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驛大約位於今日的北京豐台,在清代時是護衛北京城的八旗主要駐地,是所謂豐台大營。
這裏地勢開闊,確實適合軍隊駐紮操演,眼下,一千二百多名騎士正在雪原上急速奔馳,領頭的騎手不斷變換號令,士兵們也仿佛是一個人一般,一絲不苟的使用各種武器做著完全一樣的標準動作,他們的衝鋒非常遵守紀律,一排騎兵的馬仿佛是一堵牆一樣平行的向前推動,上麵的騎手駕著長長的馬槍。可以說,高俊手下任何一支軍馬都無法忍受這樣的敵軍騎兵的戰場衝刺。
“此次新軍練成,多虧李將軍了。”也古滿意的看著眼前這支軍馬,隻可惜太少了,這些兵馬主體來源是也古自己的土爾扈特親隨,但也有不少是搜羅來其他地方戰敗逃迴燕京的勇士。
“新軍的練成,還是王爺一直在前後操持。”李全當然不會把功勞據為己有,又開始反麵吹捧也古領導有方。
“既然是王爺編練的新兵,郎君當然也應該為這支軍馬起個名字,這一千二百人獨成一軍,不知道王爺認為應當如何命名。”
也古懷著驕傲的目光看著前方還在奔馳的騎兵陣線,這些士兵都是按照高俊的方法訓練的——也古退迴燕京之後,就著力於研究高俊的政策戰略並且開始模仿,這支軍隊選取的都是淳樸的蒙古百姓,統一給他們配備盔甲武器,讓他們接受一係列的個人或集體訓練,不斷的為其激發榮譽感,設立職業軍吏來維持其士氣與思想統一……這一係列的舉措都一一下達,在也古親自天天過問這支軍隊的建設情況下,眼前這隻一千二百人的軍隊才一躍而出,成了也古心中蒙古軍隊進一步發展最重要的根。
“這支軍隊無論如何都將是蒙古人未來的榜樣,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高俊所實行的那些政策才是未來兵家所應當使用的,我們絕對不能落後,就以這一千二百人為基準,逐步的改造所有的蒙古軍隊吧,這支軍隊是標杆,可命名為新模範軍。”
得知已經被王爺賜名,士兵們立刻歡唿三聲以示感激,當天晚上所有的軍兵都領到了賞賜:一條灰綠色的夾襖。
這支軍隊是被拽股寄予厚望的,這一千二百人的新模範軍是他打算在燕雲地區戰役中使用的機動兵力。除此之外,還有三千名土爾扈特騎士由也古親自率領作為精銳使用。
其他蒙古軍隊分為數個大營,分別抵擋來自各方向的敵人,也有人建議說放棄燕雲地區,而也古則請教李世昌,後者堅決反對。
“按照蒙古人傳統的戰術,眼下敵強我弱,放棄燕雲似乎也並無不可。陛下已經帥西征大軍攻下西極數萬裏之地,大軍迴師攻滅金朝也並不為難,權衡利弊,不應該以此數萬人堅守此處,但是以王爺自身的利益來看,失卻燕雲,您在蒙古的地位就難以保障了。”
當天晚上,就在豐台營地內,蒙古人也舉行了十分盛大的宴會,但是也古喝的並不多,他此時並非沒有煩心事,就在他今天前來豐台調教新模範軍的時候,中都那邊又出現了一大批新的傳言,聲稱蒙古人在河東已經徹底戰敗。
也古打了很多年仗,說實話,他覺得這句徹底戰敗所說的其實很符合實際情況,對於河東前線的事情,他已經有所耳聞,掌握的情況和中都城內的傳言高度一致。
不過這更說明這些傳言絕非是母親編來騙孩子的,恰恰相反,這是高俊麾下有組織的集團一直留在中都府內,必要的時候就配合高俊的軍事行動,在各地進行破壞。
此時的也古卻突然有些懷念被自己扔到西域的契丹忠仆移剌阿辛。中都城內有這麽一群隱蔽的人,對於下一階段的戰爭極為不利,所以這些天來他表麵不動聲色,另一方麵也開始派人掌握中都府內的實際情況。
也古的知識水平還沒有學到攘外必先安內這一句,但已經模模糊糊的認識到這一點了。想要打贏盤踞河北河東的高俊,首先就要把中都府內的腫瘤切除掉。
高俊對這一點並不是沒有預料,這些天來他也一直在提醒青年近衛軍的同誌一定要優先注意本身隱蔽,眼看就是勝利的時刻了,此時不必太過著急,張揚的舉動也沒有必要辦。但是,對於士氣正高的半大青年來說,高俊這一提醒的作用卻似乎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鄭明和他的手下們這些天來連續劫殺了落單蒙古士兵十二三人,使府內的蒙古軍隊大受震恐,以至於出門時必須三人同組,這種變化讓青年近衛軍的戰士們更加興奮,因此他們也一次比一次更加惹火,而他們渾然不覺的是,也古已經把打擊他們當作是第一等要事來看。
不由得也古不著急,隨著河東戰役的徹底失敗,他所能掌握的蒙古軍隊數字也急速下降,而此時在其他方向上,光軍也漸漸有了合攏的趨勢。就在前不久,孫庭通過設伏徹底殲滅了耶律留哥所統率的契丹精銳,隨後又招降了千山地區剩下的後遼殘部,到此為止,整個遼東已經不存在獨立的契丹政權。
其他方麵的情形也沒有好到哪裏,南麵的高俊正在張牙舞爪,而城內的後勤供應也讓也古感到焦慮不安。
眼下正值冬季,就算是也古現在想要縱兵搶糧也實在不好搶,更何況由於去年夏秋時節南下時候蒙古軍隊的惡劣做法,現如今整個白洋澱以北的各農村無不將蒙古人視作頭等大敵,這也讓蒙古人直接征糧的做法根本不再可能實現。
如果不能因糧於敵,那麽也古也隻能顫抖著選擇另一條他本不願意去做的道路,那就是首先針對自己人,即便有一千一萬個不情願,他也親自出馬去勸說趕到了中都的哈撒爾親王同意自己向蒙古草原征發一大批物資,包括十五萬隻羊來中原,以幫助他帶領著更多的蒙古精銳保持活躍,抵禦光軍令人驚歎的北伐戰役。
哈撒爾王爺無愧於科爾沁親王的名號,再次表現出了大局為重的氣質,主動提出科爾沁部應該捐獻的最多。在他的配合之下,目前還留在草原的各千戶百戶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攤派份額。
一時間,草原上硝煙滾滾,百姓們不願意看著自家的牛羊被士兵拿走,哭訴著牧民的生活多麽不易,但是士兵們也不管不顧,他們要麵臨的場景比牧民們慘烈的多,這都給了他們底氣,直接動手去毆打牧民,搶奪羊群和牛群。
這裏地勢開闊,確實適合軍隊駐紮操演,眼下,一千二百多名騎士正在雪原上急速奔馳,領頭的騎手不斷變換號令,士兵們也仿佛是一個人一般,一絲不苟的使用各種武器做著完全一樣的標準動作,他們的衝鋒非常遵守紀律,一排騎兵的馬仿佛是一堵牆一樣平行的向前推動,上麵的騎手駕著長長的馬槍。可以說,高俊手下任何一支軍馬都無法忍受這樣的敵軍騎兵的戰場衝刺。
“此次新軍練成,多虧李將軍了。”也古滿意的看著眼前這支軍馬,隻可惜太少了,這些兵馬主體來源是也古自己的土爾扈特親隨,但也有不少是搜羅來其他地方戰敗逃迴燕京的勇士。
“新軍的練成,還是王爺一直在前後操持。”李全當然不會把功勞據為己有,又開始反麵吹捧也古領導有方。
“既然是王爺編練的新兵,郎君當然也應該為這支軍馬起個名字,這一千二百人獨成一軍,不知道王爺認為應當如何命名。”
也古懷著驕傲的目光看著前方還在奔馳的騎兵陣線,這些士兵都是按照高俊的方法訓練的——也古退迴燕京之後,就著力於研究高俊的政策戰略並且開始模仿,這支軍隊選取的都是淳樸的蒙古百姓,統一給他們配備盔甲武器,讓他們接受一係列的個人或集體訓練,不斷的為其激發榮譽感,設立職業軍吏來維持其士氣與思想統一……這一係列的舉措都一一下達,在也古親自天天過問這支軍隊的建設情況下,眼前這隻一千二百人的軍隊才一躍而出,成了也古心中蒙古軍隊進一步發展最重要的根。
“這支軍隊無論如何都將是蒙古人未來的榜樣,我現在越來越相信,高俊所實行的那些政策才是未來兵家所應當使用的,我們絕對不能落後,就以這一千二百人為基準,逐步的改造所有的蒙古軍隊吧,這支軍隊是標杆,可命名為新模範軍。”
得知已經被王爺賜名,士兵們立刻歡唿三聲以示感激,當天晚上所有的軍兵都領到了賞賜:一條灰綠色的夾襖。
這支軍隊是被拽股寄予厚望的,這一千二百人的新模範軍是他打算在燕雲地區戰役中使用的機動兵力。除此之外,還有三千名土爾扈特騎士由也古親自率領作為精銳使用。
其他蒙古軍隊分為數個大營,分別抵擋來自各方向的敵人,也有人建議說放棄燕雲地區,而也古則請教李世昌,後者堅決反對。
“按照蒙古人傳統的戰術,眼下敵強我弱,放棄燕雲似乎也並無不可。陛下已經帥西征大軍攻下西極數萬裏之地,大軍迴師攻滅金朝也並不為難,權衡利弊,不應該以此數萬人堅守此處,但是以王爺自身的利益來看,失卻燕雲,您在蒙古的地位就難以保障了。”
當天晚上,就在豐台營地內,蒙古人也舉行了十分盛大的宴會,但是也古喝的並不多,他此時並非沒有煩心事,就在他今天前來豐台調教新模範軍的時候,中都那邊又出現了一大批新的傳言,聲稱蒙古人在河東已經徹底戰敗。
也古打了很多年仗,說實話,他覺得這句徹底戰敗所說的其實很符合實際情況,對於河東前線的事情,他已經有所耳聞,掌握的情況和中都城內的傳言高度一致。
不過這更說明這些傳言絕非是母親編來騙孩子的,恰恰相反,這是高俊麾下有組織的集團一直留在中都府內,必要的時候就配合高俊的軍事行動,在各地進行破壞。
此時的也古卻突然有些懷念被自己扔到西域的契丹忠仆移剌阿辛。中都城內有這麽一群隱蔽的人,對於下一階段的戰爭極為不利,所以這些天來他表麵不動聲色,另一方麵也開始派人掌握中都府內的實際情況。
也古的知識水平還沒有學到攘外必先安內這一句,但已經模模糊糊的認識到這一點了。想要打贏盤踞河北河東的高俊,首先就要把中都府內的腫瘤切除掉。
高俊對這一點並不是沒有預料,這些天來他也一直在提醒青年近衛軍的同誌一定要優先注意本身隱蔽,眼看就是勝利的時刻了,此時不必太過著急,張揚的舉動也沒有必要辦。但是,對於士氣正高的半大青年來說,高俊這一提醒的作用卻似乎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鄭明和他的手下們這些天來連續劫殺了落單蒙古士兵十二三人,使府內的蒙古軍隊大受震恐,以至於出門時必須三人同組,這種變化讓青年近衛軍的戰士們更加興奮,因此他們也一次比一次更加惹火,而他們渾然不覺的是,也古已經把打擊他們當作是第一等要事來看。
不由得也古不著急,隨著河東戰役的徹底失敗,他所能掌握的蒙古軍隊數字也急速下降,而此時在其他方向上,光軍也漸漸有了合攏的趨勢。就在前不久,孫庭通過設伏徹底殲滅了耶律留哥所統率的契丹精銳,隨後又招降了千山地區剩下的後遼殘部,到此為止,整個遼東已經不存在獨立的契丹政權。
其他方麵的情形也沒有好到哪裏,南麵的高俊正在張牙舞爪,而城內的後勤供應也讓也古感到焦慮不安。
眼下正值冬季,就算是也古現在想要縱兵搶糧也實在不好搶,更何況由於去年夏秋時節南下時候蒙古軍隊的惡劣做法,現如今整個白洋澱以北的各農村無不將蒙古人視作頭等大敵,這也讓蒙古人直接征糧的做法根本不再可能實現。
如果不能因糧於敵,那麽也古也隻能顫抖著選擇另一條他本不願意去做的道路,那就是首先針對自己人,即便有一千一萬個不情願,他也親自出馬去勸說趕到了中都的哈撒爾親王同意自己向蒙古草原征發一大批物資,包括十五萬隻羊來中原,以幫助他帶領著更多的蒙古精銳保持活躍,抵禦光軍令人驚歎的北伐戰役。
哈撒爾王爺無愧於科爾沁親王的名號,再次表現出了大局為重的氣質,主動提出科爾沁部應該捐獻的最多。在他的配合之下,目前還留在草原的各千戶百戶都收到了或多或少的攤派份額。
一時間,草原上硝煙滾滾,百姓們不願意看著自家的牛羊被士兵拿走,哭訴著牧民的生活多麽不易,但是士兵們也不管不顧,他們要麵臨的場景比牧民們慘烈的多,這都給了他們底氣,直接動手去毆打牧民,搶奪羊群和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