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有理由感到憤懣,因為路哲的原因,本來已經半據山東的高俊陷入了這兩年中最糟糕的境地,隻能率領孤軍在敵軍後方進行無後方作戰,給養什麽的也都隻能來源於繳獲,這對太平軍來說是一種考驗。
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張林的主力人馬要麽在濰州一帶和完顏合達對峙,要麽就是前進到密州設置包圍圈,眼下高俊向東突圍之後,真是海闊憑魚躍,可以在膠東大地上自由行進,攻打城池,而張林來不及調動軍馬前來圍追堵截。
最重要的是,聽說是運河高郎君來了,整個膠東大地都沸騰了起來,各鄉村的人們殺掉了看守他們的盜寇賊匪,簞食壺漿的迎接高俊的軍馬。
一個老人牽著高俊的韁繩:“我有兩個兒子,你把他們都帶走,讓他們為您牽馬備鞍!”
高俊非常感動,但是在他身後的陳秉彝卻忍不住對身旁的趙昉說:“他會同意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給高郎君,但肯定不會同意把自己的糞叉借給郎君用用。”出身小地主的陳秉彝一向對農民抱有戒心,但是趙昉不一樣,他終於看到了王師景象,心情澎湃激動。
高俊迴頭望了一眼,略帶一絲責備,陳秉彝趕緊嚴肅起來。
其實陳秉彝說的是實話,高俊近來也日漸有所感受。在目前的山東鄉村當中,人力並不短缺,土地之類的生產資料才更加缺少。
高俊已經輕輕鬆鬆的拉出了上萬的隊伍,而且還有從其他各地方招來的流民,眼下一點也不缺兵源,而根據地似乎快達到了人口上限,膠東地區和黃河兩岸同樣人口稠密,看樣子,需要高郎君繼續向外打了。
高俊率領不到兩千軍兵從膠東向東行進,在膠水縣一帶就已經增長到了五千人馬,他們的目標是登州。
何誌也此時已經迴到了壽張縣,並且重新布置下半年的生產計劃,高俊急吼吼的帶領四百人上了戰場,而他剛剛招募來的數千名南朝軍馬全都丟給何誌也,眼下何誌也還要安排這些人的食宿,讓他們在北方盡可能過得舒服一些。
所以當他得到龔成的報告時,心情一點也不愉快:“這家夥居然被人給踹營了。”
高俊寫給何誌也的信中,沒有提到路哲有背叛行為,隻是說明太平軍遭到敵軍突襲,不得不向東轉移,遣詞造句非常平淡,一點也沒有緊迫感,但是何誌也清楚,這是因為高俊並不想動用根據地的名利,所以盡可能的使用輕鬆的詞句。
“這是高俊的心意,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多太多人了,我和潘正兩個人就可以做決定,我帶一個旗前去,聯合在密州的民兵,正麵先把張林的軍馬踩平!”
何誌也站了起來,由於幹部不足,旗本身缺少戰場籌備能力,所以,何誌也決定帶上自己的班子,親自前去迎敵。
高俊已經鑽到了自己的肚子裏,而何誌也又帶領新的太平軍來正麵施加壓力,張林終於感覺到自己山窮水盡。
“為今之計隻能放棄濰州,向東保全登州和寧海州。”張林如此想:“此時也管不了他丘處機是否同意了,必須讓他出山表態支持自己,讓整個膠東的全真信眾們都動員起來,跟高俊決一雌雄。”
得知張林準備撤軍,呂仲騏很不滿意:“你要知道,現在敵軍的日子也不好過,完顏合達可以阻止你,但他阻止不了蒙古人從背後突襲,據我所知,蒙古鐵蹄已經再度南下了,他們很快就將進入山東,那個時候,高俊和完顏合達都是腹背受敵,我就能夠捉到高俊了。”
“能不能抓到高俊是你的事,我絕對不會和蒙古人合作。”張林氣勢洶洶的拋下這句話,他對呂仲騏已經完全失去了耐心,這個浮浪公子整日價隻考慮自己的事情,而對其他人絲毫沒有同理之心,張林終於知道自己為何如此討厭這個人了。
呂仲騏很失望,因而不辭而別,張林引軍東撤,相機保全登州,完顏合達和太平軍都率軍東進,張琳撤一步他們就進一步。
一路之上,張林驚恐的發覺自己在膠東的地盤已經完全崩潰了,太平軍士兵們隻要憑借一身軍服,就可以一個人放心大膽的穿過一座座村莊,村民們往往會為他準備飯食,聽從他的指令。
而張林的人馬則像是喪家之犬一樣,不湊夠十個人,誰也不敢往村裏麵踏進去一步。
從登州的糧道也斷絕了,三萬人饑腸轆轆,不斷有人逃走,甚至於張林本人也麵臨著饑餓,一群人潦倒至極的投入某個村莊,請求村民給些吃的。
“你們是太平軍,還是紅襖軍?”村民們,看有軍馬來了,趕緊抄起扁擔和鋤頭,聚在一起隨時準備抵抗,為首之人膽子大些,聽得張林的請求之後,隨即提問。
張林閉口不言,他身邊的小廝無奈之下喊道:“我們都是高俊高郎軍的人!”
“哎呀,是高郎君的人,鄉親們,把吃的拿出來,招待太平軍啊。”村民們立刻鬆了一口氣,卸下了家夥事兒,轉身迴屋端來飯菜,饑腸轆轆的張林狼吞虎咽一番,一想到要麵臨的情形,真是十分憂懼。
“沒有攔住高俊,咱們倒是不戰自潰了。”他不無懊惱的說,就算吃飽了這頓飯,下一頓又該如何著落?繼續冒充太平軍嗎?那麽不用打仗,張林這股子人馬就算是沒了。
眼下還跟著張林的人不過萬餘,而且這幫人並非是出於忠心,實在是過去一段時間作惡太多,沒辦法再改換門庭,隻能先跟著張林走,找機會再逃脫生路了。
一看到這幫歪瓜裂棗的手下,張林也忍不住來氣,想當年我大刀張林也是紅襖軍中有名的好漢,響當當的人物,結果現在呢?紅襖軍的精華都投了高俊,要不然就在彭義斌手裏,而自己隻能從這幫子土匪流寇當中尋找人,丟不丟人!
還有那個李全,手上的人馬也不是不精銳,居然讓高俊三招兩式就打了個全軍崩潰,跑到自己這裏來還不安分,居然想要反客為主,現在估計給蒙古人墊馬蹄子去了。
他的憤怒很持久,把高俊、彭義斌、李全、臨安趙官家等人挨個罵了一遍,罵著罵著,呂仲騏的建議就浮現在腦子裏,也許眼下這個時候,隻有蒙古人的武力可以倚仗了。
張林狠狠搖了搖頭:蒙古人的血腥兇殘,他可是見得清清楚楚。女真人雖然也留著兩條辮子,並非是華夏之種,據說入主中原的時候也殺掠甚眾,好歹現在也是讀孔孟之書的文明人,比起見人就殺的黑韃子看上去多少還可愛了一點。
自己曾經委身事金,就已經夠可怕的了,如果再投向蒙古,怎麽對得起張家的列祖列宗?
不過,張林一次次的忍不住想到呂仲騏,毫無疑問,東平呂氏在山東的掌門人肯定是個有錢人。
“為今之計,隻能再去找呂仲騏!”
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張林的主力人馬要麽在濰州一帶和完顏合達對峙,要麽就是前進到密州設置包圍圈,眼下高俊向東突圍之後,真是海闊憑魚躍,可以在膠東大地上自由行進,攻打城池,而張林來不及調動軍馬前來圍追堵截。
最重要的是,聽說是運河高郎君來了,整個膠東大地都沸騰了起來,各鄉村的人們殺掉了看守他們的盜寇賊匪,簞食壺漿的迎接高俊的軍馬。
一個老人牽著高俊的韁繩:“我有兩個兒子,你把他們都帶走,讓他們為您牽馬備鞍!”
高俊非常感動,但是在他身後的陳秉彝卻忍不住對身旁的趙昉說:“他會同意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送給高郎君,但肯定不會同意把自己的糞叉借給郎君用用。”出身小地主的陳秉彝一向對農民抱有戒心,但是趙昉不一樣,他終於看到了王師景象,心情澎湃激動。
高俊迴頭望了一眼,略帶一絲責備,陳秉彝趕緊嚴肅起來。
其實陳秉彝說的是實話,高俊近來也日漸有所感受。在目前的山東鄉村當中,人力並不短缺,土地之類的生產資料才更加缺少。
高俊已經輕輕鬆鬆的拉出了上萬的隊伍,而且還有從其他各地方招來的流民,眼下一點也不缺兵源,而根據地似乎快達到了人口上限,膠東地區和黃河兩岸同樣人口稠密,看樣子,需要高郎君繼續向外打了。
高俊率領不到兩千軍兵從膠東向東行進,在膠水縣一帶就已經增長到了五千人馬,他們的目標是登州。
何誌也此時已經迴到了壽張縣,並且重新布置下半年的生產計劃,高俊急吼吼的帶領四百人上了戰場,而他剛剛招募來的數千名南朝軍馬全都丟給何誌也,眼下何誌也還要安排這些人的食宿,讓他們在北方盡可能過得舒服一些。
所以當他得到龔成的報告時,心情一點也不愉快:“這家夥居然被人給踹營了。”
高俊寫給何誌也的信中,沒有提到路哲有背叛行為,隻是說明太平軍遭到敵軍突襲,不得不向東轉移,遣詞造句非常平淡,一點也沒有緊迫感,但是何誌也清楚,這是因為高俊並不想動用根據地的名利,所以盡可能的使用輕鬆的詞句。
“這是高俊的心意,既然如此,我們也不多太多人了,我和潘正兩個人就可以做決定,我帶一個旗前去,聯合在密州的民兵,正麵先把張林的軍馬踩平!”
何誌也站了起來,由於幹部不足,旗本身缺少戰場籌備能力,所以,何誌也決定帶上自己的班子,親自前去迎敵。
高俊已經鑽到了自己的肚子裏,而何誌也又帶領新的太平軍來正麵施加壓力,張林終於感覺到自己山窮水盡。
“為今之計隻能放棄濰州,向東保全登州和寧海州。”張林如此想:“此時也管不了他丘處機是否同意了,必須讓他出山表態支持自己,讓整個膠東的全真信眾們都動員起來,跟高俊決一雌雄。”
得知張林準備撤軍,呂仲騏很不滿意:“你要知道,現在敵軍的日子也不好過,完顏合達可以阻止你,但他阻止不了蒙古人從背後突襲,據我所知,蒙古鐵蹄已經再度南下了,他們很快就將進入山東,那個時候,高俊和完顏合達都是腹背受敵,我就能夠捉到高俊了。”
“能不能抓到高俊是你的事,我絕對不會和蒙古人合作。”張林氣勢洶洶的拋下這句話,他對呂仲騏已經完全失去了耐心,這個浮浪公子整日價隻考慮自己的事情,而對其他人絲毫沒有同理之心,張林終於知道自己為何如此討厭這個人了。
呂仲騏很失望,因而不辭而別,張林引軍東撤,相機保全登州,完顏合達和太平軍都率軍東進,張琳撤一步他們就進一步。
一路之上,張林驚恐的發覺自己在膠東的地盤已經完全崩潰了,太平軍士兵們隻要憑借一身軍服,就可以一個人放心大膽的穿過一座座村莊,村民們往往會為他準備飯食,聽從他的指令。
而張林的人馬則像是喪家之犬一樣,不湊夠十個人,誰也不敢往村裏麵踏進去一步。
從登州的糧道也斷絕了,三萬人饑腸轆轆,不斷有人逃走,甚至於張林本人也麵臨著饑餓,一群人潦倒至極的投入某個村莊,請求村民給些吃的。
“你們是太平軍,還是紅襖軍?”村民們,看有軍馬來了,趕緊抄起扁擔和鋤頭,聚在一起隨時準備抵抗,為首之人膽子大些,聽得張林的請求之後,隨即提問。
張林閉口不言,他身邊的小廝無奈之下喊道:“我們都是高俊高郎軍的人!”
“哎呀,是高郎君的人,鄉親們,把吃的拿出來,招待太平軍啊。”村民們立刻鬆了一口氣,卸下了家夥事兒,轉身迴屋端來飯菜,饑腸轆轆的張林狼吞虎咽一番,一想到要麵臨的情形,真是十分憂懼。
“沒有攔住高俊,咱們倒是不戰自潰了。”他不無懊惱的說,就算吃飽了這頓飯,下一頓又該如何著落?繼續冒充太平軍嗎?那麽不用打仗,張林這股子人馬就算是沒了。
眼下還跟著張林的人不過萬餘,而且這幫人並非是出於忠心,實在是過去一段時間作惡太多,沒辦法再改換門庭,隻能先跟著張林走,找機會再逃脫生路了。
一看到這幫歪瓜裂棗的手下,張林也忍不住來氣,想當年我大刀張林也是紅襖軍中有名的好漢,響當當的人物,結果現在呢?紅襖軍的精華都投了高俊,要不然就在彭義斌手裏,而自己隻能從這幫子土匪流寇當中尋找人,丟不丟人!
還有那個李全,手上的人馬也不是不精銳,居然讓高俊三招兩式就打了個全軍崩潰,跑到自己這裏來還不安分,居然想要反客為主,現在估計給蒙古人墊馬蹄子去了。
他的憤怒很持久,把高俊、彭義斌、李全、臨安趙官家等人挨個罵了一遍,罵著罵著,呂仲騏的建議就浮現在腦子裏,也許眼下這個時候,隻有蒙古人的武力可以倚仗了。
張林狠狠搖了搖頭:蒙古人的血腥兇殘,他可是見得清清楚楚。女真人雖然也留著兩條辮子,並非是華夏之種,據說入主中原的時候也殺掠甚眾,好歹現在也是讀孔孟之書的文明人,比起見人就殺的黑韃子看上去多少還可愛了一點。
自己曾經委身事金,就已經夠可怕的了,如果再投向蒙古,怎麽對得起張家的列祖列宗?
不過,張林一次次的忍不住想到呂仲騏,毫無疑問,東平呂氏在山東的掌門人肯定是個有錢人。
“為今之計,隻能再去找呂仲騏!”