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費大力來說,戰鬥已經結束,但是其他友軍的戰鬥還在進行,蒙古人得知大陳溝被光軍攻陷之後,立刻發了瘋一樣進行全麵反撲,蒙古騎兵一度深入大陳溝之中,但是也無法奪迴兩邊山脈,漸漸的又被光軍壓製迴去,步兵們也漸漸失了望,進攻的力度也沒有之前那麽強勁了。
大陳溝被高俊一夜奪取,木華黎這才發覺高俊對於自己的進攻早有預案,甚至敵軍主力可能已經調至南麵山頭與自己對峙,現如今是做重要決斷的時刻了,是趁著敵軍在大陳溝立足未穩之際趕緊撤退,還是繼續進攻香爐石?
木華黎不得不做精細打算,現如今被他帶到香爐石周邊的蒙古軍隊將近兩萬人,都是精銳;在盂縣縣城裏還駐紮有一萬多人,但這些人士氣並不可靠,隻能依托城池勉強防守;北麵山上四萬多;香爐石周邊還在進攻其他山頭的蒙古軍隊兩萬多;木華黎身後一萬多;繼續守衛西麵交通要道的將近兩萬,而在後麵的總預備隊還有近四萬人。
人數雖然還有不少,但真正靠得住的兵馬並不多,木華黎真正能倚仗的就是香爐石周邊的這幾萬人馬,不能輕易拿這些人冒險。
嚴肅的來說,高俊是希望蒙古人主動撤退的,畢竟困獸之鬥也頭疼,香爐石周邊的幾萬蒙古人想要吃掉也是一番苦戰,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局麵逆轉也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相比而言,敵軍主動撤退,高俊雖然不能全殲敵軍,但也可以在追擊中有斬獲,這是穩賺不賠的。
高俊雖然一向被認為是用兵行險,但是他本人期待的還是能夠在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我方的情況下消滅敵人,眼下敵我勢均力敵,在這種情況下一次性壓上未必能有好結果。相反,如果能徐徐圖之,逼迫蒙古人主動撤退,占據盂山險要地形,徹底封鎖太原,配合西麵潘正在平陽的一路掃蕩,足以徹底鎖定勝局,最後在蒙古人極度窘迫的時候再徹底摧毀他們。
高俊雖然有這樣的想法,也可以傳達到全軍的主要將領那裏,卻唯獨傳遞不到香爐石的守軍。這些天蒙古人加強了包圍,向香爐石守軍那裏傳遞旗語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傳達如此複雜的信息。目前守軍依舊卯足了勁準備堅守香爐石,並且幹擾敵軍的行軍,控扼左右道路。
大年初一,一連串的爆竹響聲就在蒙古營地中傳開了,然而這不是真正的爆竹,是光軍的火槍在響。趁著黑夜,謝楚元將火器部隊布置到第一道石階那裏,突如其來的對敵軍居高臨下進行打擊,殺傷敵軍數十人,迫使蒙古人退迴山腳那裏,趁著這個機會,工兵再次開始修複營地。
已經被光軍春節攻勢搞得疲憊不堪的木華黎本來不想理會,但是謝楚元卻仿佛看到了機會,連續派兵進行騷擾,尤其是火器表現出色,他們就在石階那裏瘋狂射擊,讓敵軍甚至不敢在道路上行走。
但是,這也讓木華黎意識到,蒙古人就算想撤退,香爐石的光軍守軍也不會給他們全身而退的機會,這些人在山上打放火器造成的損失也是蒙古人所不能承受的。既然如此,唯一的選擇就是繼續攻山,將香爐石的守軍消滅,然後再進攻芍藥坡,把決戰進行到底。
比光軍稍微慢了一拍兒,木華黎也意識到了香爐石向大決戰發展的可能,和高俊一樣,他也立刻重新配置兵力,準備將香爐石周邊作為徹底消滅敵軍的戰場,隻可惜正是因為慢了一拍,戰役還沒有開始,勝負幾乎已分。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木華黎也毫不耽擱,香爐石地勢險要,容不下太多軍馬展開,一萬多人包圍在這裏已經足夠,其他兵馬繼續向香爐石周邊進攻,而且要發動猛攻,盡可能的壓製敵軍,為進攻香爐石爭取時間。
木華黎親自登上高山指揮對香爐石的攻勢,蒙古人萬炮齊發,幾乎將整個第一石階打平,蒙軍和偽軍士兵一起衝上山去,但是又一次一次的被光軍打退,他們還搜羅了一批居民清理山上的枯枝樹木,想辦法打開道路,但這也是白費力氣。
對光軍來說,損失最大的反而是蒙古人的縱火。香爐石周邊冬季枯敗的樹林都被蒙古人點燃,盡管天氣寒冷,但山火的熱力依舊融化了山頂所有積雪,全軍數千人僅靠一口井,守軍陷入了缺水的狀態。
盡管是冬季,但是軍兵們卻並不想穿的太多,渴的發瘋的人甚至掀開上衣趴在地上,用冰冷的泥土來盡可能的緩解喉嚨中的燒灼感。
雪水剛剛融化的時候,在一些低緩的坡地上形成了爛泥塘,但很快又被冬季的寒冷凍迴了硬邦邦的土塊,繡工們想方設法把這些泥磚敲下來,帶迴營帳中慢慢融化,然後一點點的擠壓,十幾斤土才能換迴來一碗水,這還是給重傷員們喝的。這些年輕的女孩們往往才十五六歲,很多都沒有成家,用瘦小的身軀挑起沉重的擔子,每天在爛泥中取水。
但蒙古人何嚐不是精疲力竭,在連續六天的猛攻之後,蒙古人終於製造了奇跡,他們用一百二十根粗大的麻繩將一門火炮吊起,抬上第一石階,正對著光軍的關寨發射彈丸,又經過一日的進攻之後,光軍不得不繼續向山上撤退,蒙古人終於獲得了階段性勝利,拿下了一座關寨。
得知終於拿下了一座關寨,木華黎激動的流下了滾滾熱淚,太難了,實在是太難了,木華黎太難了。
關寨一旦拿下,整個第一石階上所有的光軍守軍都不得不後撤,但是卻有一個戰鬥小組未能成功離開。他們總數共計五個人,一名刀盾手、兩名長槍手和兩名火槍兵,其中有一名士兵拿的還是先進的火繩槍,他們得到撤退命令太晚,敵人封鎖了道路,他們沒法沿山路迴到山上,隻能鑽進枯萎的樹林裏,一邊放槍甩脫敵人的追擊,一邊在裸露的山上奔跑逃避,戰鬥小組最後占據了山坡上一道小小的石崗,在這裏隱蔽著,擺脫了敵人的追尋。
蒙古人的進攻達到了頂點,無論是香爐石還是周圍其他各山頭,他們都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人馬集結成大隊向著他們的目標一路挺進,似乎不可阻擋要碾碎一切,並在所有的交通要道設立營寨。
光軍也咬牙堅持原部署,分散部隊在各山頭停滯敵人節節抵抗,想方設法磨掉蒙古人的銳氣,等待返攻的時機。
雙方都在咬著牙都想挺過這最後一刻。
大陳溝被高俊一夜奪取,木華黎這才發覺高俊對於自己的進攻早有預案,甚至敵軍主力可能已經調至南麵山頭與自己對峙,現如今是做重要決斷的時刻了,是趁著敵軍在大陳溝立足未穩之際趕緊撤退,還是繼續進攻香爐石?
木華黎不得不做精細打算,現如今被他帶到香爐石周邊的蒙古軍隊將近兩萬人,都是精銳;在盂縣縣城裏還駐紮有一萬多人,但這些人士氣並不可靠,隻能依托城池勉強防守;北麵山上四萬多;香爐石周邊還在進攻其他山頭的蒙古軍隊兩萬多;木華黎身後一萬多;繼續守衛西麵交通要道的將近兩萬,而在後麵的總預備隊還有近四萬人。
人數雖然還有不少,但真正靠得住的兵馬並不多,木華黎真正能倚仗的就是香爐石周邊的這幾萬人馬,不能輕易拿這些人冒險。
嚴肅的來說,高俊是希望蒙古人主動撤退的,畢竟困獸之鬥也頭疼,香爐石周邊的幾萬蒙古人想要吃掉也是一番苦戰,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局麵逆轉也就是一夜之間的事情。相比而言,敵軍主動撤退,高俊雖然不能全殲敵軍,但也可以在追擊中有斬獲,這是穩賺不賠的。
高俊雖然一向被認為是用兵行險,但是他本人期待的還是能夠在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我方的情況下消滅敵人,眼下敵我勢均力敵,在這種情況下一次性壓上未必能有好結果。相反,如果能徐徐圖之,逼迫蒙古人主動撤退,占據盂山險要地形,徹底封鎖太原,配合西麵潘正在平陽的一路掃蕩,足以徹底鎖定勝局,最後在蒙古人極度窘迫的時候再徹底摧毀他們。
高俊雖然有這樣的想法,也可以傳達到全軍的主要將領那裏,卻唯獨傳遞不到香爐石的守軍。這些天蒙古人加強了包圍,向香爐石守軍那裏傳遞旗語都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傳達如此複雜的信息。目前守軍依舊卯足了勁準備堅守香爐石,並且幹擾敵軍的行軍,控扼左右道路。
大年初一,一連串的爆竹響聲就在蒙古營地中傳開了,然而這不是真正的爆竹,是光軍的火槍在響。趁著黑夜,謝楚元將火器部隊布置到第一道石階那裏,突如其來的對敵軍居高臨下進行打擊,殺傷敵軍數十人,迫使蒙古人退迴山腳那裏,趁著這個機會,工兵再次開始修複營地。
已經被光軍春節攻勢搞得疲憊不堪的木華黎本來不想理會,但是謝楚元卻仿佛看到了機會,連續派兵進行騷擾,尤其是火器表現出色,他們就在石階那裏瘋狂射擊,讓敵軍甚至不敢在道路上行走。
但是,這也讓木華黎意識到,蒙古人就算想撤退,香爐石的光軍守軍也不會給他們全身而退的機會,這些人在山上打放火器造成的損失也是蒙古人所不能承受的。既然如此,唯一的選擇就是繼續攻山,將香爐石的守軍消滅,然後再進攻芍藥坡,把決戰進行到底。
比光軍稍微慢了一拍兒,木華黎也意識到了香爐石向大決戰發展的可能,和高俊一樣,他也立刻重新配置兵力,準備將香爐石周邊作為徹底消滅敵軍的戰場,隻可惜正是因為慢了一拍,戰役還沒有開始,勝負幾乎已分。
既然已經下定決心,木華黎也毫不耽擱,香爐石地勢險要,容不下太多軍馬展開,一萬多人包圍在這裏已經足夠,其他兵馬繼續向香爐石周邊進攻,而且要發動猛攻,盡可能的壓製敵軍,為進攻香爐石爭取時間。
木華黎親自登上高山指揮對香爐石的攻勢,蒙古人萬炮齊發,幾乎將整個第一石階打平,蒙軍和偽軍士兵一起衝上山去,但是又一次一次的被光軍打退,他們還搜羅了一批居民清理山上的枯枝樹木,想辦法打開道路,但這也是白費力氣。
對光軍來說,損失最大的反而是蒙古人的縱火。香爐石周邊冬季枯敗的樹林都被蒙古人點燃,盡管天氣寒冷,但山火的熱力依舊融化了山頂所有積雪,全軍數千人僅靠一口井,守軍陷入了缺水的狀態。
盡管是冬季,但是軍兵們卻並不想穿的太多,渴的發瘋的人甚至掀開上衣趴在地上,用冰冷的泥土來盡可能的緩解喉嚨中的燒灼感。
雪水剛剛融化的時候,在一些低緩的坡地上形成了爛泥塘,但很快又被冬季的寒冷凍迴了硬邦邦的土塊,繡工們想方設法把這些泥磚敲下來,帶迴營帳中慢慢融化,然後一點點的擠壓,十幾斤土才能換迴來一碗水,這還是給重傷員們喝的。這些年輕的女孩們往往才十五六歲,很多都沒有成家,用瘦小的身軀挑起沉重的擔子,每天在爛泥中取水。
但蒙古人何嚐不是精疲力竭,在連續六天的猛攻之後,蒙古人終於製造了奇跡,他們用一百二十根粗大的麻繩將一門火炮吊起,抬上第一石階,正對著光軍的關寨發射彈丸,又經過一日的進攻之後,光軍不得不繼續向山上撤退,蒙古人終於獲得了階段性勝利,拿下了一座關寨。
得知終於拿下了一座關寨,木華黎激動的流下了滾滾熱淚,太難了,實在是太難了,木華黎太難了。
關寨一旦拿下,整個第一石階上所有的光軍守軍都不得不後撤,但是卻有一個戰鬥小組未能成功離開。他們總數共計五個人,一名刀盾手、兩名長槍手和兩名火槍兵,其中有一名士兵拿的還是先進的火繩槍,他們得到撤退命令太晚,敵人封鎖了道路,他們沒法沿山路迴到山上,隻能鑽進枯萎的樹林裏,一邊放槍甩脫敵人的追擊,一邊在裸露的山上奔跑逃避,戰鬥小組最後占據了山坡上一道小小的石崗,在這裏隱蔽著,擺脫了敵人的追尋。
蒙古人的進攻達到了頂點,無論是香爐石還是周圍其他各山頭,他們都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人馬集結成大隊向著他們的目標一路挺進,似乎不可阻擋要碾碎一切,並在所有的交通要道設立營寨。
光軍也咬牙堅持原部署,分散部隊在各山頭停滯敵人節節抵抗,想方設法磨掉蒙古人的銳氣,等待返攻的時機。
雙方都在咬著牙都想挺過這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