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什麽破秀才
不用問,孟秋嬋自己就把事情的緣由都吐露出來。
原來單大官經常夜不歸宿,令孟秋嬋起了疑心,又聽到同村一個經常進城賣獵物的人說,見過單大官和同村的柳寡婦在街上摟摟抱抱,很是親熱。
柳寡婦是誰?那是有名的蕩婦,可她去年和嶺雲村的程家寶私奔了,怎麽會在城裏和單大官在一起?
前晚單大官至天將亮之時迴家,竟是把柳寡婦帶迴家。
孟秋嬋再也不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了,一反以往的懦弱,與單大官、柳寡婦大吵了起來。
柳寡婦將孟秋嬋推倒,竟說孟秋嬋是故意倒下,拿肚子的孩子來陷害她。
可笑的是被柳寡婦迷昏頭的單大官居然相信了,氣得拿了菜刀砍了孟秋嬋一刀,又把她掃地出門。
可憐孟秋嬋肚子裏的孩子沒了,可她不想死,她若死了,就合了那對狗男女的意。
所以,她忍著身體上劇痛與心裏的痛苦,強撐到老孟家,想向孟老頭求救。
當她拍響老孟家的門,出來開門的孟夏仁一見到她,便冷言冷語地趕她。
被吵醒的孟老頭甚至拿出大棍,不顧父女之情,揚言她再不走,就用大棍打她。
不得已,孟秋嬋隻好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找孟茯苓。
薛氏聽後,氣怒不已,“單大官簡直禽獸不如,他怎麽可以這樣對你?你也不該去找你爹他們的。”
孟茯苓暗暗搖頭,別說劉婆子被砍頭、孟冬梅和韋氏被流放,孟老頭和孟夏仁被杖責不死,變得陰陽怪氣,就算放在以前,他們也不可能管孟秋嬋的死活。
而薛氏隻顧著為孟秋嬋鳴不平,顯然沒注意到柳寡婦這號人物。
聽孟秋嬋那樣說,孟茯苓猜想程家寶和柳寡婦散夥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樣了,還會不會迴嶺雲村?他若迴到嶺雲村,見她如今富有了,會不會起什麽歪心思?
不是孟茯苓多心,而是人心難測,村裏大多人見她富有了都眼紅不已,難保程家寶就不會。
“茯苓,求你幫幫我,我想和離,可又不想便宜單大官,更想幫肚子裏的孩子報仇……”孟秋嬋緊緊握住孟茯苓的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你要我怎麽幫你?”孟茯苓抽出自己的手,反問道。
她發現孟秋嬋其實不如想象中軟弱,至少不會逆來順受、還有報複之心。
也是,過不久就要出生的孩子被人害死,自己也差點沒命,怎麽可能不恨?
“我--”孟秋嬋被孟茯苓這麽問,卻哽住了,一時說不上來,因為她也不知道要怎麽報複那對狗男女。
“你先安心休養,其他的且不提。”孟茯苓沒有立即答應孟秋嬋。
她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前幾日單大官上門要不到銀子,應該不會輕易罷休才對,更不應該在這時候把柳寡婦帶迴家氣孟秋嬋。
孟茯苓一時理不出真正的頭緒,便不再多想。
“好。”孟秋嬋咬唇點頭,她不知瞬息之間孟茯苓的心思已轉了好幾圈。
她的眼淚到現在還沒停止過,紅腫的眼眶襯得慘白的臉更加嚇人,惹得薛氏跟著垂淚。
孟茯苓又安撫了孟秋嬋幾句,方走出房間。
一直跟在她身邊忙進忙出的竹香突然喊住了她,“小姐!”
“怎麽了?”孟茯苓問道,竹香與菊香跟了她幾天,品性都還不錯。
特別是竹香,比之菊香也聰穎許多,可能是因為剛來她家,還不熟悉,所以稍有怯意。
“小姐,恕奴婢直言,您三姑丈討不到銀子,不過幾日的功夫,就如此待您三姑,這裏麵恐怕有詐。”
竹香猶豫了好久才敢直言,作為下人哪能妄議主子的事?再則,她也是單大官上門那天,才來這個家,時間尚短。
她挺怕孟茯苓因此對她不滿,可這幾日,孟茯苓對她實在很不錯,是以,她才忍不住出言提醒。
現在見孟茯苓聽了她的話,久久不語,望著她的眼神帶有探究,令她很是不安,有些後悔自己多嘴。
過了好一會,孟茯苓才收迴探究的眼神,笑道:“你說得在理。”
她也沒說什麽,竹香卻撲通下跪,“小姐,奴婢沒跟您說實話,請小姐責罰。”
“你還有什麽沒跟我說?”孟茯苓似笑非笑道。
買這些下人的時候,她把他們的底細弄清楚了,才敢往家裏帶。
這個竹香是因為家裏太窮,被父母賣給大戶人家當丫鬟,沒過多久,這家人就落敗,她才被重新發賣。
孟茯苓當時是見她雙目清明,探問了幾句,覺得品性應該不錯,才留下來她。
可這會,孟茯苓倒覺得自己可能看走眼了,竹香這番話,不是一個剛當丫鬟不久的農家女子說得出來的。
“小姐,奴婢不該隱瞞您的,奴婢是罪臣之後,家父獲罪,奴婢也被變賣為奴……”
竹香輾轉被賣了幾次,一次發賣途中,剛好遇到一個與她年歲相當的女子生了重病。
她便動了心思,主動照顧這女子,趁機套問出這女子的來曆、姓名,待這女子死後,就頂替其身份。
人太多,那些人牙子也記不得誰是誰,於是就當她死了,而她成了那女子,被賣到岐山縣。
“為什麽要頂替那女子的身份?”孟茯苓有些不解,這樣還不得被賣?
“因為作為罪臣之後,即便賣身為奴,也是官奴,依照我朝律法,官奴是永不得消除奴籍,比普通的奴籍還不如。”竹香邊說,邊垂淚。
孟茯苓不免心生了一絲憐憫,竹香頂替他人身份固然不對,可她也被逼無奈,任誰都不想頂著官奴的頭銜,永不翻身。
不管怎樣,就衝著竹香肯和她說實話,她便打算接納竹香,但願不要因此給她帶來什麽麻煩才好。
“我可以不追究你的身份,但你自己嘴巴也閉緊些,此事不可宣揚出去,若是給我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就別怪我不客氣。”
該敲打的還是得敲打一番,免得日後出了什麽事,那就晚矣。
不用問,孟秋嬋自己就把事情的緣由都吐露出來。
原來單大官經常夜不歸宿,令孟秋嬋起了疑心,又聽到同村一個經常進城賣獵物的人說,見過單大官和同村的柳寡婦在街上摟摟抱抱,很是親熱。
柳寡婦是誰?那是有名的蕩婦,可她去年和嶺雲村的程家寶私奔了,怎麽會在城裏和單大官在一起?
前晚單大官至天將亮之時迴家,竟是把柳寡婦帶迴家。
孟秋嬋再也不能裝作什麽都不知道了,一反以往的懦弱,與單大官、柳寡婦大吵了起來。
柳寡婦將孟秋嬋推倒,竟說孟秋嬋是故意倒下,拿肚子的孩子來陷害她。
可笑的是被柳寡婦迷昏頭的單大官居然相信了,氣得拿了菜刀砍了孟秋嬋一刀,又把她掃地出門。
可憐孟秋嬋肚子裏的孩子沒了,可她不想死,她若死了,就合了那對狗男女的意。
所以,她忍著身體上劇痛與心裏的痛苦,強撐到老孟家,想向孟老頭求救。
當她拍響老孟家的門,出來開門的孟夏仁一見到她,便冷言冷語地趕她。
被吵醒的孟老頭甚至拿出大棍,不顧父女之情,揚言她再不走,就用大棍打她。
不得已,孟秋嬋隻好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找孟茯苓。
薛氏聽後,氣怒不已,“單大官簡直禽獸不如,他怎麽可以這樣對你?你也不該去找你爹他們的。”
孟茯苓暗暗搖頭,別說劉婆子被砍頭、孟冬梅和韋氏被流放,孟老頭和孟夏仁被杖責不死,變得陰陽怪氣,就算放在以前,他們也不可能管孟秋嬋的死活。
而薛氏隻顧著為孟秋嬋鳴不平,顯然沒注意到柳寡婦這號人物。
聽孟秋嬋那樣說,孟茯苓猜想程家寶和柳寡婦散夥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樣了,還會不會迴嶺雲村?他若迴到嶺雲村,見她如今富有了,會不會起什麽歪心思?
不是孟茯苓多心,而是人心難測,村裏大多人見她富有了都眼紅不已,難保程家寶就不會。
“茯苓,求你幫幫我,我想和離,可又不想便宜單大官,更想幫肚子裏的孩子報仇……”孟秋嬋緊緊握住孟茯苓的手,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你要我怎麽幫你?”孟茯苓抽出自己的手,反問道。
她發現孟秋嬋其實不如想象中軟弱,至少不會逆來順受、還有報複之心。
也是,過不久就要出生的孩子被人害死,自己也差點沒命,怎麽可能不恨?
“我--”孟秋嬋被孟茯苓這麽問,卻哽住了,一時說不上來,因為她也不知道要怎麽報複那對狗男女。
“你先安心休養,其他的且不提。”孟茯苓沒有立即答應孟秋嬋。
她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前幾日單大官上門要不到銀子,應該不會輕易罷休才對,更不應該在這時候把柳寡婦帶迴家氣孟秋嬋。
孟茯苓一時理不出真正的頭緒,便不再多想。
“好。”孟秋嬋咬唇點頭,她不知瞬息之間孟茯苓的心思已轉了好幾圈。
她的眼淚到現在還沒停止過,紅腫的眼眶襯得慘白的臉更加嚇人,惹得薛氏跟著垂淚。
孟茯苓又安撫了孟秋嬋幾句,方走出房間。
一直跟在她身邊忙進忙出的竹香突然喊住了她,“小姐!”
“怎麽了?”孟茯苓問道,竹香與菊香跟了她幾天,品性都還不錯。
特別是竹香,比之菊香也聰穎許多,可能是因為剛來她家,還不熟悉,所以稍有怯意。
“小姐,恕奴婢直言,您三姑丈討不到銀子,不過幾日的功夫,就如此待您三姑,這裏麵恐怕有詐。”
竹香猶豫了好久才敢直言,作為下人哪能妄議主子的事?再則,她也是單大官上門那天,才來這個家,時間尚短。
她挺怕孟茯苓因此對她不滿,可這幾日,孟茯苓對她實在很不錯,是以,她才忍不住出言提醒。
現在見孟茯苓聽了她的話,久久不語,望著她的眼神帶有探究,令她很是不安,有些後悔自己多嘴。
過了好一會,孟茯苓才收迴探究的眼神,笑道:“你說得在理。”
她也沒說什麽,竹香卻撲通下跪,“小姐,奴婢沒跟您說實話,請小姐責罰。”
“你還有什麽沒跟我說?”孟茯苓似笑非笑道。
買這些下人的時候,她把他們的底細弄清楚了,才敢往家裏帶。
這個竹香是因為家裏太窮,被父母賣給大戶人家當丫鬟,沒過多久,這家人就落敗,她才被重新發賣。
孟茯苓當時是見她雙目清明,探問了幾句,覺得品性應該不錯,才留下來她。
可這會,孟茯苓倒覺得自己可能看走眼了,竹香這番話,不是一個剛當丫鬟不久的農家女子說得出來的。
“小姐,奴婢不該隱瞞您的,奴婢是罪臣之後,家父獲罪,奴婢也被變賣為奴……”
竹香輾轉被賣了幾次,一次發賣途中,剛好遇到一個與她年歲相當的女子生了重病。
她便動了心思,主動照顧這女子,趁機套問出這女子的來曆、姓名,待這女子死後,就頂替其身份。
人太多,那些人牙子也記不得誰是誰,於是就當她死了,而她成了那女子,被賣到岐山縣。
“為什麽要頂替那女子的身份?”孟茯苓有些不解,這樣還不得被賣?
“因為作為罪臣之後,即便賣身為奴,也是官奴,依照我朝律法,官奴是永不得消除奴籍,比普通的奴籍還不如。”竹香邊說,邊垂淚。
孟茯苓不免心生了一絲憐憫,竹香頂替他人身份固然不對,可她也被逼無奈,任誰都不想頂著官奴的頭銜,永不翻身。
不管怎樣,就衝著竹香肯和她說實話,她便打算接納竹香,但願不要因此給她帶來什麽麻煩才好。
“我可以不追究你的身份,但你自己嘴巴也閉緊些,此事不可宣揚出去,若是給我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就別怪我不客氣。”
該敲打的還是得敲打一番,免得日後出了什麽事,那就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