紇石烈誌嘟嘟囔囔的從高俊這裏出來,碰到什麽都想踹一腳。高俊暫時穩住了他,但這並不是高俊的勸說多麽高明,隻是就連紇石烈誌也知道,高俊向他分析的那些事所言非虛。
當他出來的時候心情非常鬱悶,他知道,高俊說的沒錯,至少在一段時間之內,皇上必然不敢擅殺此人。而且,就算是他現在站出來指證高俊是個大逆不道的叛賊,估計也不會有幾個人信。
這就是高俊的底氣所在:“我們不妨拭目以待,你那位聖明的今上馬上就要問罪安貞,到那個時候,金朝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官家會問罪安貞大帥嗎?”紇石烈誌解開坐騎的韁繩時,心裏麵還有些猶豫不定,但隨後他就搖了搖頭,把心思全都趕走:“安貞大帥是國之棟梁,今上怎麽會對他下手呢?這肯定是高俊這廝的緩兵之計,迴去之後要立刻調動軍馬,隨時準備圍剿這廝。”
紇石烈誌帶著扈從走了,但是卻遲遲不忍心告發高俊。
而就在此時,何誌也已經在齊州重新開會,商討太平軍的機構簡化,為農民減負的問題。
有一件事特別能反映宋朝和金朝在治理方略上的差別:榷鹽。
自從炎黃以來,鹽一直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一項,漢武帝實行鹽鐵專營,為國家增加了巨大收入。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吃鹽,這是一種隱形稅收,而宋金兩朝也在鹽業上獲得了巨大收入。
既然鹽業如此重要,那麽查禁私鹽自然也就成了重要事務,北宋政府嚴厲的絞殺私鹽販子,並命令各州鹽政采取手段。設立了專門的巡鹽官和弓手到各處去查禁私鹽,並且采取了連坐製度。而養這群人的支出當然也折進了鹽價裏麵,北宋時期官府賣給鹽商的鹽引是每斤40文上下,再加上幾筆過路關稅,賣出時在60文以上,南宋由於通貨膨脹,鹽價一度膨脹至2000文左右。
金朝一開始沿襲兩宋的做法,設立了巡鹽官和弓手查禁私鹽,但是由於巡演弓手經常擾民,甚至故意攜帶私鹽栽贓陷害。因而後來禁止他們隨意入室搜查,但這又是放縱了私鹽發展,以至於河北河東皆用私鹽。
金朝生產鹽的成本大約在10~15文左右,而賣出則是38文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應該學習南宋,提高鹽價,設立更多的檢查機構來消滅私鹽。
朝堂上討論之後,覺得與其費力設立更多的檢察機關,倒不如想辦法降低成本,於是撤掉所有的巡鹽官和弓手,將官鹽的成本大幅降低,賣到和私鹽一個價,也是20文一斤,走私鹽的路,讓私鹽無路可走。
現如今,農村的提留款欠款相當之多,為了征收,各縣單位都加派任務,增加稅吏,委托地方商業機構協助核查,反而為了征稅花更多的錢。這次走訪基層,何誌也拿來了泗水縣的縣衙支應紀錄,全縣去年的支出居然有近1/4都是在征稅,這樣的浪費實在太過驚人。
“農村裏的提留款全都取消,過往三年征收的提留款,今後也分三年發放迴去。你們養的那些多餘的稅吏通通給我趕迴家,有這身的力氣,還不如上前線去扛槍!”何誌也有些罕見的動怒了:“孔主席,你是戶政府主席,這件事你先做檢討!”
孔元政也無話可說,老老實實的站起來,做了一番自我檢查,表示自己太過心急,以致苛政害民,爭取以後適當的放寬對根據地民眾的索取。”
“我也知道輕徭薄賦的政策實行不下去,咱們現在前線打仗,需要共之你搞財政改革,為前線提供足夠的軍資。但咱們稅收不光是要多,更重要的是有效率,為了收稅浪費更多的錢,這就是買櫝還珠,咱們要是這麽做,對根據地是有罪的。”
何誌也順便提起鄉村發展貸款的問題:“我說了,提留款分三年還清,今年是第一年,我想應該還有不少剩餘提留,各縣機關可以用這個來辦理公廨本,放給商人們做本錢,如果明年能夠有盈餘的話,我要在其中抽一部分做一個農村發展基金,共給各村進行小規模的發展貸款。而這筆收入的大頭,還是給各州縣管社機關作為辦公經費。不過,給商人也有可能會折了本錢,要看你們的眼力如何,明年能不能收迴來,也要看你們的本領,但是誰在跟我玩兒扒房子牽牛那一套,我第一個擼了誰!”
所有的人都唯唯諾諾,表示絕對不敢再搞那一套了。
“翟院長,這件事我還要問問你,管社幹部這麽無法無天,也是咱們根據地的物權法和民法始終沒能編定出來,六條政綱立了一年有餘了,該給你的人也都給了很多了,可是到現在一部成文法都沒出來。你老說要培養人才,究竟要培養到什麽時候!”
“何先生,法律此事最是要謹慎,一旦頒布就很難收迴成命,所以每一條都要仔細斟酌,萬一有所缺漏,那涉及的可不僅僅是扒房子牽牛那麽簡單。”
“如果放在平時,我確實不急,可現在咱們是火燒眉毛,幾萬蒙古人就在北方等著咱們,你要是編不出法律來,根據地行政就無法可依,大家思想行動不能統一,力量就不能往一處使。你說說,你說說,你倒是要追求完美,可現在根據地哪有給你準備完美的機會!”
何誌也還沒把話說完,翟呈信已經站起身了:“何先生,我得說,你不懂法律,也不懂司法!”
旁邊的趙汝凡差點暈倒,吳廣庭一臉急切的想要站起來說幾句說和的話,但是何誌也臉色鐵青的一揮手:“管好你自己那攤子!”
“何先生,你和高郎君都說過,要以法律為依據,法律是基石。既然如此,我們就絕對不允許在法律中出現差錯,一定要製定足夠合適的條例,想要讓法律有尊嚴,首先就要注意其穩定,絕對不可輕易增補修改。正因為如此,我和全體司法院的幹部才宵衣旰食的研究根據地過往案例,爭取編定完美無缺的法律!”
大家看得出來,何誌也非常非常的不高興,但他隻是淡淡說了一句:“我必須提醒你,沒有完美無缺的法律,法律就是在不斷進步的。法律的威嚴也不來源於我們的推崇,或者是你們製定的合乎多少大道理。而在於它切切實實保護了百姓們的生活,維持了社會的發展。你要是不能這麽想,我會找到這麽想的人的。”
當他出來的時候心情非常鬱悶,他知道,高俊說的沒錯,至少在一段時間之內,皇上必然不敢擅殺此人。而且,就算是他現在站出來指證高俊是個大逆不道的叛賊,估計也不會有幾個人信。
這就是高俊的底氣所在:“我們不妨拭目以待,你那位聖明的今上馬上就要問罪安貞,到那個時候,金朝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官家會問罪安貞大帥嗎?”紇石烈誌解開坐騎的韁繩時,心裏麵還有些猶豫不定,但隨後他就搖了搖頭,把心思全都趕走:“安貞大帥是國之棟梁,今上怎麽會對他下手呢?這肯定是高俊這廝的緩兵之計,迴去之後要立刻調動軍馬,隨時準備圍剿這廝。”
紇石烈誌帶著扈從走了,但是卻遲遲不忍心告發高俊。
而就在此時,何誌也已經在齊州重新開會,商討太平軍的機構簡化,為農民減負的問題。
有一件事特別能反映宋朝和金朝在治理方略上的差別:榷鹽。
自從炎黃以來,鹽一直是國家收入的重要一項,漢武帝實行鹽鐵專營,為國家增加了巨大收入。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吃鹽,這是一種隱形稅收,而宋金兩朝也在鹽業上獲得了巨大收入。
既然鹽業如此重要,那麽查禁私鹽自然也就成了重要事務,北宋政府嚴厲的絞殺私鹽販子,並命令各州鹽政采取手段。設立了專門的巡鹽官和弓手到各處去查禁私鹽,並且采取了連坐製度。而養這群人的支出當然也折進了鹽價裏麵,北宋時期官府賣給鹽商的鹽引是每斤40文上下,再加上幾筆過路關稅,賣出時在60文以上,南宋由於通貨膨脹,鹽價一度膨脹至2000文左右。
金朝一開始沿襲兩宋的做法,設立了巡鹽官和弓手查禁私鹽,但是由於巡演弓手經常擾民,甚至故意攜帶私鹽栽贓陷害。因而後來禁止他們隨意入室搜查,但這又是放縱了私鹽發展,以至於河北河東皆用私鹽。
金朝生產鹽的成本大約在10~15文左右,而賣出則是38文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似乎應該學習南宋,提高鹽價,設立更多的檢查機構來消滅私鹽。
朝堂上討論之後,覺得與其費力設立更多的檢察機關,倒不如想辦法降低成本,於是撤掉所有的巡鹽官和弓手,將官鹽的成本大幅降低,賣到和私鹽一個價,也是20文一斤,走私鹽的路,讓私鹽無路可走。
現如今,農村的提留款欠款相當之多,為了征收,各縣單位都加派任務,增加稅吏,委托地方商業機構協助核查,反而為了征稅花更多的錢。這次走訪基層,何誌也拿來了泗水縣的縣衙支應紀錄,全縣去年的支出居然有近1/4都是在征稅,這樣的浪費實在太過驚人。
“農村裏的提留款全都取消,過往三年征收的提留款,今後也分三年發放迴去。你們養的那些多餘的稅吏通通給我趕迴家,有這身的力氣,還不如上前線去扛槍!”何誌也有些罕見的動怒了:“孔主席,你是戶政府主席,這件事你先做檢討!”
孔元政也無話可說,老老實實的站起來,做了一番自我檢查,表示自己太過心急,以致苛政害民,爭取以後適當的放寬對根據地民眾的索取。”
“我也知道輕徭薄賦的政策實行不下去,咱們現在前線打仗,需要共之你搞財政改革,為前線提供足夠的軍資。但咱們稅收不光是要多,更重要的是有效率,為了收稅浪費更多的錢,這就是買櫝還珠,咱們要是這麽做,對根據地是有罪的。”
何誌也順便提起鄉村發展貸款的問題:“我說了,提留款分三年還清,今年是第一年,我想應該還有不少剩餘提留,各縣機關可以用這個來辦理公廨本,放給商人們做本錢,如果明年能夠有盈餘的話,我要在其中抽一部分做一個農村發展基金,共給各村進行小規模的發展貸款。而這筆收入的大頭,還是給各州縣管社機關作為辦公經費。不過,給商人也有可能會折了本錢,要看你們的眼力如何,明年能不能收迴來,也要看你們的本領,但是誰在跟我玩兒扒房子牽牛那一套,我第一個擼了誰!”
所有的人都唯唯諾諾,表示絕對不敢再搞那一套了。
“翟院長,這件事我還要問問你,管社幹部這麽無法無天,也是咱們根據地的物權法和民法始終沒能編定出來,六條政綱立了一年有餘了,該給你的人也都給了很多了,可是到現在一部成文法都沒出來。你老說要培養人才,究竟要培養到什麽時候!”
“何先生,法律此事最是要謹慎,一旦頒布就很難收迴成命,所以每一條都要仔細斟酌,萬一有所缺漏,那涉及的可不僅僅是扒房子牽牛那麽簡單。”
“如果放在平時,我確實不急,可現在咱們是火燒眉毛,幾萬蒙古人就在北方等著咱們,你要是編不出法律來,根據地行政就無法可依,大家思想行動不能統一,力量就不能往一處使。你說說,你說說,你倒是要追求完美,可現在根據地哪有給你準備完美的機會!”
何誌也還沒把話說完,翟呈信已經站起身了:“何先生,我得說,你不懂法律,也不懂司法!”
旁邊的趙汝凡差點暈倒,吳廣庭一臉急切的想要站起來說幾句說和的話,但是何誌也臉色鐵青的一揮手:“管好你自己那攤子!”
“何先生,你和高郎君都說過,要以法律為依據,法律是基石。既然如此,我們就絕對不允許在法律中出現差錯,一定要製定足夠合適的條例,想要讓法律有尊嚴,首先就要注意其穩定,絕對不可輕易增補修改。正因為如此,我和全體司法院的幹部才宵衣旰食的研究根據地過往案例,爭取編定完美無缺的法律!”
大家看得出來,何誌也非常非常的不高興,但他隻是淡淡說了一句:“我必須提醒你,沒有完美無缺的法律,法律就是在不斷進步的。法律的威嚴也不來源於我們的推崇,或者是你們製定的合乎多少大道理。而在於它切切實實保護了百姓們的生活,維持了社會的發展。你要是不能這麽想,我會找到這麽想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