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一場特殊的婚禮(1)
“是的,我能行走了!”祁煊走到孟茯苓麵前,將她打橫抱了起來,原地轉著圈。
兩人暢快、滿含喜悅的笑聲,響蕩於桃林之中。
在祁煊放下孟茯苓之後,她靠在他胸前,輕捶了他一下,“老實交代,你什麽開始能走的?瞞了我多久?”
“我想給你一個驚喜……”祁煊沒答,隻笑道。
“是啊,好大一個驚喜!”孟茯苓麵上的笑容不止。
“這樣就滿足?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你呢。”祁煊低頭輕咬了她的耳垂一口。
“還有什麽驚喜?”孟茯苓仰頭望著他,毫不掩飾她的期待。
祁煊笑得很溫柔,拿出一枚戒指,那戒指是羊脂白玉所製,被細心打磨的光滑圓潤,中間鑲嵌以鴿子血寶石。
他單膝下跪,一手握住戒指,一手輕執著孟茯苓的手,極其深情道:“我願傾盡我所有的一切,去愛你、疼你、護你一世無憂,此生隻愛你一人,茯苓,嫁給我吧!”
祁煊的眼神很真誠,飽含了濃烈的愛意,孟茯苓眼睛泛酸,激動中交織著感動。
她迴想起,這一路走來,他們曆經了種種磨難,不管再難,都攜手堅持,隻想著總有一日,能遠離是非、遠離陰謀、安穩度日。
如今,心中所想的幸福就在咫尺,孟茯苓的淚水忍不住溢出眼眶,手掌攥得緊緊的。
她確實想要一場異於古人的婚禮,卻忽略了求婚的步驟,現在,鮮花與戒指都有了,不可謂不浪漫。
當時在島上,兩人苦中自我安慰之時,她說起現代化的婚禮,無意中說到需要戒指,可她並沒有說起如何求婚,他是怎麽知道的?
但是,孟茯苓此時心中湧上萬千股情緒,眼前隻剩下祁煊一人,以及他那句‘嫁給我’,還迴蕩在耳邊,她無心去想別的問題。
“葫蘆!”孟茯苓淚眼朦朧地看著祁煊,用力地點頭,哽咽道:“我願意!”
這三個字,在祁煊聽來,比天籟還要動聽。
他動作輕柔、如做著世間最神聖的事,小心翼翼地把戒指戴進孟茯苓的手指。
後,祁煊猛地站了起來,將她摟到懷裏、緊緊地,仿佛要將她鑲入他的身體裏一樣。
“茯苓,我愛你!”祁煊心腔中填滿激動、與狂喜。
此情此景,唯美而浪漫,卻突然響起一陣震耳欲聾的掌聲。
孟茯苓嚇了好大一跳,急忙從祁煊懷裏抬起頭,一看,竟是小冬瓜、風臨、無意,還有祁煊的幾個親衛等。
他們不知是何時出現的,個個都笑得很開心、十分賣力地鼓掌。
特別是小冬瓜,他站在最前麵,明明手掌最小,卻鼓得最賣力、笑得最為燦爛。
孟茯苓剛才被祁煊所感動,沒有發現他們的到來。
而祁煊不願出聲,怕破壞了他的求婚,他沒想到他們會突然發出掌聲。
不用說,肯定是小冬瓜帶著他們,偷偷跟來的。
“娘親,親一個、親一個……”小冬瓜帶頭起哄,要祁煊親孟茯苓。
孟茯苓頓覺尷尬,祁煊卻在眾多掌聲中,低頭吻上了她的唇……
這幾日,府中每個人看到她,都笑得別有深意、略帶曖昧。
因為祁煊求婚的事傳遍了全府,人人都覺得甚為感人。
孟茯苓也才知道,原來祁煊會知道那求婚方式,是從小冬瓜口中得知的。
是她和祁煊島上帶傷迴來不久,祁煊就與小冬瓜無意中說起、他和孟茯苓的婚禮。
小冬瓜便給祁煊出謀獻策,增加了以戒指求婚一項。
此後,祁煊就背著孟茯苓努力鍛煉雙腿、著手讓人打製戒指。
至於小冬瓜會知道這求婚方氏,是以前孟茯苓閑時說起的,她也沒想到小冬瓜會記在心上。
不管怎樣,孟茯苓都很感動,甚覺幸福。
令她迫不及待地想迴島,與祁煊舉辦婚禮。
不過,要搬離京都城,還有很多事要做、要安排。
如,祁煊辭官,需要辦理許多手續,還有尚芷柔的事。
祁煊求婚時擺放的花都珍稀難尋,其中有幾盆是尚芷柔提供的。
尚芷柔因為身體不好,常年待在公主府,無事時,喜歡侍養各種花草。
既然得了尚芷柔的花,祁煊答應過要幫她與趙天臨牽紅線的事,更要幫忙。
祁煊還想,成與不成看他們自己,沒想到事情很順利。
原來趙天臨也對尚芷柔有意,隻是一開始不知道她的身份,壽宴那日,她又恰巧身體不適,無法出席。
之後,尚芷柔一直在公主府中養病,以致於,趙天臨尋不到她、更無從打聽她的下落。
經祁煊出手相幫,趙天臨才知道尚芷柔是大楚國的三公主,便向皇上求親。
眾多兒子之中,皇上最疼愛得是小冬瓜,而女兒,則是尚芷柔。
他顧及尚芷柔身子素來不好,不舍她遠嫁他國,但架不住她苦苦相求,最後,隻得同意了。
趙天臨和尚芷柔這對有情人能如願在一起,祁煊功不可沒,連孟茯苓都開玩笑說他有當冰人的潛質。
處理好京中的一切事務之後,終於到了離京這一日。
真正要離開了,孟茯苓竟生出了一絲不舍,小冬瓜和祁煊的心情也同樣複雜不已。
“娘親,我們終於要走了。”小冬瓜趴在孟茯苓懷裏,語氣悶悶的。
孟茯苓摸了摸小冬瓜的頭,沒說什麽,不禁迴想起在京中經曆過的點點滴滴。
突然,外麵響起一陣喧雜之聲,打斷了孟茯苓的思緒。
“葫蘆,發生什麽事了,怎麽--”孟茯苓掀開車簾,問外麵的祁煊,但剩下的話,因入眼的一幕,全卡在喉嚨裏。
人真多!說人山人海也不為過,城門被堵得不見影,都是一些百姓。
有的提著一籃子雞蛋、有的拿了自家醃製的臘肉……各種特產皆有,他們都是來給祁煊送行的。
個個都麵露不舍、高聲喊著‘祁大將軍’慢走,都努力地往前擠、爭著想和祁煊說上話。
孟茯苓很震撼,她雖知祁煊聲望極高,卻未想過在他辭官、要離開京都城時,會有這麽多人來送行。
“是的,我能行走了!”祁煊走到孟茯苓麵前,將她打橫抱了起來,原地轉著圈。
兩人暢快、滿含喜悅的笑聲,響蕩於桃林之中。
在祁煊放下孟茯苓之後,她靠在他胸前,輕捶了他一下,“老實交代,你什麽開始能走的?瞞了我多久?”
“我想給你一個驚喜……”祁煊沒答,隻笑道。
“是啊,好大一個驚喜!”孟茯苓麵上的笑容不止。
“這樣就滿足?還有更大的驚喜等著你呢。”祁煊低頭輕咬了她的耳垂一口。
“還有什麽驚喜?”孟茯苓仰頭望著他,毫不掩飾她的期待。
祁煊笑得很溫柔,拿出一枚戒指,那戒指是羊脂白玉所製,被細心打磨的光滑圓潤,中間鑲嵌以鴿子血寶石。
他單膝下跪,一手握住戒指,一手輕執著孟茯苓的手,極其深情道:“我願傾盡我所有的一切,去愛你、疼你、護你一世無憂,此生隻愛你一人,茯苓,嫁給我吧!”
祁煊的眼神很真誠,飽含了濃烈的愛意,孟茯苓眼睛泛酸,激動中交織著感動。
她迴想起,這一路走來,他們曆經了種種磨難,不管再難,都攜手堅持,隻想著總有一日,能遠離是非、遠離陰謀、安穩度日。
如今,心中所想的幸福就在咫尺,孟茯苓的淚水忍不住溢出眼眶,手掌攥得緊緊的。
她確實想要一場異於古人的婚禮,卻忽略了求婚的步驟,現在,鮮花與戒指都有了,不可謂不浪漫。
當時在島上,兩人苦中自我安慰之時,她說起現代化的婚禮,無意中說到需要戒指,可她並沒有說起如何求婚,他是怎麽知道的?
但是,孟茯苓此時心中湧上萬千股情緒,眼前隻剩下祁煊一人,以及他那句‘嫁給我’,還迴蕩在耳邊,她無心去想別的問題。
“葫蘆!”孟茯苓淚眼朦朧地看著祁煊,用力地點頭,哽咽道:“我願意!”
這三個字,在祁煊聽來,比天籟還要動聽。
他動作輕柔、如做著世間最神聖的事,小心翼翼地把戒指戴進孟茯苓的手指。
後,祁煊猛地站了起來,將她摟到懷裏、緊緊地,仿佛要將她鑲入他的身體裏一樣。
“茯苓,我愛你!”祁煊心腔中填滿激動、與狂喜。
此情此景,唯美而浪漫,卻突然響起一陣震耳欲聾的掌聲。
孟茯苓嚇了好大一跳,急忙從祁煊懷裏抬起頭,一看,竟是小冬瓜、風臨、無意,還有祁煊的幾個親衛等。
他們不知是何時出現的,個個都笑得很開心、十分賣力地鼓掌。
特別是小冬瓜,他站在最前麵,明明手掌最小,卻鼓得最賣力、笑得最為燦爛。
孟茯苓剛才被祁煊所感動,沒有發現他們的到來。
而祁煊不願出聲,怕破壞了他的求婚,他沒想到他們會突然發出掌聲。
不用說,肯定是小冬瓜帶著他們,偷偷跟來的。
“娘親,親一個、親一個……”小冬瓜帶頭起哄,要祁煊親孟茯苓。
孟茯苓頓覺尷尬,祁煊卻在眾多掌聲中,低頭吻上了她的唇……
這幾日,府中每個人看到她,都笑得別有深意、略帶曖昧。
因為祁煊求婚的事傳遍了全府,人人都覺得甚為感人。
孟茯苓也才知道,原來祁煊會知道那求婚方式,是從小冬瓜口中得知的。
是她和祁煊島上帶傷迴來不久,祁煊就與小冬瓜無意中說起、他和孟茯苓的婚禮。
小冬瓜便給祁煊出謀獻策,增加了以戒指求婚一項。
此後,祁煊就背著孟茯苓努力鍛煉雙腿、著手讓人打製戒指。
至於小冬瓜會知道這求婚方氏,是以前孟茯苓閑時說起的,她也沒想到小冬瓜會記在心上。
不管怎樣,孟茯苓都很感動,甚覺幸福。
令她迫不及待地想迴島,與祁煊舉辦婚禮。
不過,要搬離京都城,還有很多事要做、要安排。
如,祁煊辭官,需要辦理許多手續,還有尚芷柔的事。
祁煊求婚時擺放的花都珍稀難尋,其中有幾盆是尚芷柔提供的。
尚芷柔因為身體不好,常年待在公主府,無事時,喜歡侍養各種花草。
既然得了尚芷柔的花,祁煊答應過要幫她與趙天臨牽紅線的事,更要幫忙。
祁煊還想,成與不成看他們自己,沒想到事情很順利。
原來趙天臨也對尚芷柔有意,隻是一開始不知道她的身份,壽宴那日,她又恰巧身體不適,無法出席。
之後,尚芷柔一直在公主府中養病,以致於,趙天臨尋不到她、更無從打聽她的下落。
經祁煊出手相幫,趙天臨才知道尚芷柔是大楚國的三公主,便向皇上求親。
眾多兒子之中,皇上最疼愛得是小冬瓜,而女兒,則是尚芷柔。
他顧及尚芷柔身子素來不好,不舍她遠嫁他國,但架不住她苦苦相求,最後,隻得同意了。
趙天臨和尚芷柔這對有情人能如願在一起,祁煊功不可沒,連孟茯苓都開玩笑說他有當冰人的潛質。
處理好京中的一切事務之後,終於到了離京這一日。
真正要離開了,孟茯苓竟生出了一絲不舍,小冬瓜和祁煊的心情也同樣複雜不已。
“娘親,我們終於要走了。”小冬瓜趴在孟茯苓懷裏,語氣悶悶的。
孟茯苓摸了摸小冬瓜的頭,沒說什麽,不禁迴想起在京中經曆過的點點滴滴。
突然,外麵響起一陣喧雜之聲,打斷了孟茯苓的思緒。
“葫蘆,發生什麽事了,怎麽--”孟茯苓掀開車簾,問外麵的祁煊,但剩下的話,因入眼的一幕,全卡在喉嚨裏。
人真多!說人山人海也不為過,城門被堵得不見影,都是一些百姓。
有的提著一籃子雞蛋、有的拿了自家醃製的臘肉……各種特產皆有,他們都是來給祁煊送行的。
個個都麵露不舍、高聲喊著‘祁大將軍’慢走,都努力地往前擠、爭著想和祁煊說上話。
孟茯苓很震撼,她雖知祁煊聲望極高,卻未想過在他辭官、要離開京都城時,會有這麽多人來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