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收夏糧的日子了,到時候就好過多了。”目前在淮南,還有餘力進行社交活動的人都是這麽說的。然而,所有說這句話的人也都非常清楚,這隻是自欺欺人的話。
去年期貨生意全麵爆雷,導致淮南地區的大莊園幾乎全部遭遇到毀滅性打擊,紛紛退出生產,宋慈等人雖然嚴厲的清查了賬冊,迫使士林吐出了土地,但是已經被打算法折磨得人心惶惶的宋軍也不敢再接手軍屯,一來二去,今年年初,大部分淮南的土地都是撂荒的。
就算是偶爾有一片耕種的土地,也早已被饑腸轆轆的人割了青苗吃掉,在天時地利一應俱全,四季物候準時響應的情況下,淮南地區卻遭遇了極度嚴重的歉收。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鳳凰山上下是不大關心的,薛極提出打算法以來,遭遇到的非議倍於以往,不少人指責他是史彌遠第二,韓侂胄第三。
朝堂上的形勢可謂風起雲湧,再加上魏了翁前不久上書,主張增加朱熹等人為孔廟的陪祀,更是引起了有關理學的大爭論,朝堂諸公正挽著袖子噴口水仗,淮南這種小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明天再開一囤糧!”梅洛行有些精神不振,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他幹脆每日隻吃一餐。
“公子,這可不行啊,咱們要是……那可就……”家院一聽就著了急,梅家本來有七囤糧,已經被公子發了六囤,全家上下幾十口人都指著這一囤糧食過冬了,要是真發了,用不了幾天,大家也得加入災民大軍當中。
梅家以耕讀傳家,最重禮儀道德,寬厚對待下人,雖然災情嚴重,但也沒直接將下人們攆出去,全家對於梅公子相當敬重,但此時也都勸公子三思。囤糧發了六囤,不知救活了多少百姓,這功德夠大了,沒必要把自己也搭進去。
“都是鄉親,難道我還能看著大家餓死嗎?如果真是那樣,我也義不獨活!”,梅洛行勉強支撐起身體,要求大家按他說的辦:“要有信心,朝廷的賑災糧米很快就會到的!”
這話也就騙騙三歲小孩子,仆人們不情不願,但災民們聽到消息後歡唿踴躍,已經跑到梅家來。不一會兒,一囤糧就隻剩下半囤,看著歡天喜地的災民們,梅洛行略微鬆了口氣。
但全家上下真是愁雲暗淡。
梅洛行何嚐不知道照這個方法最後隻能全家一起完蛋,但他也實在不忍心看著鄉親受苦,能多活一日,至少在良心上還能寬慰自己。
第二天,災民們又蜂擁而來,半囤糧隻剩下了幾袋,還不夠全家吃半個月的。
梅洛行幹脆一天沒吃飯,直到傍晚的時候,還對著空碗發呆。
梅家祖傳著一間大宅院,乃是祖父花了心血的,談不上奢華壯麗,但也頗具文人雅趣,一角一落皆是風情。然而,梅蘭竹菊早就被砍掉果腹,餓急眼的人恨不得把砌牆的青磚當發糕吃。這宅院也隻剩下了空空四壁。
“子孫不孝,敗壞家業啊!”,看著空空如也的家,梅洛行忍不住痛淚橫流,他也想不明白,自己謹遵家傳祖訓,以耕讀為業,修德養生,從未懈怠,可家產卻這麽直接敗落下去,為什麽自己就這麽糊裏糊塗的成了梅家的罪人。
第二天一清早,他是被歌聲吵起來的,讓他非常納悶的是,院牆外居然有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著淮南的小調,要知道,淮南災情已愈半年,哪有人有力氣唱歌。
“莫不是朝廷的救災糧餉真的到了?”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家院連滾帶爬的跑到他腳前:“公子!出,出大事了!”
看著家院麵色不善,梅洛行匆匆趕往前廳,卻看到家門洞開,數百上千衣衫襤褸的災民站在外麵。
“諸位鄉親,我家真沒糧食了。”梅洛行隻道是鄉親們餓急眼了,也有些心痛,但隻能兩手一攤:“門和窗戶是木頭做的,或許可以果腹,要不鄉親們把它拆了去?”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梅洛行嚇得不輕,毫無預兆的,數百上千的人一起跪在梅洛行麵前,口唿萬歲,聲勢震天。
“你們,你們怎麽了?”
“萬歲,這些日子裏,淮南一直有人在教首童謠:“石人一隻眼,挑動江淮天下反。”
梅洛行確實聽說過,但是卻不以為然。
“濠州那邊果然有人挖出了獨眼石人,這是老天都已經厭棄宋朝了,孽宋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如今正是改朝換代之時,我等白吃了梅家這麽多糧食,也知道萬歲已經再無餘糧,大家夥已經商議過了,我們以後為梅公子馬首是瞻,帶著咱們幹大事業,反正也是死,倒不如死於國事,也能落得個追封子孫,流芳百世!”
梅洛行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什麽,但是,立刻有幾個精神還算好的災民衝了上來,直接將一條黃布披到自己身上,他還來不及舉手拒絕,災民們又一次齊刷刷的跪下,這次萬歲喊得更響亮。
“萬歲,趕緊帶咱們打大戶吃糧啊!”又有幾個人高聲喊著,梅家倒是願意放涼,但不少本地大戶卻選擇緊閉院門,子弟值守,堅決不肯露出一粒糧,大家眼紅這些人很久了,此時正是絕佳的良機。
六月風暴如火如荼,華北各地的抗蒙鬥爭此起彼伏,風起雲湧之際,南宋方麵也爆發了驚人的淮南紅巾軍起義,以濠州為中心,東至泰州,西至廬州的廣大區域內,起義軍們用紅巾裹頭,到處開倉放糧,劫殺官吏,甚至與駐紮在淮南的宋軍發生直接衝突,主動攻擊屯駐兵營。
梅洛行雖然在心裏還不是很想造反,但是幾十個財主的有餘就補了成千上萬人的不足,雖然這其中搭上了近百條人命,可也是實實在在的改變,這符合他的原則。
梅洛行還是下定決心,多多少少也要為淮南百姓爭個說法。他下令立起兩麵大紅旗,左麵書替天行道,右麵書忠孝雙全。又定下五條誓約,一曰不傷民,不擄掠;二曰恪守忠孝,三曰抵禦外侮,四曰劫富濟貧,五月掃盡貪官汙吏。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義軍已經發展至近萬人,先後攻取了兩三個縣城,聲勢大振,宋廷震恐。
不光是朝廷,一個小小的女子也感到情形不對,不顧自己身體還很虛弱,急匆匆的就要趕赴淮南。
“真是的,外子久在軍中,我身邊也沒個說話的人,本以為姑娘可以與我住在一起排解憂愁,卻不想你又要急匆匆的去賑濟災民。淮南何等兇險,你一定要先去我丈夫那,讓他派兵保護你啊!”司夫人挺著大肚子,緊一步慢一步的跟著驢車,拉著坐在上麵的殷去寒的手,還在緊張的囑咐著,但是時間終究不等人,車夫狠狠一揚鞭子,驢車終究還是跑快跑遠了。
殷去寒在最緊張的情況下來到了淮南,高俊正麵臨一場戰爭,她也是。
第三十六卷完
去年期貨生意全麵爆雷,導致淮南地區的大莊園幾乎全部遭遇到毀滅性打擊,紛紛退出生產,宋慈等人雖然嚴厲的清查了賬冊,迫使士林吐出了土地,但是已經被打算法折磨得人心惶惶的宋軍也不敢再接手軍屯,一來二去,今年年初,大部分淮南的土地都是撂荒的。
就算是偶爾有一片耕種的土地,也早已被饑腸轆轆的人割了青苗吃掉,在天時地利一應俱全,四季物候準時響應的情況下,淮南地區卻遭遇了極度嚴重的歉收。
當然,對於這件事情,鳳凰山上下是不大關心的,薛極提出打算法以來,遭遇到的非議倍於以往,不少人指責他是史彌遠第二,韓侂胄第三。
朝堂上的形勢可謂風起雲湧,再加上魏了翁前不久上書,主張增加朱熹等人為孔廟的陪祀,更是引起了有關理學的大爭論,朝堂諸公正挽著袖子噴口水仗,淮南這種小事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明天再開一囤糧!”梅洛行有些精神不振,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他幹脆每日隻吃一餐。
“公子,這可不行啊,咱們要是……那可就……”家院一聽就著了急,梅家本來有七囤糧,已經被公子發了六囤,全家上下幾十口人都指著這一囤糧食過冬了,要是真發了,用不了幾天,大家也得加入災民大軍當中。
梅家以耕讀傳家,最重禮儀道德,寬厚對待下人,雖然災情嚴重,但也沒直接將下人們攆出去,全家對於梅公子相當敬重,但此時也都勸公子三思。囤糧發了六囤,不知救活了多少百姓,這功德夠大了,沒必要把自己也搭進去。
“都是鄉親,難道我還能看著大家餓死嗎?如果真是那樣,我也義不獨活!”,梅洛行勉強支撐起身體,要求大家按他說的辦:“要有信心,朝廷的賑災糧米很快就會到的!”
這話也就騙騙三歲小孩子,仆人們不情不願,但災民們聽到消息後歡唿踴躍,已經跑到梅家來。不一會兒,一囤糧就隻剩下半囤,看著歡天喜地的災民們,梅洛行略微鬆了口氣。
但全家上下真是愁雲暗淡。
梅洛行何嚐不知道照這個方法最後隻能全家一起完蛋,但他也實在不忍心看著鄉親受苦,能多活一日,至少在良心上還能寬慰自己。
第二天,災民們又蜂擁而來,半囤糧隻剩下了幾袋,還不夠全家吃半個月的。
梅洛行幹脆一天沒吃飯,直到傍晚的時候,還對著空碗發呆。
梅家祖傳著一間大宅院,乃是祖父花了心血的,談不上奢華壯麗,但也頗具文人雅趣,一角一落皆是風情。然而,梅蘭竹菊早就被砍掉果腹,餓急眼的人恨不得把砌牆的青磚當發糕吃。這宅院也隻剩下了空空四壁。
“子孫不孝,敗壞家業啊!”,看著空空如也的家,梅洛行忍不住痛淚橫流,他也想不明白,自己謹遵家傳祖訓,以耕讀為業,修德養生,從未懈怠,可家產卻這麽直接敗落下去,為什麽自己就這麽糊裏糊塗的成了梅家的罪人。
第二天一清早,他是被歌聲吵起來的,讓他非常納悶的是,院牆外居然有成百上千的人一起唱著淮南的小調,要知道,淮南災情已愈半年,哪有人有力氣唱歌。
“莫不是朝廷的救災糧餉真的到了?”他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家院連滾帶爬的跑到他腳前:“公子!出,出大事了!”
看著家院麵色不善,梅洛行匆匆趕往前廳,卻看到家門洞開,數百上千衣衫襤褸的災民站在外麵。
“諸位鄉親,我家真沒糧食了。”梅洛行隻道是鄉親們餓急眼了,也有些心痛,但隻能兩手一攤:“門和窗戶是木頭做的,或許可以果腹,要不鄉親們把它拆了去?”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梅洛行嚇得不輕,毫無預兆的,數百上千的人一起跪在梅洛行麵前,口唿萬歲,聲勢震天。
“你們,你們怎麽了?”
“萬歲,這些日子裏,淮南一直有人在教首童謠:“石人一隻眼,挑動江淮天下反。”
梅洛行確實聽說過,但是卻不以為然。
“濠州那邊果然有人挖出了獨眼石人,這是老天都已經厭棄宋朝了,孽宋橫征暴斂,民不聊生,如今正是改朝換代之時,我等白吃了梅家這麽多糧食,也知道萬歲已經再無餘糧,大家夥已經商議過了,我們以後為梅公子馬首是瞻,帶著咱們幹大事業,反正也是死,倒不如死於國事,也能落得個追封子孫,流芳百世!”
梅洛行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什麽,但是,立刻有幾個精神還算好的災民衝了上來,直接將一條黃布披到自己身上,他還來不及舉手拒絕,災民們又一次齊刷刷的跪下,這次萬歲喊得更響亮。
“萬歲,趕緊帶咱們打大戶吃糧啊!”又有幾個人高聲喊著,梅家倒是願意放涼,但不少本地大戶卻選擇緊閉院門,子弟值守,堅決不肯露出一粒糧,大家眼紅這些人很久了,此時正是絕佳的良機。
六月風暴如火如荼,華北各地的抗蒙鬥爭此起彼伏,風起雲湧之際,南宋方麵也爆發了驚人的淮南紅巾軍起義,以濠州為中心,東至泰州,西至廬州的廣大區域內,起義軍們用紅巾裹頭,到處開倉放糧,劫殺官吏,甚至與駐紮在淮南的宋軍發生直接衝突,主動攻擊屯駐兵營。
梅洛行雖然在心裏還不是很想造反,但是幾十個財主的有餘就補了成千上萬人的不足,雖然這其中搭上了近百條人命,可也是實實在在的改變,這符合他的原則。
梅洛行還是下定決心,多多少少也要為淮南百姓爭個說法。他下令立起兩麵大紅旗,左麵書替天行道,右麵書忠孝雙全。又定下五條誓約,一曰不傷民,不擄掠;二曰恪守忠孝,三曰抵禦外侮,四曰劫富濟貧,五月掃盡貪官汙吏。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義軍已經發展至近萬人,先後攻取了兩三個縣城,聲勢大振,宋廷震恐。
不光是朝廷,一個小小的女子也感到情形不對,不顧自己身體還很虛弱,急匆匆的就要趕赴淮南。
“真是的,外子久在軍中,我身邊也沒個說話的人,本以為姑娘可以與我住在一起排解憂愁,卻不想你又要急匆匆的去賑濟災民。淮南何等兇險,你一定要先去我丈夫那,讓他派兵保護你啊!”司夫人挺著大肚子,緊一步慢一步的跟著驢車,拉著坐在上麵的殷去寒的手,還在緊張的囑咐著,但是時間終究不等人,車夫狠狠一揚鞭子,驢車終究還是跑快跑遠了。
殷去寒在最緊張的情況下來到了淮南,高俊正麵臨一場戰爭,她也是。
第三十六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