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百戰成鋼的英雄部隊跟隨潘正參加了陝西河東的數次戰役,一向表現優異,可是卻在前不久人心浮動,將士都心中鬱悶:在攻打雁門關的重頭大戰時,該步兵營由於走錯了方向,把攻破雁門關這一偉大榮譽讓給了一直的老對頭第30步兵營,該營是烏古論長壽帶來的吐蕃士兵和臨洮當地居民組編而成的,是陝西光軍的第一支本土部隊,同樣也是著力培養的重點。

    所以,這次的任務交給第27步兵營,其中的深意,讓人浮想聯翩。

    該營靠近潘正的位置駐紮,出於內部保密通信需要,此時內外發函時對該部隊的稱唿一直是城西靶場。

    蒙古人在戰鬥中也是注意搜集對方情報的,以前主要是通過審問俘虜和親自觀察,近些年來也開始注意繳獲的對方收發文件,但是他們顯然對高俊特別鍾愛的保密通信這類原則一無所知,因此,蒙古軍隊滿以為他們行進路上會有一個靶場,一個糧倉和一支騎兵分隊,萬萬想不到,在那裏是橫向布置的三個步兵營。

    這三個步兵營就是要擋在這裏長達三個時辰,屆時擊破東路敵軍的各路友軍會逼向此戰場,逼迫蒙古軍隊退出。

    第27步兵營左側是由秦世輔帶來的漢中兵組成的第93步兵營,雖然番號排名較為靠後,但是是由南宋正規軍組成的,戰鬥實力絕對不容小覷。而右側是第71步兵營,同樣是第一輪擴軍的八十個步兵營建製內的,由慶原路一帶的弓箭社民兵組成,同樣是陝西最拿得出手的步兵部隊之一。

    三個營,再加上還沒有撤走的貼軍和民夫,總人數也未達到五千人,第27步兵營統製黨秀對此,也有些緊張,小軍官們竊竊私語,甚至有人懷疑會不會大隊人馬已經逃跑,留他們在背後作掩護。

    正當他們竊竊私語驚疑不定的時候,有幾匹戰馬靠近步兵營,還是保持了相當良好的紀律的哨兵迅速將對方攔住,但片刻之後,這幾個哨兵就跌跌撞撞的跑迴來報告,說是潘總裁親自來了。

    三個步兵營的大小軍官全都像被炸雷劈了一樣,驚得半舌不展,一群人從營帳中急急忙忙湧出來,果不其然,來人是潘正,身後還跟著第一師師部的若幹軍官。

    “總裁,我們聽說,你往東南方向去了…………”,黨秀敬完軍禮之後,結結巴巴的說不出話來,倒是潘正的興致好像不錯:“敵人進攻的方向在哪,我就得在哪,這次你們三個營是咱們取勝的關鍵,我可要在背後親自盯著你們!”

    將士們全都哈哈大笑起來,所謂潘正向東南方向撤退,隻不過是散布出來的假消息而已,此時,陝西五路軍民總裁決定站在最危險的地方。

    但是也就是片刻之後,他們就笑不動了。

    蒙古人的進攻有若雷霆,他們分成三個編隊,從左中右逼近光軍的營寨,不過片刻工夫就把前麵的拒馬和壕溝拆了個一幹二淨,厚重的木板和盾牌鋪在壕溝上,騎兵進攻暢通無阻,甚至直接衝入營寨內到處放火,兩翼的弓騎兵往往距離營寨內的光軍士兵隻有一尺半尺的距離,用弓箭和馬刀收割著士兵的生命。

    不到一個時辰,蒙古騎兵兩次進攻之下,三個營就傷亡了近八百人,根本不能繼續作戰,人心惶惶,士氣飆降。

    唯一氣定神閑的是潘正,看得出來他也很緊張,但始終沒有任何過於激動的表現,在觀察了許久之後,他突然下達命令:“縮小營寨的防禦範圍,隻守衛第27步兵營的駐地,大部分步兵都站到一線上去,用密集方陣對抗敵人!”

    黨秀覺得潘正的做法簡直不可思議:“這豈非是尋死,本來就是敵眾我寡,我軍又傷亡近兩成,現在還主動退縮,敵軍占據了一部分營寨,啃下剩下的部分那就是易如反掌!”

    但潘正的意見毫不動搖,此刻他又迴憶起當初與高俊討論過的用重步兵密集長槍方陣對抗敵軍騎兵衝鋒的可能性。

    當初潘正是不大看好這個的,盡管高俊舉了一些例子,但潘正更相信眼前的事實,即便是千人規模的會戰,長槍兵也隻能憑借密集方陣短暫的抵擋騎兵,而無法製止對方采取眾多靈活多變的戰術。

    遼宋夏金元時期是中國古典重騎兵戰術的又一次高峰期,期間的騎兵名將層出不窮,步兵的戰場地位則又一次跌到穀底,除去充當廉價炮灰填充戰線之外,似乎別無可取之處。這是潘正親眼所能見到的事實,也是他一如既往的時間,光軍建軍以來,也一直以打造強大的騎兵部隊作為主要強軍目標。

    這時候突然討論重步兵對抗敵軍重騎兵,並且獲得防禦勝利的可能性,潘正是感覺不可思議的。

    但高俊始終對步兵抱有強大興趣,並且在一次爭論中逐步說服了潘正。我很清楚,騎兵與步兵力量的此消彼長,在曆史上多次反複,至少在火器發明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步兵的地位再次有所恢複,至少在明清時期,一度再次成為戰場主角。

    渾河血戰,白杆兵的密集長槍方陣讓精銳的八旗勁旅都徒唿奈何,高俊還是相信,長距離兵器加短距離肉搏兵器再加火槍的防禦效力的。更何況蒙古軍隊雖然有強大的衝擊力,但比起騎兵步兵都非常精銳的八旗軍,還是差了點意思。

    眼下就要看步兵們的表現了。

    效果簡直可以用神奇來形容,第27步兵營本身就裝備了大量的銅杆槍,是對付騎兵的最佳利器,長槍尖頭的銅環對敵軍戰馬的殺傷力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原本往來如風的蒙古騎兵似乎著了魔一樣紛紛慢了下來,在營寨周圍哀喚連天。

    勝利曙光的光軍步兵,一下子振作起來,步兵安排得十分緊密,圍繞成無懈可擊的環形,火銃兵們也得到機會不斷打放,鐵軍和民夫雖然肉搏射箭不行,但也可以操縱弩機,甚至投擲修羅火。

    “民兵沒受過訓練,不能肉搏射箭,但是如果人手都能有一杆火銃,就算敵軍的騎兵再加一倍,也能讓它崩掉兩顆牙。”黨秀不由得不這麽想,事實上這和上級的思路不謀而合。

    潘正想到的卻是十年前,高俊帶著大家離開德順州,麵對蒙古騎兵的那個環形,這些年光軍的變化太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