓低念著這個名,歎了口氣,方對祁煊道:“我們也去敬國寺觀禮!”
她這話是肯定的,而不是詢問祁煊的意見,就算祁煊不同意,她也要去。
祁煊眉頭微蹙,想了一下,現在離大典還有差不多一個月,敬國寺位於京都城外,從岐山縣趕去,時間是足夠的。
他明白孟茯苓為何一定要去湊這個熱鬧,自是不會阻攔她,點頭道:“好,我們收拾一番,便啟程。”
孟茯苓等人趕到京都城外時,距離敬國寺住持繼任大典,還有幾天。
他們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一處宅院落腳,這處宅院是祁煊的產業。
期間,小蘋果鬧著要進城玩,孟茯苓自然不允,京都城內,誰不認識她和祁煊?在耳目眾多的情況,必定會傳到皇上耳裏。
皇上這些年身體每日愈下,卻遲遲不肯退位,經常傳信讓小冬瓜迴京,他還一心想把皇位傳給小冬瓜。
但小冬瓜無心於皇位,更不想再踏足京都城。
任憑小蘋果如何央求,孟茯苓怎麽都不允她進城,把她看得牢牢的。
好在時間過得極快,轉間,就到了繼任大典之日。
這一日,孟茯苓等人衣著皆很素雅,除了初次現世的小蘋果,其他人都戴了帷帽,遮住了麵容。
他們剛到山下,便見聚滿善男信女,一個個都很自覺地排隊徒步上山。
孟茯苓他們也不例外,將馬車寄放在山下臨時搭建的車馬棚,帶了幾個侍衛,排於隊伍後麵上山。
“娘親,人好多、好熱鬧啊!”小蘋果從未一次性見到這麽多人,非常興奮,時不時東張西望。
“乖!說話別太大聲。”孟茯苓見小蘋果引得眾人注目,急忙捂住她的嘴。
小蘋果發出唔唔的悶聲,連連點頭,孟茯苓這才鬆手放開她。
眾人到了山頂,全站在寺廟下麵的台階,說是來觀住持繼任大典,其實大典是在寺中正殿舉行過了。
從各地趕來的善男信女,不過是來聆聽新住持的佛授梵音,據說聽後,可洗去自身罪惡、淨化身心。
這些,孟茯苓是上山之前才知道的,現站於人群裏,她心情很沉悶,一直在猜想忘塵會不會是那個人。
“茯苓,別想太多,即便是他,這個選擇未嚐不好。”祁煊把小蘋果交由侍衛抱,自己則摟住孟茯苓。
“若他真的忘卻塵間俗事,確實是好。”孟茯苓壓下煩亂的心情,神色淡淡的。
說完,她不再出聲,與所有人一樣靜靜望著台階上,已有僧眾分立於台階兩邊。
突然,一道從未聽聞過的清泠幽泉碎玉流瀉般的聲音,傳於這古刹佛院四周,恍若直入人心般。
未著力,卻仿佛擲地有聲,未有痕,卻好似入木三分,感染了佛院中一草一木、與在場所有人。
他沒拔開遮住臉麵的亂發,透過亂發的縫隙,看到了祁煊,他眼睛瞬間瞪得老大。
老乞丐發出痛苦的嘶吼後,扶著牆緩緩站起來,跌跌撞撞地跑進巷子裏。
如孟茯苓和祁煊所料,這老乞丐確實是失蹤已久的祁佑銘。
當年祁佑銘瘋魔,跑出京都城後,淪為乞丐,顛沛流離。
雖然他的神智時清、時混亂,但他卻深刻地記著對祁煊的恨。
他半年前還在一個窮縣,不知為何就流落到岐山縣,也許是天意,讓他在有生之年,再次遇到祁煊。
可他再恨祁煊,也抵不過對祁煊、那份源自內心深處的恐懼,他隻能狼狽地躲開。
小蘋果看了祁佑銘離開的方向好一會,問祁煊,“爹爹,你認識那個老爺爺嗎?”
祁煊怔住了,從老乞丐的反應、與嘶吼聲,他已經確定老乞丐就是祁佑銘了。但,他總不能告訴小蘋果,說那是她的親爺爺。
孟茯苓了然,抱起小蘋果,笑道:“小蘋果,你覺得你爹爹會認識什麽乞丐嗎?”
小蘋果搖頭,她爹爹長得那麽好看,又有很多錢錢,怎麽可能會和乞丐沾上關係?
可她還是覺得奇怪,“那為什麽老爺爺認識爹爹?”
小蘋果過於聰明,不管什麽問題都要弄個清楚,不然,她會纏著人,一直問不停的。
所以,孟茯苓沒想含糊帶過這個問題,笑答:“你忘了?娘親說過,你爹爹以前是了不起的大將軍,整個大楚國沒有人不認識他。”
“可是老爺爺為什麽要罵爹爹?現在見了爹爹,又嚇跑了。”小蘋果歪著頭,不解道。
閨女太聰明也麻煩,孟茯苓暗暗搖頭,才繼續道:“可能他以前是惡人,被你爹爹教訓過。他懷恨在心,卻打不過你爹爹,隻能在背後罵,見了你爹爹就跑。”
呃?小冬瓜愕然,以眼神問祁煊:娘親真會瞎掰,這樣糊弄小蘋果,真的好嗎?
祁煊迴以一記不屑的眼神:有什麽不好的?如此一來,小蘋果會更加崇拜你們爹爹我!
真不要臉、真無恥!小冬瓜白了祁煊一眼。
祁煊卻不以為然,經孟茯苓和小蘋果的對話,心情又好了起來。
孟茯苓他們又玩了幾天,本打算迴忘憂島了,卻收到一則消息,下個月十五是敬國寺住持繼任大典。
敬國寺不單是大楚國最大的寺廟,因為空遠大師的緣故,聲名遠播於各國。
當年假圓淨製邪屍的事,皇上看在空遠的麵上,沒有泄露於外界知。
所以,百姓都不知道真相,在他們心裏,敬國寺依舊是神聖的存在。
此次,新住持繼任,許多善男信女都聞訊,趕往敬國寺觀禮。
“葫蘆,你可知新住持是何人?”孟茯苓問祁煊。
不知為何,孟茯苓聽到這消息,心頭突然沉重了起來,好像被大石壓住了一樣,壓得她幾乎要窒息。
“據說是空遠大師的關門弟子忘塵。”祁煊有些擔憂地抱住孟茯苓,輕撫著她的背。
祁煊手下的探子,每隔一段時間就向他稟報本朝發生的大小事件,加上聽到酒樓有食客在議論。
“忘塵、忘塵!”孟茯苓低念著這個名,歎了口氣,方對祁煊道:“我們也去敬國寺觀禮!”
她這話是肯定的,而不是詢問祁煊的意見,就算祁煊不同意,她也要去。
祁煊眉頭微蹙,想了一下,現在離大典還有差不多一個月,敬國寺位於京都城外,從岐山縣趕去,時間是足夠的。
他明白孟茯苓為何一定要去湊這個熱鬧,自是不會阻攔她,點頭道:“好,我們收拾一番,便啟程。”
孟茯苓等人趕到京都城外時,距離敬國寺住持繼任大典,還有幾天。
他們沒有進城,而是在城外一處宅院落腳,這處宅院是祁煊的產業。
期間,小蘋果鬧著要進城玩,孟茯苓自然不允,京都城內,誰不認識她和祁煊?在耳目眾多的情況,必定會傳到皇上耳裏。
皇上這些年身體每日愈下,卻遲遲不肯退位,經常傳信讓小冬瓜迴京,他還一心想把皇位傳給小冬瓜。
但小冬瓜無心於皇位,更不想再踏足京都城。
任憑小蘋果如何央求,孟茯苓怎麽都不允她進城,把她看得牢牢的。
好在時間過得極快,轉間,就到了繼任大典之日。
這一日,孟茯苓等人衣著皆很素雅,除了初次現世的小蘋果,其他人都戴了帷帽,遮住了麵容。
他們剛到山下,便見聚滿善男信女,一個個都很自覺地排隊徒步上山。
孟茯苓他們也不例外,將馬車寄放在山下臨時搭建的車馬棚,帶了幾個侍衛,排於隊伍後麵上山。
“娘親,人好多、好熱鬧啊!”小蘋果從未一次性見到這麽多人,非常興奮,時不時東張西望。
“乖!說話別太大聲。”孟茯苓見小蘋果引得眾人注目,急忙捂住她的嘴。
小蘋果發出唔唔的悶聲,連連點頭,孟茯苓這才鬆手放開她。
眾人到了山頂,全站在寺廟下麵的台階,說是來觀住持繼任大典,其實大典是在寺中正殿舉行過了。
從各地趕來的善男信女,不過是來聆聽新住持的佛授梵音,據說聽後,可洗去自身罪惡、淨化身心。
這些,孟茯苓是上山之前才知道的,現站於人群裏,她心情很沉悶,一直在猜想忘塵會不會是那個人。
“茯苓,別想太多,即便是他,這個選擇未嚐不好。”祁煊把小蘋果交由侍衛抱,自己則摟住孟茯苓。
“若他真的忘卻塵間俗事,確實是好。”孟茯苓壓下煩亂的心情,神色淡淡的。
說完,她不再出聲,與所有人一樣靜靜望著台階上,已有僧眾分立於台階兩邊。
突然,一道從未聽聞過的清泠幽泉碎玉流瀉般的聲音,傳於這古刹佛院四周,恍若直入人心般。
未著力,卻仿佛擲地有聲,未有痕,卻好似入木三分,感染了佛院中一草一木、與在場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