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心病
禦天香:北宋女官香藥帝國 作者:米蘭Lady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wxc`p``p`*wxc`p`
翌日蕙羅到福寧殿時,掌皇帝床幃鋪設的司設女官告訴她,趙佶昨夜臨帖甚晚,此時尚未晨起。蕙羅等了許久,他才有了動靜,見她上前行禮,他側身含笑看她,聲音猶帶幾分朝慵意味,和風細雨地透過幔帳向她飄來:“怎麽辦呢?我決意不理你,醒來看見你,又禁不住心生歡喜。”
十二月中,鄭瀅陣痛,有臨產跡象,趙佶前往探視,守候至夜間仍不見嬰兒落地。司宮令出來傳鄭娘子話:“臣妾初產,孩子不會太快降生,望官家先迴福寧殿休息,勿太牽掛臣妾母子。待誕下孩子,必先遣內臣奏知官家。”
趙佶遂先迴去,卻也不即刻歇息,坐於暖閣梅花紙帳中,斜倚著隱幾看書。他不發話,等待著伺候他盥洗的蕙羅不便離去,隻得留下繼續等待。
趙佶看書須臾,開始閉目假寐。司設問他是否就寢,他卻又搖頭,隻讓司設給他披上一件大氅,說隻是歇歇,不欲即睡。司設與蕙羅等人隻好枯坐侍候,不敢離去。
暖閣鑿地治爐,溫暖如春,趙佶漸漸沉沉睡去。萬籟無聲,不知過了多久,遠處似有嬰兒啼哭聲傳來,亦不知是坤寧殿的皇長子夜半驚醒,還是鄭娘子已誕下皇子。
趙佶陡然坐起,襆頭墜落,目光渙散,似神遊於不確定的某處,口中喃喃唿喚:“姐姐,姐姐……”
司設搶先過去,喚他“官家”,他充耳不聞,仍不停喚:“姐姐,姐姐……”一聲高過一聲,神色頗淒惶。
司設手足無措,轉顧蕙羅道:“官家像是魘住了。”
蕙羅忙上前,也喚“官家”,趙佶仍未覺醒,向前撲去,伸手虛空抓握,想要把握住什麽。
蕙羅忽然領悟,心知他夢見了母親離開他的情景,一時不及細想,下意識地握住了他伸來的手,輕輕喚了聲:“十哥。”
這聲唿喚令趙佶鎮靜了。他呆滯的目光停留在蕙羅臉上,眼神逐漸有了內容,表情也趨於平靜。
然後,他淡淡笑了笑,問蕙羅:“剛才我有沒有說什麽?”
蕙羅擺首:“隻是一兩聲夢囈,我們也聽不真切。”
趙佶默默無語。而此時鄭瀅閣中有人來報:鄭娘子適才生下了皇長女。
趙佶亦微笑,賞賜報訊者,卻沒有立即前往探視鄭瀅母女,而對蕙羅說:“先幫我梳梳頭罷。”
蕙羅遵命而行。梳頭時趙佶讓其餘人退去,剩下他們兩人,良久無言,待蕙羅為他綰好發髻時,他凝視鏡中的蕙羅,忽然微微一笑:“我發誓終此一世都會溫柔待你,讓你覺得不對我好是你的罪孽。”
蕙羅聽了雙睫微垂,隻是沉默。
趙佶轉身看她,柔聲道:“難道你不應該有所迴應麽?道謝,或者引袖拭淚以示動容,都會令我甚覺安慰。”
蕙羅踟躕,終於還是決定說出心中想法:“官家善待臣妾,妾自然萬分感念,不獨因今日之言。隻是妾自知所獲官家恩澤,皆拜故皇太妃所賜,設若故皇太妃當年收養的是別的女子,必然也會有妾如今恩遇,因此妾不會為此沾沾自喜,而官家也實在無須立此誓言。事君以誠是妾本分,在職事上,妾自會盡心竭力侍奉官家,職事以外的恩澤妾已決定不再領受,故妾不會對官家不好,不會冒領官家恩澤,因而也不會於心不安。”
“唉,你說話總是這麽幹淨利落,讓我難有轉圜的餘地,這樣真不好。”趙佶微笑道,“若你在‘設若故皇太妃當年收養的是別的女子,必然也會有妾如今恩遇’之後稍加停頓,我必會向你描述你自身的好處,可是因為你的執拗,你失去了知道我對你真實看法的機會,多可惜……而我原本還想說,未經你允許便貿然傾心待你,終究是唐突了佳人,你盡可漠然處之,不必將之當作罪過放在心上。所以我此計注定無法得逞,但我仍然甘之如飴,因我原本就準備奉上一顆真心任你肆意踐踏……這種話,縱然你不信,聽聽也無妨的罷,我確實不會對每人都說。”
蕙羅張了張嘴,似想說什麽,趙佶卻一指點住她唇,不許她開口,旋即附耳柔聲對她道:“請保持沉默作為此刻給予我的慈悲,因為你的話總比你的心要狠一點點。”
趙佶給皇長女取的閨名叫“玉盤”,宮人大多猜是因這位公主生於滿月之夜,而鄭瀅卻命仙韶部將張衡的《四愁詩》譜了曲不時吟唱,其中有一句為:“美人贈我琴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趙佶聽了問:“此曲甚好,但若宮人傳唱,你不怕犯了公主的諱?”
鄭瀅笑道:“她才多大呢,何須忌諱這個。再說庶生的公主又不比嫡皇子尊貴,我私心倒想把她當尋常百姓家女兒粗養,削減些她小小年紀不該領受的榮寵,或能求得她無病無災地長大。”
趙佶聞言莞爾,翌日即進封鄭瀅為正五品才人。
向太後聽說鄭瀅生的是女兒,起初略感失望,但見到玉盤後見她乖巧秀麗,惹人憐愛,便十分喜歡。她近來一直纏綿病榻,但有次為見玉盤,竟強撐著下床,親自到鄭瀅閣中去見孫女。大概是含飴弄孫,心情大好,她的身體也有漸好的趨勢。
一日王皇後向趙佶說起太後病情,道:“孃孃近日常與兩個孩子相見,心情愉悅,如今走動多了,食量也比先前好,想必再調養一些時日,便能痊愈了。”
趙佶道:“如此甚好。太醫隻管開方,讓太後服那麽多藥,還總不見效,可見治病不能全靠湯藥,心藥更佳。”略一思忖,他又對皇後道:“沈蕙羅會用導引術梳頭,去年給哲宗梳過,是有效的。不如也讓她給太後梳梳,必有助太後康寧。”
皇後道:“好是好,但她如今是服侍官家的人,另指派了這任務,會否有礙官家梳洗?”
趙佶笑道:“無妨。她仍可服侍我,隻是每晚太後臨睡前讓她過去梳梳頭,梳完仍舊迴來,不礙什麽事。”
趙佶既如此說了,皇後亦無意見,將此決定傳遞下去,讓蕙羅每晚去隆祐宮為太後梳頭。
蕙羅第一晚到太後宮中時,太後狐疑地打量她許久,趙佶新提拔的尚宮殷氏極力誇讚蕙羅技藝,又頻頻提及蕙羅此行是奉皇後之命,完全是由皇後一片孝心促成,太後才勉強同意,允許她梳頭。蕙羅梳頭輔以按摩,確實令太後頗感舒適,便也不再抗拒,讓蕙羅每晚過來。
蕙羅去的次數多了,漸漸發現隆祐宮人事與去年大不相同,服侍太後的人至少被換了一半,新上任的正八品以上女官幾乎都由趙佶借皇後之名指定,主掌煎製太後藥劑的司藥女官謝巧兒也是不久前趙佶主持的一場藥理競賽的優勝者。
謝巧兒在蕙羅為太後梳頭前總會先請太後服一碗湯藥,想是有催眠的作用,臥躺著的太後每次不待蕙羅梳完都會陷入夢鄉,且每晚入睡的時間逐漸提前,有次蕙羅尚未到來太後便睡著了,蕙羅問謝巧兒是否取消導引術梳頭,或等太後醒來再梳,謝巧兒說:“你隻管梳罷,太後是否醒著療效都是一樣的。”
蕙羅發現,太後睡得並不十分安穩,盡管自己的動作已相當輕柔,她仍有知覺,不時發出些許夢囈,有時還會驚醒,但恍恍惚惚地看看蕙羅之後,多半又會闔目繼續睡去,精神倒像是日益衰弱。
十二月下旬,趙佶命近身服侍他的女官都用他欽定配方的故皇太妃衣香,包括蕙羅。蕙羅以學香內人慣例不薰香提出疑問,趙佶道:“你如今主要職事並非合香,無須拘泥於這規定。何況福寧殿諸女官都如此,唯有你不從命,反而惹人議論。”
於是蕙羅也遵旨開始為自己薰衣。當她穿著薰香之後的衣裳首次進入太後寢閣時,太後已服了藥,正處於安眠狀況中。蕙羅如常梳頭,她起初無任何反應,但當蕙羅的手指無意中劃過她脖頸時,不知手指是否過涼,她閉著眼睛蹙了蹙眉,不適地扭了扭脖子,像是從夢中醒來了,但雙目未睜開,保持著仰臥姿勢,任蕙羅梳理發絲按摩頭皮。
如此片刻,她忽然像猛然驚覺了什麽似的大睜兩眼,仰視蕙羅。燭影搖紅,光線昏暗,她們的麵目在彼此目中都不是很清晰,蕙羅但覺太後渾濁的眼裏浮現出驚惶意味,而她身體也在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太後驟然坐立,迅速縮到床尾,擁被遮掩自己,是防禦的姿態,卻怒視蕙羅,斥道:“你來找我做什麽?想掐我脖子,索我命麽?”
蕙羅一愣,上前想解釋:“娘娘恕罪,適才妾隻是無意觸及娘娘頸部……”
“快迴去,別靠近我!”太後瑟瑟發抖,語氣卻咄咄逼人,聲音嘶啞,與蕙羅日間常見的雍容鎮靜形象判若兩人,“當初說好的,是你自己要去守陵,並非我逼你。後來你得病,不好好醫治,拒絕進食,都是你自己的選擇,與我何幹?你的兒子,我養育至今,讓他君臨天下,也對得起你罷?你為何苦苦相逼,總來找我?”
(待續)
`p`*wxc`p``p`*wxc`p`
翌日蕙羅到福寧殿時,掌皇帝床幃鋪設的司設女官告訴她,趙佶昨夜臨帖甚晚,此時尚未晨起。蕙羅等了許久,他才有了動靜,見她上前行禮,他側身含笑看她,聲音猶帶幾分朝慵意味,和風細雨地透過幔帳向她飄來:“怎麽辦呢?我決意不理你,醒來看見你,又禁不住心生歡喜。”
十二月中,鄭瀅陣痛,有臨產跡象,趙佶前往探視,守候至夜間仍不見嬰兒落地。司宮令出來傳鄭娘子話:“臣妾初產,孩子不會太快降生,望官家先迴福寧殿休息,勿太牽掛臣妾母子。待誕下孩子,必先遣內臣奏知官家。”
趙佶遂先迴去,卻也不即刻歇息,坐於暖閣梅花紙帳中,斜倚著隱幾看書。他不發話,等待著伺候他盥洗的蕙羅不便離去,隻得留下繼續等待。
趙佶看書須臾,開始閉目假寐。司設問他是否就寢,他卻又搖頭,隻讓司設給他披上一件大氅,說隻是歇歇,不欲即睡。司設與蕙羅等人隻好枯坐侍候,不敢離去。
暖閣鑿地治爐,溫暖如春,趙佶漸漸沉沉睡去。萬籟無聲,不知過了多久,遠處似有嬰兒啼哭聲傳來,亦不知是坤寧殿的皇長子夜半驚醒,還是鄭娘子已誕下皇子。
趙佶陡然坐起,襆頭墜落,目光渙散,似神遊於不確定的某處,口中喃喃唿喚:“姐姐,姐姐……”
司設搶先過去,喚他“官家”,他充耳不聞,仍不停喚:“姐姐,姐姐……”一聲高過一聲,神色頗淒惶。
司設手足無措,轉顧蕙羅道:“官家像是魘住了。”
蕙羅忙上前,也喚“官家”,趙佶仍未覺醒,向前撲去,伸手虛空抓握,想要把握住什麽。
蕙羅忽然領悟,心知他夢見了母親離開他的情景,一時不及細想,下意識地握住了他伸來的手,輕輕喚了聲:“十哥。”
這聲唿喚令趙佶鎮靜了。他呆滯的目光停留在蕙羅臉上,眼神逐漸有了內容,表情也趨於平靜。
然後,他淡淡笑了笑,問蕙羅:“剛才我有沒有說什麽?”
蕙羅擺首:“隻是一兩聲夢囈,我們也聽不真切。”
趙佶默默無語。而此時鄭瀅閣中有人來報:鄭娘子適才生下了皇長女。
趙佶亦微笑,賞賜報訊者,卻沒有立即前往探視鄭瀅母女,而對蕙羅說:“先幫我梳梳頭罷。”
蕙羅遵命而行。梳頭時趙佶讓其餘人退去,剩下他們兩人,良久無言,待蕙羅為他綰好發髻時,他凝視鏡中的蕙羅,忽然微微一笑:“我發誓終此一世都會溫柔待你,讓你覺得不對我好是你的罪孽。”
蕙羅聽了雙睫微垂,隻是沉默。
趙佶轉身看她,柔聲道:“難道你不應該有所迴應麽?道謝,或者引袖拭淚以示動容,都會令我甚覺安慰。”
蕙羅踟躕,終於還是決定說出心中想法:“官家善待臣妾,妾自然萬分感念,不獨因今日之言。隻是妾自知所獲官家恩澤,皆拜故皇太妃所賜,設若故皇太妃當年收養的是別的女子,必然也會有妾如今恩遇,因此妾不會為此沾沾自喜,而官家也實在無須立此誓言。事君以誠是妾本分,在職事上,妾自會盡心竭力侍奉官家,職事以外的恩澤妾已決定不再領受,故妾不會對官家不好,不會冒領官家恩澤,因而也不會於心不安。”
“唉,你說話總是這麽幹淨利落,讓我難有轉圜的餘地,這樣真不好。”趙佶微笑道,“若你在‘設若故皇太妃當年收養的是別的女子,必然也會有妾如今恩遇’之後稍加停頓,我必會向你描述你自身的好處,可是因為你的執拗,你失去了知道我對你真實看法的機會,多可惜……而我原本還想說,未經你允許便貿然傾心待你,終究是唐突了佳人,你盡可漠然處之,不必將之當作罪過放在心上。所以我此計注定無法得逞,但我仍然甘之如飴,因我原本就準備奉上一顆真心任你肆意踐踏……這種話,縱然你不信,聽聽也無妨的罷,我確實不會對每人都說。”
蕙羅張了張嘴,似想說什麽,趙佶卻一指點住她唇,不許她開口,旋即附耳柔聲對她道:“請保持沉默作為此刻給予我的慈悲,因為你的話總比你的心要狠一點點。”
趙佶給皇長女取的閨名叫“玉盤”,宮人大多猜是因這位公主生於滿月之夜,而鄭瀅卻命仙韶部將張衡的《四愁詩》譜了曲不時吟唱,其中有一句為:“美人贈我琴琅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趙佶聽了問:“此曲甚好,但若宮人傳唱,你不怕犯了公主的諱?”
鄭瀅笑道:“她才多大呢,何須忌諱這個。再說庶生的公主又不比嫡皇子尊貴,我私心倒想把她當尋常百姓家女兒粗養,削減些她小小年紀不該領受的榮寵,或能求得她無病無災地長大。”
趙佶聞言莞爾,翌日即進封鄭瀅為正五品才人。
向太後聽說鄭瀅生的是女兒,起初略感失望,但見到玉盤後見她乖巧秀麗,惹人憐愛,便十分喜歡。她近來一直纏綿病榻,但有次為見玉盤,竟強撐著下床,親自到鄭瀅閣中去見孫女。大概是含飴弄孫,心情大好,她的身體也有漸好的趨勢。
一日王皇後向趙佶說起太後病情,道:“孃孃近日常與兩個孩子相見,心情愉悅,如今走動多了,食量也比先前好,想必再調養一些時日,便能痊愈了。”
趙佶道:“如此甚好。太醫隻管開方,讓太後服那麽多藥,還總不見效,可見治病不能全靠湯藥,心藥更佳。”略一思忖,他又對皇後道:“沈蕙羅會用導引術梳頭,去年給哲宗梳過,是有效的。不如也讓她給太後梳梳,必有助太後康寧。”
皇後道:“好是好,但她如今是服侍官家的人,另指派了這任務,會否有礙官家梳洗?”
趙佶笑道:“無妨。她仍可服侍我,隻是每晚太後臨睡前讓她過去梳梳頭,梳完仍舊迴來,不礙什麽事。”
趙佶既如此說了,皇後亦無意見,將此決定傳遞下去,讓蕙羅每晚去隆祐宮為太後梳頭。
蕙羅第一晚到太後宮中時,太後狐疑地打量她許久,趙佶新提拔的尚宮殷氏極力誇讚蕙羅技藝,又頻頻提及蕙羅此行是奉皇後之命,完全是由皇後一片孝心促成,太後才勉強同意,允許她梳頭。蕙羅梳頭輔以按摩,確實令太後頗感舒適,便也不再抗拒,讓蕙羅每晚過來。
蕙羅去的次數多了,漸漸發現隆祐宮人事與去年大不相同,服侍太後的人至少被換了一半,新上任的正八品以上女官幾乎都由趙佶借皇後之名指定,主掌煎製太後藥劑的司藥女官謝巧兒也是不久前趙佶主持的一場藥理競賽的優勝者。
謝巧兒在蕙羅為太後梳頭前總會先請太後服一碗湯藥,想是有催眠的作用,臥躺著的太後每次不待蕙羅梳完都會陷入夢鄉,且每晚入睡的時間逐漸提前,有次蕙羅尚未到來太後便睡著了,蕙羅問謝巧兒是否取消導引術梳頭,或等太後醒來再梳,謝巧兒說:“你隻管梳罷,太後是否醒著療效都是一樣的。”
蕙羅發現,太後睡得並不十分安穩,盡管自己的動作已相當輕柔,她仍有知覺,不時發出些許夢囈,有時還會驚醒,但恍恍惚惚地看看蕙羅之後,多半又會闔目繼續睡去,精神倒像是日益衰弱。
十二月下旬,趙佶命近身服侍他的女官都用他欽定配方的故皇太妃衣香,包括蕙羅。蕙羅以學香內人慣例不薰香提出疑問,趙佶道:“你如今主要職事並非合香,無須拘泥於這規定。何況福寧殿諸女官都如此,唯有你不從命,反而惹人議論。”
於是蕙羅也遵旨開始為自己薰衣。當她穿著薰香之後的衣裳首次進入太後寢閣時,太後已服了藥,正處於安眠狀況中。蕙羅如常梳頭,她起初無任何反應,但當蕙羅的手指無意中劃過她脖頸時,不知手指是否過涼,她閉著眼睛蹙了蹙眉,不適地扭了扭脖子,像是從夢中醒來了,但雙目未睜開,保持著仰臥姿勢,任蕙羅梳理發絲按摩頭皮。
如此片刻,她忽然像猛然驚覺了什麽似的大睜兩眼,仰視蕙羅。燭影搖紅,光線昏暗,她們的麵目在彼此目中都不是很清晰,蕙羅但覺太後渾濁的眼裏浮現出驚惶意味,而她身體也在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太後驟然坐立,迅速縮到床尾,擁被遮掩自己,是防禦的姿態,卻怒視蕙羅,斥道:“你來找我做什麽?想掐我脖子,索我命麽?”
蕙羅一愣,上前想解釋:“娘娘恕罪,適才妾隻是無意觸及娘娘頸部……”
“快迴去,別靠近我!”太後瑟瑟發抖,語氣卻咄咄逼人,聲音嘶啞,與蕙羅日間常見的雍容鎮靜形象判若兩人,“當初說好的,是你自己要去守陵,並非我逼你。後來你得病,不好好醫治,拒絕進食,都是你自己的選擇,與我何幹?你的兒子,我養育至今,讓他君臨天下,也對得起你罷?你為何苦苦相逼,總來找我?”
(待續)
`p`*wxc`p``p`*wx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