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曾經向高俊建議沿著灣流從東海縣南麵登陸的鹽丁王貴,現如今又站到了鐵木真的麵前。隻不過他指點高俊是出於好意,而這次指點鐵木真則是按照預定計劃行事。

    “稟告皇上,東海縣與海州之間這道海灣素來有暗流,不易行船。如今正是十月份,雖然這幾日風平浪靜,說不準什麽時候又要起風,反倒不如趁落潮的時候步行前進。

    “你說什麽落潮,如何步行過去?”鐵木真有些疑惑。

    “皇上有所不知,這海水有漲潮落潮之事,每逢落潮,海麵下降,陸地浮現,最淺處可以跋涉而過,如果大軍多備幹草木板,趁著落潮的時候用此鋪路,則可至海中,然後再用小船鋪設浮橋,又可至東海縣岸邊灘塗,從那裏攻上島嶼易如反掌。敵軍雖然有船隊,但平時都停在港灣之中,每逢落潮之際,則港灣水淺,出行困難。”

    鐵木真還是有些不太明白,漁民們手腳並用的比劃了一陣,李全等人也在旁邊畫圖解釋,鐵木真這才搞懂了,落潮是個什麽情況,不由得大喜過望:“真是天助我也,那麽落潮會在什麽時候開始?”

    “每天傍晚有一次小退潮,大退潮的話,四十多天才有一次。下一次大退潮是十月十六。”

    “那不就是後天嗎?”李全驚訝的問道,隨即轉身對鐵木真長拜:“蒼天護佑,後天既有大退潮,大軍可借此機會大舉渡海,一舉蕩平東海縣。”

    蒙古軍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但是高俊率領的太平軍不失時機的來了。

    一方麵,高俊還要盡力的配合表演,營造出他對東海縣極為重視的感覺,以免被鐵木真瞧出破綻;另一方麵,如果蒙古人登島時間太長,他們可能不會急於放火,而是先要仔細檢查糧倉,這樣的話,高俊的一切布置就都露餡兒了。

    所以,太平軍還必須在後麵拱著,逼迫蒙軍再放一把火之後就趕緊撤出東海縣。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太平軍騎兵率先襲擊了外圍的蒙軍營地,盡管蒙古覘騎已經發現了敵軍,但是太平軍騎兵速度很快。這處營地裏的敵軍蒙軍短暫交戰不支之後就騎馬逃走,而太平軍燒毀營地之後也向迴撤。在他們後方不遠的山上,高俊親自率領三千太平軍,已經開始挖掘溝壕,設立營寨。

    鐵木真聽到匯報之後皺著眉頭,立刻派覘騎前去觀察,蒙古騎兵們遠遠望去,隻見山上營寨森嚴,邏卒四出,靠中間的位置有一頂大帳,左右兩邊分別立著六麵長長的白纛。

    有熟悉的人知道,這是高俊的六條政綱,平素都是跟隨高俊本人行動的,他每到一處,大帳之後都要立上這六麵大旗,既然如此,那麽前來的是高俊無疑了。

    高俊這種熱烈求戰的行為,更加深了鐵木真的判斷,他相信東海縣的糧食一定對這個人無比重要。鐵木真是純粹的遊牧蒙古人,不是很理解定居民族的生活方式,但是無比聰慧又善於學習的他要理解這些也不難,因而他對燒毀高俊的糧倉更加感興趣了。

    “敵人有水軍,要防止他們大規模的從海上向那個東海島運送兵力,我軍應該立刻分頭占領海灘。還要注意海上的動向,看看是否有敵軍船隻往來。”

    除此之外,蒙古人還命令王貴等漁民乘船出海,觀察東海島的動靜,王貴操縱著一艘小沙船來去便捷,即便是島上的水軍追來,也可以輕鬆的溜之大吉。

    對於蒙古人來說,這是非常難熬的兩天,高俊率軍屢屢攻擊守衛海岸的蒙軍,雙方多次發生惡戰。

    每次作戰之前,都可以看到海上高俊的船隊靠近,甚至放下小船,似乎是準備接應高俊出海,這個時候,高俊率領太平軍兇神惡煞的撲來,蒙古騎兵就必須咬死在海灘上,堅決不能讓敵軍渡海。由於不能發揮蒙古人機動馳騁的優點,戰鬥結果往往會讓蒙古人感覺非常委屈。

    與此同時,在沂蒙山間,何誌也主持召開了根據地的行政會議。主要議題就是根據高俊的要求,在根據地範圍內進一步的征兵收糧。

    今年夏季的大規模征兵雖然聲勢浩大,但是相比於根據地的規模而言,還沒有遠遠的發揮出其潛力。這次征兵,高俊的要求更加明確,在現根據地範圍內起碼要征上來五千名正軍和五千名貼軍。

    各縣各管都已經分配下去任務,這個時候何誌也更加感慨於他們好不容易建立的三級動員體製,根據各縣的花名冊,可以相當輕鬆的完成征兵指標,而且征兵平均,不至於過於損害某一地區。

    與此同時,民兵的大規模集訓也開始了,他們紛紛開赴於根據地前線附近,在這裏協助太平軍完成土木任務,構築防線,阻擋蒙古人的反擊。

    “眼下高俊連遭幾次失敗,所轄之地皆遭蒙古人劫掠,此刻又要重征簽軍,必然是民怨沸騰,他這個節度使,怕是也難以長久了。”耶律齊有些幸災樂禍的對他手下那三個契丹騎手說:“山東不日間就要暴民四起,大家要做好準備。一旦情況變化,就要立刻從這裏脫身。”

    這些契丹人開始行動,修繕了馬車,打磨了武器,也擦亮了自己的盔甲,然後安安穩穩的等待著高俊在山東統治的崩潰。在他們看來,高俊連續遭遇這麽多次失敗,山東各處都遭遇蒙古人劫掠,當地百姓應該已經徹底喪失了抗爭希望,轉而準備推翻高俊,有可能像耶律留哥一樣投靠蒙古,但無論如何,還是要趁亂逃離為上。

    耶律齊估計,高俊的治理最多再維持半個月。

    他們的這些舉動被法機和尚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他卻沒有跟任何人說,隻是耐心的敲自己的木魚,念自己的經。

    這幾天,高俊還有另外一個意外收獲。登州方麵報告說,有十幾個人浮海來到了登州,經過調查,居然是滄州刺史王福。

    王福被蒙軍擊敗之後,就帶著殘餘人馬渡海出逃,經過這麽多天的漂泊,總算是到了山東。根據張亮的報告說,王使君的精神狀況尚好,在登州調息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完全恢複,眼下他倒是很希望從山東借兵,再打迴河北去。

    高俊並沒有直接說可或不可,隻是讓膠東方麵好好照顧王福,一切事宜等他迴來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顛覆晚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邊郡箭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邊郡箭手並收藏顛覆晚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