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的婚姻觀究竟是怎樣的?這也是後世爭論的一個有趣的話題。盡管在這些學者們所處的時代,國家已經完全的實施了一夫一妻製度。但是,高俊剛剛開辟山東根據地的時候,顯然沒有心情在炕頭上做文章,自由戀愛什麽的也是飄渺無影的事情。
恰恰相反,為了維護根據地的穩定,盡快進行北伐,高俊對於家庭的穩定和諧極為看重,子女對父母的違拗,很有可能使他們在勞改營裏呆上三個月到半年。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一名青年軍官和一位女學生在林蔭道上散步,這情景就像是根據地新出的玻璃屏風上的氣泡一樣紮眼。
這名青年軍官是夏啟,可是在他身旁的女生卻並不是阿紅,恰恰相反是帶頭霸淩阿紅的邰真靜。
“既然如此,咱們就一言為定。”
“可以,我可以答應你不再為難阿紅,這姑且是看在一位太平軍軍官的麵子上。”
“那就這麽說定了,你我應該遵守協定。”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夏啟沒有想到真靜眉毛一挑:“難道你覺得女人就不會遵守協定嗎?”
“啊,不是那個意思。”
“那你在故意說什麽蠢話,難不成是覺得像我們這樣普普通通的女生很好騙?”
夏啟心裏腹誹,隻能不鹹不淡的迴一句:“咱們可已經說好了。”
“你們這幫蠢材,我簡直要後悔了。”真靜恨恨的說了一句,隨後快步走開了,留下夏啟在後麵直莫名其妙,這個姑奶奶可真不好伺候。但是,眼下又沒有別的好辦法,隻能先委屈一下自己,勉強哄她開心一下。
夏啟是趁著部隊休假的時候迴到根據地,才得知女學裏麵的霸淩事件,思來想去,他沒有直接去找阿紅,也沒有捅破自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而是去找始作俑者。如今來看效果還算不錯,雖然真靜嘴上說的厲害,但也答應了他以後不再進行霸淩。
除此之外,夏啟也開始多方打聽阿紅在學校裏的情況,毫無疑問,她過得不快樂,而且缺少朋友。夏啟隻能想想辦法從側麵入手,爭取為阿紅贏得一兩個真心朋友。
這當然有些困難,但是夏啟在貼軍當中也認識了一位好朋友,這位兄弟叫顧暉,他妹妹顧貞也在女學讀書。
顧暉答應幫忙,在探親迴家聊天的時候,婉轉透露了一下,說阿紅在兩年前的汶陽保衛戰中立下功勞,而且是高郎君親自點名的,所以盡管她家境貧困,也能夠入學讀書。
至於什麽人販子的女兒的事,那都是子虛烏有,是敵人散布出來的,真正的根據地群眾要提高警惕,冷靜思考。
顧貞對哥哥一向相當信任,聽了不顯山不漏水的一番閑談之後果然信以為真。一想到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對阿紅的冷眼,頓時覺得是自己不應該,所以等到返校的時候,對阿紅殷勤得過了份,讓後者大惑不解,還有些戒備。
但是,很快兩個人就消除了誤會,得以融洽相處,這件事也讓阿紅感到了久違的快樂。
尤其是當她看到學校外麵有一位身材挺拔的青年軍官等她時,那種快樂更是掩飾不住了。
“上個月,我聽說很多軍馬要調到遼東去,那時我真是擔心,害怕你一塊被調去了,得知你現在還在這,真好。”
“可惜我也不會呆的很久了,阿紅,等到冬季結束,我們還是要出發打仗的,而且還會走很遠的路,這段時間,你要在學校裏多交朋友啊。”
阿紅點了點頭,但又黯然神傷:“要不然,你申請一下調入地方軍當中吧,我聽說各位節度使的地方軍一般不會輕易出征,如果你能留在這些軍馬裏該多好啊,那樣的話我們也能相處的更多一些。”
“那怎麽能行呢?這時正是保家衛國的重要時節,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沒有高郎君在六年前的大度收留,恐怕早就餓死街頭了。在這種時刻,絕對不能有絲毫懈怠!”談到這個問題,夏啟就變得無比嚴肅,阿紅也隻能放棄勸說。
看出來氣氛有些尷尬,夏啟連忙對阿紅說:“這次我可是給你帶了很好的禮物,你猜猜是什麽?”
阿紅當然猜不出來,夏啟像是變戲法一樣的掏出兩塊小小的牌子:“今天晚上在齊州會有音樂演出,據說是開封來的一個談什麽的大師,我們也分到了四張票,剛好有個兄弟家裏有些事不能去,我就花了點錢把他的符印借過來,今天晚上你扮上男裝,跟我一塊兒去看看演出如何?”
“啊,你花了多少錢啊?”阿紅的關注點讓夏啟措手不及:“也不算多,也就是十道會左右。”
“你該把這些錢存起來,何必要看什麽音樂演出呢?”阿紅有些責備,這可不是嬌嗔,但是夏啟卻興致很高:“沒關係,你早點換衣服,咱們一起去,到那個地方要小聲一些,咱們座位左右邊的人我已經打好招唿了,但別人不知道。”
阿紅隻能心有怏怏的答應了,當天晚上,軍民元帥府果然燈火輝煌,高俊等人換上正裝,在階下正色而做,而在台上的,是一個年近三十,但風韻猶存的華衣婦人,容長臉,皮膚白皙,而她身旁的樂器,在場所有的人都認不出來。
包括高俊,在這位樂師剛來拜訪時也完全認錯了,直接驚唿:“這不是豎琴嗎?”
還是何誌也狠狠的鄙視了一下沒文化的高俊:“這不是豎琴,應該是箜篌。”
確實如此,這個婦人是跟隨購買龍骨的使者迴來的,她叫夏芳師,是演奏箜篌的名家,在河南一帶早有盛名,曾經住在轉運使王質府上,王質去陝西後又重迴民間。聽說來開封購買龍骨的使者是高俊派來的,當即願意和使者一起抱琴東去,為高郎君演奏。
這讓高俊簡直受寵若驚了,詢問之下,夏芳師淡淡答道:“奴婢的家人住在河北,全賴高郎君血戰才得以保全,如此大恩難以為報,願以一曲聊慰寬心。
高俊倒也是臉皮厚,向這位傑出的演奏家請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能允許高俊帶根據地的軍民一塊兒聽演出,而夏芳師爽快的答應了。今天,軍民元帥府外的廣場上聚集了四五百人,不光是軍兵和學生,還有本地士紳,邰真靜也和她的父親坐在後麵。
恰恰相反,為了維護根據地的穩定,盡快進行北伐,高俊對於家庭的穩定和諧極為看重,子女對父母的違拗,很有可能使他們在勞改營裏呆上三個月到半年。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一名青年軍官和一位女學生在林蔭道上散步,這情景就像是根據地新出的玻璃屏風上的氣泡一樣紮眼。
這名青年軍官是夏啟,可是在他身旁的女生卻並不是阿紅,恰恰相反是帶頭霸淩阿紅的邰真靜。
“既然如此,咱們就一言為定。”
“可以,我可以答應你不再為難阿紅,這姑且是看在一位太平軍軍官的麵子上。”
“那就這麽說定了,你我應該遵守協定。”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夏啟沒有想到真靜眉毛一挑:“難道你覺得女人就不會遵守協定嗎?”
“啊,不是那個意思。”
“那你在故意說什麽蠢話,難不成是覺得像我們這樣普普通通的女生很好騙?”
夏啟心裏腹誹,隻能不鹹不淡的迴一句:“咱們可已經說好了。”
“你們這幫蠢材,我簡直要後悔了。”真靜恨恨的說了一句,隨後快步走開了,留下夏啟在後麵直莫名其妙,這個姑奶奶可真不好伺候。但是,眼下又沒有別的好辦法,隻能先委屈一下自己,勉強哄她開心一下。
夏啟是趁著部隊休假的時候迴到根據地,才得知女學裏麵的霸淩事件,思來想去,他沒有直接去找阿紅,也沒有捅破自己已經知道了這件事,而是去找始作俑者。如今來看效果還算不錯,雖然真靜嘴上說的厲害,但也答應了他以後不再進行霸淩。
除此之外,夏啟也開始多方打聽阿紅在學校裏的情況,毫無疑問,她過得不快樂,而且缺少朋友。夏啟隻能想想辦法從側麵入手,爭取為阿紅贏得一兩個真心朋友。
這當然有些困難,但是夏啟在貼軍當中也認識了一位好朋友,這位兄弟叫顧暉,他妹妹顧貞也在女學讀書。
顧暉答應幫忙,在探親迴家聊天的時候,婉轉透露了一下,說阿紅在兩年前的汶陽保衛戰中立下功勞,而且是高郎君親自點名的,所以盡管她家境貧困,也能夠入學讀書。
至於什麽人販子的女兒的事,那都是子虛烏有,是敵人散布出來的,真正的根據地群眾要提高警惕,冷靜思考。
顧貞對哥哥一向相當信任,聽了不顯山不漏水的一番閑談之後果然信以為真。一想到過去一段時間大家對阿紅的冷眼,頓時覺得是自己不應該,所以等到返校的時候,對阿紅殷勤得過了份,讓後者大惑不解,還有些戒備。
但是,很快兩個人就消除了誤會,得以融洽相處,這件事也讓阿紅感到了久違的快樂。
尤其是當她看到學校外麵有一位身材挺拔的青年軍官等她時,那種快樂更是掩飾不住了。
“上個月,我聽說很多軍馬要調到遼東去,那時我真是擔心,害怕你一塊被調去了,得知你現在還在這,真好。”
“可惜我也不會呆的很久了,阿紅,等到冬季結束,我們還是要出發打仗的,而且還會走很遠的路,這段時間,你要在學校裏多交朋友啊。”
阿紅點了點頭,但又黯然神傷:“要不然,你申請一下調入地方軍當中吧,我聽說各位節度使的地方軍一般不會輕易出征,如果你能留在這些軍馬裏該多好啊,那樣的話我們也能相處的更多一些。”
“那怎麽能行呢?這時正是保家衛國的重要時節,像我這樣的人,如果沒有高郎君在六年前的大度收留,恐怕早就餓死街頭了。在這種時刻,絕對不能有絲毫懈怠!”談到這個問題,夏啟就變得無比嚴肅,阿紅也隻能放棄勸說。
看出來氣氛有些尷尬,夏啟連忙對阿紅說:“這次我可是給你帶了很好的禮物,你猜猜是什麽?”
阿紅當然猜不出來,夏啟像是變戲法一樣的掏出兩塊小小的牌子:“今天晚上在齊州會有音樂演出,據說是開封來的一個談什麽的大師,我們也分到了四張票,剛好有個兄弟家裏有些事不能去,我就花了點錢把他的符印借過來,今天晚上你扮上男裝,跟我一塊兒去看看演出如何?”
“啊,你花了多少錢啊?”阿紅的關注點讓夏啟措手不及:“也不算多,也就是十道會左右。”
“你該把這些錢存起來,何必要看什麽音樂演出呢?”阿紅有些責備,這可不是嬌嗔,但是夏啟卻興致很高:“沒關係,你早點換衣服,咱們一起去,到那個地方要小聲一些,咱們座位左右邊的人我已經打好招唿了,但別人不知道。”
阿紅隻能心有怏怏的答應了,當天晚上,軍民元帥府果然燈火輝煌,高俊等人換上正裝,在階下正色而做,而在台上的,是一個年近三十,但風韻猶存的華衣婦人,容長臉,皮膚白皙,而她身旁的樂器,在場所有的人都認不出來。
包括高俊,在這位樂師剛來拜訪時也完全認錯了,直接驚唿:“這不是豎琴嗎?”
還是何誌也狠狠的鄙視了一下沒文化的高俊:“這不是豎琴,應該是箜篌。”
確實如此,這個婦人是跟隨購買龍骨的使者迴來的,她叫夏芳師,是演奏箜篌的名家,在河南一帶早有盛名,曾經住在轉運使王質府上,王質去陝西後又重迴民間。聽說來開封購買龍骨的使者是高俊派來的,當即願意和使者一起抱琴東去,為高郎君演奏。
這讓高俊簡直受寵若驚了,詢問之下,夏芳師淡淡答道:“奴婢的家人住在河北,全賴高郎君血戰才得以保全,如此大恩難以為報,願以一曲聊慰寬心。
高俊倒也是臉皮厚,向這位傑出的演奏家請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能允許高俊帶根據地的軍民一塊兒聽演出,而夏芳師爽快的答應了。今天,軍民元帥府外的廣場上聚集了四五百人,不光是軍兵和學生,還有本地士紳,邰真靜也和她的父親坐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