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進京(1)
“你說我拿賣身契糊弄你,你家的房契、地契又怎麽說?難不成我還能遁地到你家偷?”孟茯苓諷笑道。
好在她昨晚讓影衛到程家偷了房地契,順便連她的‘賣身契’也偷出來,一看就知道賣身契是假的。
“我、我們--”這朱氏和程老頭都啞然,皆想不通房地契是怎麽到徐牙婆手裏的。
“少廢話,反正我不認識這位姑娘,識相的話就趕緊跟我走。”徐牙婆見孟茯苓眼裏閃過不耐之色,心下了然,便招手讓幾個壯漢動手捉人。
“茯苓,大家都是同一個村子的,難免有些摩擦,你就大人不記小人過,別和他們計較,幫他們一把。”孫老爺子見朱氏他們被捉住,覺得外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捉人,未免顯得他這個族老太沒用了。
是以,他隻得向孟茯苓求助,心想她那麽有錢,手指縫順便漏點銀子,就足夠幫朱氏他們贖身了。
“孫老爺子,你這話可就好笑了。他們汙蔑我不說,還編出賣身契一事,想讓我為他們做牛做馬呢,憑什麽還要我幫他們?你也當我沒脾氣、好拿捏?”孟茯苓氣笑了,說話也不留情麵,冷冷地瞪著孫老爺子。
“看清楚你是在跟誰說話!”孫爺子怒紅了一張老臉,他沒想到孟茯苓當著這麽多村民的麵,一點麵子都不給他。
“哼!”孟茯苓實在是懶得理會他,不過是個不知所謂的糟老頭而已,真把自己當迴事。
但她這態度落在孫老爺子眼裏卻是在打他的臉,正要教訓她一番,她突然冒出一句令他心虛得立馬禁聲的話。
“孫老爺子恐怕忘了我兒子洗三那天,我給過你什麽了,要是讓村裏人知道你作為族老,卻受人賄賂,嗬嗬!”孟茯苓是走到孫老爺跟前,用僅有他們兩人聽得到的聲音說道。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程家人吸引了,沒人注意到孫老爺子被孟茯苓氣得半死。
孟茯苓不再理孫老爺子,這時,朱氏和程家寶已經被牙行的人捉走了,村民們沒一個人上前阻止。
連程家唯一沒被捉的程老頭呆坐在地上,眼睜睜地看著妻兒被捉走,沉默了好久,他才紅著眼衝孟茯苓怒吼:“孟茯苓,你不得好死!”
“是誰不得好死,還未可知。”孟茯苓揚起一抹喻意不明的笑,拋下這句話就離開。
“孟茯苓,你這個歹毒的賤人,早晚都得被雷劈死!”程老頭罵著、罵著,就嚎啕大哭了起來。
有村民撇嘴道:“這會知道哭了,剛才還有興致和朱氏打架。”
也有個別厚道的村民勸說:“別哭了,你不是還有一百兩銀子嗎?迴頭找人借點,幫你婆娘和孩子贖身要緊。”
豈知,程老頭聽到要他借銀子給朱氏和程家寶贖身,當即收住眼淚,炸毛似的,“你懂什麽?婆娘沒了可以再找,兒子沒了也可以再生,我是哭房子和地都沒了,才得了一百兩銀子。”
得了,村民們聽了這話,都覺得程老頭無可救藥,誰都不願意和他多說了,紛紛散去。
“小姐,您怎麽不讓徐牙婆把那一百兩銀子也收了?”迴到家時,竹香忍不住問道,她剛剛也跟孟茯苓一起去了程家。
她之前就是待在徐牙婆所在的牙行,見識過徐牙婆的手段,像當時那種情況,以徐牙婆的處事風格,應該也會把那一百兩銀子收走。
可孟茯苓昨晚在牙行時,特地交代徐牙婆留下那一百兩銀子,竹香實在是不解孟茯苓的用意。
“沒必要過得太過了,反正他也沒命受用。”孟茯苓笑道,這事還沒徹底完,今晚過後,世上不會有程老頭這號人物。
不是她心狠手辣,而是她明白,對程家這些極品不得有半點心軟,若他們安分點,也不會有今日之事,說起來,是他們自作自受。
此時,孟茯苓並不知道有人從將軍府離開,正快馬加鞭地往岐山縣趕來。
是夜,一道淒厲的尖叫聲,響徹整個嶺雲村,多數剛躺下的村民,聞聲跑出來看個究竟。
第二天,程老頭死的消息傳遍了村子,他是死在自家門的。
因為當天徐牙婆捉走朱氏和程家寶後,又讓人來收走程家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程老頭,當夜隻好揣著那一百兩銀子窩在門外。
不成想,他會被人拿石頭砸死,除了手裏死死地緊握著一錠銀子,其他銀子都不見了。
因此,村民們都認為有人謀財害命,確實,表麵上看來很像是謀財害命,可兇手是誰?
村裏眼紅程老頭有一百兩銀子的人肯定不少,但程老頭剛發出慘叫聲沒多久,村民們就跑出來,誰有能在那麽短的時間裏跑得無影無蹤?
要知道,孫老爺子還組織了村民搜村,愣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找不到,直到天亮才讓人去報官,最後也不了了之。
而孟茯苓家裏也有人不好過,此人正是薛氏,她一聽到程老頭的死訊,心裏很不安,因為她以為與孟茯苓脫不了幹係,害怕會查到孟茯苓身上。
孟茯苓事後沒和薛氏解釋什麽,近來她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酒樓裏,轉眼又過了數日,陸管家收到他兒子的傳信說葫蘆抵京次日就進宮,之後再未出宮,想來除了商議南蠻一事之外,還被其他事牽絆住了。
葫蘆明明與她說好,抵京後會寫信給她,可現在遲遲未見到他的信,是以,孟茯苓更加擔心。
今日,她沒去酒樓,陸管家親自登門,告訴她一個、令她憂心已久的消息。
“真的要打仗了?”盡管孟茯苓早就意料到,但還是忍不住驚唿。
陸管家點頭,“南蠻劫奪百姓的財物後、還大肆屠殺百姓,皇上決定出兵剿滅他們。”
屠殺俘虜是常有的事,屠城也並不少見,而這一切都是在現代國際戰爭中被明令禁止的,所以,孟茯苓聽後,還是心驚不已。
南蠻不過是個小國,安份了不少年,是因為新登位的南蠻王兇殘好戰,眼紅富饒的大楚國,仗著南蠻地境險要,又以為葫蘆失蹤,才敢與大楚國叫板。
“你說我拿賣身契糊弄你,你家的房契、地契又怎麽說?難不成我還能遁地到你家偷?”孟茯苓諷笑道。
好在她昨晚讓影衛到程家偷了房地契,順便連她的‘賣身契’也偷出來,一看就知道賣身契是假的。
“我、我們--”這朱氏和程老頭都啞然,皆想不通房地契是怎麽到徐牙婆手裏的。
“少廢話,反正我不認識這位姑娘,識相的話就趕緊跟我走。”徐牙婆見孟茯苓眼裏閃過不耐之色,心下了然,便招手讓幾個壯漢動手捉人。
“茯苓,大家都是同一個村子的,難免有些摩擦,你就大人不記小人過,別和他們計較,幫他們一把。”孫老爺子見朱氏他們被捉住,覺得外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捉人,未免顯得他這個族老太沒用了。
是以,他隻得向孟茯苓求助,心想她那麽有錢,手指縫順便漏點銀子,就足夠幫朱氏他們贖身了。
“孫老爺子,你這話可就好笑了。他們汙蔑我不說,還編出賣身契一事,想讓我為他們做牛做馬呢,憑什麽還要我幫他們?你也當我沒脾氣、好拿捏?”孟茯苓氣笑了,說話也不留情麵,冷冷地瞪著孫老爺子。
“看清楚你是在跟誰說話!”孫爺子怒紅了一張老臉,他沒想到孟茯苓當著這麽多村民的麵,一點麵子都不給他。
“哼!”孟茯苓實在是懶得理會他,不過是個不知所謂的糟老頭而已,真把自己當迴事。
但她這態度落在孫老爺子眼裏卻是在打他的臉,正要教訓她一番,她突然冒出一句令他心虛得立馬禁聲的話。
“孫老爺子恐怕忘了我兒子洗三那天,我給過你什麽了,要是讓村裏人知道你作為族老,卻受人賄賂,嗬嗬!”孟茯苓是走到孫老爺跟前,用僅有他們兩人聽得到的聲音說道。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程家人吸引了,沒人注意到孫老爺子被孟茯苓氣得半死。
孟茯苓不再理孫老爺子,這時,朱氏和程家寶已經被牙行的人捉走了,村民們沒一個人上前阻止。
連程家唯一沒被捉的程老頭呆坐在地上,眼睜睜地看著妻兒被捉走,沉默了好久,他才紅著眼衝孟茯苓怒吼:“孟茯苓,你不得好死!”
“是誰不得好死,還未可知。”孟茯苓揚起一抹喻意不明的笑,拋下這句話就離開。
“孟茯苓,你這個歹毒的賤人,早晚都得被雷劈死!”程老頭罵著、罵著,就嚎啕大哭了起來。
有村民撇嘴道:“這會知道哭了,剛才還有興致和朱氏打架。”
也有個別厚道的村民勸說:“別哭了,你不是還有一百兩銀子嗎?迴頭找人借點,幫你婆娘和孩子贖身要緊。”
豈知,程老頭聽到要他借銀子給朱氏和程家寶贖身,當即收住眼淚,炸毛似的,“你懂什麽?婆娘沒了可以再找,兒子沒了也可以再生,我是哭房子和地都沒了,才得了一百兩銀子。”
得了,村民們聽了這話,都覺得程老頭無可救藥,誰都不願意和他多說了,紛紛散去。
“小姐,您怎麽不讓徐牙婆把那一百兩銀子也收了?”迴到家時,竹香忍不住問道,她剛剛也跟孟茯苓一起去了程家。
她之前就是待在徐牙婆所在的牙行,見識過徐牙婆的手段,像當時那種情況,以徐牙婆的處事風格,應該也會把那一百兩銀子收走。
可孟茯苓昨晚在牙行時,特地交代徐牙婆留下那一百兩銀子,竹香實在是不解孟茯苓的用意。
“沒必要過得太過了,反正他也沒命受用。”孟茯苓笑道,這事還沒徹底完,今晚過後,世上不會有程老頭這號人物。
不是她心狠手辣,而是她明白,對程家這些極品不得有半點心軟,若他們安分點,也不會有今日之事,說起來,是他們自作自受。
此時,孟茯苓並不知道有人從將軍府離開,正快馬加鞭地往岐山縣趕來。
是夜,一道淒厲的尖叫聲,響徹整個嶺雲村,多數剛躺下的村民,聞聲跑出來看個究竟。
第二天,程老頭死的消息傳遍了村子,他是死在自家門的。
因為當天徐牙婆捉走朱氏和程家寶後,又讓人來收走程家的房子,無家可歸的程老頭,當夜隻好揣著那一百兩銀子窩在門外。
不成想,他會被人拿石頭砸死,除了手裏死死地緊握著一錠銀子,其他銀子都不見了。
因此,村民們都認為有人謀財害命,確實,表麵上看來很像是謀財害命,可兇手是誰?
村裏眼紅程老頭有一百兩銀子的人肯定不少,但程老頭剛發出慘叫聲沒多久,村民們就跑出來,誰有能在那麽短的時間裏跑得無影無蹤?
要知道,孫老爺子還組織了村民搜村,愣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找不到,直到天亮才讓人去報官,最後也不了了之。
而孟茯苓家裏也有人不好過,此人正是薛氏,她一聽到程老頭的死訊,心裏很不安,因為她以為與孟茯苓脫不了幹係,害怕會查到孟茯苓身上。
孟茯苓事後沒和薛氏解釋什麽,近來她大部分時間都會待在酒樓裏,轉眼又過了數日,陸管家收到他兒子的傳信說葫蘆抵京次日就進宮,之後再未出宮,想來除了商議南蠻一事之外,還被其他事牽絆住了。
葫蘆明明與她說好,抵京後會寫信給她,可現在遲遲未見到他的信,是以,孟茯苓更加擔心。
今日,她沒去酒樓,陸管家親自登門,告訴她一個、令她憂心已久的消息。
“真的要打仗了?”盡管孟茯苓早就意料到,但還是忍不住驚唿。
陸管家點頭,“南蠻劫奪百姓的財物後、還大肆屠殺百姓,皇上決定出兵剿滅他們。”
屠殺俘虜是常有的事,屠城也並不少見,而這一切都是在現代國際戰爭中被明令禁止的,所以,孟茯苓聽後,還是心驚不已。
南蠻不過是個小國,安份了不少年,是因為新登位的南蠻王兇殘好戰,眼紅富饒的大楚國,仗著南蠻地境險要,又以為葫蘆失蹤,才敢與大楚國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