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是最好的一個建議,但是嵬名令公卻猶豫了,雖然身為皇族成員,但卻一直是遠親的令公一直對這種內部鬥爭感到厭煩,此時此刻,他不想過多的卷入政治,也不想當伊尹霍光這樣的權臣。他對於此事表示遲疑,甚至也沒有接納諸位王公進城,隻是守衛都城,並派人保護太後以及城內的諸位王子。
當老天把幸運的繡球拋到令公手上的時候,這人卻因為對迂腐的忠誠而一腳踢開,這簡直是上天都在幫助潘正,事變之後僅僅六天,城內的人就將此事通報到了潘正這裏,所用的人當然是李朱羅他們的手下。盡管離開西夏已經十多年了,但是他們依舊在國內布有眼線。
得知此事的時候,潘正正在帶領騎兵進行訓練,陝西騎兵幾乎都是白色,這是羊皮氈襖的顏色。帶著騎兵操練出一身熱汗的潘正得知此事之後,不由得大笑三聲,解決西夏的時機終於來到。他立刻策馬返迴城內,見到了又驚又喜的李朱羅,後者同樣被國內的形勢變化所振奮。
據說中興府內已經開始流傳歌謠:“皇叔殺皇兄,江山打不通,拿起包裹迴家轉,依舊做長工。”這是人心厭戰的表現,李安全、李遵頊兩代皇帝依附蒙古的戰爭政策已經引起了人民極度失望,可是直到現在,無論是在西涼府苟延殘喘的李遵頊,還是在中興府努力穩定局勢的嵬名令公,抑或是在城外的叛軍們都沒有意識到應該及時宣布反對李遵頊以往的政策來收買民心,這蠢豬似的政治鬥爭方法簡直是上天給潘正的機會。
當然,潘正也立刻得到消息,他那位老朋友西壁囉乜現如今還在大牢裏麵,令公派人探視其飲食起居,但是卻不敢違拗李遵頊之前的詔令直接將此人放出來。
嵬名令公真是迂腐的可笑,潘正倒是從中嗅到了巨大的機會。
“是時候護送真正的西夏王朝繼承人返迴中興府了,我計劃派出一千五百名騎兵。”潘正合計了一下:“我們的計劃很簡單,擁立仁宗之後為帝,李朱羅,你參與見證,流亡者們安排到各地擔任要職。而你們要提出的口號就是停戰,停止對金朝的戰爭,也不再主動攻擊蒙古,分發儲粟賑濟災民,殺掉附逆的權貴,平分其土地籠絡士心。我們不要求一個臣服的西夏,隻要你對我們友好就好。”
李朱羅高興得無以複加,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即將結束,複國大業即將告成,而此時,真正幫助了她的不就是麵前這位可敬可愛的潘官人嗎?如果不是他的騎兵,就算是有這樣的機會,僅憑他們這幾百號流亡者又如何能夠返迴中興府呢?飲水思源裏,李朱羅覺得潘正從來沒有這樣英武,這樣可愛,這樣讓人傾慕。
興奮不已的她做出了令人嘖舌的舉動——顛著腳跳起來,緊緊的摟住潘正,那是臉貼著臉啊,是臉貼著臉!
在這方麵已經頗有經驗的潘正還是驚得臉紅心跳,趕緊把西夏公主放下來,而後者也意識到自己的舉動太過大膽,有些難為情的理了一下頭發:“事不宜遲,要是這幫人反應過來就遭了,咱們應該早些出發,爭取在十日之內啟程!”
“一天之內就可以啟程,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潘正心情相當不錯,李朱羅聽到後恨不得跳起來再抱他一次。
潘正立刻要求集結騎兵,並且傳信給僧虔和許國,讓他們在所在地域內做好準備。
當天中午用過午飯之後,騎兵隊伍就出發了,潘正這次親自身赴險境。
這次陪同他一起奇襲中興府的則是烏古論長壽,這個效忠於金朝的吐蕃大將已經成了潘正的小迷弟之一,和他的族人一樣,吐蕃人口口相傳,齊聲讚頌潘正的英明睿智。
就在這1500名騎兵當中,就有500名吐蕃士兵,這些堅韌的騎手騎著極為高大健壯的河西戰馬,與漢家騎士們一起在河湟草原上奔馳前進,軍隊前進的速度很快,當天晚飯前就已經抵達邊境。
在對麵的烽堠上,西夏士兵驚訝的看到前來的騎兵隊伍,立刻傳信報警。
“是潘正來了!”看到西夏那邊狼煙四起,潘正頗為自得的大聲叫喊:“本總裁在此,爾等想要幹什麽就盡情去做。”
積石州周邊駐紮著數萬帳的吐蕃部落,這些都是被納入西夏統治的吐蕃人,早在青宜可時代他們就對西夏不滿,這些年來,潘正在吐蕃人當中的威名是有口皆碑,他們立刻簞食壺漿的喜迎王師進駐。
而駐紮在城內的西夏軍隊剛出城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一路之上受盡折磨與騷擾,正麵對抗的時候被潘正手下一個衝鋒解決掉,士兵們紛紛束手就擒。
“你們放心,本總裁不是率兵來攻打西夏的,而是要匡扶正義,讓西夏重歸正統,避免你們乾坤倒懸。這位貴人就是仁宗皇帝之女李朱羅公主,公主有複國之心,勸說本總裁率兵幫助西夏匡扶政治,迎立仁宗皇帝之子繼位。
我們在此宣布,仁宗之子繼位後,立刻結束對大金和蒙古的戰爭,並免除軍布之製!”
得知這一消息,西夏士兵們目瞪口呆,但隨後就齊聲歡唿萬歲,一起湧上來朝拜李朱羅,口稱公主殿下,全軍立刻重新整頓,自河湟地區出發北上。
然而,河湟地區僅僅是個開始,這一路上最大的難關還是蓋朱城,這座城市位於河湟與西夏本土的連接點上,正位於黃河之北,鎮守要衝,而上千名騎兵想要進入西夏內地,必須要從此通過,這也是潘正一路上要麵臨的最大難題。
當然,此次肯親自出動的潘正自然不是一點預案都沒有。
守將迷仆接待了潘正派來的使者,這兩人都是河湟地區的夏軍軍官,得知潘正這次居然找了個黨項女人,稱是仁宗的什麽李朱羅公主,這讓他錯愕不已。
印象中,好像是有這麽個公主,但無論如何,他是不會讓卑鄙肮髒的漢人通過蓋朱城的。
潘正並不著急,他也預料到這個結果,騎兵在城外呆了一天,會盟吐蕃各部落,河湟地區的吐蕃人早就傾心於潘總裁,此時都歡天喜地的歸附。而當地的黨項人瑟瑟發抖,不被憤怒的吐蕃人報複已經是謝天謝地,哪裏還有敢於違拗潘總裁的想法?
潘正不打算武力破城,他還有辦法。
當老天把幸運的繡球拋到令公手上的時候,這人卻因為對迂腐的忠誠而一腳踢開,這簡直是上天都在幫助潘正,事變之後僅僅六天,城內的人就將此事通報到了潘正這裏,所用的人當然是李朱羅他們的手下。盡管離開西夏已經十多年了,但是他們依舊在國內布有眼線。
得知此事的時候,潘正正在帶領騎兵進行訓練,陝西騎兵幾乎都是白色,這是羊皮氈襖的顏色。帶著騎兵操練出一身熱汗的潘正得知此事之後,不由得大笑三聲,解決西夏的時機終於來到。他立刻策馬返迴城內,見到了又驚又喜的李朱羅,後者同樣被國內的形勢變化所振奮。
據說中興府內已經開始流傳歌謠:“皇叔殺皇兄,江山打不通,拿起包裹迴家轉,依舊做長工。”這是人心厭戰的表現,李安全、李遵頊兩代皇帝依附蒙古的戰爭政策已經引起了人民極度失望,可是直到現在,無論是在西涼府苟延殘喘的李遵頊,還是在中興府努力穩定局勢的嵬名令公,抑或是在城外的叛軍們都沒有意識到應該及時宣布反對李遵頊以往的政策來收買民心,這蠢豬似的政治鬥爭方法簡直是上天給潘正的機會。
當然,潘正也立刻得到消息,他那位老朋友西壁囉乜現如今還在大牢裏麵,令公派人探視其飲食起居,但是卻不敢違拗李遵頊之前的詔令直接將此人放出來。
嵬名令公真是迂腐的可笑,潘正倒是從中嗅到了巨大的機會。
“是時候護送真正的西夏王朝繼承人返迴中興府了,我計劃派出一千五百名騎兵。”潘正合計了一下:“我們的計劃很簡單,擁立仁宗之後為帝,李朱羅,你參與見證,流亡者們安排到各地擔任要職。而你們要提出的口號就是停戰,停止對金朝的戰爭,也不再主動攻擊蒙古,分發儲粟賑濟災民,殺掉附逆的權貴,平分其土地籠絡士心。我們不要求一個臣服的西夏,隻要你對我們友好就好。”
李朱羅高興得無以複加,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即將結束,複國大業即將告成,而此時,真正幫助了她的不就是麵前這位可敬可愛的潘官人嗎?如果不是他的騎兵,就算是有這樣的機會,僅憑他們這幾百號流亡者又如何能夠返迴中興府呢?飲水思源裏,李朱羅覺得潘正從來沒有這樣英武,這樣可愛,這樣讓人傾慕。
興奮不已的她做出了令人嘖舌的舉動——顛著腳跳起來,緊緊的摟住潘正,那是臉貼著臉啊,是臉貼著臉!
在這方麵已經頗有經驗的潘正還是驚得臉紅心跳,趕緊把西夏公主放下來,而後者也意識到自己的舉動太過大膽,有些難為情的理了一下頭發:“事不宜遲,要是這幫人反應過來就遭了,咱們應該早些出發,爭取在十日之內啟程!”
“一天之內就可以啟程,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了!”潘正心情相當不錯,李朱羅聽到後恨不得跳起來再抱他一次。
潘正立刻要求集結騎兵,並且傳信給僧虔和許國,讓他們在所在地域內做好準備。
當天中午用過午飯之後,騎兵隊伍就出發了,潘正這次親自身赴險境。
這次陪同他一起奇襲中興府的則是烏古論長壽,這個效忠於金朝的吐蕃大將已經成了潘正的小迷弟之一,和他的族人一樣,吐蕃人口口相傳,齊聲讚頌潘正的英明睿智。
就在這1500名騎兵當中,就有500名吐蕃士兵,這些堅韌的騎手騎著極為高大健壯的河西戰馬,與漢家騎士們一起在河湟草原上奔馳前進,軍隊前進的速度很快,當天晚飯前就已經抵達邊境。
在對麵的烽堠上,西夏士兵驚訝的看到前來的騎兵隊伍,立刻傳信報警。
“是潘正來了!”看到西夏那邊狼煙四起,潘正頗為自得的大聲叫喊:“本總裁在此,爾等想要幹什麽就盡情去做。”
積石州周邊駐紮著數萬帳的吐蕃部落,這些都是被納入西夏統治的吐蕃人,早在青宜可時代他們就對西夏不滿,這些年來,潘正在吐蕃人當中的威名是有口皆碑,他們立刻簞食壺漿的喜迎王師進駐。
而駐紮在城內的西夏軍隊剛出城就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一路之上受盡折磨與騷擾,正麵對抗的時候被潘正手下一個衝鋒解決掉,士兵們紛紛束手就擒。
“你們放心,本總裁不是率兵來攻打西夏的,而是要匡扶正義,讓西夏重歸正統,避免你們乾坤倒懸。這位貴人就是仁宗皇帝之女李朱羅公主,公主有複國之心,勸說本總裁率兵幫助西夏匡扶政治,迎立仁宗皇帝之子繼位。
我們在此宣布,仁宗之子繼位後,立刻結束對大金和蒙古的戰爭,並免除軍布之製!”
得知這一消息,西夏士兵們目瞪口呆,但隨後就齊聲歡唿萬歲,一起湧上來朝拜李朱羅,口稱公主殿下,全軍立刻重新整頓,自河湟地區出發北上。
然而,河湟地區僅僅是個開始,這一路上最大的難關還是蓋朱城,這座城市位於河湟與西夏本土的連接點上,正位於黃河之北,鎮守要衝,而上千名騎兵想要進入西夏內地,必須要從此通過,這也是潘正一路上要麵臨的最大難題。
當然,此次肯親自出動的潘正自然不是一點預案都沒有。
守將迷仆接待了潘正派來的使者,這兩人都是河湟地區的夏軍軍官,得知潘正這次居然找了個黨項女人,稱是仁宗的什麽李朱羅公主,這讓他錯愕不已。
印象中,好像是有這麽個公主,但無論如何,他是不會讓卑鄙肮髒的漢人通過蓋朱城的。
潘正並不著急,他也預料到這個結果,騎兵在城外呆了一天,會盟吐蕃各部落,河湟地區的吐蕃人早就傾心於潘總裁,此時都歡天喜地的歸附。而當地的黨項人瑟瑟發抖,不被憤怒的吐蕃人報複已經是謝天謝地,哪裏還有敢於違拗潘總裁的想法?
潘正不打算武力破城,他還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