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大軍當然不會放過這個絕妙機會,盡管太平軍在戰略上已經開始強調集中力量,但是在具體的對陣上,還是應該充分發揮太平軍戰鬥意誌旺盛、紀律性好、堅韌不拔的優點,盡可能的把戰線拉得又直又長,利用連綿不絕的太平軍軍隊多方麵出擊,壓垮敵人的陣型。
這次戰鬥也一樣,在敵軍後方,高俊已經布置了整整四路兵馬,趁著敵軍混亂一起出擊。哪四路?李銘、馮達、唐太平、袁鏡。
李銘的騎兵和馮達這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都集中在我軍左翼,敵軍的右翼,是主攻擊方向,而實力稍遜的兩個新組建的營則放在了我軍右翼,敵軍左翼,是副攻擊方向,兩方麵就像是鐵錘與鐵砧一樣,狠狠的敲在了蒙古軍陣當中。
馮達率領的第一營簡直是戰無不勝,他們跟著李銘開辟的道路前進,騎兵雖然快速摧垮了敵軍右翼,但他們是利用極高速的衝鋒,透支體力來完成的這一以快吃慢,所以在打垮敵軍之後,本身也要略微後撤休息。
而馮達迅速補進了騎兵們的空位,本來就較著一股勁兒的他直接來了一招鐵爪掏腰子,重重地打在蒙古中軍的左中部位置上。
對於他們這麵,高俊一點也不擔心,他重點看的是兩位新的營統製表現如何。
袁鏡的戰術中歸中矩,甚至高俊覺得不夠很提氣,作為投降來的南宋軍官,袁鏡延續了宋軍老打法,偏向於主將的騎射加上少量精銳的不斷擾動,大部隊則隻作為填充戰線的棋子慢慢往前啃。
這樣的打法缺乏衝勁,讓高俊看的很不痛快。
唐太平則是過於兇猛鬥狠,作為高俊親自口頭肯定的根據地少數幾位“會打進攻戰的軍官”,唐太平延續了他在鹽幫做事時候的風格,敢打敢衝,在敵軍露出破綻之後,能夠猛力咬住,迫使敵軍全麵潰退,但是,唐太平進攻後勁很不足。
就算是小孩用泥巴土塊兒來做打仗的遊戲,都知道先擺出來一個堂堂之陣,同樣是100人,如果做成5x20的方陣,那麽隻有前排的20或40人能夠打擊到敵人,如果做成10x10的方陣,那麽就隻有10~20人能夠打擊對手。
盡管後者能夠在一線進行打擊的人不多,但是當兩軍士兵一排排倒下的時候,後者卻更有綿延的勁頭,用本方倒下的5排換取對方倒下了5排,就有機會洞穿敵軍防線。而前者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用多出來的打擊盡可能的高比例消耗敵軍,用兵的精妙,就在這兩個基本維度之間做出取舍。
唐太平很明顯是一個喜歡擺5x20方陣的人,甚至是一個喜歡擺3x33方陣的人,這源於他在鹽幫作戰的經驗。
鹽幫都是輕步兵作戰,憑借勇氣,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不在第一次戰鬥中就投入最大的力量,後麵肯定會越來越差,基本上一個迴合就能決定勝負,很少需要考慮突破敵軍防線之後的持續進攻問題,這在今天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他將自己的兵力不斷的延展開來,壓縮敵軍的防線,雖然確實迫使敵軍步步後退,但是卻始終無法撕裂敵軍的陣型。
盡管各有各的缺點,但這兩名營統製依舊打得有聲有色,滿分100分的話,至少可以拿60分,比高俊剛剛指揮一個營兵力的時候要強得多了。
直到目前為止,戰鬥進行得十分順利,三個步兵營加上一個騎兵營,比對手的人數還要少三分之一,但是卻利用對手變陣的情況實施雷霆萬鈞的一擊,直接打懵了蒙古人。不過,隨即就出現了一點小變化,算是給這次戰役增加了一點考驗。
高俊很快就發現,事前對敵軍的預估還是有些錯誤,這錯誤在於,高俊似乎誤判了敵軍不同部隊戰鬥力。
高俊,以及太平軍的所有軍官都認為,在作戰中蒙古騎兵是最難纏的對手。他們數量龐大,戰鬥技術優良,並且頑強敢戰,能跑能射,處理不好的話會非常棘手,最好趁著敵軍沒有結成戰鬥隊形之前就一波衝垮。
但是在戰場上,蒙古人的實際表現卻讓高俊微微皺起眉頭,這些人在第一輪戰鬥受挫之後就四散開來,顯示出了缺乏組織紀律性的一麵,甚至有些人遊擊習氣上頭,不再集結,遠遠跑開朝敵軍放箭,這種可憐的射箭方式根本就沒有什麽殺傷力。
反倒是那些河北偽軍今天表現出來的強韌戰鬥意誌簡直讓高俊大開眼界,甚至懷疑對手是不是耍了什麽小花招,讓兩個民族的軍隊換了軍服。
此時太平軍的諸位將領還不了解這個機製,但他們很快就理順了前因後果:在山東階段的防禦作戰當中,敵軍進攻,我軍防守,蒙古人戰勝就有戰利品可拿,他們又擅長抄掠,對大蒙古國的開疆拓土十分熱衷,自然勇氣百倍。
而偽軍則隻對偷雞摸狗感興趣,戰場上的戰鬥則避之不及:打仗那麽拚命幹什麽?我還有老婆孩子呢。
可現如今是太平軍進攻,敵軍處於防守位置,蒙古人就算是撤退也沒什麽損失的,更何況現在大汗已經遠在千裏之外,紀律上鬆弛一點也無所謂。
反倒是河北軍的家屬就在他們身後,並且因為本人當差換取了許多優厚條件,過上了相對充裕的生活,這點在基層小軍官那裏表現得尤為強烈:哥哥在前線當了蒙古人手下的十夫長,弟弟在鄉裏看上哪個女人當晚就去誰家睡覺,這已經成為了蒙古治下的“新常態”。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不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慮,怎麽能夠輕易的交出一切任人宰割呢,到這個時候,河北軍為了保衛自己的性命家小,反而比蒙古人更加狂熱:打仗不拚命還幹什麽?我還有老婆孩子呢。
高俊的錯誤預判造成了前線的一點小波折,馮達的鐵爪雖然已經抓爛了移剌禿花的左腰子,但是卻發現腹腔的肌肉十分的緊密結實,讓他無法輕易的開膛破肚。這次河北人卻用上了太平軍以前常用的戰術:大家都使用盾牌往前擠,盡可能的保存體力,猛力壓縮敵人的進攻態勢。
恆大也不傻,隨即命令軍隊停止猛烈攻擊,轉而開始盾牌對盾牌,開始依靠集中起來的射手進行突然襲擊。
戰鬥進行到黃昏的時候,還沒有攻破敵軍的總防線,反而敵人漸漸的有重新穩住的意思,如果今天晚上不能徹底擊敗敵軍,之後的戰鬥很顯然會艱難更多。
這次戰鬥也一樣,在敵軍後方,高俊已經布置了整整四路兵馬,趁著敵軍混亂一起出擊。哪四路?李銘、馮達、唐太平、袁鏡。
李銘的騎兵和馮達這個戰鬥力最強的部隊都集中在我軍左翼,敵軍的右翼,是主攻擊方向,而實力稍遜的兩個新組建的營則放在了我軍右翼,敵軍左翼,是副攻擊方向,兩方麵就像是鐵錘與鐵砧一樣,狠狠的敲在了蒙古軍陣當中。
馮達率領的第一營簡直是戰無不勝,他們跟著李銘開辟的道路前進,騎兵雖然快速摧垮了敵軍右翼,但他們是利用極高速的衝鋒,透支體力來完成的這一以快吃慢,所以在打垮敵軍之後,本身也要略微後撤休息。
而馮達迅速補進了騎兵們的空位,本來就較著一股勁兒的他直接來了一招鐵爪掏腰子,重重地打在蒙古中軍的左中部位置上。
對於他們這麵,高俊一點也不擔心,他重點看的是兩位新的營統製表現如何。
袁鏡的戰術中歸中矩,甚至高俊覺得不夠很提氣,作為投降來的南宋軍官,袁鏡延續了宋軍老打法,偏向於主將的騎射加上少量精銳的不斷擾動,大部隊則隻作為填充戰線的棋子慢慢往前啃。
這樣的打法缺乏衝勁,讓高俊看的很不痛快。
唐太平則是過於兇猛鬥狠,作為高俊親自口頭肯定的根據地少數幾位“會打進攻戰的軍官”,唐太平延續了他在鹽幫做事時候的風格,敢打敢衝,在敵軍露出破綻之後,能夠猛力咬住,迫使敵軍全麵潰退,但是,唐太平進攻後勁很不足。
就算是小孩用泥巴土塊兒來做打仗的遊戲,都知道先擺出來一個堂堂之陣,同樣是100人,如果做成5x20的方陣,那麽隻有前排的20或40人能夠打擊到敵人,如果做成10x10的方陣,那麽就隻有10~20人能夠打擊對手。
盡管後者能夠在一線進行打擊的人不多,但是當兩軍士兵一排排倒下的時候,後者卻更有綿延的勁頭,用本方倒下的5排換取對方倒下了5排,就有機會洞穿敵軍防線。而前者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用多出來的打擊盡可能的高比例消耗敵軍,用兵的精妙,就在這兩個基本維度之間做出取舍。
唐太平很明顯是一個喜歡擺5x20方陣的人,甚至是一個喜歡擺3x33方陣的人,這源於他在鹽幫作戰的經驗。
鹽幫都是輕步兵作戰,憑借勇氣,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不在第一次戰鬥中就投入最大的力量,後麵肯定會越來越差,基本上一個迴合就能決定勝負,很少需要考慮突破敵軍防線之後的持續進攻問題,這在今天的戰鬥中表現得十分明顯。他將自己的兵力不斷的延展開來,壓縮敵軍的防線,雖然確實迫使敵軍步步後退,但是卻始終無法撕裂敵軍的陣型。
盡管各有各的缺點,但這兩名營統製依舊打得有聲有色,滿分100分的話,至少可以拿60分,比高俊剛剛指揮一個營兵力的時候要強得多了。
直到目前為止,戰鬥進行得十分順利,三個步兵營加上一個騎兵營,比對手的人數還要少三分之一,但是卻利用對手變陣的情況實施雷霆萬鈞的一擊,直接打懵了蒙古人。不過,隨即就出現了一點小變化,算是給這次戰役增加了一點考驗。
高俊很快就發現,事前對敵軍的預估還是有些錯誤,這錯誤在於,高俊似乎誤判了敵軍不同部隊戰鬥力。
高俊,以及太平軍的所有軍官都認為,在作戰中蒙古騎兵是最難纏的對手。他們數量龐大,戰鬥技術優良,並且頑強敢戰,能跑能射,處理不好的話會非常棘手,最好趁著敵軍沒有結成戰鬥隊形之前就一波衝垮。
但是在戰場上,蒙古人的實際表現卻讓高俊微微皺起眉頭,這些人在第一輪戰鬥受挫之後就四散開來,顯示出了缺乏組織紀律性的一麵,甚至有些人遊擊習氣上頭,不再集結,遠遠跑開朝敵軍放箭,這種可憐的射箭方式根本就沒有什麽殺傷力。
反倒是那些河北偽軍今天表現出來的強韌戰鬥意誌簡直讓高俊大開眼界,甚至懷疑對手是不是耍了什麽小花招,讓兩個民族的軍隊換了軍服。
此時太平軍的諸位將領還不了解這個機製,但他們很快就理順了前因後果:在山東階段的防禦作戰當中,敵軍進攻,我軍防守,蒙古人戰勝就有戰利品可拿,他們又擅長抄掠,對大蒙古國的開疆拓土十分熱衷,自然勇氣百倍。
而偽軍則隻對偷雞摸狗感興趣,戰場上的戰鬥則避之不及:打仗那麽拚命幹什麽?我還有老婆孩子呢。
可現如今是太平軍進攻,敵軍處於防守位置,蒙古人就算是撤退也沒什麽損失的,更何況現在大汗已經遠在千裏之外,紀律上鬆弛一點也無所謂。
反倒是河北軍的家屬就在他們身後,並且因為本人當差換取了許多優厚條件,過上了相對充裕的生活,這點在基層小軍官那裏表現得尤為強烈:哥哥在前線當了蒙古人手下的十夫長,弟弟在鄉裏看上哪個女人當晚就去誰家睡覺,這已經成為了蒙古治下的“新常態”。
在這種情況下,誰能不為自己的身家性命考慮,怎麽能夠輕易的交出一切任人宰割呢,到這個時候,河北軍為了保衛自己的性命家小,反而比蒙古人更加狂熱:打仗不拚命還幹什麽?我還有老婆孩子呢。
高俊的錯誤預判造成了前線的一點小波折,馮達的鐵爪雖然已經抓爛了移剌禿花的左腰子,但是卻發現腹腔的肌肉十分的緊密結實,讓他無法輕易的開膛破肚。這次河北人卻用上了太平軍以前常用的戰術:大家都使用盾牌往前擠,盡可能的保存體力,猛力壓縮敵人的進攻態勢。
恆大也不傻,隨即命令軍隊停止猛烈攻擊,轉而開始盾牌對盾牌,開始依靠集中起來的射手進行突然襲擊。
戰鬥進行到黃昏的時候,還沒有攻破敵軍的總防線,反而敵人漸漸的有重新穩住的意思,如果今天晚上不能徹底擊敗敵軍,之後的戰鬥很顯然會艱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