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七年,執掌湖南帥司的辛棄疾深感湖南原有的八營禁軍實在不堪使用,而湖南又身處要地,北連荊湖,南接兩廣,又有西南蠻之擾,所以必須有精兵鎮守。在經曆一係列先斬後奏的流程之後,嘔心竭力,終於創立湖南飛虎軍。

    這支軍隊自創立之初就包含心機,盡管辛棄疾提出的理由是捍禦鄉土,但毫無疑問軍隊寄托了他北伐克服中原的期望,裝備和訓練都盡量向正規軍靠攏,並且授予他們正軍合戰的本領,這支兵馬創立之初就多達2500正軍,還有數倍的傔從。

    隻可惜,這樣一支大軍,最終還是在貞祐年間的戰役中整體投降了高俊,轉而成為了光軍手下的重要組成力量,其保留最精粹的人馬則是現在的步兵52營,全軍一半以上都是瀟湘子弟。

    可是,光軍麾下的第52營卻沒有了原本的銳氣,他們曾在徐州有精彩表現,力挫察合台。但這場戰鬥讓52營損失過半,不得不大量補充新兵,原本的飛虎軍兵馬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稀薄,戰鬥力隨之下滑,之後就歸於沉寂,一直以來沒能充當主力,也沒能立下戰功。

    盡管如此,真正抵達中都城下的時候,高俊依然希望把這個榮譽交給那隻由辛稼軒創建的兵馬。

    廖法起此時早已調離這支隊伍,當天也沒有去參加會議,事後才得知高俊的決定。這個忠勇的湖南好漢二話不說,直接衝進高俊的營帳,對著元帥就行下大禮,一時間涕淚齊下,不能言語。

    “廖點檢,你可能也不知道,十年前,當我剛剛來到燕山的時候,正是辛公的一位同袍遺澤助我走向正道,當時相處的情景,到現在也曆曆在目。”高俊的語氣似乎帶了一點傷感,但隨即又堅定起來:“辛製使是一代人傑,他雖然在山東起事時間不長,但縱橫河北,天下人至今思之。我也是仰慕已久,恨不能與其同期而生,並馳於天下。

    可惜其人不為南家所用,如今其為北伐所創的飛虎軍正在我麾下,此時正是北定中原之日,辛公百年所望,一日可定。爾輩應該不負眾望,早安天下。”

    廖法起痛哭不能自持,含淚而去。

    高俊的安排對全軍的湖南將士都是一劑猛藥,整個52營熱血沸騰,現任統製羅崇俊直接咬破手指,以寫書萬言軍忠狀。發誓52營一定永為先登,奪關斬將。

    “統製如此,我等怎可屈居人後,元帥事務繁忙,我們不能人人都寫誓表,隻能全都合寫一份,我是軍使,就用我的血來寫!”得知統製寫下血書,全軍人情騷動,第一都的軍使迴到營帳裏就召集全體軍兵,決心也寫下誓表,士兵們頓時慷慨激昂:“不!軍使身體要緊,用我們的血!”

    一夜之間,第52步兵營寫下了六十多封血書,連同上百封決心是表。厚厚的一遝請願信被長史交給了斡脫。

    “這就是我們52步兵營的決心,十二天之後的攻城戰,要麽我們也能夠闖關奪旗,傳名勳策。使我軍美名得以流傳後世,使辛公之心血不至於付諸東流,要麽就是我軍全體玉碎於城下,也終不負元帥厚望,辛公教誨,天下希冀。”

    “你們的這份心意,高某就拜領了,誓書全在我這裏押著,等到攻下中都城,每一封血書,都是你們第52步兵營的一道勳綬。”

    第52步兵營的行動不光振奮了他們自己,同樣也在全軍內形成一道風潮,全軍將領們都躍躍欲試。而高俊則在這段時間思考另一個問題:他準備再成立若幹新的師。

    按照光軍之前的編製表,已經成立了9個師,但目前集中在河北前線的軍馬已將近30萬,管理一個兩三萬人的超大型師難度很高。

    另一方麵,很多卓有才幹的青年軍事家們已經崛起,高俊也需要發揮他們的寶貴才智。

    正因為如此,光軍進行了編製史上的最後一次擴編,此次擴編最終形成了光軍28個師的最終編製。

    一期目標,也就是最近20天,高俊新成立了四個師,師帥分別是許國、張大春、靖安民、裴真,除去靖安民外,都算得上是光軍的功勳老將,張大春和裴真都是跟高俊一刀一槍從山東打出來的老人,而許國雖然加入稍晚,但本就是南軍名將,之後也一直是潘正的得力助手,受封師帥,理所應當。

    至於靖安民,則就是另一種意味了,他雖然對光軍貢獻不大,但一直是河北義軍的首領之一,而且與元帥私人有恩,在這個時代,高俊如此提拔倒也不是見不得人的事情。

    更何況,之前靖安民又有策反易州的大功,在燕北地區,此人人望甚高,對於光軍未來依然大有作為。

    這次擴編在軍中產生的震動非常之大,高級將領們又看到了躍升的機會,人人都摩拳擦掌。雖然一期名單公布的時候並沒有宣布還要繼續擴軍,但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誰也不絲毫疑惑。

    就連溫逢海、謝楚元都有些躍躍欲試,但他們很快就失望了,高俊對現有的參謀人員大部分還是繼續留用或升職,倒是很少有將其安排為軍隊主帥的,原有的參謀軍官輪訓製度也暫時中止一段時間,為即將而來的大戰鞏固結構,避免因為屢屢輪換而造成業務生疏的情況。

    不過失望的兩人也得到了高俊的承諾,等北邊的戰事一完,立刻就重啟輪換製度,兩個人的師帥夢想總是能實現的。

    北邊的戰事結束,還能去打誰呢?作為光軍大腦的幾人自然都心知肚明,溫逢海已經在自己的營帳裏掛上河南地區的地圖了。

    高俊在這次擴編當中也算是平衡了各集團軍的員額,自己所率領的主力新成立一個師,潘正這邊增加了許國、裴真兩個師,張大春則隸屬於東北光軍,整體上來講雨露均沾,但是,也就是幾天之後,高俊又發布了緊急命令,陝西光軍又增加了一個師的編製,使得西軍明顯壓倒了其他各路光軍。

    這道緊急命令則源於高俊剛剛收到的一條緊急消息:經過長久的不懈努力,光軍再次聯絡到了在陝西留守的光軍隊伍,並得知了陝西光軍遊擊戰的整體狀況,郝思文仍在隴山以西的地區堅守,纏住了完顏合達等人,並且在吐蕃地區擴大了影響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