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一切都與高俊事前的規劃差不太多,僅僅依靠東線的進攻就迫使全部蒙古軍隊投入竭力抵抗當中,一絲餘力也抽不出來了。如果沒有開封朝廷的背刺,潘正此時在西麵大舉渡河,進攻平陽盆地,足以立刻將河東蒙軍截成兩段。戰場形勢將為之一變,可恨,現在潘正卻被拖住了。

    高俊做了一個有些危險的估計,認為各路光軍最多隻能拖住敵軍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西部火山州一帶的蒙古軍隊會幫助他們的友軍一一擺脫光軍的束縛,一起投入到盂山戰場,在這個最重要的節點上壓垮高俊。

    此時高俊也無非是兩個選擇,第一是後退一步,擇機待戰,這很穩妥,但是形勢瞬息萬變,一招不慎就會造成災難性後果,之後再想要得到這麽好的進攻河東的機會就很難了。

    而另一個辦法就是一場豪賭,相信潘正有能力解決陝西現在的困境,所以留守在盂山前線繼續拖住木華黎,然後等待潘正大軍渡過黃河,進入平陽。或者是等待潘正被徹底收拾掉,各路蒙古援軍齊聚盂山,把高俊一路趕迴太行山以東甚至是黃河以南,接著被完顏珣當做是亂臣賊子非法抗蒙的典範,拉到開封去砍頭。

    這又是一個關鍵抉擇,潘正到底能不能相信,高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對於這個問題,何誌也反而看得更開通一些,事到如今,唯有相信潘正。

    當初就是何誌也一力勸說高俊將潘正納入三人團的,他對這個山東農村青年特別有信心。

    遠在真定府的王澮也關心著河東前線的戰局,與何誌也一樣,他也對潘正有信心,早在此之前,他就一再對別人說潘總裁是諸將當中最近似於高太尉的人。

    隻有高俊擔子太重,在此時反而一直在猶豫,這些天來,除去籌劃一般軍務,每天晚上他也會抽出時間去見士兵代表,這些人大多立過戰功,長期追隨高俊,見到太尉時往往激動得語無倫次,與此同時,他們也對高俊言聽計從,像兒子一樣孝順,無條件的忠誠,願意執行他的一切命令。

    這樣的信任與忠誠是因為高俊時時刻刻在考慮他們,時時刻刻在為他們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奮鬥,一直籌劃著建設屬於大家的未來。高俊必須為這些人負責,絕不能在無意義的冒險中損耗華夏好兒郎的生命。

    臘月初二,前線再度發生激戰,光軍在秦寧的指揮下守衛山頭,而蒙古人以騎兵開辟山間道路之後,以步兵發動猛攻,激戰持續了兩個時辰,最後蒙古人拋下近百具屍體後撤退,這也是最近十天以來爆發的規模最大的戰鬥。

    高俊登上了激烈交戰山頭後麵的山峰,在這裏居高遠望前方戰場,並且調動各路軍隊前去支援,有賴將士應戰得力,最終擊退了敵軍的進攻。然而這又加深了高俊的疑慮,蒙古人的調動開始變得頻繁有力,這是不是他們已經收到了某些強有力的信號?難道潘正已經被徹底擊敗了嗎?

    高俊就是帶著這種憂慮的心情會見戰勝者秦寧的,如果是別的軍官,在剛剛立下大功去麵見統帥的時候發現統帥是如此的心情焦慮,一定會感到驚慌失措,以為自己有哪裏做的不好。幸運的是,秦寧和他們不一樣,盡管打了一場勝仗,但他卻沒有過多展顏,隻是又仔細擦拭了一遍他珍藏的那個小撥浪鼓而已。

    所以兩個人見麵的時候居然都是眉頭緊鎖,不像是戰勝之後召集軍將的表彰賞賜,反而好比戰敗要開追責會議一樣,讓周圍的人都大惑不解,甚至開始竊竊私語。

    “秦寧,要是在戰場上你真的死了。還有什麽遺憾要我們去幫你完成的嗎?”

    “人都死了,完不完成又怎麽樣呢?我倒是不擔心,這場戰爭中很多人都是要死的。大丈夫不患死,患死不中節,如果真的死的話,我也希望死在前進的路上。”

    這話讓高俊的眼神突然光彩熠熠:“你要死在前進的路上嗎?“

    秦寧立刻堅定的點點頭,連一點點猶豫都沒有。

    高俊長歎一聲:“這樣也好,反正咱們活的本來就都沒什麽意義,前二十年大家都算白活了,今年但願大家都不白死。”

    戰勝的宴會上卻大談什麽活啊死啊,讓周圍的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可高俊的心情明顯愉快了很多:“弟兄們,咱們就釘在這裏,跟木華黎好好比劃比劃。”

    這句話倒是意味鮮明,賀萬歲率先舉起酒杯:“太尉說的是,咱們就喜歡聽這樣提氣兒的!”

    這一日主賓盡歡,高俊也不像前幾天那麽眉頭緊鎖,也開始和木華黎頻繁正麵交鋒,光軍本身戰鬥力就不弱,每次作戰後也會總結經驗,反而讓木華黎吃盡苦頭。

    何誌也倒成了全軍最閑的人,反正此時也沒有多少民政工作可幹,幹脆利落的收拾掉娘子關一帶的漢奸之後,他每天就在營中會見軍民官員,處理一般事務,更多的時間則是探訪軍兵,詢問其飲食起居。

    這幾天來,何誌也拜托軍中主計運輸部隊的木匠幫忙,臨時做了十二三副簡陋的象棋,在軍中主持起象棋比賽來。他大學的時候就參加了棋社,還是象棋分部的部長,車輪戰幹翻十一二個人完全沒有問題。

    下棋成了何誌也與軍官士兵談心交流的主要方法之一,由於下棋很費腦子,士兵們無暇把精力分配到其他方麵,所以經常在何誌也麵前一不小心就漏了大實話。

    總體來說,士兵們對眼下的狀況滿意,但他們憑借著直覺也知道之後必有大戰,很多人會死,對不可知的未來有些擔心,但是天無絕人之路,他們依舊帶著樸素的樂觀情緒,相信高郎君絕對不會致使軍隊戰敗。

    “有這樣的想法就好。”何誌也端起碗來,喝著熱氣騰騰的湯,這些天來他在軍中四處遊走,也跟士兵們一道吃飯。高昂的士氣也源於後勤的及時保障,戰鬥期間,前線的光軍士兵吃的可是大米。

    光軍主要的糧食儲備,無非是米、麥、穀、黍四類,分別是大米,小麥,高粱和小米,還有少量的黏小米、江米、黃米和蕎麥。

    米麥價高,後麵兩種才是士兵的日常飲食,穿插著摻一點點小麥,隻有當臨陣狀態的時候,才會用淨米淨麵來喂軍兵們。盂山前線極為關鍵,高俊當然舍得讓士兵吃好一些。這兩年山東改的水田不少,大米產量比十年前翻番,倒也不必吝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