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古人相比,唐慎的優點到底在哪兒?他勝在,他擁有超越時代的自由的思想和靈魂!他不會被這個時代所桎梏,他的眼光永遠會比這個時代的人高出一個台階。這便是他最大的優勢,或許也是他被梁誦收入門下的原因之一。
唐慎對縣考有了些想法,忽然他想起一件事。
「先生,你今日是真的爬不上香山?」
梁誦一愣,問道:「怎的如此說。」
唐慎:「先生隻是想讓我一個人登頂看看?」
梁誦:「哈哈,你這小子,想得倒是挺多。為師老了,是真的爬不動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啊!」
師生二人在趙舉人家又待了一晚,唐慎抄了書,縣考前一日,兩人迴姑蘇府。
縣考當日,姑蘇府五縣的考場外,天還未亮就聚集了一堆學子。
頂著漫天的星子,府衙官差守住考場大門,當地縣令親自到場。姑蘇府的府尹是梁博文,但科考時它與相鄰的吳縣一起,併入吳縣一起考試。吳縣縣令賈亮生身穿官袍,頭戴烏紗官帽,手持一隻白玉長笏,早早到場。
賈亮生坐在考場大門的正中,此時,這考場的一扇大門、兩扇偏門全部開啟。正門前方放著一張桌椅,賈亮生便坐在那。兩扇偏門各有官差把守。
時辰到,賈亮生喊:「考生進場。」
縣丞領命,上前一步,喊出考生的名字。他每次喊的都是五個考生,五個考生一起答到,走出考生行列,互相瞧一眼,確認其餘四人沒錯。縣丞再喊:「何人作保。」這時便有一個有功名的秀才上前,喊出自己的名字,說明是某縣某人作保。
這便是古代科舉的五人連保體製。
考試前,要找到五個考生,一起聯名互相擔保。這五人再一起找個秀才,請這位秀才幫自己作保:保證考生是本人,身家清白,三代無罪人。這五人和擔保的秀才一旦有人作弊,其餘五人全部取消考試資格、功名,押入大牢受審。
縣丞高喊:「孫嶽、李進……唐慎!」
唐慎走上前,與孫嶽四人互相確認對方身份。再由一個秀才做擔保,他們這一組便算過了。
縣丞確認所有考生互相作保完畢,由吳縣主簿上前。他每次喊出兩名考生的名字,這兩名考生各自走向一扇偏門。
姑蘇府是富庶地方,也是科考重地,人才學子眾多。每個考生拎著一個長耳考籃走到偏門前,將自己的麵貌冊遞給官差。官差審查後,便可放行進入考場。
「姑蘇府,唐慎!」
唐慎走到左邊的偏門前,一個官差拿了他的考籃,檢查裏麵是否有不該帶的東西。另一個官差拿著他的麵貌冊,對著他的臉觀察。
麵貌冊上寫著:唐慎,高而略瘦,無須無胎痣,麵白貌佳。
「過!」
搜完身,唐慎拎著考籃進入考場。
等到所有考生全部進場後,他們聚集在考場前方的空地上,吳縣縣令賈亮生走了進來,下令封閉考場大門,三扇門立刻被關上。等賈亮生檢查完畢,每個人按自己發到的號牌入座。
考場一共有一百二十個座位,十列十二排,按天幹地支排序。唐慎的位置是丁未,也就是第四列第八排。
這考場與去年梁誦帶唐慎來看時,已經大不一樣。考場中除了多出一百二十張桌椅外,還搭了一個頂棚,防止考卷被日曬雨淋。然而哪怕衙門準備得再好,當一百二十個人坐滿後,很快,考棚裏便顯得悶燥起來,也多了一些氣味。
唐慎嘆了口氣,已經十分知足了。
姑蘇府是科舉重地,官家重視科舉,且有條件為考生配套一百多張桌椅,搭建頂棚。放在一些窮困偏僻的地方,別說搭頂棚了,考生連桌椅都要自己準備,扛著帶進考場。有時候寒門子弟家中找不到一張桌子,連飯館茶樓的桌椅都要搶著借走,作為考試時的桌椅。
所有學生坐定,官差開始分發考卷和答題紙。
隻聽一道清脆的鑼響,唐慎翻開考卷,看清了題目。
第一題:「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唐慎一愣。
這題目竟如此簡單!
縣考是科舉所有考試中,縣令唯一可以自主命題的一場考試。很多縣令為了展現自己的博學多才,會出一些稀奇古怪,比如傳聞中的截搭題。唐慎想了想,便明白,吳縣縣令賈亮生今年才二十六歲,去歲才到吳縣任職。他在姑蘇府並無根基,也不是那種老派的老縣令,沒有為難考生的意思。
這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出自《中庸·第二十四章 》,原句是「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意思是,國家將要興盛時,會有吉祥徵兆出現;國家將要滅亡時,會有妖怪作祟。
考得不偏,題意也十分明朗。
題目簡單,讓學生不容易出錯。但題目簡單,也讓想得高分、拿到好名次變得更難。
老師曾經說過,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看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遠,想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開放。
思索良久,唐慎睜開眼,在草稿紙上寫下第一句話。
「人有開泰之期,則天有休徵之應。天人感應,機甚不爽,謂天休滋至,而非人事之兆,吾不信也。」
寫完這一句後,唐慎認真審視。他這一次破題破得非常冒進,一步錯,則步步錯。但是這便是他想說的:吾不信也!
</br>
唐慎對縣考有了些想法,忽然他想起一件事。
「先生,你今日是真的爬不上香山?」
梁誦一愣,問道:「怎的如此說。」
唐慎:「先生隻是想讓我一個人登頂看看?」
梁誦:「哈哈,你這小子,想得倒是挺多。為師老了,是真的爬不動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啊!」
師生二人在趙舉人家又待了一晚,唐慎抄了書,縣考前一日,兩人迴姑蘇府。
縣考當日,姑蘇府五縣的考場外,天還未亮就聚集了一堆學子。
頂著漫天的星子,府衙官差守住考場大門,當地縣令親自到場。姑蘇府的府尹是梁博文,但科考時它與相鄰的吳縣一起,併入吳縣一起考試。吳縣縣令賈亮生身穿官袍,頭戴烏紗官帽,手持一隻白玉長笏,早早到場。
賈亮生坐在考場大門的正中,此時,這考場的一扇大門、兩扇偏門全部開啟。正門前方放著一張桌椅,賈亮生便坐在那。兩扇偏門各有官差把守。
時辰到,賈亮生喊:「考生進場。」
縣丞領命,上前一步,喊出考生的名字。他每次喊的都是五個考生,五個考生一起答到,走出考生行列,互相瞧一眼,確認其餘四人沒錯。縣丞再喊:「何人作保。」這時便有一個有功名的秀才上前,喊出自己的名字,說明是某縣某人作保。
這便是古代科舉的五人連保體製。
考試前,要找到五個考生,一起聯名互相擔保。這五人再一起找個秀才,請這位秀才幫自己作保:保證考生是本人,身家清白,三代無罪人。這五人和擔保的秀才一旦有人作弊,其餘五人全部取消考試資格、功名,押入大牢受審。
縣丞高喊:「孫嶽、李進……唐慎!」
唐慎走上前,與孫嶽四人互相確認對方身份。再由一個秀才做擔保,他們這一組便算過了。
縣丞確認所有考生互相作保完畢,由吳縣主簿上前。他每次喊出兩名考生的名字,這兩名考生各自走向一扇偏門。
姑蘇府是富庶地方,也是科考重地,人才學子眾多。每個考生拎著一個長耳考籃走到偏門前,將自己的麵貌冊遞給官差。官差審查後,便可放行進入考場。
「姑蘇府,唐慎!」
唐慎走到左邊的偏門前,一個官差拿了他的考籃,檢查裏麵是否有不該帶的東西。另一個官差拿著他的麵貌冊,對著他的臉觀察。
麵貌冊上寫著:唐慎,高而略瘦,無須無胎痣,麵白貌佳。
「過!」
搜完身,唐慎拎著考籃進入考場。
等到所有考生全部進場後,他們聚集在考場前方的空地上,吳縣縣令賈亮生走了進來,下令封閉考場大門,三扇門立刻被關上。等賈亮生檢查完畢,每個人按自己發到的號牌入座。
考場一共有一百二十個座位,十列十二排,按天幹地支排序。唐慎的位置是丁未,也就是第四列第八排。
這考場與去年梁誦帶唐慎來看時,已經大不一樣。考場中除了多出一百二十張桌椅外,還搭了一個頂棚,防止考卷被日曬雨淋。然而哪怕衙門準備得再好,當一百二十個人坐滿後,很快,考棚裏便顯得悶燥起來,也多了一些氣味。
唐慎嘆了口氣,已經十分知足了。
姑蘇府是科舉重地,官家重視科舉,且有條件為考生配套一百多張桌椅,搭建頂棚。放在一些窮困偏僻的地方,別說搭頂棚了,考生連桌椅都要自己準備,扛著帶進考場。有時候寒門子弟家中找不到一張桌子,連飯館茶樓的桌椅都要搶著借走,作為考試時的桌椅。
所有學生坐定,官差開始分發考卷和答題紙。
隻聽一道清脆的鑼響,唐慎翻開考卷,看清了題目。
第一題:「國家將興必有禎祥。」
唐慎一愣。
這題目竟如此簡單!
縣考是科舉所有考試中,縣令唯一可以自主命題的一場考試。很多縣令為了展現自己的博學多才,會出一些稀奇古怪,比如傳聞中的截搭題。唐慎想了想,便明白,吳縣縣令賈亮生今年才二十六歲,去歲才到吳縣任職。他在姑蘇府並無根基,也不是那種老派的老縣令,沒有為難考生的意思。
這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出自《中庸·第二十四章 》,原句是「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意思是,國家將要興盛時,會有吉祥徵兆出現;國家將要滅亡時,會有妖怪作祟。
考得不偏,題意也十分明朗。
題目簡單,讓學生不容易出錯。但題目簡單,也讓想得高分、拿到好名次變得更難。
老師曾經說過,他最大的優點,就是看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遠,想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開放。
思索良久,唐慎睜開眼,在草稿紙上寫下第一句話。
「人有開泰之期,則天有休徵之應。天人感應,機甚不爽,謂天休滋至,而非人事之兆,吾不信也。」
寫完這一句後,唐慎認真審視。他這一次破題破得非常冒進,一步錯,則步步錯。但是這便是他想說的:吾不信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