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整死人不償命(1)
其實是因為嶺雲村自孟茯苓開了作坊,很多人家到作坊幹活後,都賺了不少銀子,日子過得比寶雞村的村民富足。而她已到了議親的年紀,她娘的意思是要她在嶺雲村相看一戶人家嫁了。
原本白鳳嬌也覺得嫁到嶺雲村不錯,但現在,她看向被黃兆生兩口子請迴家的魏公公幾人,他們的顏色鮮豔的華服、滿身的金簪銀飾,差點晃花了她的眼,也令她忽略了他們的聲音尖細得不同於正常男子。
她隻想著,來了有錢的富人,即便當個妾,也好過嫁給村漢,種一輩子地。
孟茯苓可不認識白鳳嬌這號人物,更不知她打了什麽主意,聽到魏公公等人被黃兆生請到家裏去,也沒放在心上。
但薛氏卻坐立難安,“茯苓,他們是什麽人?要不要讓人喊葫蘆迴來?”
“我猜他們是從宮裏來的,聽那聲音,瞧那不男不女的扮相,估計是太監吧。”反正薛氏都知道葫蘆的身份了,孟茯苓也沒想瞞著她,就說出自己的猜測。
豈知,薛氏聽到是宮裏來的人,嚇得不輕,“你猜到他們的身份,怎麽還敢和他們--”
“娘,他們又沒表明身份。”薛氏還沒說完,孟茯苓就知道她要說什麽,怕她會念叨,趕緊打斷了。
她衝薛氏狡黠一笑,“管他們是誰,有葫蘆在,怕什麽?”
說曹操曹操到,葫蘆一進門,就聽到孟茯苓的話,深以為然,“是,有我在,諒他們不敢怎樣。”
“樺霖,你什麽時候迴岐山縣的?”孟茯苓見跟在葫蘆後麵進門的韓樺霖,有些驚訝。
因為韓樺霖的產業遍及大楚國,他經常會到各地巡查,前段時間便離開岐山縣,她還以為他得過個十天半個月才能迴來呢。
“我剛到,恰巧見祁煊經過食為天,就一起來了。”韓樺霖說道,他知道葫蘆恢複記憶,可不敢再喊葫蘆這個名字了。
“原來是這樣啊,正好,今晚吃火鍋,算你有口福。”孟茯苓笑道,也沒問他生意上的事。
韓樺霖聽到火鍋,眼睛一亮,正想問孟茯苓什麽是火鍋,她卻問葫蘆,“你知道了?”
“嗯,別管他們。”葫蘆自是知道她問的是魏公公他們。
他和韓樺霖剛進村時,遇到個村民,那村民告訴他有幾個不男不女的家夥找上門了,他就猜到來的是宦官。
“小姐,黃兆生那婆娘又跑來問姑爺有沒有迴來。”喬婆子被孟茯苓叫去作坊拿些粉條迴來,晚上好下火鍋,剛好在門外遇到黃兆生的媳婦林氏了,又聽門房說黃兆生和林氏輪流來問了好幾次。
“別理她,你先去擇些菜。”孟茯苓沒當迴事,那幾個人住進黃兆生家肯定得了不少好處,會幫忙跑腿很正常。
喬婆子點頭稱是,便走出屋。
孟茯苓把魏公公幾人的特征告訴葫蘆,正想問葫蘆他們在宮裏是什麽品階,外麵就傳來喬婆子的怒罵聲,“黃兆生,你還要不要臉了?居然爬到人家圍牆上,怎麽不摔死你?”
“真是沒臉沒皮,看來得在牆頭弄上碎瓷片了。”喬婆子那麽一喊,孟茯苓當然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之前洛景琛的侍衛利用飛爪爬上圍牆、闖進院子時,孟茯苓就想在圍牆上動手腳了。可惜這朝代還沒有玻璃,不然,倒可以在圍牆頂上弄上一排玻璃碎片。沒有玻璃,隻能用碎瓷片來代替了,免得有些心思不軌的人總想爬上她家圍牆。
韓樺霖笑道:“用刀片豈不是更好?”
“你比我狠多了,不過,要打造那麽多刀片很費時。”
幾人說話間,已走出屋,抬頭便見黃兆生艱難地趴在圍牆上。
他見孟茯苓他們出來了,也不覺得尷尬,嗬嗬笑著,“葫蘆兄弟,你迴來了啊。你家下人也真是的,我不過是問你有沒有迴家,不搭理我就算了,居然還趕我。你說這鄉裏鄉親的,有必要這樣嗎?”
“依著你的意思,還得請你進門喝茶不成?”孟茯苓笑意不達眼底,心想著要怎麽教訓黃兆生,才能讓他長長記性。
“那倒不用,讓葫蘆兄弟來我家一趟就成,可別讓貴客久等了。”黃兆生搖頭,他壓根就聽不出孟茯苓話裏的諷刺。
而且他不知道葫蘆的身份,認為魏公公來找葫蘆,葫蘆就得感恩戴德地過去拜見。
天知道,魏公公再怎麽自滿,也不敢在葫蘆麵前擺譜,他的本意是讓黃兆生過來看葫蘆迴來了沒有,若是迴來了,他就過來求見。
“聽到沒?人家可等著你過去拜見呢。”孟茯苓好笑地看向葫蘆。
“要不要帶上禮品?”韓樺霖也湊趣道。
黃兆生一聽到禮品,頓時笑咧了嘴,“不用、不用,他們在我家喝了不少茶水,你們給我點茶水費就好。”
“進去了,和這種蠢貨說話沒意思。”葫蘆嫌惡地看黃兆生一眼,曲指一彈,便隔空點了黃兆生的定身穴。
“啊!茯苓、葫蘆兄弟,為什麽我不能動了?”黃兆生不知道自己被點了穴,隻是突然發現無法動彈了,嚇得哇哇大叫。
“嗬嗬,你就好好在那裏待著。”孟茯苓還想著要怎麽教訓黃兆生呢,葫蘆就出手了,令她甚覺痛快。
他們都將黃兆生當做是笑話,笑笑也就不理他了,故意放任他掛在牆頭上大吼大叫,左鄰右舍聞聲都出來看個究竟,但皆以為他是要爬進孟茯苓家行偷竊之事,對他的行為極為不恥,哪裏知道他是被點了穴道,下不得、動不了。
不過,倒是把魏公公他們引來了,他們雖然不會武功,但也猜到黃兆生是被點住穴道了,心知黃兆生肯定是惹得葫蘆不快。
所以,他們也不敢造次,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地在外麵求見葫蘆。再則,沒有葫蘆的允許,他們也不敢再道出他的身份。
村民們紛紛稱奇,早先還趾高氣揚的人,怎麽突然乖得跟小貓似的?有個別比較機靈的,不由把他們來時說過的話重想了一遍,竟真的讓他們聯想到了葫蘆的身份。
其實是因為嶺雲村自孟茯苓開了作坊,很多人家到作坊幹活後,都賺了不少銀子,日子過得比寶雞村的村民富足。而她已到了議親的年紀,她娘的意思是要她在嶺雲村相看一戶人家嫁了。
原本白鳳嬌也覺得嫁到嶺雲村不錯,但現在,她看向被黃兆生兩口子請迴家的魏公公幾人,他們的顏色鮮豔的華服、滿身的金簪銀飾,差點晃花了她的眼,也令她忽略了他們的聲音尖細得不同於正常男子。
她隻想著,來了有錢的富人,即便當個妾,也好過嫁給村漢,種一輩子地。
孟茯苓可不認識白鳳嬌這號人物,更不知她打了什麽主意,聽到魏公公等人被黃兆生請到家裏去,也沒放在心上。
但薛氏卻坐立難安,“茯苓,他們是什麽人?要不要讓人喊葫蘆迴來?”
“我猜他們是從宮裏來的,聽那聲音,瞧那不男不女的扮相,估計是太監吧。”反正薛氏都知道葫蘆的身份了,孟茯苓也沒想瞞著她,就說出自己的猜測。
豈知,薛氏聽到是宮裏來的人,嚇得不輕,“你猜到他們的身份,怎麽還敢和他們--”
“娘,他們又沒表明身份。”薛氏還沒說完,孟茯苓就知道她要說什麽,怕她會念叨,趕緊打斷了。
她衝薛氏狡黠一笑,“管他們是誰,有葫蘆在,怕什麽?”
說曹操曹操到,葫蘆一進門,就聽到孟茯苓的話,深以為然,“是,有我在,諒他們不敢怎樣。”
“樺霖,你什麽時候迴岐山縣的?”孟茯苓見跟在葫蘆後麵進門的韓樺霖,有些驚訝。
因為韓樺霖的產業遍及大楚國,他經常會到各地巡查,前段時間便離開岐山縣,她還以為他得過個十天半個月才能迴來呢。
“我剛到,恰巧見祁煊經過食為天,就一起來了。”韓樺霖說道,他知道葫蘆恢複記憶,可不敢再喊葫蘆這個名字了。
“原來是這樣啊,正好,今晚吃火鍋,算你有口福。”孟茯苓笑道,也沒問他生意上的事。
韓樺霖聽到火鍋,眼睛一亮,正想問孟茯苓什麽是火鍋,她卻問葫蘆,“你知道了?”
“嗯,別管他們。”葫蘆自是知道她問的是魏公公他們。
他和韓樺霖剛進村時,遇到個村民,那村民告訴他有幾個不男不女的家夥找上門了,他就猜到來的是宦官。
“小姐,黃兆生那婆娘又跑來問姑爺有沒有迴來。”喬婆子被孟茯苓叫去作坊拿些粉條迴來,晚上好下火鍋,剛好在門外遇到黃兆生的媳婦林氏了,又聽門房說黃兆生和林氏輪流來問了好幾次。
“別理她,你先去擇些菜。”孟茯苓沒當迴事,那幾個人住進黃兆生家肯定得了不少好處,會幫忙跑腿很正常。
喬婆子點頭稱是,便走出屋。
孟茯苓把魏公公幾人的特征告訴葫蘆,正想問葫蘆他們在宮裏是什麽品階,外麵就傳來喬婆子的怒罵聲,“黃兆生,你還要不要臉了?居然爬到人家圍牆上,怎麽不摔死你?”
“真是沒臉沒皮,看來得在牆頭弄上碎瓷片了。”喬婆子那麽一喊,孟茯苓當然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之前洛景琛的侍衛利用飛爪爬上圍牆、闖進院子時,孟茯苓就想在圍牆上動手腳了。可惜這朝代還沒有玻璃,不然,倒可以在圍牆頂上弄上一排玻璃碎片。沒有玻璃,隻能用碎瓷片來代替了,免得有些心思不軌的人總想爬上她家圍牆。
韓樺霖笑道:“用刀片豈不是更好?”
“你比我狠多了,不過,要打造那麽多刀片很費時。”
幾人說話間,已走出屋,抬頭便見黃兆生艱難地趴在圍牆上。
他見孟茯苓他們出來了,也不覺得尷尬,嗬嗬笑著,“葫蘆兄弟,你迴來了啊。你家下人也真是的,我不過是問你有沒有迴家,不搭理我就算了,居然還趕我。你說這鄉裏鄉親的,有必要這樣嗎?”
“依著你的意思,還得請你進門喝茶不成?”孟茯苓笑意不達眼底,心想著要怎麽教訓黃兆生,才能讓他長長記性。
“那倒不用,讓葫蘆兄弟來我家一趟就成,可別讓貴客久等了。”黃兆生搖頭,他壓根就聽不出孟茯苓話裏的諷刺。
而且他不知道葫蘆的身份,認為魏公公來找葫蘆,葫蘆就得感恩戴德地過去拜見。
天知道,魏公公再怎麽自滿,也不敢在葫蘆麵前擺譜,他的本意是讓黃兆生過來看葫蘆迴來了沒有,若是迴來了,他就過來求見。
“聽到沒?人家可等著你過去拜見呢。”孟茯苓好笑地看向葫蘆。
“要不要帶上禮品?”韓樺霖也湊趣道。
黃兆生一聽到禮品,頓時笑咧了嘴,“不用、不用,他們在我家喝了不少茶水,你們給我點茶水費就好。”
“進去了,和這種蠢貨說話沒意思。”葫蘆嫌惡地看黃兆生一眼,曲指一彈,便隔空點了黃兆生的定身穴。
“啊!茯苓、葫蘆兄弟,為什麽我不能動了?”黃兆生不知道自己被點了穴,隻是突然發現無法動彈了,嚇得哇哇大叫。
“嗬嗬,你就好好在那裏待著。”孟茯苓還想著要怎麽教訓黃兆生呢,葫蘆就出手了,令她甚覺痛快。
他們都將黃兆生當做是笑話,笑笑也就不理他了,故意放任他掛在牆頭上大吼大叫,左鄰右舍聞聲都出來看個究竟,但皆以為他是要爬進孟茯苓家行偷竊之事,對他的行為極為不恥,哪裏知道他是被點了穴道,下不得、動不了。
不過,倒是把魏公公他們引來了,他們雖然不會武功,但也猜到黃兆生是被點住穴道了,心知黃兆生肯定是惹得葫蘆不快。
所以,他們也不敢造次,老老實實、恭恭敬敬地在外麵求見葫蘆。再則,沒有葫蘆的允許,他們也不敢再道出他的身份。
村民們紛紛稱奇,早先還趾高氣揚的人,怎麽突然乖得跟小貓似的?有個別比較機靈的,不由把他們來時說過的話重想了一遍,竟真的讓他們聯想到了葫蘆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