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神牽夢縈的河北大地上,另一場潰敗同樣在發生,騎兵落荒而逃,步兵們也都扔掉武器,絕望的舉起雙手,成千上萬的人一起崩潰發出來的聲音是巨大的,整個軍團很快就陷入到了無序狀態。

    武仙對真定的進攻最終以失敗告終,在邊界戰役期間,史家子弟始終保持著對史天澤的信任,即使後者的要求再不合道理,他們也堅韌不拔的一一執行。

    現如今,上天已經在獎勵他們的勇氣。此番戰役以史家大勝而告終,斬獲首級不下兩千,武仙全軍潰敗,向西狼狽的想要逃入山中。然而,這個指望的可能性已經很低了,他的騎兵已經被消滅,輜重也被奪取甚多,剩下的軍隊連維持紀律都困難,更何況走這麽久的路去遙遠的太行山!隻要史家再去追擊一陣,收獲將是意想不到的巨大。打過許多年仗的史家老兵們,當然都看出了這一點,嗷嗷叫著要衝上前去。

    然而,他們再一次被表情值得玩味的史天澤攔住了,後者似乎對將士們的抱怨充耳不聞,隻是一再約束家人們千萬不要追擊,放走武仙迴太行山。

    “畢竟,咱們的莊稼雖然剛剛播種,但是還沒熟呢。”

    這次迴軍,原本對史天澤態度還很模糊的流民們也一改以往的懷疑,可以說是簞食壺漿的歡迎史家軍隊迴來。此次史家出征秋毫無犯,到邊界一戰破敵,使得真定府免遭幹戈之苦,百姓豈有不樂之理。

    景廷方是在這中感情最為複雜的人,一方麵,他已經是高俊的手下,不斷將史家的情報傳遞出去,但另一方麵,此次史天澤保全百姓,他心裏也很高興。畢竟,戰火之中百姓都是可憐人,大家都是一樣的苦命,難免會有所共情。

    半個月後,兩隻近乎於殘破的軍隊一路跌跌撞撞,終於到達根據地邊緣,他們各自都有五六百人,但是士兵們一無盔甲二無武器,說他們是軍隊,倒不如說是丐幫。

    當然,他們可比丐幫能吃多了,剛剛被接納進德州,就吃掉了近一個月的糧食存量,一個個都像餓死鬼一樣。據他們塞滿米飯的嘴嘟嘟囊囊蹦出來的音節來看,這群人在一望無際的蘆葦蕩裏走了二十來天,蒙古騎兵就在後麵搜索追殺,不少義軍都被其衝散殺戮,這兩支隊伍,算是運氣比較好的,經曆千難萬險,好容易來到了山東。

    很快,兩隻乞丐大軍重新精神起來,並且顯示出了不錯的風貌。看得出來,這兩群人能在蒙古人的重重追殺中衝出一條生路,不是沒有理由的。

    按照太平軍愛總結愛學習的傳統,太平軍這麵還派人來學習了解他們是如何撤離的,卻被這幫人誤以為是嘲笑,差點弄出事端來。

    誤會很快解除了,兩名將領也終於見到了一直被他們稱頌的山東高郎君。

    “你是說,你原本是投效靖安民的,易水公現如今還好嗎?”

    “迴稟高太尉,靖公的身體一向硬朗,並且還經常念念叨太尉,隻不過此次我們在滄州慘敗之後,就與靖公那邊失去了聯係,也不知道他現在怎的。”

    說話的這人名叫榮耕哲,是河北通州人,即便是來見高俊,也絕不肯將手中的那口喪門劍交給門衛。這是長期戰場行走帶來的後遺症,據他所說,早在蒙古人第一次南下的時候,他就抄起家夥和他們幹了,這些年來一直處於危險狀態之中,就連吃飯都是一手拿筷子,一手握著劍柄。

    對於中層指揮官來說,這是一個良好的習慣,當高俊問他願不願意在自己帳下效力的時候,此人頓時激動的臉色漲紅,表示願意在高郎君帳下,把可恨的蒙古人全部消滅。

    而另一個人則來自於張甫帳下,本來是作為援軍派來支援滄州之戰的,結果滄州被敵軍攻破,他也在混亂之中不辨方向,隻能一路向南來。讓高俊有些吃驚的是,此人通文墨,曉經史,原來年輕的時候還是縣學的學生。

    高俊詳細疑問,才知道此人姓靳,名叫靳新江,乃是河東路嵐州人,年輕時確實是庠序學生,後來因感歎時事,才選擇棄筆從戎,雖然槍棒的武藝稀鬆,但是能騎馬射箭,而且水平還不錯。此人個頭矮的很,而且特別白,站在一群老粗中間,確實難得。

    隻不過,此人身上的書卷氣還是稍微濃了些,老是講些持重的話,李銘不大喜歡,認為此人想當騎兵還是困難一些,最好還是留在步兵之中,對此高俊也無異議。太平軍一下子增加了兩員猛將和上千精銳的兵馬,實力再度擴張,然而,河北的形勢卻越發的不利。

    滄州之戰後,蒙古在河北重新掌控了局勢,雖然彭義斌依舊在率軍死扛,但像原本那樣一唿百應的大好局麵已經不複再來。這也在高俊的估計之中,雖然彭義斌在河北鬧出的動靜很大,但畢竟蒙古實力未衰,隻要蒙古全力鎮壓,河北方麵短時間內是不會被義軍解放的。

    整體而言,高俊有些陰暗的認為,義軍的主要作用就是幫山東根據地拖住河北的蒙古人,以便讓太平軍養精蓄銳,在兩年後完成真正的戰略決戰。

    高俊詳細的詢問了有關河北的情況,尤其關注的是,高陽公張甫,他占據的僅僅是一個小小的信安縣,然而卻在周圍挖掘了密布的河道網絡以及碉堡溝壕,使蒙古騎兵如裹足之羊一般,以一縣之地,居然扛住了蒙軍的幾次圍攻。

    對這個地方越了解,高俊的信心也就越足,從現有情況來看,這個據點還有長期維持的能力,前提是要補充進去軍隊和糧食,而這兩樣,高俊可以並不吝惜支援。

    誠然,太平軍也需要人手,需要糧食,然而,給予河北一小筆補充就能牽製蒙古人的大量兵力,消耗敵軍的大把財富,這生意還是非常劃算的。

    乃至於高俊終於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盡管王澮事先對他提過建議,但是那時他還不敢完全同意。不過現如今,他還是決定采用王澮對他提出的策略,因此,他把馮達叫過來,和他商談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馮達沒有去軍營,而是直接迴了家,讓新婚妻子趕緊收拾東西。

    “難道我哥又和你們開戰了?”馮夫人吃了一驚,這是她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

    “放心吧,就算是打仗,也不會對你有什麽影響,咱們夫妻一體嘛。這次是我的事,這段時間你可要顧好家裏,我會委托軍中的朋友照顧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