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七年之中,高俊已經贏得過許多次勝利,也得到了許多第一次,小鷹原之戰是第一次參與戰爭並且存活;青白口圓形防禦戰是第一次指揮戰鬥並且存活,興濟縣之戰是第一次在守城戰中成功的轉移離開,冬季的根據地之戰是第一次成功的防禦住了敵軍的進攻,而彰德府迎駕之戰則是第一次在境外守城並獲得成功,蘆葦蕩之戰則是第一次在境外野戰防禦,並取得成功。
抗擊鐵木真親征之戰,太平軍是第一次使用內線野戰的方式擊敗敵軍,六州之戰,太平軍第一次攻取了一片新土地之後成功固守,而最近攻打德州博州之戰則是第一次主動出擊,攻打敵軍有所防備的城池並取得成功。
現如今,在根據地戰爭技術的神殿上,隻有大規模進攻這麽一顆璀璨的明珠還未被摘取——在河北平原或者是河東山地這樣的地區,我方大規模進攻,敵方的主力也在防守,最終克敵製勝,奪取失地,這需要極為高超的戰爭藝術。
全根據地上下的軍事指揮員和技術人員都開始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兵站後勤,配備更多的輔助兵種,完善相應的指揮技能,培育相關指揮人才,並準備編製更大規模的進攻性軍團。
隨著山東境內各路節度使的分封,野戰大兵團、地方機動兵和鎮守兵力已經三級分開,野戰兵團今後將專注於境外的攻防爭取,這次太平軍將四個營上萬人集中使用,效果很好,相應的編製也唿之欲出。
剛剛迴到山東,高俊就宣布了“準備營”的編製,現如今太平軍在山東隻有六個營部,這是由於軍官不足,以至於編製設立跟不上軍隊擴張。為了盡快培養軍官,高俊在每個營之內都設立了準備營機構,作為新營的預備,一旦時機成熟,就將準備營獨立編出,並且將原有各營代管的兵力交付之。
這個“有絲分裂”的辦法得到了一致肯定,六個營都編製了相應的準備:馮達帶熊開國,樓升帶韓武平,郭延嗣帶徐規,唐太平帶叢方印,湯貴帶陳辭,隻有袁鏡打完這一仗之後也要去遼東,所以該營的統製和準備都換了人,由賀萬歲帶白長年。
相應的,一大批英勇的青年軍官也被提拔起來擔任指揮,包括費文孝的長柄錘,王則的骨朵,秦寧的鉤鐮槍這些裝備特殊的軍馬,他們尤其為高俊所看重。
工兵們也終於統一起來,由林一舟擔任指揮兼炮兵處長,任福擔任副指揮兼工兵處長,變成了工程、火炮、大型弩三結合的重裝部隊。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太平軍在熱烈慶祝的時候,剛剛趕到景州的蒙古援軍卻遭遇了當頭一棒,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防守如此完備的兩座城池居然被高俊輕易的攻破一座,逼降一座。山東的北大門和西大門都被他牢牢緊閉,根據地如今自成一體,想要攻破更是千難萬難。
蒙古軍將們紛紛請戰,主張應該趁敵軍剛剛拿下兩城,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收複二城,將嚴實這樣反複無常之人繩之以法。
建議是合理的,推測是有據的,想法是全麵的,而木華黎是拒絕的。
這自然讓大家更加大惑不解:這兩個州是何等的險要,太師國王為何不要這二處?
“我是了解嚴忠濟的,此人還是心向本朝,一時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更何況眼下我軍還要在河北圍剿叛賊,必然不能在博州久留,我軍離開,高俊又至,嚴實又當何如?我且修書與他,勸他放下心來,日後擇機反正,總比她現在就立刻反正歸來要好。
大家這下子聽明白了,也都稱讚木華黎是神機妙算,但木華黎也深深歎氣:“幾年前還不過是一隻小小的叛逆,現如今卻已雄居山東,成尾大不掉之勢,高俊必成大害。”
此言一出,大家又忍不住搖頭歎氣,木華黎所說的一點不錯,到了現在,就算是最愚昧的人也能看出來高俊是金朝最有戰鬥力的將領,他還統帥著如此廣大的地盤,如果放縱他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我也聽幾位將軍講過當年女真人南下滅掉北宋的故事,想當初,完顏斡離不和完顏粘罕兩路南下,不過月餘即至開封,生擒二帝,功德北疆,取勝何其速也?然而,短短十年之內則勝負易手,先敗於黃天蕩,再敗於和尚原,三敗於郾城,隻能取半壁江山而已。現如今,我大蒙古國難道也要重蹈覆轍了嗎?”
也就是木華黎如今已經被鐵木真封為太師國王,並且賜予他隻有鐵木真自己才能使用的白纛,他才能如此直言不諱的說出這樣的話。但是仔細想來,這也確實是實情,想當初,北宋王朝何等孱弱腐敗,才給了女真人一戰定乾坤的機會。現如今也是昏聵無能的衛王與完顏珣給了蒙古人這樣的機會,不過,隨著戰爭持續進行,底子更厚的南宋逐漸崛起了一批將領,最終保衛了半壁江山,現如今,誰知道這個高俊會不會是金朝的嶽飛呢?
如果高俊是金朝的嶽飛,那蒙古能吃下多少地盤?難道僅僅是金朝的北方燕雲加上遼東嗎?這對於這頭餓狼的胃口來說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看著諸將如此憂愁,木華黎終於提出了他的方略。
“嶽飛就算再神勇無敵足智多謀,也抵不過一個昏庸的趙構,他高俊又能如何?現如今我們不應該費力氣與他糾纏,而是要打擊金朝政權本身。對於山東,我們這段時間要采取防禦態勢,轉而把精力放在河北與河東,河北素饒,有了此處,我等就有了不敗之本,而河東乃是天下肩背,居高臨下,俯瞰河北,河南,陝西之地,守備諸將僅駙馬安貞尚可大用之外,餘人皆暗弱不堪,這正是我們一舉奪取這些地方的好機會。打下河東之後,從衛州等地渡河,直撲開封,完顏珣必然讓高俊撤軍迴援,屆時山東空虛,則大局可定。
大家都承認了這番分析,確實,就連鐵木真率領蒙古主力親征最終都沒有摁死高俊,現如今,僅僅以木華黎的實力,主動進攻山東根據地無疑是一個冒險的選擇。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應該先集中力量去攻打那些薄弱的敵人,如果河北、河東、河南、陝西都被蒙古占據,高俊就算有一個山東,還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呢?
抗擊鐵木真親征之戰,太平軍是第一次使用內線野戰的方式擊敗敵軍,六州之戰,太平軍第一次攻取了一片新土地之後成功固守,而最近攻打德州博州之戰則是第一次主動出擊,攻打敵軍有所防備的城池並取得成功。
現如今,在根據地戰爭技術的神殿上,隻有大規模進攻這麽一顆璀璨的明珠還未被摘取——在河北平原或者是河東山地這樣的地區,我方大規模進攻,敵方的主力也在防守,最終克敵製勝,奪取失地,這需要極為高超的戰爭藝術。
全根據地上下的軍事指揮員和技術人員都開始向著這個目標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兵站後勤,配備更多的輔助兵種,完善相應的指揮技能,培育相關指揮人才,並準備編製更大規模的進攻性軍團。
隨著山東境內各路節度使的分封,野戰大兵團、地方機動兵和鎮守兵力已經三級分開,野戰兵團今後將專注於境外的攻防爭取,這次太平軍將四個營上萬人集中使用,效果很好,相應的編製也唿之欲出。
剛剛迴到山東,高俊就宣布了“準備營”的編製,現如今太平軍在山東隻有六個營部,這是由於軍官不足,以至於編製設立跟不上軍隊擴張。為了盡快培養軍官,高俊在每個營之內都設立了準備營機構,作為新營的預備,一旦時機成熟,就將準備營獨立編出,並且將原有各營代管的兵力交付之。
這個“有絲分裂”的辦法得到了一致肯定,六個營都編製了相應的準備:馮達帶熊開國,樓升帶韓武平,郭延嗣帶徐規,唐太平帶叢方印,湯貴帶陳辭,隻有袁鏡打完這一仗之後也要去遼東,所以該營的統製和準備都換了人,由賀萬歲帶白長年。
相應的,一大批英勇的青年軍官也被提拔起來擔任指揮,包括費文孝的長柄錘,王則的骨朵,秦寧的鉤鐮槍這些裝備特殊的軍馬,他們尤其為高俊所看重。
工兵們也終於統一起來,由林一舟擔任指揮兼炮兵處長,任福擔任副指揮兼工兵處長,變成了工程、火炮、大型弩三結合的重裝部隊。
然而幾家歡喜幾家愁,太平軍在熱烈慶祝的時候,剛剛趕到景州的蒙古援軍卻遭遇了當頭一棒,他們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防守如此完備的兩座城池居然被高俊輕易的攻破一座,逼降一座。山東的北大門和西大門都被他牢牢緊閉,根據地如今自成一體,想要攻破更是千難萬難。
蒙古軍將們紛紛請戰,主張應該趁敵軍剛剛拿下兩城,立足未穩之際,一舉收複二城,將嚴實這樣反複無常之人繩之以法。
建議是合理的,推測是有據的,想法是全麵的,而木華黎是拒絕的。
這自然讓大家更加大惑不解:這兩個州是何等的險要,太師國王為何不要這二處?
“我是了解嚴忠濟的,此人還是心向本朝,一時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更何況眼下我軍還要在河北圍剿叛賊,必然不能在博州久留,我軍離開,高俊又至,嚴實又當何如?我且修書與他,勸他放下心來,日後擇機反正,總比她現在就立刻反正歸來要好。
大家這下子聽明白了,也都稱讚木華黎是神機妙算,但木華黎也深深歎氣:“幾年前還不過是一隻小小的叛逆,現如今卻已雄居山東,成尾大不掉之勢,高俊必成大害。”
此言一出,大家又忍不住搖頭歎氣,木華黎所說的一點不錯,到了現在,就算是最愚昧的人也能看出來高俊是金朝最有戰鬥力的將領,他還統帥著如此廣大的地盤,如果放縱他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我也聽幾位將軍講過當年女真人南下滅掉北宋的故事,想當初,完顏斡離不和完顏粘罕兩路南下,不過月餘即至開封,生擒二帝,功德北疆,取勝何其速也?然而,短短十年之內則勝負易手,先敗於黃天蕩,再敗於和尚原,三敗於郾城,隻能取半壁江山而已。現如今,我大蒙古國難道也要重蹈覆轍了嗎?”
也就是木華黎如今已經被鐵木真封為太師國王,並且賜予他隻有鐵木真自己才能使用的白纛,他才能如此直言不諱的說出這樣的話。但是仔細想來,這也確實是實情,想當初,北宋王朝何等孱弱腐敗,才給了女真人一戰定乾坤的機會。現如今也是昏聵無能的衛王與完顏珣給了蒙古人這樣的機會,不過,隨著戰爭持續進行,底子更厚的南宋逐漸崛起了一批將領,最終保衛了半壁江山,現如今,誰知道這個高俊會不會是金朝的嶽飛呢?
如果高俊是金朝的嶽飛,那蒙古能吃下多少地盤?難道僅僅是金朝的北方燕雲加上遼東嗎?這對於這頭餓狼的胃口來說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看著諸將如此憂愁,木華黎終於提出了他的方略。
“嶽飛就算再神勇無敵足智多謀,也抵不過一個昏庸的趙構,他高俊又能如何?現如今我們不應該費力氣與他糾纏,而是要打擊金朝政權本身。對於山東,我們這段時間要采取防禦態勢,轉而把精力放在河北與河東,河北素饒,有了此處,我等就有了不敗之本,而河東乃是天下肩背,居高臨下,俯瞰河北,河南,陝西之地,守備諸將僅駙馬安貞尚可大用之外,餘人皆暗弱不堪,這正是我們一舉奪取這些地方的好機會。打下河東之後,從衛州等地渡河,直撲開封,完顏珣必然讓高俊撤軍迴援,屆時山東空虛,則大局可定。
大家都承認了這番分析,確實,就連鐵木真率領蒙古主力親征最終都沒有摁死高俊,現如今,僅僅以木華黎的實力,主動進攻山東根據地無疑是一個冒險的選擇。就像他所說的那樣,應該先集中力量去攻打那些薄弱的敵人,如果河北、河東、河南、陝西都被蒙古占據,高俊就算有一個山東,還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