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隊人果然被山上的民兵發現了,表明來意之後,民兵們將信將疑的幫他們全都捆起來,蒙上眼睛,送到山中,趙汝凡得知後決定親自審問。
一直被押到大廳之內,這群人才被撤去蒙眼布,不想,看到趙汝凡之後,這群人立刻跪下,口稱見過趙先生。
“你們認得我?”趙汝凡有些奇怪,他還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
“豈止是認識,趙先生的恩德,我等沒齒難忘!”這群人連連磕頭,又哭又喊,趙汝凡想了一下,突然明白了:“你們是前幾年運河轉戰時的災民!”
“四年前,天殺的蒙古黑達子洗劫了我們河北,見村就搶,見人就殺,我等老小均為蒙古韃子所害。幸而遇得高郎君、何先生的隊伍,小人才得了一條活命。
幸而打退了黑韃,郎君又發給我們牛具種子,讓我們迴鄉種地複業。這等大恩大德,我等也不是不知人意的豬狗,小的們哪敢與郎君為敵,是被郭寶玉那些人強征為兵,過來與郎君打仗的,請趙先生千萬不要怪罪,我等願意贖罪立功。”
趙汝凡一拍椅子,四年前的運河轉戰,是根據地遭遇過的最大劫難,至今他還難以忘懷,當時他總是心中責怪高郎君,現在來看,運河轉戰的隱形收益還是有的。
“你等且說說,現在山下,郭寶玉的營寨內形勢如何?”
“山下軍馬多是從北京一帶招募的,沒受過郎君的恩惠,所以之前士氣還好,但是這幾仗來打的不佳,糧食又不足,所以有些軍心浮動,但是郭將軍——我呸,郭寶玉那廝也是有些手段的人,彈壓的緊,大家不敢造次。”
趙汝凡略微有些泄氣,這時候另一人趕緊說:“但是眼下軍糧不足,蒙古人身上隻有應急的幹糧,都是打到哪裏就搶到哪裏。前不久剛剛打翻了王福,整個清滄燒成白地,運來的糧食不足,而山東境內,百姓都結寨自守,不好取糧,現如今郭寶玉急躁的不得了。”
一聽這句話,趙汝凡一下子有些心動,轉身和幾位縣尉商量了一下,隨即又問他們:“你們可知道郭寶玉的軍糧藏在哪裏?”
“趙先生明鑒,軍糧就在梁山以外,離壽張縣不遠。”有人取來地圖,一幫子河北降軍在上麵比劃了半天,總算弄明白了地圖是個什麽意思,大概點出了糧倉的位置。
趙汝凡沉默了,敵軍糧倉的位置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如果能夠避開敵軍的耳目,長途奔襲,確實有一舉襲奪糧倉的可能性,河北軍馬沒了糧食,隻能不戰自退,但是這太冒險了,搞不好就會白白送掉數百人的性命。
在場的人都知道趙汝凡的心思,他們各自也有各自的考慮,都按耐著不說話。
最後,趙汝凡狠狠的一砸拳頭:“曹操有官渡之勝,就是因為能夠信任許攸,這幾位都是被高郎君救過性命的,我們就信他一次。”
趙汝凡還有一段沒說出來的話:“就算是輸了,也就是折損幾百人的性命,現在山上別的不多,人倒是不少。”
“守著糧倉的人我有認識的,當年也被高郎君就過,大家對郎君心懷感激著呢,我去想辦法說動他們,這樣的話劫糧草就更有機會!“其中一名河北降軍說道。金朝的時候,三國類的故事已經很流行了,剛才趙汝凡說曹操,官渡之戰曹操劫了袁紹的糧草,這個故事多多少少大家都聽過,剛才一問糧草如何,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含義,立刻就有人自告奮勇。
大約片刻之後,這些河北降軍從容的下了山,各自撿迴了自己的武器,裝作是沒有什麽事的樣子,返迴了灘頭的營地。
而這個時候,趙汝凡則點了手下一位縣尉的將——此人原名叫應小二,大名應成,本地人,原本因為生計所迫參與了紅襖軍,一路做到頭目,因為主動投降高俊而被得以被收編,最後還做了朝城縣的縣尉。
此人的武藝其實比較稀鬆,但是卻水性極佳,甚至能僅憑著一根蘆葦杆橫渡整個南旺湖,在趙汝凡的命令下,應成找了一群水性上等的好漢,秘密加以訓練,準備作為渡河前鋒。
按照計劃,山上的太平軍會率先發起攻擊作為掩護,把灘頭河北敵軍的主力吸引到這裏來,隨後突襲部隊分別以小船和泅渡的方式橫渡水麵,在梁山外集合,然後去劫糧倉。
在這群好漢訓練的同時,梁山上下的戰鬥愈發激烈,最初的休整過去之後,郭寶玉指揮河北軍發動了猛烈進攻,蒙古騎兵在這裏起到了極大作用,他們通過突襲截斷了山後兩關通往山寨的道路,將兩關內守禦的民兵和百姓全部殺死,以至於梁山後道盡赤。
然而深夜時分,太平軍又組織了敢死隊發動突襲,將敵軍趕下去,奪迴了一關。
郭寶玉未嚐沒有想過發動大規模的放火燒山,反正這幾天雨也逐漸停下來了,但是前思後想,攻打梁山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糧食,一旦把糧食都燒毀了,那麽奪取此山又有何用?
為此,雙方步兵在山林裏麵激烈搏殺,大隊人馬潛伏在林木茂盛的地方,在敵軍找過來之後就發動突襲,隨後又在援兵趕來前撤退。
山前各關的戰鬥最為激烈,郭寶玉不愧是後世名將,指揮分配得當,讓趙汝凡這個二把刀感到左支右拙,不能抵擋。
根據戰後的計算,山前頭道關,太平軍民兵百姓戰死兩千餘人,還有一名縣尉陣亡。而敵軍也拋下了六百多具屍體。
盡管整座用木頭搭製的關寨都染成了紅色,但依舊是在太平軍手上,在此處避難的百姓源源不斷的下山支援此關,殺光一批就再上來一批。
最為可怕的還是蒙古騎兵,即便是茂密的樹林也無法阻止他們馳騁,這群人陰森的出現在各個地方,留下一大批太平軍的屍體,然後就轉向另一個位置。
這樣激烈的攻防戰持續了半個月之久,茶茶心疼的看到趙汝凡甚至長出了白頭發。事實證明,蒙古軍攻堅的水平正在穩步提高,如果僅僅是死死守衛而不主動出擊的話,河北軍馬確實能將梁山啃下來。
但是,即便是戰鬥如此激烈,趙汝凡依舊在關鍵問題上保持理智,沒有讓應成他們過早出戰,這群人每天都在練習如何渡水,不斷磨練技巧;那群河北人也不斷地把消息傳遞過來,足足準備了半個月之後,趙汝凡才準備出擊燒掉敵軍的糧倉。
一直被押到大廳之內,這群人才被撤去蒙眼布,不想,看到趙汝凡之後,這群人立刻跪下,口稱見過趙先生。
“你們認得我?”趙汝凡有些奇怪,他還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
“豈止是認識,趙先生的恩德,我等沒齒難忘!”這群人連連磕頭,又哭又喊,趙汝凡想了一下,突然明白了:“你們是前幾年運河轉戰時的災民!”
“四年前,天殺的蒙古黑達子洗劫了我們河北,見村就搶,見人就殺,我等老小均為蒙古韃子所害。幸而遇得高郎君、何先生的隊伍,小人才得了一條活命。
幸而打退了黑韃,郎君又發給我們牛具種子,讓我們迴鄉種地複業。這等大恩大德,我等也不是不知人意的豬狗,小的們哪敢與郎君為敵,是被郭寶玉那些人強征為兵,過來與郎君打仗的,請趙先生千萬不要怪罪,我等願意贖罪立功。”
趙汝凡一拍椅子,四年前的運河轉戰,是根據地遭遇過的最大劫難,至今他還難以忘懷,當時他總是心中責怪高郎君,現在來看,運河轉戰的隱形收益還是有的。
“你等且說說,現在山下,郭寶玉的營寨內形勢如何?”
“山下軍馬多是從北京一帶招募的,沒受過郎君的恩惠,所以之前士氣還好,但是這幾仗來打的不佳,糧食又不足,所以有些軍心浮動,但是郭將軍——我呸,郭寶玉那廝也是有些手段的人,彈壓的緊,大家不敢造次。”
趙汝凡略微有些泄氣,這時候另一人趕緊說:“但是眼下軍糧不足,蒙古人身上隻有應急的幹糧,都是打到哪裏就搶到哪裏。前不久剛剛打翻了王福,整個清滄燒成白地,運來的糧食不足,而山東境內,百姓都結寨自守,不好取糧,現如今郭寶玉急躁的不得了。”
一聽這句話,趙汝凡一下子有些心動,轉身和幾位縣尉商量了一下,隨即又問他們:“你們可知道郭寶玉的軍糧藏在哪裏?”
“趙先生明鑒,軍糧就在梁山以外,離壽張縣不遠。”有人取來地圖,一幫子河北降軍在上麵比劃了半天,總算弄明白了地圖是個什麽意思,大概點出了糧倉的位置。
趙汝凡沉默了,敵軍糧倉的位置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如果能夠避開敵軍的耳目,長途奔襲,確實有一舉襲奪糧倉的可能性,河北軍馬沒了糧食,隻能不戰自退,但是這太冒險了,搞不好就會白白送掉數百人的性命。
在場的人都知道趙汝凡的心思,他們各自也有各自的考慮,都按耐著不說話。
最後,趙汝凡狠狠的一砸拳頭:“曹操有官渡之勝,就是因為能夠信任許攸,這幾位都是被高郎君救過性命的,我們就信他一次。”
趙汝凡還有一段沒說出來的話:“就算是輸了,也就是折損幾百人的性命,現在山上別的不多,人倒是不少。”
“守著糧倉的人我有認識的,當年也被高郎君就過,大家對郎君心懷感激著呢,我去想辦法說動他們,這樣的話劫糧草就更有機會!“其中一名河北降軍說道。金朝的時候,三國類的故事已經很流行了,剛才趙汝凡說曹操,官渡之戰曹操劫了袁紹的糧草,這個故事多多少少大家都聽過,剛才一問糧草如何,大家都明白了其中的含義,立刻就有人自告奮勇。
大約片刻之後,這些河北降軍從容的下了山,各自撿迴了自己的武器,裝作是沒有什麽事的樣子,返迴了灘頭的營地。
而這個時候,趙汝凡則點了手下一位縣尉的將——此人原名叫應小二,大名應成,本地人,原本因為生計所迫參與了紅襖軍,一路做到頭目,因為主動投降高俊而被得以被收編,最後還做了朝城縣的縣尉。
此人的武藝其實比較稀鬆,但是卻水性極佳,甚至能僅憑著一根蘆葦杆橫渡整個南旺湖,在趙汝凡的命令下,應成找了一群水性上等的好漢,秘密加以訓練,準備作為渡河前鋒。
按照計劃,山上的太平軍會率先發起攻擊作為掩護,把灘頭河北敵軍的主力吸引到這裏來,隨後突襲部隊分別以小船和泅渡的方式橫渡水麵,在梁山外集合,然後去劫糧倉。
在這群好漢訓練的同時,梁山上下的戰鬥愈發激烈,最初的休整過去之後,郭寶玉指揮河北軍發動了猛烈進攻,蒙古騎兵在這裏起到了極大作用,他們通過突襲截斷了山後兩關通往山寨的道路,將兩關內守禦的民兵和百姓全部殺死,以至於梁山後道盡赤。
然而深夜時分,太平軍又組織了敢死隊發動突襲,將敵軍趕下去,奪迴了一關。
郭寶玉未嚐沒有想過發動大規模的放火燒山,反正這幾天雨也逐漸停下來了,但是前思後想,攻打梁山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糧食,一旦把糧食都燒毀了,那麽奪取此山又有何用?
為此,雙方步兵在山林裏麵激烈搏殺,大隊人馬潛伏在林木茂盛的地方,在敵軍找過來之後就發動突襲,隨後又在援兵趕來前撤退。
山前各關的戰鬥最為激烈,郭寶玉不愧是後世名將,指揮分配得當,讓趙汝凡這個二把刀感到左支右拙,不能抵擋。
根據戰後的計算,山前頭道關,太平軍民兵百姓戰死兩千餘人,還有一名縣尉陣亡。而敵軍也拋下了六百多具屍體。
盡管整座用木頭搭製的關寨都染成了紅色,但依舊是在太平軍手上,在此處避難的百姓源源不斷的下山支援此關,殺光一批就再上來一批。
最為可怕的還是蒙古騎兵,即便是茂密的樹林也無法阻止他們馳騁,這群人陰森的出現在各個地方,留下一大批太平軍的屍體,然後就轉向另一個位置。
這樣激烈的攻防戰持續了半個月之久,茶茶心疼的看到趙汝凡甚至長出了白頭發。事實證明,蒙古軍攻堅的水平正在穩步提高,如果僅僅是死死守衛而不主動出擊的話,河北軍馬確實能將梁山啃下來。
但是,即便是戰鬥如此激烈,趙汝凡依舊在關鍵問題上保持理智,沒有讓應成他們過早出戰,這群人每天都在練習如何渡水,不斷磨練技巧;那群河北人也不斷地把消息傳遞過來,足足準備了半個月之後,趙汝凡才準備出擊燒掉敵軍的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