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挺進的速度非常快,好的讓高俊懷疑自己以前是不是高估了蒙古人,太平軍這次出動了四個整營的兵力,包括本部兵力和目前代管的部隊,再加上騎兵營,總數超過萬人,沿著既定路線飛速推進。
路線是事先偵察好的,太平軍本身就有許多河北流民,這次選擇的路線就在運河旁邊,本身也是太平軍幾度走過的地方,士兵們,對這裏相當熟悉,所以行軍沒有一絲一毫的停頓。
路線主體位於滄州西部,剛好隔開東邊大片難於行軍的沼澤,但是,這條路線很容易遭到蒙古軍隊的進攻,如果在西南方向的蒙古主力突然撤軍迴來,向高俊發動猛攻,很有可能將太平軍截作數段,趕進蘆葦蕩中,那樣情況就非常糟糕了。
然而,高俊選擇的時機很好,木華黎眼下根本抽不出機會來,彭義斌也得知高俊這邊發動了策應性進攻,為了支援友軍,更是不惜血本的與敵軍連番惡戰,牢牢的拖住了蒙古人。
不過,前鋒部隊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最靠前開道的一個營是馮達,而馮達手下又有一名軍使主動請纓,要做全營的先鋒。
此人率領軍隊白天趕路,傍晚紮營,等到全營大軍趕到的時候,本營的營地已經全部安排妥當,而這個時候,本營的軍兵在幫助後麵的大軍紮營,全軍穩穩的收入營中。而這個都在拂曉前繼續前進,白天一路行軍作戰,在全軍的前麵做開路先鋒。
“不知是何人驍勇如此?”,高俊聽聞馮達的匯報,有些驚訝。
“可別誇他,就是那個兩頭冒尖的夏伯陽,郎君要是誇他幾句,他還不得美上天,指不定又要捅多大的婁子呢……”
有些事果然不能說,話音剛落,一名騎手急匆匆的闖進轅門,帶來了先鋒部隊的急報:太平軍前鋒已經遇上了敵軍,夏伯陽即刻率領部隊衝入敵陣,將千餘敵軍全部驅逐,已經控製了運河沿岸地區,準備北上將陵縣。
“這人果然夠勇敢,但是太魯莽了,對手可是他人數的十倍,這個時候胡亂發動衝鋒,不是太平軍的好作風,這次勝利不能算數,也不給他記功!”高俊有些不滿意,但是對夏伯陽的驍勇善戰還是很欣賞的:“這個人適合衝鋒陷陣,但是要找個人給他帶上轡頭,我記得,現在和他搭檔的是平高勝吧,日本人最古板,適合幹這樣的活,迴頭我就給他足夠的權力,讓他牢牢的拴住夏伯陽。”
馮達還在思考高郎君為什麽知道日本人是古板的,但是高俊已經轉移了話題,開始詢問馮達對於在河北作戰有什麽心得體會。
這是個非常開放的……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迴答的一個重要技巧就在於能否揣摩詢問者的心思,馮達對此一清二楚,高俊是打算讓他留在河北了,這次詢問的真正問題是:你留在河北打算怎麽打仗?
“我記得當初還是在野狐嶺旁西軍營的時候,太尉那時常給我們軍兵講課,我聽太尉講過先賢的一篇文章: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蒙古人在野狐嶺已經全殲官軍,趁著咱們太平軍還沒立旗子的時候四處征討,如今打下這般廣大的地盤,占據了天時。
河北都是廣闊平原,便於騎兵馳騁,所以,我軍難以與敵軍野戰爭鋒。但是這一帶同樣河渠密布,前宋曾經在這裏修過溏濼,如果能善加利用的話,足以在此生根發芽。在地利上,我與蒙古各執牛之一耳。”
馮達嘴裏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句文縐縐的詞,讓高俊嘴角微微翹起一下。
“既然天時已失,地利各占一半,那我軍能夠指望的就是人和,要挑動當地百姓的抗蒙情緒,讓丁壯加入軍隊,武裝起來,對抗蒙古鐵騎。”
這個迴答,基本在高俊認識的框架之內,不過他還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說具體點,我給你留下一個營的兵力,再加上代管的兩千人,在一年半之內,你有沒有把握將整支軍馬發展到萬人以上——我要的可都是像咱們正軍一樣的精兵強將。”
“我已經胸有成竹!”在過去一段時間,馮達按照高俊當年的辦法,連續走訪了許多隊伍中的河北士兵,又從圖書館借來了大量資料,與手下的參軍們仔細研究商討,終於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草案:“想要在河北堅持下來,我看最好的地方還是信安周邊這一片水網縱橫之地,而要想抵擋蒙古人的侵襲攻打,首先要建立多層級的網絡。以堅固的城池和高溝深壘為核心,在周邊地區廣泛的布置探哨和遊擊隊,幫助我窺伺敵軍動靜,騷擾敵軍,他們的家屬也都集中到咱們根據地內生活,這一地區收獲的糧食也應該送往我們的城池之內以供養軍馬,敵軍要是膽敢來收稅,就趕出去,要是來進攻,就打出去。”
“打出去,這話我喜歡,但如果蒙古派出兩三萬軍隊來攻打你的根據地,你打算用什麽招數把他們打出去?”
“建立多層級的防禦體係,核心自然還在於高牆深壘,以密布的水網和沼澤來限製敵軍四蹄,以我精銳步兵野戰抗衡,或者收入城內拚死抵抗,蒙古人到現在也沒法在河北站穩腳跟,他們的一次猛攻,據卑職估計,不會超過四十天。
當然,最好的防守是進攻,與其讓蒙古人圍攻根據地,倒不如我們主動出去,收取各地的糧食,征發各地的丁壯,這樣削弱敵軍的實力,讓他們供養自己的軍隊都難,更別說像咱們根據地發動強攻了。”
高俊聽得非常滿意,以至於他第一次用馮達的字號來稱唿對方:“叔至,看樣子,總管河北軍馬的事情是必須要交給你了,這次你一定要帶好趙永他們,與高陽公搞好關係,經常與河北的其他各路義軍聯絡。當然,也應該爭取將他們收編至麾下,但不要顯得太霸道,這件事確實困難,讓趙永幫助你。”
馮達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大大方方的接受了高俊的任命。而就在此時,太平軍前鋒已經窺探到了敵軍的主力兵團所在的位置。
既然是在敵後發動襲擾,那高俊的目的當然不是僅僅嚇木華黎一跳,他打算趁著蒙古主力分別在河北的西南西北,與彭義斌、靖安民這兩個難纏的家夥交戰之際,迅速插入敵後,敲掉敵軍邊緣的一兩個兵團,削弱敵人的力量,迫使敵人取消對彭義斌和靖安民的進攻。
路線是事先偵察好的,太平軍本身就有許多河北流民,這次選擇的路線就在運河旁邊,本身也是太平軍幾度走過的地方,士兵們,對這裏相當熟悉,所以行軍沒有一絲一毫的停頓。
路線主體位於滄州西部,剛好隔開東邊大片難於行軍的沼澤,但是,這條路線很容易遭到蒙古軍隊的進攻,如果在西南方向的蒙古主力突然撤軍迴來,向高俊發動猛攻,很有可能將太平軍截作數段,趕進蘆葦蕩中,那樣情況就非常糟糕了。
然而,高俊選擇的時機很好,木華黎眼下根本抽不出機會來,彭義斌也得知高俊這邊發動了策應性進攻,為了支援友軍,更是不惜血本的與敵軍連番惡戰,牢牢的拖住了蒙古人。
不過,前鋒部隊也是立下汗馬功勞的,最靠前開道的一個營是馮達,而馮達手下又有一名軍使主動請纓,要做全營的先鋒。
此人率領軍隊白天趕路,傍晚紮營,等到全營大軍趕到的時候,本營的營地已經全部安排妥當,而這個時候,本營的軍兵在幫助後麵的大軍紮營,全軍穩穩的收入營中。而這個都在拂曉前繼續前進,白天一路行軍作戰,在全軍的前麵做開路先鋒。
“不知是何人驍勇如此?”,高俊聽聞馮達的匯報,有些驚訝。
“可別誇他,就是那個兩頭冒尖的夏伯陽,郎君要是誇他幾句,他還不得美上天,指不定又要捅多大的婁子呢……”
有些事果然不能說,話音剛落,一名騎手急匆匆的闖進轅門,帶來了先鋒部隊的急報:太平軍前鋒已經遇上了敵軍,夏伯陽即刻率領部隊衝入敵陣,將千餘敵軍全部驅逐,已經控製了運河沿岸地區,準備北上將陵縣。
“這人果然夠勇敢,但是太魯莽了,對手可是他人數的十倍,這個時候胡亂發動衝鋒,不是太平軍的好作風,這次勝利不能算數,也不給他記功!”高俊有些不滿意,但是對夏伯陽的驍勇善戰還是很欣賞的:“這個人適合衝鋒陷陣,但是要找個人給他帶上轡頭,我記得,現在和他搭檔的是平高勝吧,日本人最古板,適合幹這樣的活,迴頭我就給他足夠的權力,讓他牢牢的拴住夏伯陽。”
馮達還在思考高郎君為什麽知道日本人是古板的,但是高俊已經轉移了話題,開始詢問馮達對於在河北作戰有什麽心得體會。
這是個非常開放的……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迴答的一個重要技巧就在於能否揣摩詢問者的心思,馮達對此一清二楚,高俊是打算讓他留在河北了,這次詢問的真正問題是:你留在河北打算怎麽打仗?
“我記得當初還是在野狐嶺旁西軍營的時候,太尉那時常給我們軍兵講課,我聽太尉講過先賢的一篇文章: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蒙古人在野狐嶺已經全殲官軍,趁著咱們太平軍還沒立旗子的時候四處征討,如今打下這般廣大的地盤,占據了天時。
河北都是廣闊平原,便於騎兵馳騁,所以,我軍難以與敵軍野戰爭鋒。但是這一帶同樣河渠密布,前宋曾經在這裏修過溏濼,如果能善加利用的話,足以在此生根發芽。在地利上,我與蒙古各執牛之一耳。”
馮達嘴裏突然冒出來這麽一句文縐縐的詞,讓高俊嘴角微微翹起一下。
“既然天時已失,地利各占一半,那我軍能夠指望的就是人和,要挑動當地百姓的抗蒙情緒,讓丁壯加入軍隊,武裝起來,對抗蒙古鐵騎。”
這個迴答,基本在高俊認識的框架之內,不過他還要打破砂鍋問到底:“說具體點,我給你留下一個營的兵力,再加上代管的兩千人,在一年半之內,你有沒有把握將整支軍馬發展到萬人以上——我要的可都是像咱們正軍一樣的精兵強將。”
“我已經胸有成竹!”在過去一段時間,馮達按照高俊當年的辦法,連續走訪了許多隊伍中的河北士兵,又從圖書館借來了大量資料,與手下的參軍們仔細研究商討,終於形成了一個初步的草案:“想要在河北堅持下來,我看最好的地方還是信安周邊這一片水網縱橫之地,而要想抵擋蒙古人的侵襲攻打,首先要建立多層級的網絡。以堅固的城池和高溝深壘為核心,在周邊地區廣泛的布置探哨和遊擊隊,幫助我窺伺敵軍動靜,騷擾敵軍,他們的家屬也都集中到咱們根據地內生活,這一地區收獲的糧食也應該送往我們的城池之內以供養軍馬,敵軍要是膽敢來收稅,就趕出去,要是來進攻,就打出去。”
“打出去,這話我喜歡,但如果蒙古派出兩三萬軍隊來攻打你的根據地,你打算用什麽招數把他們打出去?”
“建立多層級的防禦體係,核心自然還在於高牆深壘,以密布的水網和沼澤來限製敵軍四蹄,以我精銳步兵野戰抗衡,或者收入城內拚死抵抗,蒙古人到現在也沒法在河北站穩腳跟,他們的一次猛攻,據卑職估計,不會超過四十天。
當然,最好的防守是進攻,與其讓蒙古人圍攻根據地,倒不如我們主動出去,收取各地的糧食,征發各地的丁壯,這樣削弱敵軍的實力,讓他們供養自己的軍隊都難,更別說像咱們根據地發動強攻了。”
高俊聽得非常滿意,以至於他第一次用馮達的字號來稱唿對方:“叔至,看樣子,總管河北軍馬的事情是必須要交給你了,這次你一定要帶好趙永他們,與高陽公搞好關係,經常與河北的其他各路義軍聯絡。當然,也應該爭取將他們收編至麾下,但不要顯得太霸道,這件事確實困難,讓趙永幫助你。”
馮達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大大方方的接受了高俊的任命。而就在此時,太平軍前鋒已經窺探到了敵軍的主力兵團所在的位置。
既然是在敵後發動襲擾,那高俊的目的當然不是僅僅嚇木華黎一跳,他打算趁著蒙古主力分別在河北的西南西北,與彭義斌、靖安民這兩個難纏的家夥交戰之際,迅速插入敵後,敲掉敵軍邊緣的一兩個兵團,削弱敵人的力量,迫使敵人取消對彭義斌和靖安民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